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阿舟百年誕辰:新中國首架飛機「特等功臣」

2020-09-29 中國日報網

9月27日,張阿舟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會暨力學學科發展研討會在南京舉行,包括12位院士在內的150餘名來自高校院所的領導專家、國內力學領域的知名學者齊聚金陵,共同追憶我國著名的力學家和航空工程學家張阿舟教授,研討力學學科的發展大計與前沿問題。

在紀念會上,通過專題片和張阿舟弟子現場回憶,展現了張阿舟「科學救國、航空報國」的理想追求和「為國鑄重器、育英才」的燦爛一生。張阿舟試製了新中國第一架自製飛機,榮獲「特等功臣」嘉獎,是振動領域的泰鬥,為我國培養了一大批飛機結構強度和振動研究領域的優秀人才,其中包括三位院士。

現場舉行了張阿舟先生塑像揭幕儀式和智能裝備動力學中心揭牌儀式。研討環節,中國科學院院士胡海巖教授、南航航空學院院長高存法教授分別作了《中國力學學科發展調研與思考》《南航力學學科發展歷程》的專題報告,中國科學院院士鄭曉靜、閆楚良、魏悅廣、郭萬林分別作了學術報告。

據悉,上世紀五十年代,以張阿舟先生、範緒箕先生、楊岞生先生和戴昌輝先生等著名學者為代表的力學教研群體,創建了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力學學科。60年多來,南航力學學科培養了以陶寶祺院士、趙淳生院士、胡海巖院士、郭萬林院士、陸夕雲院士、向錦武院士等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人才,在面向學科前沿的基礎研究、面向國家重大需求的應用基礎研究等方面取得令人矚目的成就,解決了我國航空航天科技發展中的許多關鍵難題。2017年,入選國家「雙一流」學科建設序列。

特等功臣:試製新中國第一架飛機

1920年,張阿舟出生在江蘇省丹陽縣一個書香門第。從他懂事起,國家一直內憂外患、貧窮落後,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從小他就樹立了「科學救國、振興中華」的理想。

1937年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中央大學航空工程系。大學畢業後,他留校任航空工程系助教。後參加庚子賠款考試,考上英國布裡斯託大學研究生,他仍然選擇的是航空工程專業。畢業後,導師推薦他進入英國飛機工廠研究和發展部工作,任技術員。之後,他又回到布裡斯託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1949年12月,正值新中國成立不久,剛剛通過博士答辯的張阿舟,內心十分激動,亟盼回國參加新中國建設。次年1月,他經香港回國,途中接到獲英國布裡斯託大學哲學博士學位的喜訊。

新中國成立初期,百廢待舉。1951年,張阿舟被分配到南昌飛機製造廠工作,任主任工程師、設計科長。廠裡接到試製新中國第一架自製飛機——「初教5」的任務,憑藉深厚的航空工程知識,張阿舟全身心地投入該飛機的設計、強度計算及其試驗任務。

在他親自指揮下,1954年5月該廠完成了部件和全機靜力試驗,證明飛機強度合格。7月,張阿舟登機參加飛機試飛,體驗和紀錄了最大平飛速度、最大升限等飛行性能。經過一系列飛行試驗後,國家試飛委員會認定初教5飛機性能符合技術要求,可以進行成批生產,提供空軍訓練使用,由此開創了新中國自製飛機的歷史。

毛澤東主席為此給南昌飛機製造廠發了賀信。當年10日18日,在國防委員會第一次會上,毛主席再次讚揚我國首架自製飛機時說:「自從盤古開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這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張阿舟也因在試製工作中的突出貢獻而榮獲「特等功臣」,獎狀編號為第一號。

2014年,張阿舟的弟子、中國科學院院士趙淳生到美國訪問,一眼看到我國首批製造的「初教5」飛機。它靜靜地停在私人機坪上,飛機的主人是一名美國大學教授。他每天上下班駕駛著這架已有60多年機齡的飛機,飛過一片蔚藍的海洋,開始一天繁忙的工作。他向趙淳生稱讚到:「這架了不起的飛機是中國製造的,是一個了不起的中國工程師搞出來的。」

他帶著趙淳生,駕駛這架60多年機齡的飛機在空中繞了一圈,並把這架飛機和發動機上標註有飛機和發動機性能指標的兩塊標牌送給趙淳生,讓他帶給這位偉大的中國工程師。「從他手上接過這兩塊標牌時,我已經熱淚盈眶了!因為他所敬佩的偉大的中國工程師張阿舟已經離世五年了!」趙淳生激動地說。

「王牌教授」:培養出三位院士

1955年,張阿舟從南昌飛機製造廠調入南京航空學院,從一名富有實際經驗的工程師,變成一位名教授。當時恰逢南京航空專科學校改為南京航空學院(本科),師資力量缺乏,諸多課程無教師上課。「張老師是哪門課沒人上,他就上哪門課。」趙淳生院士說。

張阿舟先後講過《飛機構造與強度》《高等數學》《工程數學》《自動調節原理》《薄壁結構力學》《飛機強度計算》等十幾門課,主編或參與編寫《飛機強度計算》《飛行器振動基礎》等多種教材,為南航的教學和學科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

60年代初,張阿舟開始招收研究生,指導青年教師對振動理論和工程應用開展系統研究。1981年,張阿舟成為改革開放後的全國第一批博士學位研究生指導教師,開始招收固體力學博士研究生。

張阿舟教授與張世英教授、張幼楨教授、王適存教授被譽為南航的「三張『王』牌」,他為我國培養了一大批飛機結構強度和振動研究領域的優秀人才,他們當中許多人已成為國家科技骨幹和學科帶頭人,其中包括趙淳生、胡海巖、向錦武三名院士。

在張阿舟指導下於 1993年獲得博士學位的向錦武,由於在飛行器設計方面的突出業績於2019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直到現在,我還將那天的情景記得清清楚楚:偌大的階梯教室裡,臺下聽眾或坐或站,全神貫注;先生留著花白的短髮,筆挺的白襯衫搭配背帶黑西褲,在講臺上走來走去,激情四射,充滿精神與活力。第一次近距離領略先生風採,我印象極深,時隔多年仍歷歷在目。」

張阿舟言傳身教,重視對學生進行道德品質和思想方法的教育教育研究生將個人理想同國家的發展和需求相結合,被研究生視為終生受益的良師。胡海巖院士說:「人生得一良師,不僅可以終生受益,甚或能夠改變命運,張阿舟教授對我而言就是這樣一位良師。

航空「三傑」:科學救國、航空報國

張阿舟將自己的一生都投入到中國的航空事業中。從40年代中期到50年代末期,他在飛機結構強度試驗和理論研究方面作出了重大貢獻。上世紀60年代初期起,張阿舟的研究方向由飛機設計和結構強度研究轉向結構振動理論和應用研究。他開始側重研究振動基本理論和測試技術,繼而轉向工程應用,在形成和發展我國結構動力學的學科體系過程中作出了突出的貢獻。

從上世紀 70 年代後期開始,張阿舟根據航空工業打基礎上水平的需要,先後主持制訂和編審了飛機和直升機結構強度和振動方面的多種規範、標準和手冊,為我國順利過渡到自行設計飛機作了大量基礎研究和技術儲備工作。

張阿舟先後開創了結構動力學、機械振動和故障診斷等方面的科學研究,對推動國內振動研究起了重要作用。1985年,南航把振動研究室擴建成振動工程研究所,張阿舟擔任首任所長。

1986年10月,在杭州召開的全國性振動行業會議上,有人提議成立全國振動工程學會,當時有許多學校參與競爭。張阿舟向大會匯報了南航振動工程研究所取得的一系列創新成果。最終經投票表決,大會決定把這塊「中國振動工程學會」一級學會的金牌掛到南航。這是當時落在北京以外城市的唯一一家一級學會掛靠單位。

2011年,由張阿舟弟子趙淳生、胡海巖等人共同發起成立,機械結構力學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最終落戶南航,實現南航國家重點實驗室零的突破,對南航的兩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力學和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提供重要支撐作用,2017年,力學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學科建設系列,與之前期打下的堅實的基礎不無關係。

張阿舟一直努力堅持實現他「科學救國、航空報國」的理想。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他負責或參與制定了大量我國飛機強度和環境標準。1986年7月30日,有「航空界四君子」美譽的沈元、季文美、張阿舟、胡溪濤聯名上書鄧小平。在《千方百計儘早提供和使用國產幹線飛機》一文中,他們共同建議國家匯聚力量發展自己的幹線飛機。

張阿舟始終對我國航空事業保持著熱切的關注,多次提出建設性意見。他曾在國家航空工業部的一次講話中說到,今後我們要搞超聲速飛機,要解決氣動彈性結構振動問題,顯示出張阿舟對於航空關鍵技術的高度敏銳性和前瞻性。

1990年,國家人事部批准張阿舟為首批傑出高級專家,是我國航空系統首批三位傑出專家之一。(中國日報江蘇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12位院士齊聚南航,紀念「振動力學泰鬥」張阿舟先生誕辰百年|院士|...
    現代快報訊(實習生 邱樂意 記者 仲茜/文 劉暢/攝)他試製了新中國第一架自製飛機,榮獲「特等功臣」嘉獎;他是我國力學振動領域的泰鬥,為我國培養了一大批飛機結構強度和振動研究領域的優秀人才,他就是我國著名的力學家和航空工程學家張阿舟教授。9月27日,張阿舟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會暨力學學科發展研討會,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舉行。
  • 12位院士、100餘名專家紀念「航空先驅」張阿舟:「他本身就是一所大學」
    9月27日,著名力學家和航空工程學家張阿舟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會暨力學學科發展研討會在江蘇南京舉行  在紀念會上,通過專題片和張阿舟弟子現場回憶,展現了張阿舟「科學救國、航空報國」的理想追求和「為國鑄重器、育英才」的燦爛一生。張阿舟試製了新中國第一架自製飛機,榮獲「特等功臣」嘉獎,是振動領域的泰鬥,為我國培養了一大批飛機結構強度和振動研究領域的優秀人才,其中包括三位院士。
  • 新中國製造的第一架飛機上天
    1954年7月11日,江西南昌飛機廠製造的第一架雅克_18飛機首次升空試飛成功,與之匹配的M_11FP5發動機也於1954年8月由株洲航空發動機廠試製成功,標誌著中國航空工業由修理走向製造,是我國國防建設和航空工業建設上的一件大事,受到黨中央毛主席與朱德委員長的高度贊場,並為1954年8月1日於江西南昌洪都飛機製造廠舉辦新中國製造成功的第一架飛機雅克_18慶祝大會發去嘉勉信與題詞。
  • 中國大氣物理學界紀念一代宗師顧震潮先生誕辰百年
    孫自法 攝中新網北京9月19日電 (記者 孫自法)2020年9月19日是中國現代氣象事業開拓者之一、大氣物理領域一代宗師顧震潮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日,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氣所)當天舉行「雲降水物理與中小尺度氣象學學術研討會暨顧震潮先生學術思想研討會」,來自全國科研機構、高校等學界代表相聚一堂,研討傳承顧震潮先生卓越的學術成就與貢獻、崇高的人格品德和家國情懷。
  • 中國大氣物理學界紀念一代宗師顧震潮先生誕辰百年
    孫自法 攝中新網北京9月19日電 (記者 孫自法)2020年9月19日是中國現代氣象事業開拓者之一、大氣物理領域一代宗師顧震潮先生誕辰100周年紀念日,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中科院大氣所)當天舉行「雲降水物理與中小尺度氣象學學術研討會暨顧震潮先生學術思想研討會」,來自全國科研機構、高校等學界代表相聚一堂,研討傳承顧震潮先生卓越的學術成就與貢獻、崇高的人格品德和家國情懷。
  • 初代Mac誕辰35周年紀念日:蘋果帝國的功臣
    初代Mac誕辰35周年紀念日:蘋果帝國的功臣 2019年01月24日 18:57作者:王偉銘編輯:王偉銘 它不僅僅是推動了蘋果帝國崛起的功臣,也成為了現代CPU行業的見證者。
  • 蕪宣機場迎來首架校驗飛機
    蕪宣機場迎來首架校驗飛機 鄭遠攝人民網合肥11月28日電(汪瑞華)「CFI029今天11時38分,隨著蕪宣機場空管塔臺管制員發出指令,「獎狀C560」校驗飛機平穩降落在跑道上。飛機落地後,兩輛消防車停在C滑行道兩側,利用頂炮對射形成「水門」,飛機穿「水門」而過。據介紹,這是蕪宣機場迎來的首駕校驗飛機,也標誌著蕪宣機場正式進入投產校驗飛行階段。
  • 衢州航空首架飛機入駐衢州機場
    [video:衢州航空首架飛機入駐衢州機場]【視頻】舟山—衢州航班的落地(陳芏霖/攝)中國民航網訊:12月22日21時5分,隨著舟山—衢州航班的落地,屬於衢州航空的首架飛機正式入駐衢州機場。衢州航空的首架飛機正式入駐衢州機場
  • 紀念黃昆百年誕辰——CNCLS20物理材料儀器分會場報告
    物理材料儀器分會場現場特別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是黃昆先生的百年誕辰,11月3日下午,主辦方將物理材料儀器分會場的上半場主題設定為「黃昆百年誕辰報告專場」。黃昆百年誕辰報告專場中,北京大學張樹霖教授、北京大學葛惟昆教授、香港理工大學柴揚教授、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林妙玲博士分別帶來了精彩的邀請報告。
  • 荊州沙市機場迎來首架飛機
    9月17日下午,從北京起飛的校驗飛機「塞斯納C560」沿著預定航道降落在湖北荊州沙市機場。這是沙市機場迎來的首架飛機。圖為該飛機停靠在停機坪。 (視界網 黃志剛 黃思明 攝)
  • 華航首架A350飛機即將首飛 預計9月交付
    民航資源網2016年8月16日消息:根據空客的消息,中華航空首架A350飛機將在近期進行首飛,為交付做好準備。該機預計將於9月份交付華航。  這架飛機註冊號為B-18901。華航首架A350將會被命名為「帝雉號」,其餘13架A350飛機也將由鳥類名稱來命名。
  • 貝寧客戶完成首架新舟600飛機驗收
    8月18日,貝寧客戶首架新舟600飛機驗收工作圓滿完成。王程寬代表西飛民機對貝寧驗收代表團蒞臨驗收新舟600飛機表示歡迎與感謝,並向大使贈送了代表飛機交付的玉鑰匙。王程寬表示,作為新舟600飛機製造商及服務商,西飛民機在產品交付後,將致力於從產品、技術、航材保障等方面給與運營維護的全方位支持。
  • 山東:菏澤牡丹機場迎來首架校驗飛機
    新華社客戶端濟南12月15日電(劉新忠 李保珠)12月14日,山東菏澤牡丹機場舉行「過水門」儀式,迎接首架校驗飛機 12月14日14時40分,一架來自中國民用航空飛行校驗中心的「獎狀560型」專用校驗飛機從北京起飛,在山東菏澤牡丹機場平穩降落,標誌著菏澤牡丹機場相關設施設備的飛行校驗工作正式開始
  • 首架FTC-2000G飛機總裝交付,中文名稱命名為 「神鷹」
    來源:國防在線客戶端 作者:楊鐵虎9月5日上午,首架FTC-2000G軍貿飛機在牽引車拉動下移出總裝廠房。航空工業貴飛 供圖國防在線客戶端北京9月5日電(特約記者 楊鐵虎)記者剛剛從中航貴州飛機有限責任公司(簡稱航空工業貴飛)獲悉,5日上午10時52分,中國航空工業首架FTC-2000G軍貿飛機在貴州安順航空工業貴飛成功實現總裝交付。
  • 中國大飛機C919首架中機身、副翼大部件成功交付
    海外網北京8月29日電 (記者嚴冰)中航工業今天透露,中航飛機西安飛機分公司今天成功交付C919大型客機首架中機身(含中央翼)、副翼部件,這是繼中航工業2014年7月31日C919首架機頭在中航工業成飛下線、2014
  • 山東:首架EASA標準下的BCF飛機成功交付波音公司
    央廣網濟南9月10日消息(記者桂園)近日,山東太古圓滿完成首架EASA(European Aviation Safety Agency歐洲航空安全局)標準下的BCF(Boeing Conversion Freighter波音客改貨項目)飛機EI-FNU,並交付波音公司。
  • 山東:首架EASA標準下的BCF飛機成功交付波音公司
    央廣網濟南9月10日消息(記者桂園)近日,山東太古圓滿完成首架EASA(European Aviation Safety Agency歐洲航空安全局)標準下的BCF(Boeing Conversion Freighter波音客改貨項目)飛機EI-FNU,並交付波音公司。首架EASA標準下的BCF飛機的成功交付,對於山東太古來說具有裡程碑式的重大意義,預示著山東太古客改貨生產能力再上新臺階。
  • 西華航空接收國內首架純電動飛機
    ,西華航空董事長李大軍和遼寧銳翔董事長趙鐵楠出席交接儀式,標誌著在民航東北管理局、民航西南管理局、民航四川監管局和園區的大力支持下,由我國自主研發、生產的首架純電動飛機在四川成都率先進入應用。這架純電動飛機是由遼寧通航研究院研發,遼寧銳翔通航公司生產製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