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氣物理學界紀念一代宗師顧震潮先生誕辰百年

2020-09-19 中國新聞網

中科院大氣所副所長周天軍主持顧震潮先生學術思想研討會。 孫自法 攝

中科院大氣所副所長周天軍主持顧震潮先生學術思想研討會。 孫自法 攝

中新網北京9月19日電 (記者 孫自法)2020年9月19日是中國現代氣象事業開拓者之一、大氣物理領域一代宗師顧震潮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日,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氣所)當天舉行「雲降水物理與中小尺度氣象學學術研討會暨顧震潮先生學術思想研討會」,來自全國科研機構、高校等學界代表相聚一堂,研討傳承顧震潮先生卓越的學術成就與貢獻、崇高的人格品德和家國情懷。

顧震潮1920年出生於上海,1942年中央大學地理系氣象專業畢業,1943年10月至1945年6月在西南聯大研究生院師從趙九章先生研習理論氣象,畢業後在中央研究院氣象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1947年赴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留學深造,1950年響應祖國召喚,毅然放棄即將獲得的博士學位,排除萬難、取道香港回國參加新中國建設,到當時在南京的中科院大氣所前身中科院地球物理所任副研究員,隨後赴北京籌建聯合天氣分析預告中心並出任主任。

中科院大氣所舉行「雲降水物理與中小尺度氣象學學術研討會暨顧震潮先生學術思想研討會」。 孫自法 攝

顧震潮還是中科院大氣所從原中科院地球物理所分出組建後的首任所長,他從無到有建立起新中國的氣象預報事業,出色完成國防建設所需要的天氣預報業務,又為解決國內乾旱缺水問題,白手起家,開拓人工降雨和雲霧物理研究工作。

中科院大氣所副所長周天軍表示,「我們懷念顧先生,是懷念他『想國家之所想、急國家之所急、研國家之所需』的責任感、使命感,今天,站在新的時代轉折點,我們在這裡研討顧震潮先生學術思想,目的之一就是把顧先生的愛國之情和報國之志,加以傳承、發揚和光大」。

中科院院士、大氣物理學家呂達仁介紹顧震潮的貢獻與成就說,顧先生是新中國天氣預報業務和研究的奠基人與開拓者、青藏高原氣象學奠基人之一、中國數值天氣預報研究與業務的開拓與引領者、雲降水物理和人工影響天氣科學事業的奠基者與開拓者。顧先生通過與國際前沿、國家需求發展結合,開拓中小尺度氣象學、強雷暴與中小尺度綜合觀測及多學科交叉研究,他領軍核爆氣象保障,為中國成為核大國功勳卓著,他還建立大氣湍流擴散與汙染物輸送的科學實驗設施和科技隊伍,為國防和國民經濟建設等提供科技支撐。

中科院大氣所黨委書記陸日宇(左)接受顧震潮先生二女兒顧英捐贈顧先生所獲的第一屆中國科學院科學獎章。 孫自法 攝

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氣與氣候學家丁一匯指出,顧震潮先生在天氣學的研究方面貢獻卓著:他理論基礎深厚,對近代天氣學理論和方法有深入了解;他思維敏捷,能迅速從複雜的天氣現象中抓住本質;他同時也了解當時的世界前沿問題與天氣預報業務的發展方向;他能夠在洋為中用的前提下,根據中國的實際情況,創造性地解決中國的天氣學理論和實際問題。並且,顧先生把科研成果進一步應用中國的業務預報實踐,有力地推動了中國天氣預報業務的發展和現代化過程,開拓了災害性天氣的預報。

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主任王赤認為,顧震潮先生的科學家精神,一是全身心投入科研事業,當年親自上飛機去做實驗;二是開拓創新,他開創了中國氣象學,在沒有計算機條件下,通過手寫演算,做數值天氣預報。

中科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曾慶存回憶說,他1963年曾為顧震潮先生寫了一首嵌名藏頭詩寄託自己對老師的景仰之情——「顧念中華數改行,震天處處耀紅光。潮思只為人民湧,先生楷範赤心肝」。他表示,學習顧先生為國為民為科學的精神,要全身心投入科技創新事業和國家建設。

中科院大氣所頒發「兩彈一星」氣象保障工作者紀念章。 孫自法 攝

當天研討會上,顧震潮二女兒顧英代表親屬向中科院大氣所捐贈顧先生所獲第一屆中國科學院科學獎章。中科院大氣所向當年在顧震潮先生領導下參加「兩彈」核試驗氣象保障觀測和研究任務的科技人員代表,頒發「兩彈一星」氣象保障工作者紀念章。

據了解,在顧震潮先生百年誕辰之際,中科院大氣所還組織整理和修復了大量顧先生的手稿和老照片,並邀請顧先生的家人、同事、學生等撰寫回憶文章,集結成冊為《懷顧》一書,以表達對顧震潮先生的紀念,傳承、發揚他的愛國之情和報國之志。(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焦點

  • 中國大氣物理學界紀念一代宗師顧震潮先生誕辰百年
    孫自法 攝中新網北京9月19日電 (記者 孫自法)2020年9月19日是中國現代氣象事業開拓者之一、大氣物理領域一代宗師顧震潮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日,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氣所)當天舉行「雲降水物理與中小尺度氣象學學術研討會暨顧震潮先生學術思想研討會」,來自全國科研機構、高校等學界代表相聚一堂,研討傳承顧震潮先生卓越的學術成就與貢獻、崇高的人格品德和家國情懷。
  • 中國大氣物理學界的院士們齊聚一堂 為了紀念這位開拓者
    新華社北京9月21日電(記者董瑞豐)我國大氣物理學界一眾院士專家,日前齊聚一堂,以學術思想研討的形式,紀念顧震潮先生誕辰一百年。顧震潮,著名的氣象學家與大氣科學家,我國數值預報、雲霧物理、人工影響天氣等諸多學科的開拓者。
  • 氣象學界紀念 葉篤正百年誕辰
    但葉先生專門找到我,說『你應該到蘭大去,因為那裡更適合你發展。』我沒有猶豫,聽了葉先生的話,就到了蘭大。」如今已成中科院院士的醜紀範先生在談到葉篤正先生時,深情地回憶起葉先生對他的諄諄教導。  紀念葉篤正先生百年誕辰學術思想研討會23日在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所舉行。葉先生當年的同事、學生,家人,國內氣象學界的專家、學者130多人共同追思了葉先生的科學功績和愛國情懷。
  • ...師範大學歷史學院舉辦「紀念戚國淦先生百年誕辰暨世界中世紀史...
    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舉辦「紀念戚國淦先生百年誕辰暨世界中世紀史學術研討會」 2018年06月29日 09:42 來源: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 作者:楊雨菲 字號 關鍵詞:教授
  • 紀念馮康先生誕辰100 周年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計算數學與科學工程計算研究所 2020 年3 月30 日 在紀念他百年誕辰時,我百感交集。但我僅聚焦在創新這點上,因為這是他最突出的特徵。在「數學名著譯叢」《普林斯頓數學指南》第二卷的490 頁有一份名單,試圖確認數值分析史上最值得注意的算法上的發展,舉出了早期的關鍵人物。
  • 調和分析及其應用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程民德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會在...
    2017年10月26日到28日,調和分析及其應用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程民德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會在北京大學舉行。本次會議由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和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程民德先生的親屬,曾經的同事、學生,及數學界的同行、朋友從全國各地以及歐洲、美國等地趕來,為紀念程先生齊聚一堂。
  • 數學宗師柯召誕辰110周年:紀念專題片首發,女兒柯孚久緬懷慈父
    時值柯召誕辰110周年,為深切緬懷柯召,2020年7月17日,紀念柯召院士誕辰110周年暨數學科學與數學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四川大學舉行,包括中國數學會理事長田剛院士、中國科學院王元院士、中國科學院張景中院士在內的多位國內外著名學者,通過線上線下直播互動的方式齊聚一堂,紀念追憶柯老。令人感動的是,身在北京的柯召女兒柯孚久特意連線會場,講述父親與數學的溫情故事。
  • 12位院士齊聚南航,紀念「振動力學泰鬥」張阿舟先生誕辰百年|院士|...
    9月27日,張阿舟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會暨力學學科發展研討會,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舉行。趙淳生、胡海巖、方岱寧、閆楚良、鄭曉靜、魏悅廣、郭萬林等12位院士從各地趕來,紀念張阿舟百年誕辰,探討力學學科發展,並為振動科學界泰鬥張阿舟先生塑像揭幕。【故事】他是新中國第一架自製飛機的「一號」功臣1920年,張阿舟出生在江蘇省丹陽縣一個書香門第。
  • 觀展|紀念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廣東省中國畫作品展在肇慶...
    前言黎雄才(1910—2001)是嶺南畫派第二代畫家的傑出代表,也是20世紀中國傑出的國畫家和美術教育家。他一生致力於中國山水畫、花鳥畫的探索,尤注重在生活中汲取創作動力和靈感,形成富於時代生活氣息的生動畫風。
  • 他是物理學界的一代宗師,培養出9位兩彈一星元勳,卻終生未娶
    正是因為這些科學家的存在,使得中國飛彈衛星事業提前了幾十年。筆者接下來給大家介紹這個歷史人物葉企孫更牛,他是我國近代物理學界的一代宗師,在物理學領域成就非凡。在建國後23位兩彈一勳獎章獲得者中,有9個人曾經是葉企孫的學生。因此葉企孫也被稱之為「大師的大師」。
  • 走進電影大師的光影世界,費德裡科·費裡尼百年誕辰紀念放映長沙影...
    從幻象之間的跳躍尋獲救贖與恩赦,到遊戲夢境本身的虛幻馬戲團,最後反思內省的後設電影,費德裡科·費裡尼大概是義大利新寫實主義一代中,風格最多樣的導演之一。近日,費德裡科·費裡尼百年誕辰紀念放映長沙影展活動在保利影城富興店正式啟動。
  • 【中國科學報】氣象學一代宗師陶詩言
    ,提出影響中國的寒潮路徑,大大地提高了寒潮和氣象預報水平,為中國「兩彈」試驗提供了準確的氣象保障,是中國衛星氣象學的開拓者之一,在中國暴雨和東亞大氣環流與季風變化及青藏高原氣象學等方面作出重要貢獻。1978~1984年任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副所長、代所長;1978~1992年為第五屆、第六屆、第七屆全國政協委員;1982年當選為第20屆中國氣象學會副理事長,1986年當選第21屆中國氣象學會理事長。1987年因東亞大氣環流研究(與葉篤正院士等合作)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92年《中國之暴雨》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996年獲香港何梁何利科學技術進步獎。
  • 陳茹玉院士誕辰100周年紀念大會暨南開百年有機磷化學學術研討會舉行
    南開新聞網訊(記者 馬超 攝影 宗琪琪)9月20日至22日,陳茹玉院士誕辰100周年紀念大會暨南開百年有機磷化學學術研討會舉行。  陳茹玉院士誕辰100周年紀念大會於9月21日在八裡臺校區石先樓召開。中國工程院院士、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出席大會並致辭。
  • 中國物理學界的一代宗師,培養出9位兩彈一星功臣,兩位諾獎得主
    提起為中國「兩彈一星」做出傑出貢獻的人,很多人便會想到錢三強、鄧稼先、錢偉長等人。而在當今物理學界,楊振寧、李政道則是權威,二人都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但大家不知道的是,這些人都是同一個人的學生,他就是中國近代物理學奠基人,中國物理學界的一代宗師葉企孫。
  • 中國物理學界的一代宗師,培養出9位兩彈一星功臣,兩位諾獎得主
    提起為中國「兩彈一星」做出傑出貢獻的人,很多人便會想到錢三強、鄧稼先、錢偉長等人。而在當今物理學界,楊振寧、李政道則是權威,二人都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但大家不知道的是,這些人都是同一個人的學生,他就是中國近代物理學奠基人,中國物理學界的一代宗師葉企孫。
  • 紀念馮康先生誕辰100 周年|計算數學|應用數學|華羅庚|科學_網易訂閱
    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  計算數學與科學工程計算研究所  2020 年3 月30 日  在紀念他百年誕辰時,我百感交集。  但我僅聚焦在創新這點上,因為這是他最突出的特徵。  ISBN 978-7-03-065716-9  責任編輯: 李靜科  2020 年,是中國計算數學與科學工程計算學科奠基人和開拓者馮康先生誕辰100 周年。
  • 彷徨尋路源為路,轉益多師是吾師 ——紀念沙孟海先生誕辰120周年
    >11月28日,「碧血丹心——紀念沙孟海誕辰120周年沙孟海書法篆刻藝術大展暨學術文獻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周年之際高世名三年前,我們在這裡成功舉辦了「民族翰骨:潘天壽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大展」;現在,我們以同樣的規模,展示沙孟海先生的書學成就。
  • 清華大學舉辦華羅庚誕辰110周年紀念大會
    清華新聞網12月8日電(記者 田姬熔 攝影 常志東 崔文瑞)12月6日,華羅庚誕辰110周年紀念大會於清華大學主樓接待廳舉行。華羅庚先生也是譽滿天下的教育大家,以博大的胸懷和崇高的人格魅力,發現了、培養了一大批學術人才。華羅庚先生也是科協事業的拓荒者,是中國運籌學會的創始人,為科協事業發展和科技社團建設匯智聚力。徐延豪指出,在紀念華羅庚先生誕辰110周年之際,我們正迎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大變革的時代。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 介休市舉行紀念張頷先生誕辰100周年系列活動
    黃河新聞網晉中訊(宋暉 曹煒嚴)11月16日,是張頷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日,今年也是享譽學術界的「侯馬盟書」發現55周年,在張頷先生故裡山西省晉中市介休市,為了紀念這位享譽國內外的文博大家、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和書法家,介休市委、市政府在介休市博物館舉行紀念張頷先生誕辰100周年系列活動。
  • 趙忠賢院士:紀念洪朝生先生誕辰一百周年
    材料人註:2020年10月10日是我國低溫物理與低溫技術研究的開創者之一洪朝生先生誕辰一百周年。材料人平臺將推送兩篇紀念文章,以下為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趙忠賢院士撰寫的《撰寫大百科全書「洪朝生」條目二三事--紀念洪朝生先生誕辰一百周年》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決定出版第一部「中國大百科全書」。物理卷由錢三強先生負責。1982或83年的一天,錢臨照先生派人送來一張親筆籤字的紙條,讓我去他家一趟。原來是讓我寫大百科全書「洪朝生」條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