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種美麗與邪惡並存的魚:獅子魚。
學名:蓑鮋,和之前介紹過的石頭魚,同屬鮋科。
但和石頭魚不同的是:獅子魚長的非常....非常....美豔....
這種五顏六色的魚類具有獅子般的羽毛鰭和有毒刺的鬃毛。
(以上照片:2013-2018年間,米少攝於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地。)
同樣,這種魚也是有毒的,當然,比起石頭魚和藍環章魚,毒性差遠了。
獅子魚的毒性,也就是:輕者腫痛,重則休克送命.而已……
比較完整的表述是:
被獅子魚毒棘刺傷後,患部馬上感到疼痛,5分鐘內疼痛感逐漸擴散至四肢並廣布全身。最初傷口呈青色,周圍紅腫、發熱、麻痺並起水泡,全身性症狀包括嘔吐、頭痛、發冷汗、發燒、關節痛、麻痺、虛脫、休克、心臟衰弱等。
中毒較輕的在2~3小時後疼痛會減輕,中毒嚴重的疼痛會持續數日,完全恢復則需數日之久。
我曾看過國外有個叫「狼叔」的傢伙,拍過一個視頻。
視頻的大概過程是:狼叔用獅子魚的毒刺,狠狠的刺了自己的手掌,然後攝影機一直跟拍他。他一直在描述如何疼,並且,兩分鐘後出現眩暈等症狀。接著,他教人們如何緩解以及解毒。
(有興趣的小盆友可以百度搜一下)
我總結了一下,對於非專業人士來說,最容易找到的解藥就是:熱水和醋。
獅子魚毒素(包括大多數海洋生物),大多是中性蛋白質。
蛋白質是不耐熱的,想像一下白煮雞蛋……
所以,把傷口浸泡在你能忍受的最熱的熱水中.或者是醋裡..都可以解毒。
(理論上來說,攝氏50度加熱30分鐘或以攝氏60度加熱2分鐘就可破壞獅子魚的毒性——如果你沒被煮熟了的話。)
嗯,其實,我還聽老潛水員教過我,有一個更容易找到的解藥~~人人隨身攜帶的~~解藥:
對著傷口撒泡尿~
哈哈,這可不是玩笑。科學依據是:
首先,尿是熱的,可以起到一定加熱蛋白質的作用;
其次,尿呈弱酸性,一定程度上,可以中和蛋白質毒性。
(老黃特意去作業幫,重新學習了下中學化學:蛋白質可以和酸發生反應,從而發生變性或者水解,變性是指蛋白質的空間結構以及多肽鏈自身的空間結構被破壞,從而使蛋白質失去其生物催化作用的過程)
之所以說獅子魚是深海頂級掠食者,是因為:
在淺珊瑚礁群裡,這種魚沒有天敵。它吃一切比它自身小的東西,包括更小的獅子魚。
比它大的魚,害怕它的毒刺。
所以,它活得很滋潤。
而且,獅子魚,作為一種外來入侵物種,在美國佛羅裡達的海域,已經幾乎吃光了當地物種.
現在,美國人民很苦惱!
政府頒布政令,實施「珊瑚遊騎兵」(Reef Rangers)計劃,鼓勵潛水員去抓魚:
因為目前的各種捕撈技術,對獅子魚是沒有用的~只能靠潛水員去潛水抓捕~
哎呀,忽然發現我又有新工作機會了~
訓練鯊魚改變飲食習慣,多吃獅子魚~(不知道他們成功了木有?)
利用視頻,指導本地人多食用獅子魚肉。發布「獅子魚烹飪指南」。
其實吧,我覺得哪裡用的著那麼麻煩!給廣東人多發幾個「獅子魚旅行籤證」就行了。保證撈光~吃光~
雖然我稱獅子魚為:海洋頂級掠食者。
可,我大中華吃貨是:世界頂級掠食者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