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先進文明究竟有多厲害?在浩瀚的宇宙當中,除了地球文明是否還有其它的存在呢?這一直是一個困擾了人類很久的問題,畢竟一想到在這看似無邊無際的宇宙中只有我們孤零零地在地球上發展著,似乎是有一些寂寞的。
我們目前公認的宇宙文明的分級來自於前蘇聯的天文學家尼古拉·卡爾達舍夫。他以熱力學和智慧生物對能量的掌握能力為依據,界定了現在大名鼎鼎的卡爾達舍夫文明等,一共有三級,隨著層級的逐漸提升,對能源的製造和使用水平均實現了質的飛躍。
既然涉及到了宇宙能源的使用,那麼「戴森球」這個概念就躍然紙上了。它是由一個叫弗裡曼·戴森的數學物理學家所提出的。這個戴森球是一個人造天體,是包裹恆星便於開採恆星能量的,可以理解為一個將恆星作為動力源的核反應堆。
隨著文明水平的不斷提高,能源需求會呈現出指數型甚至是爆炸型的增長,那麼對於一個先進的文明來說,發展出一個能夠開採或製造恆星能的天體是發展的必然邏輯。也就是說,當地球人能夠在天空中搜尋到類似的天體時,那麼就說明確實可能存在著更高級的文明。
建立在戴森球的概念上,我們一起來看看卡爾達舍夫文明等級的分級吧。
在這一級當中,文明的主體能夠主宰自己星球內部的所有資源。如果以地球為例的話,就是說人類能夠輕易地開採和使用地球環境中的所有資源。這麼來看的話,我們是尚未達到這個水平的吧?我們一直以來都面臨著能源緊缺的問題,雖然有新的能源替代,但是在這個過程中還有較大的阻礙,以地球人來看的話還不能非常合理地使用和開採地球資源,成為地球資源的主宰。因此我們的文明尚未達到Ⅰ型。
而事實上,經過計算,目前地球的文明尚且處於0.73級。這個結論是否讓你有些大跌眼鏡呢?明明什麼外星人都沒見到,沒發現,但是人類竟然連文明的一級都達不到。
這一級的水平更高了,對能源的利用水平也得到了質的飛躍和提升。對能源的使用不僅僅是局限於自己的星球裡了,甚至可以在整個恆星系統裡面去開採自己所需要的能源了。這就涉及到上面所提到的「戴森球」的概念了,一個文明已經能夠建造出「人造天體」在天空中進行能源的開採和使用,就進入了二級文明。
仍然以地球為例的話,如果地球要步入Ⅱ級,則地球人已經可以在太陽系中的其他星球或者對恆星進行能源的使用了。
這是卡爾達舍夫文明等級中的最高級了,達到這一級,意味著該文明能夠使用整個星系的資源了。如果是地球人的話,就意味著人類能夠「隨便」使用銀河系用任何的能源了。這是不是感覺想都不敢想?
人類目前對整個恆星系統的探究仍然處於一個非常低級的狀態,飛出太陽系探究的太空飛行器更是少之又少。不說跑出去其它的星系挖礦了,就開採月球也存在著非常大的技術難題。
這是一個非常難的問題,我們的文明是否能發展到Ⅲ級不確定,但是發展到Ⅰ級似乎是我們能夠看到的未來,儘管我們這一代人可能看不到。但是與浩瀚的時間和空間相比,幾百年也不過是轉瞬之間罷了 。事實上,戴森認為,人類是能夠在未來的兩百年內到達一級文明的,到達二級文明則需要更長遠的時間了。這或許就不是我們需要考慮的事情了。
你認同將宇宙文明這樣分類的方式嗎?
「戴森球」是一種人造的球體,是在太空中將恆星作為核反應堆的動力源。根據對能源的使用範圍和情況,卡爾達舍夫在1964年提出了三級宇宙先進文明,Ⅰ級中能夠完全掌握和使用本星球的能源,Ⅱ級中能夠使用本恆星系統的能源,Ⅲ級中能夠使用本星系的能源系統。而人類的文明目前尚未達到Ⅰ級,處於0.73級。
關注麥克斯韋妖妖靈,帶你了解最新最有趣的科學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