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代有霸主出,層出不窮的海洋頂級掠食者

2020-11-24 騰訊網

海洋中的霸主級生物是海洋頂級掠食者的通俗說法,一般來說,在某一段時期裡,一種海洋生物(成年)處於可以捕食其他生物而不被其他生物捕食的地位時,這種生物就可以稱為海洋霸主了,如下面我們熟知的幾種生物。

註:1.圖片從上到下相當於從古至今,不代表戰鬥力排名,望君知!

2.由於所處時期不同,所以大可不必跨時期比較兩種生物的戰鬥力。

巨型鸚鵡螺——顯生宙古生代奧陶紀時期的海洋頂級掠食者

巨型鸚鵡螺指的是龐大鸚鵡螺的軟體居住在一個很長且薄的圓錐型殼。它沒有鰭和尾巴,沿著它的下腹部有一根柔韌的圓錐型的肉質管子。巨型直殼鸚鵡螺利用這個管子吸進海水,再施加壓力從反方向排出海水進行移動。它用調節殼中小室中的水量來控制其垂直位置。其嘴和長觸手從殼粗大的一端伸縮出來,它以它的觸手和鳥嘴一樣的嘴將捕獲物撕裂。在它生活的那個時期以魚類和節肢類動物為食物,如海蠍子的祖先巨型羽翅鱟,是4億多年前奧陶紀海洋中的頂級獵食者。但到了奧陶紀末期的物種大滅絕中,由於各種原因,它反而成為了海蠍子的獵物並最終在志留紀滅絕。

鄧氏魚——顯生宙古生代泥盆紀時期的海洋頂級掠食者

鄧氏魚,是一種活於古生代泥盆紀時期(約3.6億至4.3億年前)的大型古生物,身體長約11米,重量可達6噸,咬合力可達5噸,被視為泥盆紀時代最大的(海洋)獵食者,同時也是寒武紀到泥盆紀時期出現過的最大的食肉硬骨魚類,其主要獵物是有硬殼保護的魚類及無脊椎動物,是當時的頂級掠食物動物。(求求你們別拿它和巨齒鯊來比誰更強大QAQ)

鄧氏魚生活在較淺的海域,恐怖巨型鄧氏魚擁有異常旺盛的食慾,使它成為當時最強的食肉動物。主要食物為鯊魚、硬骨魚、三葉蟲、菊石、鸚鵡螺、盾皮魚等,沒有食物時還會食用自己的同類。

旋齒鯊——顯生宙古生代—中生代、二疊紀—三疊紀中的海洋巨獸

這種長相奇特的鯊魚筆者曾提到過,它的牙齒從大到小,內捲成環狀螺旋形齒,猶如銑刀般,極富切削感,看上去就令人不寒而慄。自從1899年發現這種鯊魚以來,關於它奇怪的旋齒到底位於這種鯊魚的哪個位置,有什麼用等問題,一直存有爭議。直到發現和頜骨連在一起的標本,爭論才終於告一段落。

旋齒鯊的環形排列牙齒可以方便的攝食菊石生物,這種構造讓它失去了作為鯊魚的咬合力,但先天的鋸齒在強有力的體型下源源不斷的輸送能量,讓其能夠在海洋中割斷幾乎所有的生物。

紐西蘭大魚龍——顯生宙中生代三疊紀時期的巨型海怪

紐西蘭大魚龍或是有史以來最大的動物,生活在三疊紀,猜測長度15-38米,重311.5噸,紐西蘭大魚龍有可能吃小魚小蝦,屬於巨型濾食動物。

(存疑,數據來源於百度,筆者在知網查不到相關文獻,望讀者智者見智)

紐西蘭大魚龍若是以小魚小蝦為食的話,其地位應該和現存的藍鯨一般,屬於體型太大而沒有天敵的物種。當然,如有些網友所說,事物的天敵可能就是食物本身,維持這麼大的體型需要海量的食物,一旦缺乏食物來源,可能很快就會消失在歷史的長河裡。

滄龍——顯生宙中生代白堊紀時期的海洋霸主

滄龍,中生代海洋中最大的頂級掠食者。體型較大的滄龍類似霍夫曼滄龍,體長可達21米,重33噸,目前已知最小的滄龍類是Carinodens belgicu,身長3到3.5米,可能生活於岸邊的淺海,用它的球根狀牙齒捕抓軟體動物與海膽為食。

雖然它的歷史很短(從陸地上的崖蜥進化而來,在白堊紀中晚期才出現並且迅速繁衍,隨後和恐龍一起滅絕),但它卻把比它歷史早遠得多的海洋爬行動物趕盡殺絕,為海洋中的一霸。

刺甲鯊——顯生宙中生代白堊紀晚期的鯊魚

白堊刺甲鯊是頂級海洋掠食動物,被稱為"白堊紀的咽喉",大小與現在的大白鯊相當。它長達7.6米以上,尾巴佔身體的一半長,它同時用起伏的身軀和像鰭一樣的腳遊泳。它有一個暱稱,叫「金廚鯊」,這是形容它的滿嘴利齒,能像廚房刀具一樣,將獵物切成薄片或小塊。有證據表明,刺甲鯊能夠獵食同時期的小型滄龍和蛇頸龍。但後期隨著滄龍的體形演變的更加龐大,導致一隻滄龍可以對坑幾隻刺甲鯊。

耳基擬噬人鯊——顯生宙新生代第三紀創新世晚期鯊魚

耳基擬噬人鯊,別稱鼠白鯊,在始新世出現,體長可達9~12米,牙齒尖利,性格兇猛,能夠吞食大型海洋生物,如長達16米的龍王鯨。耳基擬噬人鯊可以以很快的速度追上龍王鯨,再咬掉它們的鰭,任其宰割。耳基擬噬人鯊的實力和最大的龍王鯨不相上下,兩者之間互相捕食,是水火不容的死對頭。

它的名氣並不算大,介紹它的原因是因為它的一支後裔演化為《巨齒鯊》的主角,也就是巨齒鯊,而另一支後裔至今還在海洋裡稱王稱霸,沒錯,就是大白鯊!也就是說,巨齒鯊和大白鯊之間有著較近的親緣關係。

巨齒鯊

巨齒鯊相信大家都比較熟悉,巨齒鯊是一種生活在大概2800萬-150萬年前的一種巨型鯊魚。因 巨齒鯊像與化石為鯊魚是軟骨魚類,一般骨骼部位很難留下化石,所以截止2013年只找到它的一些像手掌一樣大的三角形牙齒化石和幾塊脊椎的化石,一般大約25-32釐米長,最長超過半米,甚至接近一米,是大白鯊牙齒的好幾倍。而且早期的牙齒側面沒有小牙尖,年代離現代越近,牙齒的構造和現代大白鯊越相近,開始有了鋒利的邊緣鋸齒,樣子就像大白鯊牙齒的粗壯放大版。雖然還沒有找到其完整上下頜骨化石,但科學家根據其牙齒的大小同比例放大推算出此種鯊魚大約有14米-20米左右,體重大約有40噸,張開大口的嘴直徑可達2.6米。是鯊魚家族裡最大的一支。

梅爾維爾鯨

梅氏利維坦鯨(學名:Livyatan melvillei )是利維坦鯨屬中最大的物種,是一種在南美洲發現的一種中新世時期的已滅絕的齒鯨。利維坦鯨的種名是以《白鯨記》的作者、美國著名作家赫爾曼·梅爾維爾的名字命名。目前樣本只有一個頭骨,科學家推測梅爾維爾鯨長17米長65噸重。牙齒目前發現最大35cm,但2013年發現長達40cm的焦形鯨齒,所以這隻梅爾維爾鯨可能有17米以上。但因目前化石樣本較少,科學家只得出和巨齒鯊同為頂級掠食者。

時間回到現在,由於資料有限,現存海洋頂級掠食者只羅列以下兩種。

虎鯨

虎鯨是一種大型齒鯨,身長為8-10米,體重9噸左右,頭部略圓,具有不明顯的喙;背鰭高而直立,彎曲長達1米;身體黑、白兩色。兩翼骨遠隔開。顳窩大。下頜骨相對較短。在上、下頜每齒列有10-12枚圓錐形的齒。嘴巴細長,牙齒鋒利,性情兇猛,食肉動物,善於進攻獵物,是企鵝、海豚、海豹等動物的天敵。有時它們還襲擊其它鯨類,甚至是大白鯊,可稱得上是海上霸王。

虎鯨異常聰明,甚至可以和捕鯨人合作捕食鬚鯨。虎鯨喜歡群居的生活,有2-3隻的小群,也有40-50隻的大群,每天總有2-3個小時靜靜地呆在水的表層,因為肺部充滿了足夠的空氣,所以能夠安然地漂浮在海面上,露出巨大的背鰭。群體成員間的胸鰭經常保持接觸,顯得親熱和團結。如果群體中有成員受傷,或者發生意外失去了知覺,其它成員就會前來幫助,用身體或頭部連頂帶託,使其能夠繼續漂浮在海面上,就是在睡覺時也紮成一堆,這是為了互相照應,並保持一定程度的清醒。 它們在一起旅行、用食,以種群為社會組織,在廣大的家庭中休息,互相依靠著生存長大。

大白鯊

大白鯊(學名:Carcharodon carcharias),又稱噬人鯊,是最大的食肉魚類,身長可達6.5米,體重3200公斤,尾呈新月形,牙大且有鋸齒緣,呈三角形,牙長10釐米,大型進攻性鯊魚。但正因為其特別巨大型,可以認為已經是食物鏈最終極獵食者,即最高級消費者。

大白鯊分布於各大洋熱帶及溫帶區,一般生活在開放洋區,但常會進入內陸水域。它們最喜捕食海豹、海獅,偶爾也會吃海豚、鯨魚屍體。

大白鯊最早出現於中新世,是唯一現存的噬人鯊屬的成員。因此其生存非常困難,可以說每一隻大白鯊的存在都是生命進化的奇蹟,恰如白堊紀的恐龍一樣。由於大白鯊的數量正不斷減少,瀕臨滅絕,故大白鯊現已被列為世界保護品種,禁止獵殺。

結語:鯊魚一族貢獻了最多的海洋霸主級生物,這不得不說是生命的奇蹟,而遠古生物大多滅絕了,望諸位增強保護海洋的意識,讓現存的海洋生物延續下去!

相關焦點

  • 巨齒鯊,逝去的海洋霸主
    巨齒鯊 逝去的海洋霸主 海洋霸主是海洋頂級掠食者的通俗說法。一般情況下,這種動物捕食其他動物,沒有其他動物可以捕食它,我們就說這種動物是海洋霸主。不同時期,海洋霸主不同。
  • 巨齒鯊:逝去的海洋霸主
    到底誰才能稱霸海洋?今天,我們就來一探究竟!海洋霸主是海洋頂級掠食者的通俗說法。一般情況下,這種動物捕食其他動物,沒有其他動物可以捕食它,我們就說這種動物是海洋霸主。不同時期,海洋霸主不同。從古至今,海洋霸主已經換了數十種。其中,貢獻霸主數量最多的,無疑是已經在海洋裡生存了4億多年的鯊魚家族。
  • 評論:總政歌舞團《江山》代有才人出
    評論:總政歌舞團《江山》代有才人出   群星輝映老樹新花  由彭麗媛、張千一出任藝術總監的這臺晚會,群星薈萃,總政歌舞團展現出「最強陣容」:成名於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歌唱家克裡木、董文華、熊卿材;中生代歌唱家閻維文、程志、王秀芬;青年歌唱家譚晶、蔡國慶、王宏偉、白雪、王麗達,被媒體稱之為三代人「11位大腕」,勾勒出總政歌舞團歌唱藝術的輝煌命脈。
  • 逝去的海洋霸主巨齒鯊,牙齒達18公分,是有史以來最大的掠食者
    掠食者之一。巨齒鯊生活在1500萬年前的晚中新世到260萬年前的早更新世,是其生存年代的海洋頂級掠食者,它們還被很多古生物學家譽為地球史上最強悍的生物,也包括其他海洋哺乳動物。通常成年巨齒鯊是邀遊在大洋當中捕食,但是那些幼年的巨齒鯊就生活在比較靠近岸邊的海域,這也讓人開始好奇,巨齒鯊群體是如何一起生活的,巨齒鯊在當時厲害的沒有天敵,但是也有一種生物可以和他匹敵,那就是同樣是頂級掠食者的梅爾維爾鯨。
  • 海洋霸主進化史——史上最強苟王出現了
    今天咱們來講一下海洋霸主的進化史。海洋的第一任霸主可以追溯到寒武紀生命大爆發。而當時的霸主無疑就是奇蝦。而在三疊紀時期,霸主毫無疑問是魚龍。可惜它們的身體結構導致其無法成為頂級掠食者。而唯一一次成為頂級霸主是早侏羅紀的泰曼魚龍。
  • 海洋頂級掠食者:獅子魚
    獅子魚毒素(包括大多數海洋生物),大多是中性蛋白質。    蛋白質是不耐熱的,想像一下白煮雞蛋……    所以,把傷口浸泡在你能忍受的最熱的熱水中.或者是醋裡..都可以解毒。    (理論上來說,攝氏50度加熱30分鐘或以攝氏60度加熱2分鐘就可破壞獅子魚的毒性——如果你沒被煮熟了的話。)
  • [圖]史密森尼學會將展示數千萬年前的海洋霸主--滄龍
    鯊魚或許是當今海洋生物鏈中最令人生畏的掠食者,但與數千萬前潛伏在深海中的滄龍(Mosasaurus)來說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 梅爾維爾鯨VS巨齒鯊——誰才是海洋霸主?
    而科學家也沒有人誰能有幸見證它長啥樣,只通過目前極少的化石樣本得出結論:它和目前世界上已知體型最大的肉食性魚類---巨齒鯊,同為頂級掠食者。它的名字叫做梅爾維爾鯨,是利維坦鯨家族中的最大的存在。但是不必驚慌,這個物種已經在地球上滅絕了。它的俗名是以《白鯨記》的作者,美國著名作家赫爾曼·梅爾維爾的名字命名的。
  • 盤點人類文明之前,地球上面的那些頂級掠食者
    也可以說現在人類是這顆古老行星的霸主,那麼在人類文明之前呢!今天我們就探討自恐龍時代後,人類時代前,地球上面都有哪些生物處在了食物鏈的頂端。    巨齒鯊生存在1500萬年前的晚中新世到260萬年前的早更新世,是其生存年代的海洋頂級掠食者。這種鯊魚平均14米長、40噸重。
  • 史前海洋頂級掠食者,戰鬥力媲美巨齒鯊,梅氏利維坦鯨你認識嗎?
    海洋作為地球生命的搖籃,從古至今孕育了無數的生物,其中不乏很多頂級的肉食性動物,但是真正在大自然的食物鏈中處於金字塔最頂部的,則只有少數幾種,比方說恐龍時期的滄龍,還有我們熟知的巨齒鯊,以及我們今天的主角——來自於南美洲的史前海洋中的頂級掠食者——梅氏利維坦鯨。
  • 白堊紀時期的兩大海洋霸主,白堊刺甲鯊VS滄龍,誰更厲害?
    在白堊紀時期,地球的海洋中存在著一種最大的頂級海洋掠食者,它就是令無數海洋生物聞風喪膽的滄龍,如果不是第五次生物大滅絕中滄龍滅絕了,如今地球的海洋中,或許將一直上演著堪比大片的腥風血雨。那麼,在白堊紀時期,有沒有哪種海洋生物可以與它抗衡呢?答案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白堊刺甲鯊。
  • 九運會:江山代有才人出 各領風騷"三五天"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三五天」。  全運會本來就是發現人才的地方,自從有了奧運戰略,全運會又是發掘苗子的地方。所以我們又把全運會說成是中國體育後備力量的檢驗。評價一次全運會是不是成功,一個很重要的元素就是發現了多少新人。
  • 還原6500萬年前地球的真實面貌,霸主恐龍們隕落的真實原因
    世界在弱肉強食的法則中不停轉動,恐龍繼續鞏固霸權地位,當然它們不是一直在戰鬥中,偶爾也會慢下來,欣賞屬於它們的江山,這一刻非常寧靜,從它們的眼裡,非常寧靜,從他們的眼裡仿佛能夠看見他們的野心,要一直擁有著一切,當他們厭倦了殺戮,就可以停下來休息,沒有任何的威脅,微風不燥陽光正好,陸地是它們的地盤,海洋也不例外。
  • 輕鬆碾壓蛇頸龍的掠食者X,遠古海洋中最兇猛霸主
    不過在侏羅紀晚期出現了一種不弱於滄龍的海洋巨獸,它還有個超級霸氣的名字——掠食者 X。 不過,沒有完整的骨骼,很難確定這種物種的命名,最後團隊給了起名為:掠食者 X(Predator X),X還有「extreme」(極端)的意思,因此又叫終極掠食者
  • 【生物】從寒武紀到更新世——細數各個時代的海洋霸主
    侏羅紀的海洋是巨型上龍的天下。關於侏羅紀海洋霸主是誰大家爭論很久了。但這種動物無疑是各個時代海洋中最強大的動物。考古學家在北極地區挖掘發現世界上最可怕的海怪,這個被稱為「掠食者X」的巨大海怪是一種上龍,保守估計體長15米,體重約45噸。是地球上最強的海洋掠食者。能與之匹敵的只有同類。巨齒鯊與其難分勝負。
  • 海洋裡最兇猛的恐龍,恐龍時期的海洋霸主你都知道嗎?
    注意以下幾種遠古海洋動物只是名字帶有龍,並不是恐龍,下面簡稱為海洋恐龍史前時期海洋中生活著各種強大的動物,除了體型較小的動物外,還有稱霸海洋的超級霸主,它們是站在食物鏈頂端的掠食者,沒有任何動物能夠與之匹敵
  • 海鮮的鍍金時代 比金槍魚還厲害的頂級掠食者
    海鮮的鍍金時代 比金槍魚還厲害的頂級掠食者2010-11-05 12:15: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華夏地理》雜誌        瀏覽量: 4977 次 我要評論   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在於,金槍魚是海洋生態系統中頂級的掠食者,也就是說,它們處在食物鏈的最頂端。個頭最大的金槍魚要吃不計其數的其他魚類,包括鯖魚等中級掠食者,中級掠食者以捕食鯷魚等小魚為生,小魚又吃微小的浮遊生物。為了存活下去,大型金槍魚每10天就要吃下相當於自己體重的食物,也就是說,一條450公斤重的金槍魚可能每年需要吃掉15000條較小的魚。
  • 大白鯊是海洋中的霸主?在它面前,鯊魚一口就被咬成了兩半
    海洋當中有著很多的生物,它們也有著自己的食物鏈,不過站在食物鏈頂層的動物只有那麼幾個,海洋當中當中體積最大的動物肯定是鯨魚類的動物,但是最兇殘的動物卻是另有它物,而海洋當中最兇殘的肯定就是大白鯊了。科學家通過研究一個來自遠古的海洋類生物化石發現了一個強大的海洋生物,而這種海洋生物擁有著「秒殺」大白鯊的實力,它就是泰勒爾-鄧氏魚,鄧氏魚生活在距今大約3.6億年-4.3億年前的古生代泥盆紀時期,是史前咬合力最為強大的生物。
  • 史前海洋三大霸主,史前第一可怕巨獸你知道是什麼嗎?
    我們都知道,遠古時期的地球出現過很多體型巨大的生物,而史前海洋更是如此,像蛇頸龍、上龍、魚龍這些動物都非常強大,它們作為大型食肉動物,性格非常兇猛,而今天我們要說的並不是它們,而是比它們厲害很多的史前海洋巨獸。
  • 海洋中的頂級捕食者,虎鯨也不敢輕易招惹,如今天敵越來越多
    不過這群生物終究還是消失在歷史長河當中,截止到現在為止,仍然沒有辦法準確地判斷出恐龍消失的原因。而在恐龍消失之後,那些體型巨大的生物,變得越來越少。海洋中的絕對霸主,恐怖的藍鯨目前在地球上已知最大的動物恐怕就是藍鯨,在海洋當中,幾乎處於頂級掠食者的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