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物理學界的一代宗師,培養出9位兩彈一星功臣,兩位諾獎得主

2020-11-02 送歷史個救生圈

  提起為中國「兩彈一星」做出傑出貢獻的人,很多人便會想到錢三強、鄧稼先、錢偉長等人。而在當今物理學界,楊振寧、李政道則是權威,二人都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但大家不知道的是,這些人都是同一個人的學生,他就是中國近代物理學奠基人,中國物理學界的一代宗師葉企孫。


葉企孫

葉企孫早年經歷

  葉企孫,原名葉鴻眷,於清光緒二十四年出生在上海書香門第家庭。他的父親是晚清舉人,家風嚴謹。在父親的嚴格要求下,資質聰穎的葉鴻眷進步神速,小小年紀便修得一身儒雅的氣質。而他的父親雖然生活在舊社會,但卻不迂腐,在他學習孔孟之書的過程中,也讓他接觸了西方科學文化。1907年,9歲的葉鴻眷到父親主持的上海敬業學堂讀書。


葉企孫


  1911年,當時未滿13歲的葉鴻眷進入清華學堂讀書,他也是清華學堂的第一批學生。但由於當時社會動蕩,爆發了辛亥革命,清朝滅亡,所以葉鴻眷被迫輟學。1913年夏,清華學堂恢復在上海的招生。葉鴻眷改名葉企孫,再次報考清華學堂,並被錄取。1918年,從清華畢業的葉企孫考取庚子賠款留美公費生,前往美國芝加哥大學物理系就讀,並插班進了大學三年級。


葉企孫

葉企孫回國效力

  1920年從芝加哥大學獲取理學學士學位後,葉企孫於同年進入哈佛研究院學習。1921年,葉企孫與導師合作測定的普朗克常數,被物理學界沿用了16年之久。1923年,從哈佛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後,葉企孫決定回國報效祖國。當時他本可以留在國外,享受國外優厚的福利待遇,但葉企孫卻說:「我來國外留學,是為了學成歸國,而不是在國外享福。」最終,他毅然決然地放棄國外大學的優厚待遇,回到了中國。


葉企孫與同僚合影


  在歸國途中,葉企孫並沒有直接從美洲坐渡輪迴國,而是取道歐洲,遍遊英、法、德、荷蘭和比利時五國,拜訪了當地的博物館、美術館,以及當地的物理研究所,為歸國後的教學研究做準備。1925年8月,葉企孫在母校清華大學擔任了副教授。由於清華大學物理系處在一片空白的階段,所以葉企孫又擔任物理系主任和教授,並為國家培養出一大批物理學天才。


王竹溪

葉企孫培養人才

  在抗戰前,清華畢業的9屆學生50餘人中湧現出了許多傑出學者,如理論物理學家王竹溪、彭桓武等人,核物理學家王淦昌、施士元、錢三強等人,力學家林家翹、錢偉長等人。而在西南聯大物理系畢業生中,比較出名的科學家則有鄧稼先、楊振寧、李政道等人。


鄧稼先


  新中國成立後,23位「兩彈一星」功勳科學家中,有9位是他的弟子。因此,人們又將他稱為「大師中的大師」。而也正是他一手創辦了清華大學物理系,以及大學磁學專門組。他一生未婚,卻為中國的物理事業做出了突出貢獻,堪稱中國物理學界的「無冕之王」。

相關焦點

  • 中國物理學界的一代宗師,培養出9位兩彈一星功臣,兩位諾獎得主
    提起為中國「兩彈一星」做出傑出貢獻的人,很多人便會想到錢三強、鄧稼先、錢偉長等人。而在當今物理學界,楊振寧、李政道則是權威,二人都是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得者。但大家不知道的是,這些人都是同一個人的學生,他就是中國近代物理學奠基人,中國物理學界的一代宗師葉企孫。
  • 他是物理學界的一代宗師,培養出9位兩彈一星元勳,卻終生未娶
    正是因為這些科學家的存在,使得中國飛彈衛星事業提前了幾十年。筆者接下來給大家介紹這個歷史人物葉企孫更牛,他是我國近代物理學界的一代宗師,在物理學領域成就非凡。在建國後23位兩彈一勳獎章獲得者中,有9個人曾經是葉企孫的學生。因此葉企孫也被稱之為「大師的大師」。
  • 帶出兩位諾獎得主,葉企孫為何如此厲害?看他這一做法就知道了
    他一生雖然未曾贏得諾貝爾獎,卻是一位出色的物理學家和教育家,中國物理學界的一代宗師和中國近代物理學奠基人。在清華大學歷史上,葉企孫不僅是清華的首任物理系主任,還是清華大學理學院的首任院長。他以一己之力,開創了清華大學物理系,為中國培育出了第一批物理學精英。堪稱大師中的大師。葉企孫到底有多厲害呢?
  • 「一代宗師」威爾遜:除了自己,還培養出三位諾獎得主|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
    視覺中國/圖 當地時間10月12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常任秘書戈蘭·漢松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保羅·米爾格羅姆(Paul R. Milgrom)和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B. Wilson),以表彰他們「對拍賣理論的改進和發明了新拍賣形式」。其中的威爾遜可謂「一代宗師」,不僅自己獲得諾獎,還培養出三位諾獎得主。
  • 培養出兩位諾獎得主的西南聯大,國文課本為何讓人念念不忘?
    說起中國教育,總有一個繞不過去的問題,即著名的「錢學森之問」:「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這麼多年培養的學生,還沒有哪一個的學術成就,能夠跟民國時期培養的大師相比。」
  • 中國最後一位大師,科學界一代宗師,一生為國,不該被世人遺忘!
    他,是默默無名的一代宗師。中國物理四大元老之一,他教的學生個個名滿天下。在他的培養下,新中國出了79位院士。其中,23位兩彈一星元勳半數以上都是他的學生!他,也是中國物理之父。在中國危難之時,他毅然回國,憑一己之力創建了清華物理系和理學院系。師資不夠,他就到處聘請名師(吳有訓、趙忠堯、熊慶來等)。他,一生未婚,卻視學生為兒女。
  • 2020年諾貝爾獎:盤點全球培養諾獎得主最多的TOP30大學
    安德烈婭·蓋茲(Andrea Ghez),1965年生於美國紐約市,美國天文學家,現為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蓋茲是迄今第四位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女性科學家我們可以看到,今年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史丹福大學平分秋色,各自擁有兩名諾獎得主
  • 諾貝爾物理學獎史上第四位女性得主:培養年輕一代如何思考,對世界更為重要
    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Roger Penrose),因為他「發現黑洞的形成是對廣義相對論的有力預測」。另外一半授予萊因哈德·根澤爾(Reinhard Genzel)和安德裡亞·格茲(Andrea Ghez),因為兩人在銀河系中心發現了一個超大質量的緻密天體。
  • 中國核物理的鼻祖中國物理學大師們共同的老師趙忠堯院士
    加州理工合影趙忠堯院士培養了: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楊振寧,兩彈一星功臣朱光亞、鄧稼先,我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獎者劉東生、吳徵鎰、黃昆、葉篤正等卓有成就的人才(可以說以上大佬的老師都是趙忠堯院士)趙忠堯浙江省諸暨市人,
  • 中國核物理的鼻祖中國物理學大師們共同的老師趙忠堯院士
    趙忠堯院士培養了: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楊振寧,兩彈一星功臣朱光亞、鄧稼先,我國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獎者劉東生、吳徵鎰、父親在清末接受過新思想的影響,很想為國家出點力做點事,改變當時國家積貧積弱的局面,又因自己文化水平有限,力不從心,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子女身上,要求子女好好讀書,成為對社會有用之人。趙忠堯牢牢記住自己父親之教誨,此後,在他人生每個關口,他作出的每個決定,都將國家放在首位。9歲時,趙忠堯考入南京高師(後改名東南大學,即現在的南京大學),用三年半時間,修完全部學分。
  • 詳解有望摘諾獎華人:2位系改革開放後留洋新一代
    湯森路透集團的預測名單包含來自9個國家的27位研究人員,首次同時出現四位華裔科學家。湯森路透主要根據學術論文引文等數據展開預測,上年成功預測了11位諾獎得主中的8位。點擊視頻,看看熱門人選中的「黃皮膚」吧!  曾經35次成功預測大獎得主的湯森路透集團一下子看好了4位華人科學家。其中兩位是改革開放後從中國大陸出國留學的新一代,尤其令全球華人矚目。
  • 他是大師的大師,培養出了9位兩彈一星元勳,晚年卻在街頭乞討
    我國23位「兩彈一星」科學家中,包括錢學森、鄧稼先、楊振寧等9人,都是他的學生。他參與創建了清華大學物理系,在該校工作了二十餘年,培養出了大批優秀的科學家,除了上述的幾人外,還有四十餘名物理學家。所以,有人稱他「大師的大師」。另外,他還是我國國內第一個研究磁學的人、中國近代物理學奠基人、中國物理學界的一代宗師。
  • 這所大學一個論壇,2位諾獎得主出席,2位諾獎得主發來視頻!
    咋一聽不過是一個論壇,沒有什麼稀奇的,但這個論壇卻與別的論壇有所不同,來了2位諾貝爾獎得主,還有2位諾獎得主發來視頻,1位美國院士、1位荷蘭院士和6位國內院士共同出席,堪稱國際頂級科學論壇。名家薈萃,專家鹹集,所為何事?原來是交流和探討分子科學與化學領域的前沿研究和成果。你看一看,前沿研究和成果。這個前沿絕對是世界級的。
  • 粒子物理學界「三劍客」齊聚李政道圖書館 謝耳朵原型也是諾獎得主
    圖說:197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謝爾頓·李·格拉肖圖說:魯加諾·馬亞尼(右一)物理學界真有「謝耳朵」上世紀60年代起,科學家們發現物質世界是由夸克和輕子這兩種截然不同的基本粒子組成,夸克間和輕子間有著相互獨立的對稱性
  • 文小剛獲狄拉克獎 文小剛是第三位華裔狄拉克獎得主
    原標題:理論物理大獎狄拉克獎揭曉,MIT教授文小剛等三人獲獎本年度的狄拉克獎揭曉。義大利當地時間8月8日,國際理論物理中心(ICTP)揭曉了本年度的狄拉克獎得主:哈佛大學教授Subir Sachdev、芝加哥大學教授Dam Thanh Son和麻省理工學院教授文小剛。該獎項於1985年為紀念英國物理學家狄拉克設立,每年頒發給理論物理和數學領域的傑出科學家,獎金5000美元。8月8日是狄拉克的生日。文小剛是第三位華裔狄拉克獎得主。
  • 理察·塞勒:從差點輟學到諾獎得主
    ■ 放大鏡諾貝爾經濟學獎與中國:十年4獲獎者關注樓市北京時間10月9日,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頒出,來自美國的經濟學家理察·塞勒獲得這一殊榮。儘管目前為止,中國乃至亞洲的經濟學家尚無在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的經歷,但這絲毫不妨礙諾貝爾經濟學獎引發國人的熱議。諾貝爾經濟學獎在哪些層面影響著中國?
  • 19年19位諾獎得主!日本人是如何成為「諾獎收割機」的?
    相比之下,算上吉野彰,日本已經總共產生了27位諾獎得主,其中有三分之二(18位)出現在2000年之後,平均一年一位!那麼,究竟是什麼力量讓日本可以在新世紀迅速成為諾獎收割機的呢?1失去的三十年中,日本並沒有失去科研提起日本,經濟學界經常會說到一個詞——「失去的三十年」。
  • 諾獎得主 探秘未來科學「黑洞」 揭秘他的發明「前傳」
    共話未來科學  兩位諾獎得主和多位兩院院士將在論壇發言  記者了解到,世界未來科技論壇主辦單位包括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從這樣的架構,就能窺見此次「未來科技」的前沿性、權威性、專業性。而此次來蓉參會嘉賓也是各領域的科學研究「泰鬥」,其中,曾摘得諾獎的科學家就有兩位,他們是2014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美國國家工程院(NAE)院士、日裔美籍電子工程學家、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工程學院材料系教授中村修二,2015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加拿大物理學家、加拿大皇后大學研究主席、薩德伯裡中微子天文臺(SNO)主任阿瑟·麥克唐納。
  • 12月25日,3位諾獎得主將助陣揭曉中國國際學校排行榜
    2020年12月25日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 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 能獲得學術界最高榮譽獎項——諾貝爾獎的得主們,都是做出了改變整個人類發展的創造性研究成果的科學家和思想家。在京領聖誕之夜,諾獎得主們將引導和改變中國青少年的人生發展,暢談科研人生,共話創新人才培養,共同揭曉京領2020中國國際學校系列排行榜!
  • 諾獎得主的花式翻車:學術造假,種族主義,變身神棍
    然鵝,獲獎一年後,其中兩位諾獎得主就被爆出多篇論文涉嫌學術不端,雷格·塞門扎在PubPeer上被掛了41篇,彼得·拉特克利夫被掛了12篇。雖然這些論文都不包括兩位獲獎者最關鍵的那篇研究,但也有不少是諾獎相關的後續研究,對於諾獎的聲譽,也會產生不好影響。大多數情況下,諾獎的科學獎項都是發給一些已經蓋棺定論的研究,出錯的概率很小,但諾獎得主畢竟也非完人,「翻車」的情況並不少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