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被「卡脖子」!北鬥在165國頻率領先,外媒:GPS光芒不再
近年來,我國在發展經濟的同時,科技實力也得到了顯著提升。從通訊到航空領域,在實現「彎道超車」之後,幾乎坐上了個別領域的頭把交椅,再也不用擔心出現被「卡脖子」的情況。據媒體26日報導,日前,印度、日本等多家外媒爭相報導,在165個國家中,我國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已全面趕超美國的GPS。印度《亞歐時報》撰文稱,北鬥衛星觀測的頻率在165個國家的首都城市中都要高於的GPS;就算是在非洲之角的衣索比亞也有30顆衛星持續輸送這信號,而美國在這裡不過只有15顆衛星。
印媒在驚嘆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發展速度之快時,也認清了現實,稱GPS已經光芒不再!目前,全球一共有四款較為知名的導航系統,包括美國的GPS、中國北鬥、俄羅斯的格格納斯和歐洲的伽利略;在實用範圍上,GPS一開始佔據主導地位,但隨著北鬥的後來居上,情況將發生逆轉。今年6月23日,北鬥的最後一顆衛星發射成功,至此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完成全球組網部署;包括聯合國在內,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發來賀電。
從立項論證到項目實施,再到完成全球組網,前後歷經三十餘載。一開始,北鬥一號只有兩顆衛星,僅僅可供國內使用。但最艱難的一步已經邁出,後面雖然也是摸著石頭過河,但已有經驗可循,到了2012年已完成14顆衛星發射,足以覆蓋亞太地區。此後技術越發成熟,就像是開了掛一樣,短短8年完成了36顆衛星發射,直至最後組網成功。這一路的艱辛和困難只有我們自己知道,雖然充滿艱辛,但一切都是值得的。
我國從很早之前就明白一句話「落後要挨打」,在後來的科技發展中也不斷驗證了這句話,西方國家不斷用技術說事,被「卡脖子」的情況不在少數。所以在經濟有所起色之後,毅然決然的走上了自主創新之路。北鬥衛星導航系的建立,將逐漸被運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基本的導航外,還有交通運輸、防災救災以及各大新興領域,包括無人駕駛、無人機等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