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獅子魚越來越靠近獵物,準備一口把它吞掉的時候,它們的胸鰭就會豎起來,然後開始快速的抖動,這種抖動和響尾蛇尾巴的擺動非常相似。
這一舉動是在吸引獵物的注意力,也能讓獅子魚的注意力更加集中於它的獵物。當獵物縮在角落,被眼前的一切所迷惑時,獅子魚便突然收起它所有的鰭,最快的速度,在眨眼間,將獵物一口吞下。
它半小時可以吃掉30種其他種類的魚,毒性僅次於刺鰩,幾乎沒有什麼天敵。
被刺後立即會產生急性劇痛,創口局部發白,繼而青紫、紅腫、灼熱,組織腐敗或肢體完全麻痺,嚴重者會危及生命。劃重點:
1、用過氧化氫清洗傷口。
2、用熱水浸泡傷口15分鐘(如果有七水硫酸鎂會更好,可以把它一併倒入熱水中)。
3、在傷口處塗抹新孢黴素。
4、緊急去往最近的醫院,記得帶上魚的照片!
獅子魚是約115種海生魚類的統稱,因為它們的胸鰭和背鰭具有很多延展的輻條,很像獅子的鬃毛而得名。獅子魚體型小,最大約30公分長。體長形,柔軟,蝌蚪狀;皮膚鬆弛,無鱗,而有時具小刺。背鰭長,腹鰭於頭下,形成吸盤,用以吸附海底。獅子魚遇敵時,即側身以背鰭鰭棘向對方衝刺。
獅子魚對水質沒有太多的苛求。它們的最佳飼養水溫調整在26℃以上,溫度太低則很容易患各種疾病。飼養獅子魚所用的水族箱水體應該不小於100升。獅子魚喜歡吃活餌,可以直接餵小河魚,長時期投餵單一的餌料會使其營養不良,造成頭部和各鰭的表皮脫落,影響觀賞效果。人工飼養獅子魚需要訓導它們接受人工海水魚飼料,這樣既營養充足,又避免了寄生蟲和細菌的感染。
獅子魚對疾病的抵抗力很強,正常飼養下很少患病。它們對藥物非常敏感,不可以使用含銅、汞、甲醛等成分的藥物為它們治療疾病,也不可以使用淡水浴。飼養中,最好保持定期的換水來刺激它們的新陳代謝,增強其抵抗力。
獅子魚不能和小型魚類混養,即使幼年獅子魚也會將海水缸中的藍魔、草莓、雷達甚至小丑魚吃掉。和獅子魚搭配的最好品種是大型神仙魚、蝴蝶魚、鸚鵡魚等比較安靜的魚類。與一天到晚遊來遊去的鱗魨同宿在一起,獅子魚會經常搶不到食物。
大家在海水飼養過程中有沒有被刺傷或者咬傷的經歷?是怎樣的體驗呢?
歡迎大家來評論區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