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科技方面的投入可謂巨大,各個領域都有突破,雖然我們在先進的晶片領域仍有落後,但是在一些傳統領域,我們已經能夠做到和美國抗衡,且不落下風。
美國自從上世紀80年代發射導航衛星以來,GPS就是全球導航系統的領軍系統,中國也在努力研製自己的導航系統,北鬥導航系統徹底完工之後,GPS的一家獨大局面已經出現變化。
據《日經亞洲評論》近日報導,中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的性能以及使用量正在反超美國GPS,在全球195個主要國家中,北鬥衛星系統對165個國家的觀測頻率要比GPS更高,這也說明北鬥比GPS更受到這些國家青睞,而且他們也願意使用中國的導航系統。中國為了建成北鬥導航系統,向太空發射了多枚衛星,目前我國的觀測衛星數量已經遠超GPS系統,能夠為世界各國提供更優質的服務,同時北鬥導航系統的全球服務能力已經全面提升,可以在提供定位時進行全球短文通報,以及協助國際搜救。
一些非洲城市也開始使用中國北鬥系統,衣索比亞首都的很多餐廳都開始使用導航送餐服務,能夠完成精準定位的原因正是中國的北鬥導航系統。在非洲各國北鬥衛星發射的觀測信號,甚至達到美國GPS的兩倍,當然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中國智慧型手機在非洲各地的流行。
這也能夠表明在智能領域,中國已經做到後來居上,哪怕美國一直是網絡上無可爭辯的第一大國,但是在這個快速發展的領域,美國的領先地位正在發生改變。
中國衛星導航系統合作中心副主任沈軍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北鬥的相關服務已經出口到多個國家和地區,未來北鬥將有十分廣闊的國際市場,而且不僅是國產智慧型手機,很多其他手機品牌也支持北鬥衛星系統,北鬥3號已經和國際衛星導航系統兼容,未來越來越多的終端可以享受到北鬥導航服務,預計未來北鬥衛星市場將突破4000億。
從1994年北鬥立項開始,到現如今北鬥全面組網完成,北鬥的傳奇才剛剛開始,隨著5G時代的全面來臨,北鬥和5G之間的聯合也向我們提供了未來的廣泛前景,不論是在智能城市還是網際網路領域,北鬥都會大展身手,也有很多未開墾的領域等待北鬥去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