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之際

2020-12-06 中國政府網

新華社北京5月5日電 題:永恆的真理 時代的篇章——寫在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之際

新華社記者張曉松、黃小希、羅爭光、林暉

歷史長河奔流不息,真理之光穿越時空。

1818年5月5日,德國小城特裡爾,一代偉人馬克思誕生。

200年後,世界東方。高擎馬克思主義的精神火炬,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中國共產黨正領導億萬人民書寫人類發展史上新的奇蹟。

「歷史和人民選擇馬克思主義是完全正確的,中國共產黨把馬克思主義寫在自己的旗幟上是完全正確的,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是完全正確的!」

2018年5月4日,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習近平總書記向世人莊嚴宣示——

「前進道路上,我們要繼續高揚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讓馬克思、恩格斯設想的人類社會美好前景不斷在中國大地上生動展現出來!」

百年大潮,風起雲湧,唯有真理與人格的力量超越時空,始終閃耀在人類歷史的天空

首批10卷,共計600萬字!

2015年啟動的《馬藏》編纂工程,計劃在2018年交出首份「成績單」。

「搜集彙纂與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相關的各類文獻,這項工程預計需要20年才能完成。」在北京大學教授、《馬藏》編纂與研究中心主任顧海良看來,其規模宏大、卷帙浩繁,充分展示了馬克思主義博大精深、影響深遠。

兩個世紀過去了,人類社會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但馬克思的名字依然在世界各地受到人們的尊敬,馬克思的學說依然閃爍著耀眼的真理光芒!

這是一座思想的豐碑。

在人類思想史上,就科學性、真理性、影響力、傳播面而言,沒有一種思想理論能達到馬克思主義的高度,也沒有一種學說能像馬克思主義那樣對世界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

時間回溯到19世紀40年代。

批判地繼承德國古典哲學、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法國空想社會主義,汲取細胞學說、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進化論等最新科學成果……馬克思主義不僅是千百年來人類優秀思想文化智慧結晶,更是時代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

這一理論猶如壯麗的日出,照亮了人類探索歷史規律和尋求自身解放的道路,穿越至今,依然耀眼奪目。

人們看到,在西方資本主義社會,每遇到一次危機,就會引發一場「馬克思主義研究熱」。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資本論》等著作再次熱銷。

無論是敵視者的攻訐誹謗,還是誤解者的歪曲責難,都阻擋不了馬克思主義的巨大真理威力。在不斷發展的時代潮流面前,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方法論始終煥發強大生命力。

歷經歲月滄桑,仍然撼人心魄的還有人格的力量。

「最熟悉的陌生人」「自古英雄出少年」「問題少年到學霸」「哲學博士煉成記」……

不久前播出的音頻黨課《給90後講講馬克思》,從馬克思一生中精選出19個小故事,推動年青人認識馬克思並一起探討馬克思主義對中國的意義。

而遠在西方,英國廣播公司第四頻道調查3萬聽眾,徵詢「古今最偉大哲學家」,馬克思位居第一。同年,馬克思在德國被評為「德國最偉大人物」。

誕生於兩個世紀前,與世長辭已百餘年,「馬克思」這個名字以及「白鬍子老頭」的形象,深深印刻在一代又一代人心中。

「我從小就看到家中客堂懸掛的馬克思像,那長長的頭髮和鬍鬚,那深邃的目光,成為永遠的記憶,刻入心靈、注入靈魂。」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說。

吳為山為馬克思塑了一尊銅像,以身著大衣、目光深邃、手握書本、闊步向前的造型,呈現偉人形象。這尊銅像,在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當天在特裡爾正式揭幕。

「這是馬克思定格在中國人民心中的形象,帶著滾燙的情感溫度。」吳為山說。

這是對真理髮自內心的信仰,也是對偉人油然而生的敬仰。

青年時期樹立崇高理想、30歲與恩格斯合作寫下《共產黨宣言》、歷經40年寫作《資本論》,馬克思為著真理孜孜以求,「除了崇拜真理,他不知道還要崇拜別的」。

對自己熱愛的工作和事業,馬克思曾這樣表達內心:我已經把我的全部財產獻給了革命鬥爭,我對此一點不感到懊悔。相反地,要是我重新開始生命的歷程,我仍然會這樣做……

沒有一位思想家能像馬克思那樣,以博大情懷,時刻關注和思考人類的命運;以深刻洞察,從人類生活的基本事實即物質資料的生產入手,揭示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以凌雲之志,投身於人類的解放事業,在革命鬥爭實踐中檢驗自己的理論、探索人類解放的道路。

連日來,馬克思的故鄉舉辦一系列主題展、音樂會、讀書會、研討會……紀念偉人誕辰200周年。主題展中,《共產黨宣言》是不可或缺的展品。

「在策展過程中,我們從全世界搜集了約250個版本的《共產黨宣言》,包括只有掌心大小的袖珍版。」在馬克思主題展覽公司負責人、德國歷史學者賴納·奧茨看來,250個不同版本的廣為流傳,直接反映了馬克思的理論和學說在全世界的影響力。

一部《共產黨宣言》,首次全面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原理。它是馬克思、恩格斯為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黨——共產主義者同盟起草的綱領,標誌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一個多世紀以來,馬克思主義從一種學說、一種理論到創造出一種制度、一種道路。

一個多世紀以來,馬克思主義已經成為這樣一種語言:億萬人用它來表達他們對一個更公正、更美好的社會的希望。

與時俱進,繼往開來,中國共產黨不斷推動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相結合,引領中華民族復興偉業

初夏,北京市東城區五四大街29號。北大紅樓歷經百年滄桑,矗立在新時代的陽光下。

作為新文化運動紀念館,這裡正在展出「不忘初心——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陳列」。生動的圖片、豐富的文物,向參觀者講述著一個世紀前,革命先驅們對真理的探索、對光明的企盼。

歷史,總是在一次次巧合中更顯意味深長。

1918年,正值馬克思誕辰100周年,北大紅樓落成。不久,這裡即成為中國最早傳播馬克思主義的地方:陳獨秀、李大釗、毛澤東來到這裡,馬克思學說研究會、共產主義小組在這裡成立。

在那個風雨如晦的年代,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無異於一盞明燈,給苦苦探尋救亡圖存出路的中國人民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全新選擇。

紅樓無言,見證百年風雲——

從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早期傳播,到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再到新中國的成立;從革命到建設,再到改革開放……一個曾經衰落的東方大國根本扭轉命運,持續走向繁榮富強。

奇蹟的背後,是真理的力量。

近百年來,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夠完成近代以來各種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艱巨任務,就在於始終把馬克思主義這一科學理論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並堅持在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馬克思主義。

既有初心不改的堅持,也有與時俱進的發展。誠如恩格斯所言:馬克思的整個世界觀不是教義,而是方法。

如何正確、科學地對待馬克思主義,一代代中國共產黨人從未停止思考和探索:一方面充分利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去解決中國的具體實踐問題,另一方面也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進程。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指出,當代中國的偉大社會變革,不是簡單延續我國歷史文化的母版,不是簡單套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設想的模板,不是其他國家社會主義實踐的再版,也不是國外現代化發展的翻版。

實踐發展永無止境,理論創新永無止境。

當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如何更好運用馬克思主義思考時代、解讀時代、引領時代?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用不斷創新的理論指導實踐,交出了一份人民滿意、世界讚嘆的治國理政答卷。

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開闢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境界:深刻認識和準確把握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以「八個明確」「十四個堅持」,深刻闡釋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什麼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怎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年均增長約9.5%;現行聯合國標準下的7億多貧困人口成功脫貧,佔同期全球減貧人口總數70%以上。

貧窮不是社會主義,發展才是硬道理。正如馬克思、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提出的,無產階級在建立政權後應當「儘可能快地增加生產力的總量」。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社會主義中國正以昂揚的姿態屹立於世界東方,朝著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目標堅定邁進。

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把人民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人民立場是中國共產黨的根本政治立場,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誌。

「永遠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奮鬥目標」。黨的十九大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立足全方位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中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的重大判斷。

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

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在科學理論的指引下,偉大事業的「中國畫卷」精彩紛呈,前景光明。馬克思提出的「每個人自由而全面發展」等美好願景,正在中華大地一步步變為現實。

100多年前,馬克思、恩格斯曾科學預見了「中國社會主義」的出現,甚至為他們心中的新中國取了靚麗的名字——「中華共和國」。

今天,我們可以告慰他們的是,馬克思主義指引中國成功走上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康莊大道,中國共產黨人作為馬克思主義的忠誠信奉者、堅定實踐者,正在為堅持和發展馬克思主義而執著努力。

法國哲學家託尼·安德烈亞尼表示,馬克思主義誕生於西方,如今中國思想極大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

近日,海內外馬克思主義研究者陸續來到北京。他們在這裡參加第二屆世界馬克思主義大會,探討馬克思主義、中國經驗和人類發展中的重大問題。

「當今馬克思主義在世界各地的研究,沒有任何一個地方能像中國一樣更具有意義、更透徹。」英國肯特大學教授肖恩·賽耶斯如是說。

指引前路,光耀未來,馬克思主義必將開闢嶄新道路,偉大事業必將抵達勝利彼岸

特裡爾的馬克思故居,又一次修葺一新,迎接這位偉人誕辰200周年。

這裡是很多中國遊客到德國必去的地方。一句句用中文書寫的留言,將馬克思與萬裡之遙的中國緊緊聯繫在一起。

當歷史的車輪駛入21世紀,馬克思主義對當今中國和世界,有什麼樣的價值?我們又該如何發展馬克思主義?

2017年9月29日,北京中南海。

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體學習,主題是「當代世界馬克思主義思潮及其影響」。

他強調,儘管我們所處的時代同馬克思所處的時代相比發生了巨大而深刻的變化,但從世界社會主義500年的大視野來看,我們依然處在馬克思主義所指明的歷史時代。

劍橋大學政治學教授加裡斯特·瓊斯曾經感慨:「《共產黨宣言》雖然出版於1848年,但我們現在經常談到的全球化、裁員、跨國公司、世界經濟朝這個或那個方向發展,所有這些內容在書中都能找到,它有令人驚訝的現實意義。」

歷史沒有終結,也絕不會終結。

面向未來,中國更加堅定地在馬克思主義的指引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向著民族復興的偉大目標奮勇前進——

「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的幸福,全靠我們自己!」

2017年金秋,人民大會堂。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閉幕,《國際歌》聲響徹會場。

正是在這次具有歷史意義的大會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正式寫入了中國共產黨章程,成為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科學指南。

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更大力度推進對外開放、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乘著新時代的浩蕩東風,為著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一個古老而又現代的東方大國朝氣蓬勃、氣象萬千。

面向未來,中國以科學的態度對待科學,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不斷賦予馬克思主義以新的時代內涵——

與時代同步伐,與人民共命運,關注和回答時代和實踐提出的重大課題,是馬克思主義永葆生機活力的奧妙所在。

在義大利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委員弗朗切斯科·馬林焦看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僅符合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而且在實踐中進一步發展了馬克思主義。

2018年4月23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共產黨宣言》及其時代意義舉行第五次集體學習。

習近平總書記從三個方面論述了如何不斷賦予馬克思主義以新的時代內涵:

——緊密聯繫億萬群眾的創造性實踐,尊重人民群眾的主體地位和首創精神,作出新概括、獲得新認識、形成新成果。

——堅持問題導向,聚焦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面臨的重大現實問題、全局性戰略問題、人民群眾關心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為解決問題提供新理念、新思路、新辦法。

——吸收人類創造的一切優秀文化成果,不斷深化對共產黨執政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的認識,發展21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續寫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新篇章。

面向未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深刻探索,讓世界看到了馬克思主義真理引領下解決人類社會發展問題的中國方案——

北京大學未名湖北岸,一座朱紅色建築臨湖而立。四合院風格的大門口,金底黑字的「北京大學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格外醒目。

百年前,北京大學是中國傳播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的發源地。如今,馬克思主義在中國落地生根、開花結果,中國發展經驗吸引了越來越多發展中國家的關注,他們從世界各地求學北大南南學院,找尋適合本國發展模式的道路。

「希望更多黎巴嫩青年人到中國,親身感受中國是如何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南南學院首屆碩士畢業生、黎巴嫩青年艾曼·法基感慨地說,「了解一個不同於西方的世界,能讓我們國家有更好的發展、更好的未來。」

從經濟增長到貿易貢獻,從減貧奇蹟到綠色發展,從積極參與全球治理到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今天的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發展的主要動力源和不可或缺的穩定器,成為人類文明進步的有力維護者和推動者。

英國倫敦,海格特公墓。

馬克思墓碑底座上鐫刻的名言振聾發聵: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

偉大的事業不會一帆風順,美好的未來需要接力奮鬥。

19世紀,科學社會主義的締造者馬克思曾經預言:我們的事業並不顯赫一時,但將永遠存在。

20世紀,中國共產黨的先驅李大釗暢想未來:黃金時代,不在我們背後,乃在我們面前;不在過去,乃在將來。

21世紀,新時代的領路人習近平莊嚴宣告:我們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具有無比廣闊的時代舞臺,具有無比深厚的歷史底蘊,具有無比強大的前進定力。

相關焦點

  • 【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主題展覽①】壯麗人生
    編者按:為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由中宣部、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中國文聯共同主辦,中央編譯局、中國美術家協會、國家博物館承辦的「真理的力量——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主題展覽」,於2018年5月5日至8月5日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
  • 思想的光芒永遠閃耀(國際論壇·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
    馬克思發現的是人類社會關係的根源,重新認識馬克思的大門已經打開  如果人們要從過去200年間尋找那些塑造我們今天思考方式、改變我們生存方式的思想家,不會有太多名字出現在腦海中。
  • 恩格斯誕辰200周年之日 重溫總書記引用過的偉人論述
    今天是弗裡德裡希·恩格斯誕辰200周年紀念日。  ——2018年5月4日在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  馬克思、恩格斯堅信,未來社會「將是這樣一個聯合體,在那裡,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無產者在這個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鎖鏈。他們獲得的將是整個世界。」
  • 恩格斯誕辰200周年,德國舉行多種活動紀念
    德國電視一臺3日報導稱,今年是恩格斯誕辰200周年,從恩格斯的故鄉伍珀塔爾到柏林,都在舉行紀念活動,各種紀念品、書籍暢銷,恩格斯紀錄片熱播。《柏林日報》感嘆道,「恩格斯仿佛又回來了。」恩格斯1820年11月28日出生於普魯士王國萊茵省巴門市(現在的德國西部魯爾區伍珀塔爾市巴門區)。為了紀念這位「最著名的伍珀塔爾之子」,當地舉行了貫穿全年的「恩格斯2020」系列活動。
  • 紀念夏公——寫在夏衍誕辰一百二十周年之際
    紀念夏公 ——寫在夏衍誕辰一百二十周年之際 胡智鋒(北京電影學院黨委副書記、副校長) 晚年夏衍 2020年是夏衍先生誕辰120周年。夏衍先生是中國電影事業公認的奠基者、領導者和組織者,也是影響巨大的電影藝術家。
  • 達爾文的進化論之旅:各地紀念其誕辰200周年
    200周年。  志 鋼  人們以不同的方式紀念達爾文誕辰200周年  -英國及世界各地今天有數百個紀念達爾文誕辰200周年的慶祝活動。在它出生地什魯斯伯裡,人們製作了一個插有200根蠟燭的生日蛋糕,分發給每個參加活動的人。  -達爾文位於肯特郡的故居公開展示他的家庭生活和他如何在這裡完成巨著《物種起源》的(如圖)。
  • 寫在恩格斯誕辰二百周年
    今天是偉大的革命導師恩格斯誕辰二百周年 恩格斯是卡爾·馬克思的摯友,為馬克思從事學術研究提供經濟支持。馬克思逝世後,將馬克思遺留下的手稿、遺著整理出版,這就是馬克思未完成的《資本論》第二、三卷手稿的巨大工作,《資本論》第二卷出版。 1844年2月,在馬克思主編的《德法年鑑》上發表《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初步揭示了資本主義私有制的絕對不可調和的內在矛盾。
  • 何毅亭:紀念偉大的思想家恩格斯誕辰200周年
    今年是恩格斯誕辰200周年。每當我們提起恩格斯,總是自然而然地要把他同馬克思、同馬克思主義緊密聯繫在一起。這位無產階級革命的偉大導師,和馬克思一起為批判舊世界、創造新世界,為全世界無產階級和進步人類爭取解放的鬥爭,提供了最強大的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
  • 英名依在 事業長存——尋找馬克思的倫敦足跡
    【特別關注·馬克思誕辰200周年】    光明日報駐倫敦記者 林衛光  倫敦是馬克思的第二故鄉,也是馬克思主義成熟和發展的地方。從1849年流亡至此,到1883年與世長辭,馬克思一共在這座城市生活了34年。
  • 恩格斯誕辰199周年,除了馬克思,他生命中的這兩人也至關重要
    今天是感恩節,更是我們偉大的導師弗裡德裡希·恩格斯誕辰199周年。這位對資本主義經濟有著透徹研究的偉大經濟學家,本身就一貧如洗,可以說,馬克思的一生幾乎是在貧困潦倒中度過。如果不是恩格斯在經濟上長期無私地援助,馬克思很難或者無法從事領導國際無產階級運動和專心的理論創作。1845年恩格斯與馬克思合寫《神聖家族》》,同年,馬克思處境困難,恩格斯毅然遷居布魯塞爾,與馬克思並肩戰鬥。
  • 恩格斯誕辰200周年:他的信仰和愛情的樣子
    200通過瑪麗·伯恩斯 恩格斯得以深入工人集中居住區考察 為他撰寫《英國工人階級狀況》 提供了第一手的研究資料 今天,是恩格斯誕辰200周年紀念日,我們來到英國曼徹斯特,探尋恩格斯信仰之路,看看那裡學生眼中的恩格斯與共產主義。
  • 【深度報導】「紀念恩格斯誕辰200周年:《自然辯證法》與現代科學...
    今年是恩格斯(1820.11.28-1895.8.5)誕辰 200周年,也是《自然辯證法》發表95周年。劉教授分析了恩格斯的《英國工人階級狀況》,指出恩格斯的唯物主義歷史觀是完全獨立於馬克思之外、甚至在馬克思之前通過完全不同的道路發現的,並分別歸納馬克思與恩格斯轉變之路的思想歷程。另一方面,恩格斯的《英國工人階級狀況》開闢了眾多的現代社會科學新學科新領域新視野,是一部貨真價實的百科全書式著作。
  • 川觀思想|今天是恩格斯誕辰200周年紀念日,我們該怎樣緬懷他?
    2020年11月28日是恩格斯誕辰200周年紀念日。恩格斯的名字是與馬克思、馬克思主義緊密聯繫在一起的。這位無產階級革命的偉大導師,和馬克思一起為批判舊世界、創造新世界,為全世界無產階級和進步人類爭取解放的鬥爭,提供了最強大的思想武器——馬克思主義。
  • 《漂泊的荷蘭人》建組 紀念華格納誕辰200周年
    該劇是國家大劇院製作的第一部華格納歌劇,將在4月3日起作為今年國家大劇院歌劇節的開幕演出,同時拉開紀念2013年華格納誕辰200周年的序幕。  國家大劇院演出部長李志祥表示,今年年底,大劇院還將推出另一部自製的華格納代表作《羅恩格林》。該劇集結了多位演繹華格納歌劇的著名演員,並邀請去年執導歌劇《託斯卡》的義大利導演強卡洛·德·莫納科再度合作。
  • 紀念徐光憲院士誕辰100周年研討會在上虞舉行
    中國稀土之父徐光憲院士誕辰100周年之際,11月7日,紀念徐光憲院士誕辰100周年研討會在上虞舉行。
  • [提問馬克思]辯證唯物主義為什麼如此重要?
    央廣網北京5月5日消息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中國之聲推出特別節目《提問馬克思》,邀請中國人民大學校長助理、哲學院院長、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郝立新,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艾四林,復旦大學馬克思主義研究院院長吳曉明,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佘雙好,
  • 誕辰140周年丨他們是這樣紀念這位「世紀天才」的
    2019年是愛因斯坦誕辰140周年。
  • 紀念張載誕辰1000周年 橫渠書院盛大開園
    今年是北宋大儒,關學創始人張載誕辰1000周年,為了傳承和弘揚中華傳統優秀文化,堅定文化自信,一座嶄新的「橫渠書院」全面建成開放。陝西省副省長、寶雞市委書記徐啟方,陝西省政府副省長程福波,國務院參事、中國哲學史學會會長、清華大學國學院院長陳來,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所長張志強,陝西省政府副秘書長高陽,陝西省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王吉德,西北大學校長郭立宏,陝西省社會科學院院長司曉宏,陝西新華出版傳媒集團董事長張煒以及紀念張載誕辰
  • 德語研究學者紀念安娜·西格斯誕辰一百周年
    日前,德語文學研究學者在京集會,紀念德國著名反法西斯女作家安娜·西格斯誕辰一百周年。安娜·西格斯一九○○年出生於德國的一位猶太藝術商之家,代表作是創作於一九四二年的《第七個十字架》。該作以獨特的視角,揭露了德國法西斯的殘忍性,激起了世界各國人民對法西斯主義的仇恨和鬥爭決心。
  • 馬克思200周年 面值「0」紀念幣,到底代表了什麼?
    2018年,是馬克思誕生200周年。德國為了紀念,發行了面值為「0」的歐元紙幣。於是,網上出現了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拿這個「0」的面值做文章,發表一些噁心的見解。就像下圖那樣。這些人懷著怎樣的心態,我就不說了。這是司馬昭之心!問題是,不僅是你,很多人可能會對那個「0」面值的紀念幣有些疑問——這是真的嗎?為何是0元面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