你知道世界上有多少種定位系統嗎?目前全球有四大比較著名的定位系統,美國的GPS定位系統、俄羅斯的格洛納斯定位系統、歐盟的伽利略定位系統以及我國的北鬥衛星定位系統。
侵刪
我國的北鬥衛星定位系統於2000年,試驗成功,這也就意味著我國成為了繼美、俄之後的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該系統的試驗成功為我國的測繪、電信、水利、漁業、交通運輸、森林防火、減災救災和公共安全等諸多領域帶來了很多便利,較比以往,明顯提高了我國的經濟效益以及社會效益。
侵刪
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1000臺北鬥終端發送74萬條短訊,北鬥衛星在抗震救災時發揮了巨大作用,而同年的北京奧運會,在北鬥衛星的服務下更是為世界展示了中國的大國風範,可以說北鬥衛星的自試驗以來,為國家的建設與發展起到了奠定基礎。
侵刪
當然這樣自豪的事情除了中國人民之外世界各國都在關注著,在日本《日經亞洲評論》中這樣評價中國北鬥衛星,據他們所提供的數據顯示,北鬥衛星目前的使用已經遍及到全球165個國家。甚至美國的GPS在中國的北鬥衛星面前都是「黯淡失色」的。
我們都知道,日本是一個非常重視高科技發展的國家,而中國的北鬥衛星到底強在哪裡?令日本如此讚譽?
侵刪
首先,北鬥衛星於中國而言並不只是千裡眼的作用。1993年,我國銀河號在印度洋失去方向,1996年我國演習飛彈時直接失去控制。這些都是因為當時我國所使用的定位系統還是美國的GPS,美國的GPS於1980年代時投入使用,很多國家每年交付數百億的費用只為能夠使用,但美國卻因此提出三個條件,在特定的情況下,他們可以對其他國家使用這三個權利,一是降低精度,二是關閉區域,三是更換通信編碼。就是因為這樣我國在93年時才會失去銀河號,即便我國每年都交付數萬億的使用費用。就是從那之後,我國衛星研發的中科院院士陳芬以「竭誠為國興,努力不為私」為意志,於2000年成功研發並試驗北鬥衛星。所以你要問北鬥衛星於中國而言意味著什麼,那就是努力為國興的無私意義。
侵刪
目前,我國的北鬥衛星已經發展到第三代,一代更比一代強,2020年8月,北鬥衛星三號系統成功發射並完成組網形成全球覆蓋能力。我國有超過80%車輛、3200餘座內河導航設施,2900餘座海上導航設施都已經安裝了北鬥衛星的終端。而同時國產北鬥導航型晶片模塊出貨量已超1億片,北鬥導航晶片、模塊、高精度板卡和天線已輸出到100餘個國家和地區。北鬥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的產業產值早已超過2250億元,到2020年以後則將超過4000億元。
侵刪
2020年,一場新冠疫情打破世界平靜,而就在各國為病毒焦頭爛額時,中國則採用北鬥的高精度定位,十天造出火神山醫院,及時遏制住疫情,為全國做了一個表率。以及今年7月,湖南雷家山塌陷百萬立方,北鬥提前發出預警,14戶33人,無一遇險。
侵刪
而這些都讓中國變得更大更強,猶如同北鬥三號衛星總設計師陳忠貴同志的那句話:讓天上的星星「參北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