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整合編輯 來源:百度貼吧 圖片來源:網絡
從寒武紀生命大爆發至今已經過去了無數個年月,那些生物的祖先也早已變成化石的存在,訴說著它們曾經存在過。每一種生物圈都會有食物鏈頂端的存在,本次就為大家帶來各個時代海洋中的霸主,一起來科普一下吧,漲漲姿勢。
寒武紀
千古第一霸——奇蝦
5.3億年前的海洋中,最兇猛的捕食者莫過於奇蝦了。它有一對帶柄的巨眼,一對分節的用於快速捕捉獵物的巨型前肢,美麗的大尾扇和一對長長的尾叉。它雖不善於行走,但能快速遊泳。25釐米直徑的巨口可掠食當時任何大型的生物,口中有環狀排列的外齒,對那些有礦化外甲保護的動物構成了重大威脅。這是一種攻擊能力很強的食肉動物,它的個體最大可達2米以上,而當時其他大多數動物平均只有幾毫米到幾釐米。 即使當時位於食物鏈第二的歐賓巴海蠍也僅長30釐米。
奧陶紀
四億年前的火箭——巨型鸚鵡螺
這種動物最長可達11米。當時沒有任何生物擊敗他。龐大鸚鵡螺的軟體居住在一個很長且薄的圓錐型殼裡。它沒有鰭和尾巴,沿著它的下腹部有一根柔韌的圓錐型的肉質管子。鸚鵡螺利用這個管子吸進海水,再施加壓力從反方向排出海水從而到達它想去的任何地方。他用調節殼中小室中的水量來控制其垂直位置。它的嘴和長觸手從殼粗大的一端伸縮出來。它以魚類和節肢類動物為食物,如海蠍子的祖先巨型羽翅鱟。但到了志留紀,它反而成為了海蠍子的獵物。它用它的觸手和鳥嘴一樣的嘴將捕獲物撕裂。
志留紀
地獄使者——廣翅鱟
一種似乎只有在恐怖片中才能看到的巨型怪物,它像轎車一樣大,長2-3米。從頭到尾裝備著厚實的裝甲,還有一對巨大的鉗子,可以鉗斷任何物體。他的出現標誌著節肢動物最輝煌的時代來臨了。它經常隱藏在海底的泥沙中,以伏擊形式獵取食物,沒人能逃脫它的巨鉗,它是那時的海洋霸主,橫行無阻。能殺死它們的只有自己的同類與殘酷的自然。
石炭紀
海陸獨裁者——希氏根齒魚/含肺魚
它們生活在石炭紀的海洋中,體長達5米,重達2噸,是當時海洋中的巨無霸,同時代的原始鯊如胸鰭鯊等對於它不過是小菜一碟,因為當時的動物除了他,最大的是一種4米的濾食性鯊魚,而胸脊鯊遇到他就會被撕碎。含肺魚的魚鰭相當發達,有強健的肌肉,因此含肺魚可以爬上近岸捕食陸地生物與兩棲動物。
二疊紀
奇形怪魚——巨大中華旋齒鯊
二疊紀最巨型的海洋生物為旋齒鯊,旋齒鯊類共有兩大類,一類與晚石炭紀出現,最大可達6米。一類於二疊紀稱霸海洋,以魚類,菊石及珊瑚為食,最大的一類牙長19至37cm,估計旋齒鯊最長可達10至20米,屬於當時的海上霸王,可與2.2億年前的魚龍媲美。
三疊紀
魚龍福地的鎮山之物——平克山大魚龍
它出土於加拿大平克山。這具化石之前,在同一個地方出土了21米的秀尼魚龍。在三疊紀,魚龍達到頂峰。有修長的杯椎魚龍,遊速極高體型碩大的喜馬拉雅魚龍,巨大的秀尼魚龍。而平克山大魚龍(最長可達25米)的出現,標誌著魚龍最輝煌時代來臨了,它們成為中生代海洋的統治者,這些動物威嚴而緩緩的遊蕩著,沒有生物可以威脅它們。
侏羅紀
億獸之皇億億歲——掠食者X(斯瓦爾巴上龍)
侏羅紀的海洋是巨型上龍的天下。關於侏羅紀海洋霸主是誰大家爭論很久了。但這種動物無疑是各個時代海洋中最強大的動物。 考古學家在北極地區挖掘發現世界上最可怕的海怪,這個被稱為「掠食者X」的巨大海怪是一種上龍,保守估計體長15米,體重約45噸。是地球上最強的海洋掠食者。能與之匹敵的只有同類。巨齒鯊與其難分勝負。
白堊紀前期
噩夢般的水上霸王——克柔龍
上龍的統治延伸到了白堊紀。克柔龍得名於希臘神話裡的宇宙統治者克隆納斯克柔龍生活在一億兩千萬年前(白堊紀早期),是一種頸部較短的蛇頸龍。頸骨只有12塊,體長為9-10米。它的嘴巴幾乎與腦袋一樣長!海生爬行動物,在那個時代根本沒有任何生物可以與它抗衡!體形好像圓桶,前肢扁平呈魚鰭狀,沒有後肢,用來划水前進或控制前進方向,全身緊湊,利於快速遊泳。鼻孔位於頭頂上,可以在深水呼吸。
白堊紀後期
海王神威——滄龍如海王龍/海諾龍
中期白堊紀時巨型上龍類相繼滅絕,滄龍類大量發展,並捕食海洋中任何生物,最大的滄龍可達17米長。白堊紀中期開始已沒有任何生物可跟滄龍對抗,小至菊石,角石,黃昏鳥,小型魚類...中至劍射魚,扁鯺魚龍,巨魷,海龜,海鱷,角鯊,白堊刺甲鯊,小型上龍,大至薄片龍,同類...皆是巨型滄龍食物。
古新世
皇者之祖——鼠白鯊
距今約5500萬年前的古新世和始新世交替時期,地球氣候經歷了一個短暫而突然的「全球變暖」過程。這一時期氣候的劇變對地球生物造成了很大影響,很多動物絕滅了,同時有一些動物新生出來。 自滄龍滅絕後,古新世一度成為巨型鯊魚的天下。一種白堊紀的小鯊魚生存下來,並影響未來海洋地位,它就是巨齒鯊大白鯊共同祖先體型可達9米。現世界各地都可找到這些鯊魚牙齒。
始新世
猛獸步高岡,神龍出深泉——龍王鯨
龍王鯨,意為帝王蜥蜴是龍王鯨科中的一個屬,生存於3900萬至3400萬年前的始新世晚期。龍王鯨的化石第一次是在美國路易斯安納州被發現的,剛開始被誤認為是巨大的海洋爬蟲類,古生物學家從埃及與巴基斯坦發現的化石中辨認出至少存在兩個其他的種類。
漸新世
鯊魚的復興——安格斯廸鯊
龍王鯨於3600萬年前絕種後,沒有任何生物與其競爭食物,鼠白鯊 進化成長11米,重8噸的安格思迪鯊。 漸新世時期己現了鬚鯨祖先及齒鯨祖先,但個體都很小受安格思迪鯊威脅,他是漸新世的海洋霸王。
中新世
地獄海怪之莫比.迪克前世——利維坦鯨屬最大動物:梅爾維爾鯨
利維坦一詞有海怪之意,用這個詞稱呼這種動物十分恰當。梅爾維爾鯨是其中最強的生物,絲毫不遜於白鯨記中的莫比迪克。它唯一的頭顱化石長3米,牙齒最長36釐米,全身估計長13.5-17.5米。體型與外貌與現代抹香鯨相似。但與現代抹香鯨只在下顎有具功用的牙齒,梅爾維爾鯨兩顎都長有牙齒,而且比現代抹香鯨的牙齒大得多:是現存最大的鯨齒。它們據信是積極的掠食者,可能以鬚鯨為食。
巨型掠食性抹香鯨的牙齒化石在世界範圍內都有發現,顯示在當時,巨型掠食性抹香鯨佔據了類似現在虎鯨的生態位,是當時的頂級掠食者。
在中新世,巨型抹香鯨與巨齒鯊共同稱霸海洋,巨齒鯊稱霸了兩個世,因此放到上新世說。在中新世,強大的鯨有迅捷鯨,加地斯卡爾鯨等。
上新世
雄霸四海的皇者——巨齒鯊
巨齒鯊與其它現代鯊魚相似,其骨骼都為軟骨而非骨頭,但其形成骨骼化石的紀錄缺乏。巨齒鯊的嘴直徑可達兩米,身體強壯,呈流線型,使巨齒鯊可以輕易獵食海中的任何生物。巨齒鯊的牙齒與大白鯊的牙齒相似,且約為7英寸長(最大傾斜長度)。
相關研究指出它是大白鯊的近親,但也有科學家認為牙齒的類似是因趨同演化的緣故。據推測,巨齒鯊最大的體型為17米長,可以吃掉一頭霸王龍。從這種身型來看,巨牙鯊的重量可達60噸。假設以大白鯊的新陳代謝作比例,它平均每天需要攝取它體重五十分一(即2400磅)的食物。
從史前食物鏈來看,一般認為它以鯨類為食,但也捕食其它海洋哺乳動物。物種習性成年巨齒鯊在開闊的大洋中獵食,幼年的則生活在離岸較近的海域中。巨齒鯊會攻擊在海面換氣的動物。巨齒鯊可在短距離內快速遊動,從獵物下方攻擊。當獵食大型獵物時,巨齒鯊可能會先攻擊其尾部或鰭,使其喪失遊泳能力,再將其食用。
更新世
輝煌一時的霸主——抹香鯨
巨齒鯊於160萬年前完全滅絕,抹香鯨類於冰河時期後迅速發展,品種繁多,厚厚脂肪令抹香鯨類適應於更新世寒冷海洋,總之,更新世的海洋霸主應是抹香鯨類,虎鯨於更新世時期尚不算強盛,直到現在(全新世),抹香鯨類衰落,虎鯨等海豚類才迅速稱霸於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