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中國核物理研究和加速器建造事業的開拓者,卻被無數國人遺忘

2020-12-05 歷史生活大圈

他是中國核物理研究和加速器建造事業的開拓者,卻被無數國人遺忘,他就是趙忠堯。 趙忠堯,浙江諸暨人,我國物理學家,1920年考入考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南京大學前身), 1930年(民國十九年)獲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圖為趙忠堯。

1948年(民國三十七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進行原子核反應研究,1955年6月被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圖為趙忠堯和外國人在討論學術問題時的照片。

趙忠堯主要從事核物理研究,特別是硬g射線與物質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建成中國第一、二臺質子靜電加速器,為在國內建立核物理實驗基地作出了重要貢獻,圖為趙忠堯在學習時的照片。

趙忠堯在全球物理學上有很大的成就,因為是他發現了正電子的存在,他也是人類物理學史上第一個發現反物質的科學家,比另外一個物理學家安德遜看到的正電子徑跡要早兩年,圖為趙忠堯和朋友的合影。

就是這麼一個偉大的人,奠定了我國物理學的基礎,也奠定了他在我國物理學界的地位,同時還培養了一大批為中國原子能事業做出重要貢獻的人才,可是,非常令人可惜的是,「兩彈一星」上沒有他,諾貝爾物理獎得主也不是他,他就這樣一直默默無聞的做著為國家進步的事,圖為趙忠堯在給學生們上課時的照片。

相關焦點

  • 他是無數國人都為之欽佩的一個人,國家和人民都欠他一句謝謝!
    他是無數國人都為之欽佩的一個人,他就是趙忠堯。趙忠堯,浙江諸暨人,物理學家,中國核物理研究和加速器建造事業的開拓者,1920年考入南京高等師範學校,1930年獲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1948年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在美國加州理工學院進行原子核反應研究,1955年6月被聘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58年,他負責籌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系並任系主任。
  • 我國高能加速器事業開拓者方守賢院士逝世 享年87歲
    據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官方網站1月19日消息,我國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中國共產黨黨員,第八、九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第一臺大科學裝置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工程經理,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國家實驗室原主任,中國粒子加速器學會前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原所長、研究員方守賢先生因病於2020年1月19日9時31分在北京逝世
  • 趙忠堯——我國核物理研究的先驅者和奠基人之一
    趙忠堯——我國核物理研究的先驅者和奠基人之一 (1902—  ) 鄭文莉 毛振麟     趙忠堯,物理學家、教育家。我國核物理、加速器、宇宙線研究的先驅者和奠基人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這個廠改建成「中國鉛筆廠」。50年代,「長城牌」鉛筆改名為「中華牌」,工廠也得到很大發展。   國內核物理實驗基地的建立   趙忠堯1932年回清華大學物理系任教授時,中國的核物理研究還是空白。他積極組織建設核物理實驗室,在極為簡陋的條件下進行了一系列研究工作。
  • 我國高能加速器事業開拓者方守賢:傾盡一生追求一個高速加能夢
    方守賢,我國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第一臺大科學裝置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工程經理,是我國高能加速器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2013年,他曾撰寫《我的高能加速器夢》一文並發表,其中完整記錄了他為實現「建造世界一流的高能加速器」這一夢想所做的努力和堅持。沒有講義,就去「啃」外文原版書1932年10月28日,方守賢在上海出生。
  • 我國粒子加速器事業開拓者謝家麟:創新是沒有終點的旅程
    我國粒子加速器事業的開拓者、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總設計師20日去世    謝家麟:創新是沒有終點的旅程  已故的中科院院士冼鼎昌曾這樣評價他:「謝先生一生有兩個主題,一個是競爭,一個是超前。他所做的工作總是在與國際同行競爭中進行,他的工作也總具有前瞻性。」  的確,回顧謝家麟的科研人生:世界上第一臺以高能電子治療深度腫瘤的加速器、中國第一臺高能量電子直線加速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這些撬動粒子物理研究和造福人類的加速器,無一不是因為他敢想敢做而最終研製成功的。
  • 中國著名加速器物理學家方守賢院士逝世
    方守賢先生是中國高能加速器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之一。20世紀80年代,他參加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工程,歷任工程副經理、經理,領導團隊按期、高質量建造了中國第一臺高能加速器——北京正負電子對撞機,整機性能在國際同能區的機器中佔領先地位,開啟了中國基於粒子加速器的高能物理的實驗研究。
  • 1998年一位老人去世,我們欠他一句感謝,物理界欠他一個諾貝爾獎
    他一邊教書,一邊研究人工放射性、中子物理等,並主持建立了我國第一個核物理實驗室。值得一提的是,著名物理學家、兩彈一星元勳鄧稼先、錢三強、王淦昌,以及李政道、楊政寧都是他的學生。為國家培養了大批物理方面的人才。1946年,民國政府派趙忠堯到美國參觀他們的原子彈試驗,後在麻省理工、加州理工學院等地方研究核物理等方面。
  • 潘建偉心心念念的對他帶來深刻影響的科學家有哪些?
    趙忠堯,浙江諸暨人,物理學家,中國核物理研究和加速器建造事業的開拓者,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近代物理系首任系主任。潘建偉分享的是關於趙忠堯先生在美國突破重重阻力將用於製造靜電加速器的零部件帶回國內的故事。1946年趙忠堯參觀美國第一顆原子彈試爆,這是登上美國「潘敏挪」號驅逐艦時留影。前排左一為趙忠堯。
  • 一乞丐要進清華大學,被門衛攔下不讓進,校長卻親自請他進辦公室
    趙忠堯,是我國著名的物理學家,他是中國核物理研究和加速器建造事業的開拓者在學習期間,趙忠堯認真對待做實驗的每一分鐘,這種態度終於使他在物理研究上得到了收穫。學成之後的趙忠堯,一心想回到中國,發展中國的物理事業。
  • 中國粒子加速器研究「加速」
    中新社北京九月十七日電(記者孫自法)記者今天從此間開幕的第二屆亞洲粒子加速器會議上獲悉,中國正在為粒子加速器的研究「加速」。  蘭州重離子冷卻儲存環、合肥同步輻射裝置二期工程等大型加速器工程,已在緊張進行當中。
  • 他是「中國疫苗之父」,救活億萬國人,卻自殺離世
    哈佛畢業的湯飛凡是中國第一代病毒學家,最早研究支原體的微生物學家之一。作為中國微生物科學的奠基者,湯飛凡臨危受命,在抗日戰爭期間和抗日戰爭勝利後兩次重建中國最早的生物製品機構——中央防疫處,並創建了中國最早的抗生素生產研究機構和第一個實驗動物飼養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又主持組建了中國最早的生物製品質量管理機構——中央生物製品檢定所。
  • 中國近代史上十位傑出的物理學家
    原籍浙江湖州,生於浙江紹興, 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的創始人,中國「兩彈一星」元勳,中國科學院院士。在核物理研究中獲多項重要成果,特別是發現重原子核三分裂、四分裂現象並對三分裂機製作了科學的解釋。為中國原子能科學事業的創立、發展和「兩彈」研製作出了突出貢獻。1985年獲法國總統授予的法蘭西軍官級榮譽軍團勳章。1999年被國家追授「兩彈一星」功勳獎章。
  • 楊振寧堅持反對中國建造高能加速器的歷史原因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科學史研究者黃慶橋考察楊振寧反對中國建造高能加速器的歷史源頭,或將有助於加深對中國是否應該建造高能加速器這一重大歷史和現實問題的理解。在此背景下,楊振寧試圖幫助中國的想法得以實現,楊振寧與中國科學界得以深入交流,並對中國科學事業的發展提出了自己的意見和看法。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從1972年6月27日至7月5日,楊振寧被安排與中國科技教育界進行了共計10場次的演講或座談,這還不包括7月2日周恩來總理的接見。
  • 楊振寧為什麼數次反對中國建造大型加速器?聽完他的分析恍然大悟
    高能物理學又稱粒子物理學或基本粒子物理學,是物理學的一個分支學科,研究比原子核更深層次的微觀世界中物質的結構性質,和在很高的能量下,這些物質相互轉化的現象,以及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和規律。它是一門基礎學科,是當代物理學發展的前沿之一。粒子物理學是以實驗為基礎,而又基於實驗和理論密切結合發展的。
  • 楊振寧為什麼反對中國建造高能加速器呢?
    建造高能加速器的背景 很多人以為「楊振寧反對建造強子對撞機」是在最近發生的事情。然而,事實並非如此,他反對這件事情其實由來已久,準確地說是在1972年。客觀地說,由於許多媒體的片面報導,使得大多數人對於楊振寧有許多誤解。
  • 從文明奇觀到千家萬戶——粒子加速器菜鳥筆記
    完善和發展這項發明的人包括MIT教授屈潤普(John G. Trump),我國核物理和加速器事業的開拓者之一趙忠堯先生在他的幫助下學習了靜電加速器的知識,回國後利用他支援的退役加速器部件建成了我國第一臺靜電質子加速器。在當前,這位屈潤普教授的侄子遠遠比他更為有名,他的姓如今被翻譯為「川普」。
  • 中國原子能之父,美國三道攔截令阻止他回國,世界欠他一諾貝爾獎
    他是中國原子能之父,美國出了3道攔截領阻止他回國,全世界欠他一個諾貝爾獎。他是誰?他到底為中國的原子能事業做出了什麼樣的貢獻呢?這個人的名字叫趙忠堯,其早年畢業於東南大學,1927年,他來到美國加州的一所高校學習深造。
  • 敬仰吧,早在1972年楊振寧就激烈地反對中國建造高能加速器
    大型加速器是研究粒子物理的利器,五六十年代的中國沒有財力和能力建造這種大型科研設備,只好加入了杜布納社會主義國家聯合原子核研究所。而蘇聯方面推行大國沙文主義,再加上中蘇關係惡化,中國在1965年退出了聯合研究所。
  • 他為中國科學事業做出重大貢獻
    引子2016年世界上著名的科學家楊振寧改回了中國國籍,2017年他成為中科院院士。楊振寧被稱為是世界上排名前五的科學家,曾獲華人諾貝爾物理學獎,更是身兼中、美、俄等9個國家的科學院院士。他集一身榮譽,可是因為他返還國籍的事,卻遭到了無數國民的議論和辱罵。
  • 他的名字叫馮康,中國計算數學事業的開拓者
    1984年,國際著名數學家、我國計算數學事業的主要奠基人和開拓者、中國科學院院士馮康,在北京微分幾何與微分方程國際會議上,首次系統提出了哈密爾頓系統的辛幾何算法。這一成果開創了將計算物理、計算力學和計算數學相結合的、富有活力及發展前途的前沿研究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