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億萬父老鄉親——寫在鄭州大學辦學92周年暨合校20年之際

2021-01-08 大河網

鄭州大學主校區鳥瞰圖魏洪波攝

鄭州大學辦學92周年暨合校20年校友雲返校活動現場魏洪波攝

□史曉琪

從1928年醫學教育誕生,鄭州大學已經整整走過92年的辦學歷程,邁入百年建設高校新徵程。

2000年7月10日,原鄭州大學、鄭州工業大學、河南醫科大學三強熔鑄,掀開了鄭州大學建設發展的新篇章。

一代一代鄭大人挺起脊梁,求是擔當,不忘辦人民滿意教育初心,向億萬父老鄉親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時代答卷,為服務河南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6月18日是鄭州大學的校慶紀念日,在鄭州大學辦學92周年暨合校20年校友雲返校活動上,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州大學校長劉炯天以《為了億萬父老鄉親》為題,深情地回望過去,自信地展望未來,努力以出彩答卷回應億萬父老鄉親的美好期待!

92年的歷史沉澱,鄭大人的「求是擔當」

鄭州大學的發展經歷了1928年以來的92年辦學歷史,分為三個發展階段。首先是起步建設階段,1928年到1996年,合校前的原鄭州大學、鄭州工業大學、河南醫科大學都形成了較完整的教育體系,包括本碩博的培養。

第二個階段是高水平建設階段,以老鄭州大學進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為標誌,20年的「211工程」建設,20年的高水平發展,也使得我省唯一「211」載入史冊。

2016年開始的第三階段從我省布局「雙一流」建設,到2017年9月國家把鄭州大學列入42所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序列。鄭州大學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開啟了鄭州大學乃至河南高等教育發展新徵程。

醫學創始。鄭州大學醫學的創始源於1928年,1952年河南醫學院獨立建院,1984年河南醫科大學成立。1928年,醫學的幾位創始人,在河南辦了醫學的本科教育,開創了河南醫學高等教育的先河。抗戰時期,醫學院輾轉多地、救苦救難,艱苦卓絕的奮鬥歷程,也形成了鄭大人最初「求是擔當」的集中表現。林州記憶。林州是食管癌的高發地,周恩來總理指示在林州建立食管癌防治的研究基地。當時河南的醫療隊以河醫專家為主,到今天60多年來,他們依然奮鬥在食管癌防治的戰場上。老河醫。老河醫成為一個響亮的名字,1952年院系調整,1958年整體搬遷至鄭州,1984年更名河南醫科大學。老河醫成為人們心中永遠的記憶。最大醫院。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實際上是一個醫療集團,3個院區床位超過1萬張。在最新的「復旦版」中國醫院綜合排行榜上,鄭大一附院位列第22。

學科高地,從醫藥院到醫學科學院。河南省醫藥科學研究院始建於1962年,2007年由原「河南省醫學科學研究所」更為現名,早期有沈瓊先生、買凱老師、楊觀瑞老師等一批代表人物。2014年,鄭州大學創立醫學科學院——國際化示範學院,集學科、科研、研究生培養於一體,英國醫學科學院尼克·萊蒙院士為院長。鄭州大學的醫學培養了兩位院士校友,閻錫蘊院士和王俊院士都是鄭州大學本科畢業生。

出徵武漢,最美逆行者。今年疫情突發,鄭州大學附屬醫院系統有192位同志支援湖北,新華社記者拍了鄭大二附院支援武漢醫療隊出徵時的照片,並向全世界發了通稿。他們堅定的眼神,在大難面前的承擔和情懷,給世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原鄭州大學創立。在1954年—1956年期間,經歷了山東大學—河南大學—鄭州大學的發展足跡。創始校長是嵇文甫先生,中國科學院社會科學學部委員,我國著名的哲學家、史學家、教育家,被譽為「河南學術界一面偉大的旗幟」。原鄭州大學在河南的高等教育歷史上,特別是鄭州大學作為河南唯一「211工程」建設高校,非常具有標識性,確立了鄭州大學河南高等教育標杆的地位和作用。

院士的選擇。霍裕平院士為什麼選擇鄭州大學?當時,他作為著名科學家選擇了鄭州大學,一個是他對教育的摯愛,更確切地講,是對河南教育的熱愛。霍裕平院士的父親霍秉權先生是物理學家、教育學家、科學大家,他創始了鄭州大學的物理學科和物理系。後來,霍裕平院士又接過了接力棒執教鄭州大學,成為第一位到河南省高校任教的全職院士,院士選擇成就了服務鄭州大學的佳話。

五位院士。吳養潔院士是中國科學院院士,是河南本土培養的第一位院士,今年已經92歲高齡,仍然堅持到實驗室工作。鄭大化學學科培養了一大批傑出人才,包括丁奎嶺院士、劉中民院士、席振峰院士和李朝軍院士4位院士。

先生意願。鍾香崇院士80歲的時候到鄭州大學工作,開創了鄭州大學的高溫耐材研究。先生在生命彌留時刻,遺願是把他全部的積蓄捐給學校,令人深受感動。這種支持和鼓勵、這種精神力量為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校友企業。建業集團的胡葆森校友曾說:「我開個頭吧,捐款支持母校的發展。」他有個很好的理念,就是堅持深耕河南,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正商集團的張敬國校友捐了1.1億元的資金給鄭州大學,用實際行動表達了「母校是感情歸宿」的深厚情感。

原鄭州工業大學創立。從1958年新鄉師範學院設化學工程系,到1959年的天津大學、大連工學院參與成立河南化工學院,一直到1963年,基於原鄭州大學工科為主的鄭州工學院的創立——原化工部六大學院之一,肩負了河南工業化的責任。化工六院在老化工的高校裡面具有特別地位,作出了突出貢獻。

服務產業。上世紀70年代的鄭州工學院,通過「產學研合作」建立了年產3000噸合成氨的小氮肥廠,50年後發展至年產超過50萬噸的先進的現代化合成氨企業,在我國香港和新加坡上市的河南心連心化肥有限公司。1992年成立校辦企業「鄭州樂喜施磷復肥技術研究推廣中心」,1996年,科技部批准成立國家鈣鎂磷複合肥技術研究推廣中心(首批30家)。河南是農業大省,也是生物乙醇大省,鄭州大學馬曉建教授團隊開發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氣升式發酵罐,打破技術封鎖,建成年產2000噸我國最大黃原膠廠與年產30萬噸變性燃料乙醇生產廠,成為國內三大燃料乙醇基地之一。

橡塑模具。自1987年開始,鄭州大學橡塑模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材料成型及模具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長期致力於塑料成型加工、塑料模具優化設計與製造等領域的理論、技術和數值模擬方法的研究。30多年發展,建成「橡塑模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材料成型及模具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材料加工工程」國家重點學科,輕量化及功能化高分子成型與模具學科引智基地「111計劃」。申長雨院士主持開發的神舟系列太空人出艙面窗關鍵防護裝置,突破太空人出艙頭盔面窗的關鍵技術,榮獲「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突出貢獻獎」。

工程安全。王復明院士負責的地下工程研究院設立了基礎工程安全與防護、高性能建築材料與結構性能提升、水工程系統安全運行與風險調控3個學科方向。在基礎設施水災變機理及防治、地下管網災變防控、高性能纖維複合建築材料、城市洪澇災變等領域國內領先,獲批國家級科研教學平臺3個,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國家重大科技水專項、國家重大研發計劃課題10餘項,研究成果應用於黃河堤壩安全防護、南水北調主渠道防滲搶險、城市地下管網災變防控、流域水生態整治等400餘項重大工程,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4項,成立壩道工程醫院並逐步形成網絡化技術服務體系,顯著提升鄭州大學影響力。

環境治理。鄭州大學在難降解有機工業廢水治理與毒性減排關鍵技術及裝備、淮河流域閘壩型河流廢水治理與生態安全利用關鍵技術方面的研究成果,兩年兩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難降解有機工業廢水治理與毒性減排關鍵技術及裝備,基於兩級分離反應器的厭氧生物處理技術及裝備和基於芬頓流化床反應器的催化氧化處理技術及裝備,應用於難降解工業有機廢水治理與毒性減排,能夠徹底治理難降解有機工業廢水。淮河流域閘壩型河流廢水治理與生態安全利用關鍵技術,創新並實踐了基於水質目標管理與生態健康恢復的治理模式,研發了一批工業點源治理關鍵技術、城鎮及農業汙染控制技術、風險控制與生態修復關鍵技術,並在淮河流域進行示範應用。

鄭州大學92年的辦學歷史,留下的歷史痕跡就是「求是擔當」,也是鄭州大學的校訓,求是體現實事求是、科學精神,擔當體現履職盡責、家國情懷。所以鄭州大學每年的畢業典禮,都設計了畢業宣誓環節。「牢記民族復興與鄭大人求是擔當的歷史使命,秉持『篤信仁厚,慎思勤勉』的鄭大校風,愛國守法、誠信友善、礪學明理,塑造自信、開放、尊重、堅韌的鄭大品格,努力成為一名奮發有為的時代青年。」這個畢業誓詞為未來的鄭大人成長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和遵循。

千禧年的世紀獻禮,三強熔鑄,和合有為

河南是人口大省、教育大省,高考學生數佔全國的十分之一,河南的優質高等教育資源相對缺乏,鄭州大學承載著河南高等教育發展的使命和期待。回望歷史,2000年7月新鄭州大學的成立,是在中原大地上,在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歷史上,為河南億萬父老鄉親獻上的一份世紀厚禮。

鏗鏘誓言。歷屆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視高等教育、重視鄭州大學的建設發展,「河南經濟基礎薄弱,是窮省辦大教育,但我們砸鍋賣鐵也要辦好高等教育。」「就是脫褲當襖,也要把鄭州大學辦好。」「砸鍋賣鐵、脫褲當襖」這兩句話擲地有聲,展現了辦好河南高等教育的信心和決心。

美麗校園。新校區的奠基是鄭州大學走向新世紀、走向未來的起點。鄭州大學總佔地面積5700餘畝,主校區(鄭州市科學大道100號)佔地4200畝,南校區(鄭州市大學北路75號),北校區(鄭州市文化路97號),東校區(鄭州市大學北路40號),新成立的農學院西校區,形成了一主四輔的五校區辦學格局,為鄭州大學辦學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條件。

綜合性大學。鄭州大學經過合校20年快速發展,形成了理工文醫農12大學科門類均衡發展的辦學格局。目前,學校有51個院系,116個本科專業,30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數量居全國高校第22位)、3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59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2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和28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全國最大本科教育。鄭州大學目前是全國在校生規模最大的大學,本科生5.1萬人,研究生1.9萬人,留學生2500人,培養了河南近二分之一的博士、近三分之一的碩士,提供了近二分之一一流大學升學名額。鄭州大學辦學聲譽和生源質量不斷提高,2019年在河南理科分數線超出一本線83分,文科超48分,提前批臨床醫學超110分,實現了包括港澳臺地區的全國招生。鄭州大學目前有近百萬校友,在近四屆院士評審中,有8位鄭州大學校友和教師當選院士,其中有5位本科畢業生。

人才聚集高地。鄭州大學作為區域人才聚集的高地,現有教職工5700餘人,其中兩院院士、學部委員16人,海外院士4人;「國家傑青」、「長江學者」、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等高層次人才60餘人,教授747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2500餘人,形成了一支以院士和學術大師為引領、以「傑青」「長江」等為學術帶頭人、以青年博士為骨幹的人才隊伍。

河南基礎研究與技術研發高地。鄭州大學已經成為河南基礎研究和技術研發的高地,形成了較完備的研發平臺。鄭州大學的國家基金項目去年突破300項,社科基金項目數位列全國第23,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數位列全國第31。

社會服務體系。鄭州大學擁有較完善的社會服務體系,其中醫療服務體系10家直屬和附屬醫院開放床位近3萬張,代表了河南的醫學學科水平和醫療水平;工程服務體系包括地下工程、民用建築,建設科技集團年產值超過6個億;智庫服務體系,共建河南省大數據研究院,成立鄭州大學河南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研究院,連續多年發布《河南社會治理發展報告》。

鄭州大學合校20年來,ESI前1%學科從0到8個,兩院院士、學部委員從4位到16位,博士學位教師從200人到2500餘人,研究生從1200人到近2萬人,本科生從2.9萬人到5.1萬人,一級博士點發展到33個。20年來,伴隨著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鄭州大學綜合實力顯著提升,進入國家「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序列和教育部「部省合建」高校行列,實現了河南高等教育發展的歷史性突破。

新時代莊嚴承諾,「一流」是幹出來的

建設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也是高等教育發展迎來的新的機遇。2017年1月24日,教育部、財政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印發《統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實施辦法(暫行)》,標誌著「雙一流」建設進入實施階段。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出臺《中共河南省委河南省人民政府關於支持鄭州大學、河南大學「雙一流」建設的若干意見》,教育強省建設邁出堅實步伐。

「一流大學」目標定位與建設方案

特別的承載。《鄭州大學一流大學建設方案》裡特別提到,鄭州大學的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承載著中原大地經濟社會現代化發展的呼喚,承載著河南億萬人民享受優質高等教育的期盼,承載著地方大學由大變強的重託,承載著中原崛起、民族復興的國家意志,是鄭州大學立足河南、面向全國、放眼世界的長遠建設目標。

總體目標。鄭州大學的一流建設目標是,到本世紀中葉建成世界一流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圍繞河南資源與產業優勢,服從國家整體發展需要,打造優勢特色學科高峰。到本世紀中葉,一批學科(群)進入世界一流行列,若干學科(群)進入世界一流前列。匯聚一批具有國際影響的學術大師,建成國際一流的師資隊伍。學術創新、社會服務、辦學聲譽達到世界一流。以一流學科為代表,一流師資為標誌,一流文化與治理為根本,為中原崛起、民族復興、人類進步培養一流人才。

「三步走」戰略。鄭州大學確立了「三步走」的發展戰略,即2017年至2020年定為總體布局階段,建成國家一流大學;2020年至2035年,定位為全面建設階段,建成國際知名的綜合性大學,爭取進入世界一流大學行列;2035年至本世紀中葉,定位為快速發展衝刺階段,努力建成世界一流大學。2017年以來,鄭州大學確立了「三大任務謀一流,三項改革促一流」的三年攻堅任務,聚焦學科建設與學校治理,確保在第一輪一流建設動態調整中站穩腳跟,成為國家一流大學,為世界一流大學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三大任務」。鄭州大學制訂的一流大學建設方案明確了三大任務:完成一流綜合性大學的學科布局,推進研究型大學的治理結構和文化建設,學術產出、服務能力和人才培養質量顯著提升。到2020年,有2—3個學科進入或逼近ESI前1‰,8個學科進入ESI前1%,鄭州大學排名進入ESI全球前1‰。

學科布局。腫瘤防治與轉化醫學、綠色催化、資源材料、中原歷史文化、工程安全與防災、綠色高效農業,是鄭州大學自定的6個一流建設學科。這6個學科的確定,一方面是基於學校的學術產出基礎,另一方面是根據河南發展需要和資源優勢。鄭州大學結合河南農業大省省情,抓住機遇部署了農學,形成了理工文醫農的學科布局。

治理結構。鄭州大學基於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的辦學定位,通過布局推進學科調整與治理體系建設,涵蓋一流學科群(方向)建設、平臺學科群建設、學科門類與結構的調整,大力推進基層學術組織改革與制度建設,搭建了以學科為導向的研究型學院組織架構,形成了學科建設的平臺機制、校地協同的項目機制。

「三大改革」。鄭州大學強力推進「三大改革」,即研究型大學師資隊伍改革與建設、研究型大學治理改革與文化建設、研究型大學人才培養結構性改革,加快學校轉型發展與內涵建設。

法人學術單位和科教融合。作為地方大學,鄭州大學積極整合資源,探索與科研院所等法人學術單位合作新機制,實現學科建設、科學研究、人才培養協同推進。通過科教融合提升科技創新能力,推進與鄭州市「中心城市一流大學」合作,圍繞鄭州市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設立「鄭州市協同創新重大專項」。

人才培養。鄭州大學積極推進研究型大學的人才培養結構性改革,穩定本科規模,擴大研究生和留學生規模,不斷拉高人才標杆,努力滿足河南學子上好大學的夙願和渴求。

「一流大學」建設成效與驗收大考

路徑與遵循。辦好中國的世界一流大學,必須有中國特色,鄭州大學提出了兩個維度:價值塑造、知識塑造。價值塑造就是立德樹人、思政教育、課程思政;知識塑造就是基於學科體系和知識體系的人才培養,從中國問題出發,形成中國認識與知識體系、中國方案與應對,回應並解決現實問題。

建設成效。鄭州大學進入世界一流大學建設序列以來,堅持學術引領,推動學科快速發展,ESI全球前1%學科達到8個,全球學術機構排名636名,臨床醫學排名1.55‰,化學1.56‰,材料科學2.32‰。2020年QS世界大學學科排名,鄭州大學4個學科上榜,上榜學科數全國排名37位;2020年USNews大學排名,全球794位,8個學科入選;最新自然指數排名,國內高校37位,國際高校170位。以「腫瘤防治與轉化醫學」一流學科為例,醫學科學院確立了全國醫學唯一國際化示範學院的地位,獲批省部共建食管癌防治國家重點實驗室。

文化引領。在學科建設和治理改革的同時,鄭州大學倡導大學的文化引領,提出了1928年作為鄭州大學辦學起始年,並且得到廣泛認可。2018年,鄭州大學以舉辦2018年畢業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為契機,舉行了簡單而又隆重的辦學90周年紀念活動,凝練了校訓「求是擔當」,倡導「追求卓越」的鄭大(荷球)精神,弘揚「勿忘人民」的鄭大情懷,形成了鄭州大學的文化內核。

治理體系。鄭州大學聚焦大學文化,形成歷史與文化認同;聚焦學術架構,育學科、建組織;聚焦管理機制,推改革、調職能;聚焦制度建設,促規範、強保障;聚焦智慧校園,提標準、強服務,初步形成獨具特色的內部治理體系。

中期評估。鄭州大學圍繞「雙一流」建設階段目標,以一流引領整體、以轉型推動發展,各項建設任務推進有力,成效顯著。3年來,鄭州大學基本完成了綜合性研究型大學的學科布局,大學治理結構改革、師資隊伍結構改革和人才培養結構改革不斷深化,人才培養質量、學術產出水平和社會服務能力顯著提升,學校「雙一流」建設各項指標達到中期建設預期目標,部分指標提升明顯。當前,鄭州大學進一步聚焦、強化一流學科特色,產出標誌性成果;進一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著力培養和引進高端人才;進一步完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治理體系建設,確保通過今年年底的第一輪一流建設驗收。

「一流大學」未來發展與「新基建」

國家超算。國家超級計算鄭州中心是科技部批覆建設的第7個國家超級計算中心,經過一年的緊張建設,主機系統已於5月初完成Linpack測試工作,實測計算能力進入國際TOP10水平。鄭州大學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點領域需求,構建河南特色的應用生態,充分發揮超算中心算力支撐作用,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水平提升。

「新基建」。鄭州大學圍繞服務國家戰略和河南經濟社會發展,加快推進科研平臺建設。第一個是智能傳感(MEMS)技術創新中心,打造河南裝備製造典範。第二個是關鍵金屬與材料技術創新中心,推進「材料製造+裝備製造」,打造河南現代製造新引擎。第三個是黃河實驗室,布局籌劃黃河基礎理論與技術實驗室、黃河水生態科學實驗場等,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工程基礎研究高地。第四個是嵩山實驗室,落實網絡強國戰略,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研發高地。第五個是鄭州大學大學科技園,目標是建成國家級大學科技園,打造科研產業孵化的新窗口。

建成世界一流大學,是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賦予鄭州大學的光榮使命,是億萬河南父老鄉親的殷切期盼,是全體鄭大人的共同夢想。一代代鄭大人求是擔當、接續奮鬥,為黨育人、為國育才,92年辦學鑄就了河南高等教育標杆,20載融合形成綜合性大學發展新格局。鄭州大學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牢記黨和人民的重託,不忘初心,勇擔使命,辦好人民滿意的高等教育,奮力推進一流大學建設,以出彩答卷回應億萬父老鄉親的美好期待,為譜寫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貢獻智慧和力量!

相關焦點

  • 西安交通大學MBA辦學30周年紀念大會暨學科高峰論壇舉行
    9月20日,西安交通大學MBA辦學30周年紀念大會暨學科高峰論壇在西安舉行。來自國內知名高校商學院院長、業界企業家、各地校友代表、高校MBA聯合會主席以及西安交通大學管理學院領導班子成員、師生代表參加了此次會議。  2020年是西安交通大學MBA辦學三十周年。
  • 江南大學設計學院舉行建院60周年主題大會!
    他高度評價了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在設計教育領域做出的貢獻。他表示,江南大學設計學院在未來建設中要注重特色發展,用60年的實踐經驗改革應用型學科,積極投身到中國設計教育改革、提高中國設計教育的世界地位的使命中,培養具有國際視野、中國特色、符合新經濟時代需求的設計類人才。
  • ——寫在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之際
    新華社北京5月5日電 題:永恆的真理 時代的篇章——寫在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之際新華社記者張曉松、黃小希、羅爭光、林暉歷史長河奔流不息,真理之光穿越時空。1818年5月5日,德國小城特裡爾,一代偉人馬克思誕生。200年後,世界東方。
  • 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舉辦辦學110周年華誕
    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舉辦辦學110周年華誕 來源:紅網 作者:劉怡斌 編輯:李豔華 2013-12-15 20:44:29
  • 山東大學的百年校史
    期間曾幾度更名,有過停辦、重建、合校、搬遷的多次變革。在許志傑編寫的《山大故事》(2013年版)一書中,專門有一個篇章提到了「1958年山大由青島遷往濟南的前後事」。1954年時,因高教部擬調整高等學校的布局,經國務院批准,將沿海某些高等學校內遷和增加新的專業,當時決定把山東大學由青島遷往河南鄭州。1955年8月14日,山東大學派總務長劉椽、總務處主任秘書董樹德赴鄭州,分別任河南大學建校辦事處正、副主任。
  • 廣西大學校友足協2018年年會暨10周年慶祝活動成功舉行
    引子:(廣西大學校友足協)正值母校九十周年大慶之際,二十餘萬西大人,同慶九秩,逐夢百年。廣西大學校友足球協會也迎來了第十周年的紀念日,在雙重的歡愉之下,我們懷著激動而感念的心情,回顧崢嶸歲月。十年,我們始終在「情系母校,聯繫校友,努力成為西大名片」的理念下,努力為母校的榮譽室錦上添花。
  • 2020年中國工業水大會暨第40屆年會在鄭州成功召開
    2020年中國工業水大會暨第40屆年會在鄭州成功召開 2020-11-25 13:5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醫科大學80周年校慶慶典大會隆重舉行
    在這美麗的季節,中國醫科大學建校80周年暨毛澤東主席為我校題詞「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70周年慶典大會於10月3日上午10時在遼寧大劇院隆重舉行。會場主席臺大屏幕上寫著「紅醫搖籃——中國醫科大學」十個大字。    大會由中國醫科大學黨委書記、校務委員會主任戴萬津教授主持。上午10時整,戴萬津書記宣布慶典大會開始,在雄壯的國歌聲中開始了大會的各項議程。(主持詞內容)    黨和國家領導人、省市領導紛紛發來賀信、賀電,祝賀學校80周年校慶和毛澤東同志為我校題詞「救死扶傷,實行革命的人道主義」70周年。
  • 宋爭輝任鄭州大學黨委書記
    【新聞人物】    光明日報記者 王勝昔  日前,鄭州大學在主校區綜合管理中心第一報告廳召開全校幹部大會,傳達了河南省委對學校黨委書記調整的決定:宋爭輝任鄭州大學黨委書記。牛書成因年齡原因不再擔任學校黨委書記職務。
  • ...100周年學術會議」暨「2020年中國科大有機化學學科建設研討會」
    我校召開「紀念劉有成先生誕辰100周年學術會議」暨「2020年中國科大有機化學學科建設研討會」 11月8日-9日,「紀念劉有成先生誕辰100周年學術會議
  • 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專業創建60周年大會舉行
    中國考古學前沿論壇暨四川大學考古專業創建60周年大會舉行 2020-11-04 14: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隆重召開第一屆第四次教職工代表大會暨第一...
    2020年12月24日,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第一屆第四次教職工代表大會暨第一屆第四次工會會員代表大會在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綜合實訓樓雙創大講堂隆重舉行。執行董事王新奇、黨委書記張德偉、校長郭愛先、副校長兼工會主席張金安、副校長張其武等校領導出席大會,大會主席團成員及128名代表參加會議。大會由副校長張其武主持。
  • 山東大學兩座國重實驗室同時被整改,源起三強爭霸的合校後遺症!
    近日,國家科技部對於材料工程口的國重實驗室進行評估,令人悲傷的是山東大學晶體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不合格,雖然沒有被摘牌,但是限期2年整改,停發每年2000萬的科研經費。2017年山東大學另一所微生物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也未通過評估,還在整改期,更可怕的是,這兩所國重實驗室是山東大學僅有的兩座國重實驗室,如果這兩所國重實驗室經過整改後,還未能通過國家科技部的考核,那麼山東大學將成為一所沒有國家重點實驗室的985雙一流高校,甚至一些211和四非高校都有國重實驗室,其實科技部已經給了山東大學足夠的面子,不想讓這所歷史名校太難堪,俗話說面子光別人給不管用,主要需要自己去為自己爭取面子
  • 乘風飛行正當時:從空橋貨航入鄭10周年,看鄭州機場逆勢增長
    ,也是為了慶祝我們和鄭州機場的關係,承諾長期合作、相互支持、共同開發項目。河南機場集團董事長兼總經理康省楨(Kang Shengzhen)向伏爾加第聶伯集團表示熱烈祝賀,「空橋貨航在鄭州機場運營10周年之際,也要對空橋貨航母公司伏爾加第聶伯集團(Volga-Dnepr Group)成立30周年表示讚賞!
  • 南方科技大學舉行建校十周年慶祝大會
    12月20日,南方科技大學舉行建校十周年慶祝大會。廣東省委副書記、深圳市委書記王偉中,廣東省副省長王曦,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會長魯昕,全國政協常委、港澳臺僑委員會副主任、致公黨中央專職副主席閆小培,深圳市市長陳如桂、市人大常委會主任駱文智、市政協主席林潔出席大會。
  •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70周年慶典暨「中國與世界政治」學術...
    12月19日,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70周年慶典暨「中國與世界政治」學術研討會舉辦。原國務委員戴秉國,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國務院僑辦主任潘嶽,全國政協常委、港澳臺僑委員會副主任裘援平出席活動。活動開始前,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會見了戴秉國、潘嶽、裘援平等同志以及參會嘉賓代表。
  • 紀念夏公——寫在夏衍誕辰一百二十周年之際
    紀念夏公 ——寫在夏衍誕辰一百二十周年之際 胡智鋒(北京電影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晚年夏衍 2020年是夏衍先生誕辰120周年。夏衍先生是中國電影事業公認的奠基者、領導者和組織者,也是影響巨大的電影藝術家。
  • 大腕雲集 國際眩暈醫學高峰論壇即將在鄭州召開
    在河南中醫藥大學60周年校慶之際,由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眩暈病專業委員會和河南省中西醫結合眩暈病專業委員會主辦,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河南省眩暈病診療中心承辦的國際眩暈醫學高峰論壇暨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眩暈病專業委員會第三次學術年會、河南省中西醫結合學會眩暈病專業委員會第四次學術年會即將於2018年10月19日至21日在河南中醫藥大學美麗的龍子湖校區召開。
  • 福州大學2020年新年賀詞(全文)!
    在即將跨入20年代之際,張天明書記、付賢智校長發表2020新年賀詞,祝大家新年快樂!老師們、同學們、校友們、朋友們:新年肇始,氣象更新。在這辭舊迎新之際,我們謹代表福州大學並以個人的名義,向全校師生員工、離退休老同志、海內外校友以及所有關心支持學校事業發展的社會各界朋友,致以誠摯的問候和衷心的祝願!
  • 2020中國工業水大會暨第四十屆年會在鄭州召開
    中化新網訊 11月17-18日,2020 年中國工業水大會暨第 40 屆年會在河南省鄭州市隆重召開,大會主題為「技術創新助力水汙染防治攻堅戰,科學治水護航生態文明建設」。       北京工業大學彭永臻院士、中國化工學會華煒副理事長、中海油天津化工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於海斌院長、鄭州大學屈凌波副校長等領導和專家出席開幕式並致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