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鬥之前,全球比較完善的導航系統分別為美國GPS、俄羅斯GLONASS以及歐盟Galileo。其中,美國GPS早在1994年就完成全球組網,擁有高達98%的全球覆蓋率。
要知道,衛星導航系統作為重要的空間基礎設施,對國家實力、民生服務等各方面,都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因此研發中國人自己的導航系統勢在必行。
慶幸的是,經過我國科研人員的努力,於2000年開始啟動的北鬥系統,終於打破美國GPS的壟斷局面,使我國成為繼美、俄之後,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系統的國家。
而北鬥系統也不負眾望,獲得165個國家的認可,好評度反超美國GPS。近日,日本《日經亞洲評論》詳細描述中國北鬥在世界各國的使用情況,數據顯示,北鬥的使用遍及165個國家。
值得注意的是,一向以刻薄著稱的日本媒體,此次採用了「北鬥衛星導航系統令GPS失色」的標題。可見,北鬥導航系統已經做到了後來居上。
那麼,北鬥系統究竟有何過人之處?
1、短報文通信
據了解,短報文通信是指,衛星定位終端和北鬥底面服務站之間,可以通過衛星信號進行雙向的信息傳遞。顯然,在緊急情況下,這一功能能派上大用途。值得注意的是,美國GPS系統只支持單向傳遞。
2、高精度定位;
北鬥系統能夠提供多個頻點的導航信號,並通過頻信號組合使用等方式,提高服務精度。而且,對比其他衛星導航系統,北鬥的高軌衛星更多,抗遮擋能力更強。
3、安全可升級;
美國GPS系統突然失靈的問題,已經發生了太多次。而使用北鬥系統卻無需擔心這一問題,而且北鬥系統擁有更安全的操作環境。
北鬥系統又可以應用在哪些方面呢?
據了解,北鬥系統主要有行業市場、大眾市場、特殊市場三大應用市場。其中,行業市場包括交通運輸、電力應用、農業等行業。大眾市場包括智能網聯汽車、智慧城市、可穿戴設備等。特殊市場為公安、防災減災等。
根據人民網報導,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攝冉承其在採訪中曾表示,2018年我國衛星導航產業產值已超過3000億,2020年預計會超過4000億元,而這其中,北鬥系統將拉動超3000億元規模的市場。
對於我國自研的北鬥系統,你有什麼看法呢?
文/有魚 審核/子揚 校正/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