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人物誌:中國大氣物理學創始人葉篤正

2021-01-14 中國氣象數據

葉篤正又名葉平齋,出生於天津,祖籍安徽省安慶市,氣象學家,中國現代氣象學主要奠基人之一、中國大氣物理學創始人、全球氣候變化研究的開拓者。

葉篤正(1916.2.21—2013.10.16)

1916年,葉篤正出生於天津望族,恰巧這年中國有了第一份現代意義上的氣象記錄。

葉篤正幼時受私塾啟蒙,初中跟弟弟葉篤成同期進入南開中學。由於他在課業上努力上進,直接跳級考上初三,進入南開中學人才濟濟的「1935年班」。

這個班出了3位中科院院士,除葉篤正外,還有化學家、教育家申泮文及地質學家關士聰,此外,美國工程院院士劉維正、詩人穆旦等亦是葉篤正的同班同學。依照申泮文的說法,葉篤正是全班的榜首。

然而在南開中學的那段日子裡,葉篤正逐漸知道了官僚的驕奢淫逸、民生的艱難困苦、國家的多災多難、民族的存亡絕續。在「華北之大,卻放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的年代,葉篤正積極參加學生運動,即將中學畢業的他差點兒因此被學校開除。

1935年,葉篤正考入清華物理系,他的身影出現在一系列學生救亡運動中,亦是「一二·九」時期學生運動中的積極分子。1937年七七事變後葉篤正隨校南下,但這位愛國青年的壯志依舊不改。1938年夏天,五哥葉篤莊意外地在西安的馬路上見到了葉篤正,據記載,葉篤正隨著他在清華的女朋友參加衛立煌的戰地服務團。當時葉篤莊便勸他,「你不是幹這個的,還是讀書好。」

在革命與學術中搖擺不定的葉篤正痛下決心,回到西南聯大繼續學業。

在西南聯大學習的期間,葉篤正遇到了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的創始人,中國「兩彈一星」元勳,中國科學院院士錢三強,正是在他的勸說下,葉篤正放棄物理專業改學氣象學專業,從此開始了新的輝煌篇章。1940年葉篤正在浙大讀研期間結識了農業化學系的馮慧(她哥哥就是獨立創始有限元方法的馮康),三年後,這位帥氣的小夥不僅成功拿到自己的碩士學位,還迎娶了這位陪伴自己一生的女人。

(葉篤正和夫人馮慧)

成為碩士的葉篤正在當時屬於高端技術人才,1945年被選派赴美留學,師從芝加哥大學氣象系主任羅斯貝,求學期間葉篤正發表重要論文十多篇,博士論文《關於大氣能量頻散傳播》中提出大氣運動的「長波能量頻散理論」,被譽為動力氣象學的三大經典理論之一,葉篤正則成為以羅斯貝為代表的「芝加哥學派」的主要成員之一。

(葉篤正學位服照)

因為在學術界的頭角嶄露,1948年剛剛博士畢業的葉篤正就獲得了年薪4300美元的工作,而當時一些小型大學的教授,年薪也不過五六千美元。

但他鄉再好,亦非吾家,新中國成立的消息傳來後,葉篤正立即決定與馮慧回國,當時輾轉同乘一艘船回國的,還有鄧稼先等一批中國留學生。葉篤正回國後,被任命為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工作站主任,在北京西直門內北魏胡同一座破舊的房子裡開始了艱苦的工作。

在那個一窮二白的時代,葉篤正在老師竺可楨、趙久章等人的帶領下,和十幾個同事一起,將一個連高空圖都不具備的氣象室,發展成為囊括所有大氣科學分支的大氣科學研究所。

1953年,葉篤正與同事提出了東亞大氣環流突變概念,並展開了氣候突變問題的系統研究。這些發現和理論成為研究東亞氣象學問題的重要文獻,奠定了中國天氣預報的重要基礎,領先國外學者20多年。1957年,他又率先發現了冬季高原南北兩側的兩支西風急流,並揭示了其對東亞大氣環流和氣候變化的重要作用,隨後又率先提出高原之於大氣,夏季是熱源,冬季是冷源。因為葉篤正的發現與研究,國際上才接受了地形熱力作用的概念,為青藏高原氣象學的建立奠定了科學基礎。

後來經歷文革的沉寂,停滯已久的研究工作重回正軌,一直到90歲葉篤正仍在堅持工作,真正把一生獻給了氣象學和他的祖國。

這位偉大的氣象學家,一生在國內外著名刊物上發表200餘篇論文,合著12部,被授予氣象學的諾貝爾獎——世界氣象組織獎,也是第一個獲得該份殊榮的中國人。

葉篤正

熱血其人,甘為國家付出一切;赤誠其心,學術鑽研一生筆耕不輟;這樣一個純粹又可愛的人,就是當年那個笑著的中國少年郎。

如需查詢逐小時氣溫變化、歷史氣象數據,使用氣象數據API接口均可登錄中國氣象數據網(data.cma.cn)查詢使用。

相關焦點

  • 葉篤正:洞徹氣象風雲
    「正是葉篤正提出了進行大氣化學研究的必要性,他是全球變化研究的創始人之一,他提出了許多新的科學思想,如全球變化的可預報性、氣候和生態敏感帶對全球變化的響應。作為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中國委員會的主席,他把所有與之相關的學科結合在一起,確保了全球變化研究在中國的順利實施和開展。」
  • 葉篤正:求實認真的中國氣象學泰鬥
    羅斯貝也認為葉篤正應該留在美國,但葉篤正對羅斯貝說,中國在氣象方面非常落後,他回國之後要在中國建立「芝加哥學派」的北京分學派,讓「芝加哥學派」在中國發展。聽到這句話,羅斯貝才笑著同意讓葉篤正回國。回到國內後,葉篤正很快便投入到了中國大氣科學的研究工作中。比葉篤正小兩歲的、我國大氣科學界德高望重的著名學者陶詩言笑稱葉篤正是他的「頭兒」。從1950年成立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氣象組起他們就在一起工作,到20世紀80年代初,葉篤正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陶詩言任大氣物理所代所長,葉篤正始終是他的「頭兒」。
  • 求實認真的中國氣象學泰鬥——葉篤正
    說起這個領域的學者,一定會將葉篤正放到前排。葉篤正作為我國現代氣象學和全球變化學科的奠基人之一,由於其在大氣動力學、青藏高原氣象學、東亞大氣環流、全球變化科學、大氣運動適應理論等領域的開拓性貢獻,獲得2005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1916年出生的葉篤正與中國的第一份氣候紀錄同年。葉篤正進入大學後,在學長錢三強的勸說下,放棄了喜愛的物理,選擇了對國家更為實用的氣象學。
  • 氣象人物誌:中國現代氣象學創始人——竺可楨
    中國近代氣象學家、地理學家、教育家,中國近代地理學和氣象學的奠基者。他先後創建了中國大學中的第一個地學系和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曾經擔任13年浙江大學校長,被尊為中國高校四大校長之一。竺可楨出生在浙江東關鎮一個小商人家庭。
  • 葉篤正科普館安慶開館,系國內首家紀念葉篤正展館
    葉篤正(1916.2.21—2013.10.16),又名葉平齋,出生於天津,祖籍安徽省安慶市,先後獲清華大學理學學士、浙江大學理學碩士、美國芝加哥大學理學博士學位、中科院資深院士、芬蘭科學院外籍院土、美國氣象學會和英國皇家氣象學會榮譽會員,第六、七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中科院原副院長、特邀顧問,中國氣象學會原理事長、名譽理事長,中科院大氣所原所長、名譽所長。
  • 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氣象學家葉篤正憑什麼獲得?
    ,此前,葉篤正還在國際上獲得了一個「氣象諾貝爾獎」 2004年5月29日,世界氣象組織執行理事會第55次屆會上,葉篤正榮獲第48屆國際氣象組織獎。這是中國科學家首次獲此殊榮。國際氣象組織獎是世界氣象組織的最高獎項,也是國際氣象界的最高榮譽,被稱為「氣象諾貝爾獎」。 除此之外,1987年,葉篤正獲得中國國家自然科學一等獎;1995年,葉篤正獲得第一屆「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成就獎」和「陳家庚地球科學獎」。
  • 致敬中國科學家|葉篤正:第一個獲得「氣象諾貝爾獎」的中國人
    全息能源登陸全球傳媒黃金口岸,納斯達克大屏、時代廣場路透社大屏、北京中關村大屏同步發聲,向所有紮根科技創新一線的中國科學家致敬!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致敬中國的科學家——葉篤正。、國際大氣科學界屈指可數的數位學術巨匠之一,也是中國大氣科學界及全球變化研究領域的一代宗師。
  • 1916年2月21日,氣象學家葉篤正出生
    1916年2月21日,氣象學家葉篤正出生2017-02-21 00:53 來源: 科普中國-科技名家風採錄 葉篤正2004年2月24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的頒獎儀式上,專程來北京的世界氣象組織主席別德裡茨基博士將「第48屆世界氣象組織獎」頒發給他,此獎被譽為「氣象諾貝爾獎」。
  • 洞徹天地氣象 造鑄篤正風華
    在積極投身學生抗日救亡運動後的1938年夏末,他回到西南聯合大學復學,畢業後考取了浙江大學研究生,專攻大氣電學和理論氣象專業,並順利獲得碩士學位。1945年3月,葉篤正懷揣著「科學救國」的理想,隻身一人赴美國留學,進入芝加哥大學氣象系讀博士學位,師從近代氣象學奠基人之一、美國著名氣象學家羅斯貝。聰明睿智的葉篤正很快被邀請加入芝加哥學派,並成為該派中最年輕的成員。
  • 氣象人物誌:大陸漂移學說創始人——魏格納
    魏格納(Alfred Lothar Wegener,1880.11.1-1930.11.2)德國氣象學家、地球物理學家、天文學家、大陸漂移學說創始人
  • 介紹葉篤正先生的生平與學術思想
    我們失去了我們日夜思念的敬愛的學術導師和領路人葉篤正先生整整一年了,今天中國氣象學會和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聯合舉辦先生學術思想專題報告會,藉以寄託對先生的緬懷,繼承先生的學術思想和發揚光大,是很適時的。
  • 國內首家紀念氣象學家葉篤正展館開館:再回味老人的傳奇一生
    在隨後的一個時期裡,葉篤正在大氣環流、青藏高原氣象學、天氣動力學理論、大氣運動適應理論、現代中國氣象業務體系等領域都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1958年8月,葉篤正、朱抱真出版的《大氣環流的若干基本問題》,是大氣環流動力學方面最早的著作,也是大氣環流演變過程和維持機制的經典著作之一。1959年,他與他人合作出版的《西藏高原氣象學》一書,是當時國內外唯一的西藏高原氣象學專著。
  • 氣象學界紀念 葉篤正百年誕辰
    當時蘭州大學和雲南大學要調研究氣象的人去教書。我和家人都考慮要到雲南大學去,這裡氣候好,條件相對好。但葉先生專門找到我,說『你應該到蘭大去,因為那裡更適合你發展。』我沒有猶豫,聽了葉先生的話,就到了蘭大。」如今已成中科院院士的醜紀範先生在談到葉篤正先生時,深情地回憶起葉先生對他的諄諄教導。  紀念葉篤正先生百年誕辰學術思想研討會23日在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舉行。
  • 獻給氣象學大師—葉篤正
    獻給氣象學大師—葉篤正 發布時間:2013年10月21日11:11 來源:中國氣象報社
  • 《大氣物理學》出版 聚焦雲降水物理和氣溶膠機理
    中國氣象報記者欒菲報導 近日,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大氣物理學院銀燕教授團隊編著的《大氣物理學》出版。  全書共分5章,重點介紹如何應用熱力學原理研究大氣熱力學過程、水的熱力學屬性、大氣中主要熱力學過程、熱力學圖解應用、大氣靜力穩定度分析等,以及輻射的基本概念、大氣吸收和大氣散射、輻射傳輸方程和地球-大氣輻射過程等。
  • 「聯心」,氣象預報業務的開端
    歷經時光,這一稱號代代傳承,仍在氣象行業廣為人知。  1950年11月27日,中央軍委氣象局(中國氣象局前身)與中國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組建了聯合天氣分析預報中心,主要任務一是完成抗美援朝戰爭的軍事氣象保障,二是向國內發布天氣預報。
  • 顧震潮:中國大氣物理學的開路先鋒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莊嚴宣布:「中國人民站起來了!」,反動派被打倒了、新中國成立了、我們國家可以好好建設了、他和全國人民一樣特別高興激動,趕緊策劃開慶祝會。於是張羅場地、準備國旗。前一項好辦,有老華僑騰出的給他們住的大房屋做會場就行了,可國旗就難了,他沒見過呀,那裡也沒有,怎麼辦呢?
  • 中國大氣科學專業十大高校
    南京信息工程大學通常簡稱「南信大」,前身為1960年創建的南京氣象學院,是一所以大氣科學為特色的全國重點大學,被譽為「中國氣象人才搖籃」。蘭州大學大氣科學學科點具有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的大氣科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下設氣象學、大氣物理學與大氣環境、氣候學3個二級學科博士點,氣象學、大氣物理學與大氣環境、應用氣象學、氣候學4個二級學科碩士點。2017年,大氣科學入選國家一流學科建設名單,學院發展進入新的時代。在2017年教育部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中,該校的大氣科學學科獲評B-等級。
  • 晶體物理研究奠基人馮端院士逝世,詩和物理學是相連通的
    他在體心立方難熔金屬內位錯的研究中,發現了浸蝕法位錯線成象規律;主編了中國第一部《金屬物理》專著;在複雜氧化物晶體內的缺陷與疇界問題研究中獲多項重要成果,發展了一種具有優異的非線性光學的新型人工調製結構材料;近年來致力於凝聚態物理學著作的撰寫,主持完成了《凝聚態物理學新論》《凝聚態物理學
  • 陶詩言為「兩彈」提供氣象保障
    他是上世紀40年代中央大學首個氣象專業的學生之一,後來成為南京北極閣的氣象研究所成員之一。1949年,他和氣象研究所的其他研究人員一起,留在大陸,由此開啟了新中國的氣象研究。在艱苦的條件下,陶詩言結合當時的國際前沿理論與中國實際情況,開創了適合中國的天氣預報理論和方法,為上世紀50年代初長江洪災的「武漢保衛戰」以及「兩彈」試驗提供了精準的氣象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