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小學的時候,老師問同學們,你們都想幹什麼啊?有的回答說當科學家,有的回答說當解放軍,還有的回答說當飛行員。總之,同學們的答案是五花八門,想做什麼的都有。等長大以後,才發現很多人的夢想並沒有實現,絕大多數人都成為一個平庸的普通人。
那些偉大的夢想,你還記得嗎?你每天是否還會被夢想叫醒?你要記住,只有去做別人不會做的事情,才能過上別人無法過上的生活。為了幫你實現突破,讓你不再迷茫,今天我們來推薦一本書--《無限可能:快速喚醒你的學習腦》。
曾經有個男孩,因童年時期大腦受傷,一度在學習方面困難重重,受到沉重的打擊。有一天他去朋友家玩,朋友的父親與他交談,對他進行靈魂四問,男孩恍然大悟。他通過獨創的方法,顯著提升了自己的腦力水平。從那以後,他將全部精力投入幫助他人釋放自身蘊藏的潛能和腦力上。不僅有埃隆·馬斯克、理察·布蘭森等著名人士向他學習,他還被聯合國、哈佛大學、加州理工大學、谷歌、SpaceX等機構聘為大腦教練。
看完這個故事,你一定很好奇,這個勵志故事的主人公到底是誰?他就是本書的作者--吉姆·奎克。他是大腦教練,記憶力提升、腦力優化、快速學習方面公認的世界級專家。「你想要成為怎樣的人?你將來想做什麼?你將來想得到什麼?你將來想與別人分享什麼?」,這就是當年讓他恍然大悟的靈魂四問。這每一問,都值得我們去好好思考。
貳
吉姆·奎克在《無限可能》這本書中,充當我們英雄之旅的導師,給我們講述了3M方法體系。這個體系從思維模式,內在動力,學習方法三個部分,繪製出一張全面的地圖,幫助我們快速喚醒自己的學習腦,訓練大腦升級打怪,創造無限可能。通過閱讀本書,你會邁出自己的一小步,從而走上正確的道路。
一、思維模式
1、創造積極的信念
在生活中,你是否常常對自己設限?在做事情的時候,心裡有諸多障礙,我不行、我不能、我做不到。前怕狼後怕虎,躊躇不定。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沒有完成某件事,是因為我們相信自己做不到。因為你認為自己做不到,所以你才做不到。我們要做的是打破限制性信念,打破自身的枷鎖。
我們找到限制性信念,然後直面事實,再去創造新信念。利用積極的信念,來替換這些限制性信念。「笑口常開,好運自然來。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這些老話,不是沒有道理。樂觀的心態去積極的面對一切,而積極的信念更有益身體健康。梅奧醫學中心指出,積極的思維和健康的身體存在明顯的關聯。這其中包括:延長壽命;降低抑鬱症發病概率;改善心腦血管健康狀況,降低心腦血管疾病死亡風險等等。
2、關於潛能的謊言
謊言1:智力是個固定值
我們在上學階段經常會遇到智商測試,很多人都非常迷信這個分數。他們認為人的智商是天生的,是個固定值。其實,智力是不斷變化的,那些智商測試的分數,無法決定你的未來,不能決定你的學習能力,更不能決定你的最終成就。
謊言2:我們只開發了大腦的10%
這個謬論流傳甚廣,無處不在。我記得我上學時,就聽我們老師說過。不僅如此,他還在前面加了句話。通過研究愛因斯坦的大腦,發現我們只開發了大腦的10%。這句話一說出來,可信度非常高。但是,很遺憾,它是錯的。我們現在可以利用的就是我們的整個大腦,我們需要學習如何儘可能高效地使用整個大腦。
謊言3:犯錯等於失敗
年輕人總是會迷茫,為什麼迷茫?因為他們不知道如何選擇,總是擔心選錯,擔心犯錯。其實,年輕人就是在不斷地選擇和嘗試中尋找機會。即使我們選錯了,做錯了,依然還有機會。犯錯絕非失敗,與其把錯誤視為失敗的證據,不如去勇敢面對錯誤,從中汲取教訓。
謊言4:知識就是力量
知識不是力量。紙上談兵中的趙括到了前線,變更軍法,輕率地任用軍官,用書上所學的理論與秦軍展開正面交鋒,結果因為不變通中了秦軍的埋伏,趙軍四十餘萬全部被俘,後被白起設計坑殺。這個典故告訴我們,如果沒有吸收並與應用書中的知識,那麼知識就毫無用處。
知識*行動=力量,只有實踐中出真理,才能讓人信服。
謊言5:學習新東西非常困難
學習新事物確實很難,當你知道如何學習的時候,這個過程才會變得輕鬆愉快。當我們學會了新的學習方法時,學習新東西會成為我們的一種樂趣。堅持學習,堅持接受新事物,能讓我們跟得上這個時代,不被這個社會所淘汰。
二、內在動力
1、健康大腦食譜
藥補不如食補,我們吃的食物會對我們的能量、健康情況和大腦功能產生巨大影響。為了給大腦提供良好飲食,吉姆·奎克在《無限可能》這本書中,總結了十大必不可少的健腦食物。
主要有牛油果,藍莓,西藍花,黑巧克力,雞蛋,綠葉蔬菜,三文魚、沙丁魚、魚子醬,薑黃,核桃,水。你最喜歡的健腦食物是哪一個?不要告訴我,你的答案是水。
2、大腦升級訓練
我們常聽人說,我沒時間,我不想做,我不想改變。那麼,請你停下來思考,你現在能邁出的幅度最小的簡單一步是什麼?是結束一個壞習慣,或者開始一個好習慣?《無限可能》這本書中教了一個小方法,用小而簡單的步驟來做事。為了更接近我們的目標,我們可以花費極少的努力或精力,來完成最微小的行動。日拱一卒無有盡,功不唐捐終入海。
如果你有拖延症,如果你有完美主義傾向,那麼漸進式的進步,可能是唯一可以改變你的行動的方法。把你一直在拖延的任務,分解成多個小塊。每完成大任務中切分出來的一項子任務,就可以減輕你思想上的一份負擔,同時完成大任務的道路會越來越清晰。
3、心流狀態
對於心流,我們並不陌生。它是指一種人們在專注進行某行為時所表現的心理狀態。通常在此狀態時,不願被打擾。人們將個人精神力完全投注在某種活動上,這種感覺會有高度的興奮及充實感。
那麼我們如何頻繁的進入心流狀態呢?
首先要消除分心,給自己充足的時間。
總是被打擾,總是被轉移注意力,這種狀態下是無法進入心流狀態的。我們要提前做準備,放下其他的事情,全身心地關注手頭上的工作。為我們進入心流狀態,要留出充足的時間,這樣才能完成很多事情。
其次,做我們喜歡的事情,擁有清晰的目標。
我在學習寫作課時,常聽老師講進入心流的好處。寫一篇好的千字文章,進入心流狀態,只需要二十多分鐘就可以完成。他們能夠快速的寫下文字,而不是坐在那裡一動不動。老師告訴我們,你只有熱愛你手頭上的事情,才能夠進入心流狀態。如果你做的事情,總是讓你感到煩躁無聊,那你肯定無法進入心流狀態。
除此之外,還需要擁有清晰的目標。如果我們不知道我們的努力是為了什麼,不知道自己要完成什麼目標,那麼我們不可能進入心流狀態。這就跟我們開車一樣,沒有目的地,看著往哪個方向走都是前進,實則都是在後退。
最後,給自己一點挑戰。
如果我們做的事情很簡單,那我們完成的速度就會很快,同時還會感覺很無聊。做一些有挑戰的事情,做一些讓你走出舒適區的事情。需要你跳一跳,多用點力,才能摸得到的事情。這種情況下,我們才能夠進入心流狀態。
三、如何有效學習的方法
1、七個簡單學習習慣
七個簡單的學習習慣,能夠幫助我們進入無極限的境界。
習慣1:主動回憶
主動回憶是一個重要的過程,我們可以通過回顧,來確定自己到底記住了多少內容。
習慣2:間隔重複
間隔重複很簡單,卻非常有效。每隔一段時間就進行複習,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我們沒有記住的信息上。
習慣3:管理你的狀態
學習的時候,要調整好我們的姿勢。因為好的姿勢能讓你有良好的狀態,壞的姿勢只會讓你昏昏欲睡。我們所處的狀態,決定了我們能夠學進去多少內容。
習慣4:利用你的嗅覺
作為可以輔助記憶的工具,嗅覺極其重要,氣味能夠有效地刺激我們回憶起過往。需要考慮其他人的感受,淡淡的香味即可。
習慣5:為大腦播放音樂
音樂可以有效地讓我們記住一些概念,就像唐詩宋詞一樣,用音律教給孩子,孩子就能記得非常清楚。單靠死記硬背,就容易忘記。前段時間大火的歌曲《琵琶行》,就是寫給高考生的備戰歌曲,幫助考生牢牢記住古文《琵琶行》。
習慣6:用你的整個大腦去傾聽
如果我們想突破學習方面的極限,我們必須加強自己聽的技巧。古希臘哲學家芝諾曾說過:「我們有兩隻耳朵,但只有一張嘴,所以應當多聽少說」。
習慣7:注意做筆記
做筆記最大的好處就是,用我們自己的語言和思維模式,書寫我們需要記住的信息。我們需要思考做筆記的目的,識別甄選對我們有用的內容。然後把有價值的信息進行優先排序,以確保我們能夠迅速找到想要的信息。
2、長久記憶方法
MOM記憶法,一種以激發並快速喚醒你記憶的方法。
M代表Motivation(動力)。
對於那些我們非常想要記住的東西,我們一般都充滿動力,記住它們的概率更大。
O代表Observation(觀察)。
如果我們的注意力不在某件事上,那麼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是記不住這件事的。這個問題不在於我們的記憶力不好,而是我們的注意力不夠。
M代表Methods(方法)。
當我們想牢記某件事情的時候,需要使用正確的方法。不要選擇死記硬背,應該去尋找記憶中的主動焦點。利用工具和方法,來進行記憶,比如畫面比文字更能讓人記住。
3、十日突破計劃
第1天:練習FASTER學習法。
第2天:殺死你的ANTs。
第3天:質疑你的問題。
第4天:想像你最想實現的事情。
第5天:思考你的目的。
第6天:開始養成健康的新習慣。
第7天:給你的大腦注入能量。
第8天:優化你的學習。
第9天:永遠記住MOM記憶法。
第10天:擁抱閱讀的力量。
叄
綜上所述,我認為《無限可能》這本書,給我們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讓我們進入了無極限境界。作者吉姆·奎克讓我們明白,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自己生活的主人公。如果你現在感到迷茫,想要改變自己,不妨拿起這本書,利用吉姆·奎克教授的方法,快速喚醒你的學習腦。
我們的潛能猶如一口深井,即便每天從井裡汲水,它也永遠不會幹涸。又如一座冰山,能看到的總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更大的一部分需要我們不斷突破極限來挖掘。我們需要學會如何學習,只有不斷地學習,學的比別人更快,才能夠在今後的生活中,過得比其他人更好。
我是小鎮,有兩個娃的超級奶爸,想要當個有趣的閱讀推廣人,歡迎與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