彷徨尋路源為路,轉益多師是吾師 ——紀念沙孟海先生誕辰120周年

2020-12-06 澎湃新聞

11月28日,「碧血丹心——紀念沙孟海誕辰120周年沙孟海書法篆刻藝術大展暨學術文獻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禮宣布展覽開幕,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屹,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成嶽衝,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寧波市委副書記、市長裘東耀,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書協副主席陳振濂,中國書法家協會分黨組書記李昕先後致辭。中國美術學院院長高世名講話,副院長沈浩出席開幕式。

出席開幕式的領導和嘉賓還有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民盟中央專職副主席、中國文聯副主席張平,城鄉建設環境保護部原部長葉如棠,財政部原部長謝旭人,文化部原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原局長、國家文物保護理事會會長勵小捷,國務院僑務辦公室原黨組成員、紀檢組長王傑,中央文史研究館特約研究員、光大集團原董事長唐雙寧,中國工程院院士鄭緯民,中國文聯辦公廳主任鄧光輝,光明日報社副總編輯張碧湧,民盟中央宣傳部部長曲偉,中國書協主席蘇士澍,浙江省委宣傳部副部長葛學斌,浙江省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陳瑤,寧波市委常委、秘書長施惠芳,浙江省文化和旅遊廳黨組成員、省文物局局長柳河,浙江省文聯副主席、書記處書記、省書協主席趙雁君,浙江省博物館館長陳水華,沙孟海先生之子沙更世等。寧波市委常委、鄞州區委書記褚銀良主持開幕式。

展覽分「翰墨千秋」「金石永壽」「積健為雄」「百年樹人」四個板塊,展出沙孟海先生各個時期最具代表性之書法、篆刻作品以及文獻、遺物300餘件(組),其中不乏首次面世的珍貴手稿,全方位地展示了沙孟海先生作為文人學者的崇高理想、作為藝術家的卓越成就、作為教育家的時代擔當。

開幕式現場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禮宣布展覽開幕

中國文聯黨組書記、副主席、書記處書記李屹致辭

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長成嶽衝致辭

全國政協常委、中國美術館館長、中國美協副主席吳為山致辭

中國文聯副主席陳振濂致辭

中國美術學院院長、浙江省美協主席高世名講話

彷徨尋路源為路

轉益多師是吾師

——寫在沙孟海先生120周年之際

高世名

三年前,我們在這裡成功舉辦了「民族翰骨:潘天壽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大展」;現在,我們以同樣的規模,展示沙孟海先生的書學成就。沙先生是中國美術學院五十名師中的傑出代表,是我校書法專業的開創者,也是中國書法高等教育的重要奠基人。我代表中國美術學院全體師生後學,向沙先生表達崇高的敬意與深切的懷念。

浙江美術學院聘請沙孟海先生為終身教授的聘書

沙孟海在浙江美術學院為學生授課

今年是沙孟海先生誕辰120周年。百餘年前,中國適逢「三千年未有之變局」,文明衝突,國族危難,民智勃興,變革叢生,中國傳統的學術與藝術也經歷了一番劇烈的鎮痛與嬗變。沙孟海先生或許是最後一代具有書法「先天」經驗的國人,他們將命筆揮毫視作與生俱來,將書法修習與求學問道視作一體之事。所以對沙先生而言,書法與學問無法分割,須積學而成。

沙孟海為留學生上課

沙先生曾經用三句話總結其一生學書的經歷,第一句是「彷徨尋路」,第二句是「轉益多師」。前一句講求道之難,後一句講學無常師。我鬥膽狗尾續貂,加上幾個字以顯明先生之意——「彷徨尋路源為路,轉益多師是吾師」,此處之「源」亦可換成「緣」,因為緣即是源,反之亦然。

沙先生第三句更為關鍵——窮源竟流。他說:「什麼叫窮源?要看出這一碑帖體勢從哪裡出來,作者用怎樣方法學習古人,吸取精華?什麼叫竟流?要找尋這一碑帖給予後來的影響如何?哪一家繼承得最好?」因為「各種文藝風格的形成,各有所因」。這就是以書法為學問,既是我們理解沙先生書道的關鍵,也是他書法教育思想的根本。

沙老與王個簃先生、諸樂三先生及日本友人在超山合影

沙先生的「窮源竟流」溯源於浙學的治經傳統,即章學誠的「源流互質」與章太炎所謂「務持終始」。《大學》中說「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源流需互質,終始應務持。治學之人要深入過往先賢的思想世界,言行交推地理解他們的歷史問題與突圍之路。不僅要探究先賢的思想與實踐,還要理解其風格與人格整體,更要從當下之切身境遇出發,檢省歷史發展,承襲傳統脈絡。我們當下之處境正是前人努力之後果,當下既是過往之「流」或「終」,亦是後世之「源」與「始」。對沙先生來說,無論學書法還是做學問,都需要做到文理密察,輾轉相推,所謂務實求真而知本,會通終始則履遠。

沙孟海書黃賓虹山水冊跋

沙孟海先生自己的學術基礎,來源於清代樸學與二十世紀上半葉的新史學。他早年受「疑古派」影響很深,絕非一味擬古、抱殘守缺之輩。在同代學人中,他較早地引入近代考古學視野,對傳統金石學進行反思,批評沒有宏觀視野與系統框架的文獻搜輯與材料羅織。沙先生早期的考碑之作以及諸多文獻考證,大多是將書法與考古融為一體的實踐,文獻爬梳之外,自有其史學之目的與見解。他在史學方面的構建與疏通工作,是書法之學會通經史、連接古今的重要象徵。然而他對於書法史最大的貢獻,則是在1960年代初,他應潘天壽先生之邀,與陸維釗先生一同在浙江美院(現中國美術學院)開創了書法的高等教育之路,於現代學院體系中重新建立起道藝會通、學養相成的書法教育的「通人之學」。

缶廬講藝圖碑記,1986年

沙先生年青時問學於吳昌碩等海上諸家,尤其沉迷沈曾植的書法,愛其「方筆翻轉,詭變多姿」;再經由黃道周追索前代群賢,接續清剛峻拔、慷慨義烈的晚明風骨。後觀六朝書跡,領會其團結開張、鎮重跌宕之氣象,用他自己的話說:「審其落墨運筆,中筆必折,外墨必連,轉必提頓,以方為圓,落必含蓄,以圓為方,故為銳筆而實留,故為漲墨而實潔,乃大悟筆法」。及至壯年,沙老書風終至大成,形成自身蒼雄鬱勃、勢大力沉的獨特書風。

西泠四家印譜跋

沙先生作書首重結體之情態,內集外緊,筆畫內斂,體勢險勁,密繁緊結。除結體之外,他以北碑方筆入行書,筆方勢曲,重墨淋漓,厚重沉實,故其單字空間緊迫、點劃密集,綜觀全篇則氣脈流通,精力瀰漫,氣質俱盛。這種老辣矯健、氣象崢嶸的書風,與潘天壽先生雄強剛健的藝術風格和「強其骨」的精神訴求契合無間。這或許正是潘先生力邀其加入我校,創辦書法專業之根本緣由。

夜雨雷雨,1934年

在二十世紀中國藝術史和教育史上,潘天壽、沙孟海等一批前輩大家,歷經百年中國的滄桑巨變,在現代視野中整理國故,於學院體系中弘揚國粹,所謂「文章煥發,蔚為國華,藝事清高,符於古趣,先民矩矱,重不朽於立言,後學津梁,在無紛於志道……。」他們於民族危機中奮起,在時代問題中自新,以中國之書畫振作民族之精神,從傳統正學中鼓蕩起中國人的堂堂士氣、大丈夫氣,在書法與學術的彼此貫通中煥發出文明振興、國學存續的碧血丹心。半個世紀之後,他們的高風峻骨、他們對文明的自覺與自信,依然滌蕩吾人之心胸。正如我校另一位前輩黃賓虹先生詩云:「道成不與藝成分,禹鼎湯盤述作存。高出佉盧梵書上,要知天未喪斯文。」

展覽現場

原標題:《彷徨尋路源為路,轉益多師是吾師 ——紀念沙孟海先生誕辰120周年》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故宮紀念鄭振鐸誕辰120周年
    故宮紀念鄭振鐸誕辰120周年 2018-12-21 03:17:30 2018年12月21日 03:17 來源:北京晨報 參與互動    故宮紀念鄭振鐸誕辰
  • 南京古生物所舉行紀念李四光先生誕辰120周年座談會
    2009年10月26日是我國著名地質學家、教育家,新中國地質事業的主要奠基人——李四光先生誕辰120周年紀念日,為了繼承和發揚李四光的科學創新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26日上午,來自中國科學院、南京大學、江蘇省國土資源廳、南京地質礦產研究所等單位的
  • 介休市舉行紀念張頷先生誕辰100周年系列活動
    100周年紀念日,今年也是享譽學術界的「侯馬盟書」發現55周年,在張頷先生故裡山西省晉中市介休市,為了紀念這位享譽國內外的文博大家、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和書法家,介休市委、市政府在介休市博物館舉行紀念張頷先生誕辰100周年系列活動。
  • 紀念彭湖先生誕辰120周年座談會在長召開 鄭建邦、彭珮雲出席
    紅網時刻11月14日訊(記者 李兵 通訊員 唐傑)今天上午,紀念現代企業家、銀行家彭湖先生誕辰120周年座談會在長沙召開。全國政協副主席、民革中央常務副主席鄭建邦,全國人大常委會原副委員長彭珮雲出席會議。民革中央副主席、民革省委會主委、副省長何報翔,省政協副主席賴明勇參加會議。
  • 紀念馮康先生誕辰100 周年
    馮康先生(1920 年9 月9 日—1993 年8 月17 日)紀念馮康先生誕辰100 周年科學工作中能有一項成就被列入歷史,就已經非常了不起了,但馮康先生卻把自己已闖出的路留給別人去走,自己則又涉足其他領域,如無限元、邊界元、孤立子以及辛算法。先後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以及一等獎。別的我就不在這多寫了,這點已經足夠說明為什麼他這麼令人尊敬,這也是為什麼在數學院大樓的牆上掛出的5 位傑出數學家的相片,其中之一就是馮康先生。
  • 趙忠賢院士:紀念洪朝生先生誕辰一百周年
    材料人註:2020年10月10日是我國低溫物理與低溫技術研究的開創者之一洪朝生先生誕辰一百周年。材料人平臺將推送兩篇紀念文章,以下為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趙忠賢院士撰寫的《撰寫大百科全書「洪朝生」條目二三事--紀念洪朝生先生誕辰一百周年》 改革開放初期,中國決定出版第一部「中國大百科全書」。物理卷由錢三強先生負責。1982或83年的一天,錢臨照先生派人送來一張親筆籤字的紙條,讓我去他家一趟。原來是讓我寫大百科全書「洪朝生」條目。
  • 觀展|紀念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廣東省中國畫作品展在肇慶...
    創作的《武漢防汛圖卷》《護林》等一大批代表20世紀中國畫成就的精品力作,豐富了20世紀中國山水畫的表現力,繼承和拓展了嶺南畫派藝術,也為新美術教育體系提供了新鮮而重要的經驗,在中國畫壇影響至今。今年是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為進一步紀念與弘揚黎雄才的藝術精神,廣東省美術家協會與中共肇慶市委宣傳部、肇慶學院共同主辦「紀念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廣東省中國畫作品展」。
  • 紀念馮康先生誕辰100 周年|計算數學|應用數學|華羅庚|科學_網易訂閱
    馮康先生(1920 年9 月9 日—1993 年8 月17 日)  紀念馮康先生誕辰100 周年  翻開文集,我們看到一位偉大的科學家由遠而近向我們走來  林 群  《不斷創新,永不止步》  本文摘編自《馮康先生紀念文集》(袁亞湘主編. 北京:科學出版社, 2020.8)一書,有刪減,標題為編者所加。
  • 河北大學舉辦紀念滕大春先生誕辰110周年
    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周洪松)日前,河北大學成功舉辦紀念滕大春先生誕辰 110 周年學術研討會暨《滕大春文集》首發式。國內知名專家學者、滕大春先生家人、生前友好、弟子及該校相關專業師生代表、出版機構領導等100餘人參加會議。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新中國比較教育學科創始人之一、原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先生和原北京師範大學外國教育史專業資深教授、博士生導師吳式穎先生專門發來賀信。
  • 「紀念錢之光誕辰115周年徵文活動」獲獎結果公示
    「紀念錢之光誕辰
  • 太倉紀念吳健雄誕辰100周年
    今年是著名華裔女物理學家吳健雄百年誕辰。5月30日,江蘇太倉隆重舉行吳健雄誕辰100周年紀念大會。部分兩院院士,國內外高校知名教授學者,吳健雄的母校東南大學、南京大學代表,以及吳健雄的親屬代表近500人出席了紀念大會。  1912年5月31日,吳健雄出生在太倉瀏河鎮。1929年吳健雄以蘇州女師第一名的成績獲準保送國立中央大學。
  • 蔡尚思故鄉辦展紀念其110周年誕辰
    蔡尚思故鄉辦展紀念其110周年誕辰 2016-01-08 00:22:36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   中新網泉州1月7日電 (廖靜 張圓圓 李宏圖)連日來,以「永不畢業,長葆青春」為主題的紀念蔡尚思誕辰
  • 《侯馬盟書》留典範 先生故裡憶嘉風 介休市隆重舉行紀念張頷先生...
    2020年11月16日,是張頷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日,今年也是享譽學術界的「侯馬盟書」發現55周年,在張頷先生故裡山西省介休市,為了紀念這位位享譽國內外的文博大家、古文字學家、歷史學家和書法家,介休市委、市政府在介休市博物館隆重舉行紀念張頷先生誕辰100周年系列活動。
  • 清華大學舉辦華羅庚誕辰110周年紀念大會
    清華新聞網12月8日電(記者 田姬熔 攝影 常志東 崔文瑞)12月6日,華羅庚誕辰110周年紀念大會於清華大學主樓接待廳舉行。華羅庚先生也是譽滿天下的教育大家,以博大的胸懷和崇高的人格魅力,發現了、培養了一大批學術人才。華羅庚先生也是科協事業的拓荒者,是中國運籌學會的創始人,為科協事業發展和科技社團建設匯智聚力。徐延豪指出,在紀念華羅庚先生誕辰110周年之際,我們正迎來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科技大變革的時代。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強調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
  • ...化學化工學院召開紀念徐僖先生誕辰100周年座談會暨高分子科學...
    上海交大化學化工學院點擊藍字關注我們2020年12月31日,紀念徐僖先生誕辰100周年座談會暨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發展論壇在閔行校區霞光樓召開。出席活動的嘉賓有校務委員會專職副主任吳旦、化學化工學院黨委書記賈金平和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主任路慶華、院工會主席王新靈以及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教師。
  • 上海交通大學化學化工學院召開紀念徐僖先生誕辰100周年座談會暨高...
    上海交大化學化工學院點擊藍字關注我們2020年12月31日,紀念徐僖先生誕辰100周年座談會暨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發展論壇在閔行校區霞光樓召開。出席活動的嘉賓有校務委員會專職副主任吳旦、化學化工學院黨委書記賈金平和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主任路慶華、院工會主席王新靈以及高分子科學與工程系教師。
  • 中科院院士曾呈奎誕辰11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在青島舉行
    為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活動,紀念曾呈奎為我國海洋科學事業做出的卓越貢獻,緬懷他「愛國敬業、耕海澤農、前瞻布局、甘為人梯」的偉大科學精神,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黨委於6月18日舉行曾呈奎110周年誕辰系列紀念活動。
  • 紀念徐光憲院士誕辰一百周年
    2020年是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稀土之父"徐光憲教授誕辰100周年,《中國科學:化學》邀請蘭州大學校長、北京大學稀土材料化學與應用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嚴純華教授擔任特約編輯,組織徐先生的學生以及在實驗室學習工作過的同仁撰文
  • 吳平參觀冰心展覽 送玫瑰紀念母親誕辰120周年
    著名文學家冰心先生的長子吳平攜夫人周小凡
  • 調和分析及其應用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程民德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會在...
    2017年10月26日到28日,調和分析及其應用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程民德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會在北京大學舉行。本次會議由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和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聯合主辦。程民德先生的親屬,曾經的同事、學生,及數學界的同行、朋友從全國各地以及歐洲、美國等地趕來,為紀念程先生齊聚一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