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總動員!「珊瑚長好了,獅子魚來了」深圳梅沙海洋生態漸恢復

2020-12-04 瀟湘晨報

小丑魚與海葵。受訪者供圖

小丑魚與海葵。受訪者供圖

獅子魚。受訪者供圖

「珊瑚長好了,獅子魚也來了。」 近日,深圳市鹽田區梅沙街道海洋生態環保服務中心的鯊哥發來獅子魚的視頻,告訴南都記者梅沙這片海正在逐漸恢復生態環境,還原回小時候看到的繽紛多彩的海底世界指日可待。

近年來,鹽田區形成了官方和民間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合力,以鯊哥為帶頭人的海洋生態環保服務中心多次出動船艇,種植了10000多株珊瑚,清理珊瑚區海底垃圾7噸多,保育珊瑚海域2.5平方公裡,使鹽田區生態環境質量穩步提升,鹽田海域的海水質量持續保持穩定優良,引來海豚、獅子魚等屢屢「造訪」。

潛水員志願者珊瑚種植進行中。受訪者供圖

梅沙原住民自發保護海洋生態

「我是梅沙的一條小魚,梅沙的沙加上魚就變成了鯊魚的鯊,我又是海洋生態環保服務中心的創始人之一,比較資深,所以很多人都叫我『鯊哥』。」鯊哥原名楊旭聰,是梅沙土生土長的原住民,從小與海為伴,對他而言這片海不只是一道風景,更是家園及情懷的寄託之處。

海洋生態環保義工,楊旭聰。南都記者 劉有志 攝

鯊哥見過真正的海洋,「小時候,我和朋友們幾乎每天都會去大海裡遊泳、抓螃蟹、抓魚……那時在海底暢遊,只要有石頭的地方就會有珊瑚,色彩繽紛、五彩斑斕;還有魚群在我們旁邊遊來遊去。」鯊哥表示那是肉眼可見的美麗,既感到震撼又真實存在,「我知道那就是真實的海的模樣」。幼小的鯊哥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這樣的美麗將越來越「虛幻」。

長大後,在閒暇之餘,鯊哥也喜歡開艇出海,縱身下潛窺探梅沙的海底世界,然而總會遇到糟心的事兒。「那時候,我經常和幾個朋友結伴出海,遊玩時看到海面上漂浮的垃圾非常痛心。」鯊哥說。此外,他總是聽到朋友要出國旅遊潛水,心裡不是滋味,他袒露:「明明我們自己的國家就有海,而且海岸線這麼長,可以說是海洋大國,但是沿岸的生態遭到破壞嚴重,不說對經濟的影響,最直觀地對每一個人的影響是,有海卻不能去玩。」

「我們可以從海洋獲取大量的食物,促進經濟的發展,還可以最直接獲得喜悅,而我作為熱愛梅沙熱愛這片海的本地人,有什麼理由不去保護呢?」鯊哥說。出於保護這片海域生態的初衷,2012年3月,在鯊哥的倡議下,旨在維護區域海洋生態的梅沙海洋環保義工隊掛牌成立,他與幾位從小玩到大的夥伴成為這支隊伍的主力。

聯手學術力量開展珊瑚普查引起重視

義工隊成立後,每當夏季的周末和節假日,當市民湧向大梅沙親海戲水時,鯊哥團隊則忙於打撈漂浮在海面的垃圾。假日過後,他們又忙碌於下海打撈沉入海底的垃圾。起初,義工隊只是開展簡單的海洋保潔工作,但隨著活動的開展和隊伍的壯大,他們逐漸擴大了業務範圍,註冊成立了海洋生態環保服務中心,業務覆蓋海洋保潔、海上救援、遊泳培訓、海洋科普等方面。

海底垃圾清理。受訪者供圖

儘管如此,鯊哥團隊所獲得的回報甚微,真正的轉折點在幾年前。當時鯊哥團隊下海清潔海底垃圾,驚喜地發現了珊瑚群竟重現梅沙海底,種群數量比前些年有了顯著的增長。「近年來,得益於政府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視和環境保護力度的不斷加強,梅沙的珊瑚群在前幾年才慢慢開始恢復。」楊旭聰表示,這勾起了他們對小時候海底珊瑚群的回憶,讓他們萌發了保護珊瑚的想法。

潛水員志願者珊瑚種植進行中。受訪者供圖

隨著深入的接觸,鯊哥團隊發現了只是保護的話,珊瑚的自然生長速度追不上自然退化,便轉變想法——通過人工種植培育珊瑚。由於團隊缺乏專業的器材和專業知識,鯊哥及其團隊設法引入專業學術力量,聯手廣東省海洋大學,全面啟動對梅沙海域珊瑚的系統普查工作。經普查,在梅沙珊瑚覆蓋的2.5平方公里海域裡,他們發現了43種珊瑚,其中包括較為珍貴的鹿角珊瑚、多孔珊瑚、萬花筒珊瑚、腦型珊瑚等,還有3種為珍稀品種。普查工作最終形成了較為系統的學術報告,為梅沙海域的珊瑚保育和海洋生態保護提供基礎的數據支撐,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重視。

官方民間合力使沿岸珊瑚持續呈正增長

「說再多都不如說我們這裡有珊瑚群,而且處於正增長的狀態,這一句話就足以證明我們鹽田的海洋生態環境有多好。」鯊哥這次流露出自豪的笑容,並進一步講述,在人工種植珊瑚的時候,成活率很高,社會參與度也很高;最重要的是,在別的地方基本上都是「離岸珊瑚」又稱「離島珊瑚」,也就是遠離人類生活區的珊瑚,但在鹽田梅沙這裡的珊瑚是「沿岸珊瑚」,就在人類生活區旁,「所以這些的珊瑚顯得更加珍貴」。

珊瑚作為海洋生態的指標性物種,也是海洋生態鏈的基礎。近年來,以鯊哥為帶頭人的海洋生態環保服務中心共出動船艇500多艘次、水手1000多人次、潛水員1500多人次,種植了10000多株珊瑚,清理珊瑚區海底垃圾7噸多,保育珊瑚海域2.5平方公裡。

最顯著的體現是,近年來,鹽田區生態環境質量穩步提升,鹽田海域的海水質量持續保持穩定優良,引來海豚、獅子魚等屢屢「造訪」。然而,珊瑚的成長周期極為緩慢,優良的水質只是基礎條件。於是,楊旭聰團隊開始引入人工幹預的方法,力求提升梅沙海域片區珊瑚的種植量,加快修護梅沙海域珊瑚生態系統。

這種設想得到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如今形成了官方和民間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合力。2017年5月,首屆以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為主題梅沙國際珊瑚節成功舉辦,來自世界潛水聯合會、亞洲潛水聯合會的潛水運動員、潛水愛好者和來自20多個國家的環保志願者、公益倡導者在梅沙聚集,共同探討珊瑚保育和海洋環境保護。在那次大型活動中,楊旭聰和志願者們在大梅沙州仔島附近種下了近600株珊瑚苗。

去年6月27日,以「美麗珊瑚 美好灣區」為主題的第二屆梅沙國際珊瑚節在鹽田區大梅沙水上運動中心再次成功舉辦,「愛珊瑚、愛海洋、愛地球」的宣言在梅沙街道、鹽田區乃至全深圳廣泛傳播,提高了市民對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意識。

鯊哥團隊呼籲「帶什麼來帶什麼走」

採訪接近尾聲時,鯊哥給南都記者展示了其團隊培育的珊瑚生態缸:「生態缸是模擬海底的情況來建立的,但是與大海的體量相比,生態缸實在太小了,因此需要嚴格控制避免負面的影響。」隨後,他調皮地詢問南都記者:「我問你,珊瑚是植物還是石頭?」見記者一頭霧水,他繼續科普道:「我們看到珊瑚的顏色很鮮豔,就會疑惑是不是這個燈光照的呢,其實不是,珊瑚本身是一種動物,它裡面有共生藻,有這些藻的話就會有螢光素。」 除了培育珊瑚,像這樣的一些科普知識,鯊哥團隊也依然在不遺餘力地去組織學校、親子家庭、社會團體等,到珊瑚展示館或海邊或海底深入了解。

鯊哥與其團隊孜孜不倦的努力被不少人看在眼裡,前不久,央視記錄電影《青春中國》的製作組也聯繫上鯊哥,把他與5位新時代青年一起記錄在電影裡,全方位呈現了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守護梅沙這片綠水青山的青春故事……

鯊哥表示,其團隊對恢復海洋生態環境充滿信心,也逐漸看到了更多的希望,但他們的力量仍是遠遠不足以讓海洋的美麗重現,保護海洋生態環境還須全體人類的長期努力,鯊哥通過南都的鏡頭呼籲:「你帶什麼東西到海邊玩,就帶什麼東西走,這就可以了。」

【來源:南方都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深圳首支海洋環保義工隊:悉心守護梅沙灣海底「瑰寶」
    深圳海洋生態環保服務中心的潛水員志願者在進行珊瑚種植。 (資料圖片)位於深圳市鹽田區的梅沙灣,海清沙細,風景怡人,是廣東旅遊版圖中一顆閃亮的明珠。與風光旖旎的大梅沙海濱公園相比,位於梅沙灣海底五彩斑斕的珊瑚景觀,卻並不為公眾熟知。
  • 深圳市鹽田區海洋生態環保服務中心採訪札記:梅沙灣珊瑚守護人
    4月19日,記者來到鹽田區梅沙街道,穿過戶外運動愛好者和遊客提供服務的能量驛站,路過一排排整齊擺放的槳板,就到了鹽田區海洋生態環保服務中心。映入眼帘的是一個個色彩繽紛的生態水缸,裡面展示著梅沙珊瑚典型的生態系統。「我們這邊生態很好,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下到海洋裡面去,所以我們就建立了這套生態系統,以便讓大家更直觀的了解認識珊瑚。」中心負責人楊旭聰告訴記者。
  • 種植萬餘株珊瑚,鹽田民間力量守護深圳這片藍
    起初,義工隊只是開展簡單的海洋保潔工作,但隨著活動的開展和隊伍的壯大,他們逐漸擴大了業務範圍,註冊成立了海洋生態環保服務中心,業務覆蓋海洋保潔、海上救援、遊泳培訓、海洋科普等方面。近年來,以楊旭聰為帶頭人的海洋生態環保服務中心共出動船艇500多艘次、水手1000多人次、潛水員1500多人次,種植了10000多株珊瑚,清理珊瑚區海底垃圾7噸多,保育珊瑚海域2.5平方公裡。
  • 海洋武士——獅子魚
    獅子魚是一種漂亮的海洋魚類,由於胸鰭和背鰭上長著長長的鰭條和刺棘,形狀酷似古人穿的蓑衣,因此又被叫作「蓑 」。
  • 人類已失去超世界半數的珊瑚礁,誰來拯救珊瑚?
    我國的華南沿岸具有豐富的珊瑚礁資源,主要分布在徐聞珊瑚礁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南澎列島海洋生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廣東大亞灣-大鵬灣區域,廣西潿洲島-斜陽島水域,香港水域,最北緣到福建漳州東山周邊海域。 珊瑚的作用▲向上滑動珊瑚被稱為「海底雨林」。
  • 徒步撿垃圾,海底種珊瑚,《閃耀的平凡》走近民間「海洋拾荒者」
    近年來,人類活動對近海生態與環境系統的破壞度不斷加強,海洋環境退化和生態破壞的速度加快,海洋生物多樣性以空前的速度消失,保護海洋迫在眉睫,本期節目,我們將通過外籍體驗嘉賓歐生·優麗的獨特視角,圍繞環境保護的主題,來講述海洋義工凱蒂和楊旭聰,組織群眾保護家鄉海洋生態環境的故事。
  • 深圳「雷霆行動」處理國家海洋督察組交辦件,打擊沿海採砂
    中國海監廣東省總隊深圳支隊副支隊長許安陽表示,非法採砂行為不僅破壞海洋生態環境,而且會對航道、大橋海基、海底電纜等造成破壞,帶來巨大危害。為嚴厲打擊非法採砂行為,深圳海監支隊的600總噸級中國海監9012船先後在第16、17號標處附近及內伶仃北側海域進行24小時蹲守,發揮了極大的震懾作用。
  • 他們在深圳近海「種珊瑚」
    潛愛大鵬的「回播珊瑚」是什麼概念?為什麼要收集珊瑚殘肢?在大城市的邊緣開展海洋生態保護有哪些特點?帶著這些問題,澎湃新聞找到了"潛愛大鵬"的秘書長夏嘉祥,請他來談談這些年做珊瑚礁保護的心得。澎湃新聞:可以介紹一下潛愛大鵬這個團隊嗎?它的構成和工作是怎樣的?
  • 深海海洋生態系統與海洋生態保護區發展趨勢
    與淺海珊瑚依賴與共生光合藻類不同,深海珊瑚主要以水中的浮遊生物和從表層沉降下來的有機質顆粒為食。與淺海珊瑚生態系統類似,冷水珊瑚礁生態系統也是非常脆弱的,深海捕魚、油氣開採、深海採礦,以及全球氣候變化導致的海洋酸化,都會影響冷水珊瑚生態系統。相比於熱帶淺水珊瑚,深海冷水珊瑚的研究較少,但近年來,隨著深海探測技術的迅猛發展,冷水珊瑚的研究逐漸增加,並正在成為海洋科學研究的新的熱點前沿[16]。
  • 深圳也有亞特蘭蒂斯?最夢幻海洋王國,與水母一起暢泳
    那時候多渴望能在這個看著海底世界的房間裡住上一晚,但是要特地跑一趟三亞住那麼貴一晚的酒店確實有點捨不得。但是在深圳就有一個跟亞特蘭蒂斯一模一樣的海底世界,雖然不能在那裡睡覺,但是能夠看到迷人的海底景色也賺了,這個地方就是歡樂海岸海洋奇夢館。乘坐地鐵到深圳灣公園站後,步行大約十分鐘到歡樂海岸購物中心二層就到了。
  • 保護珊瑚 愛護海洋
    記者從廣東海洋大學了解到:央視綜合頻道(CCTV-1)《正大綜藝·動物來啦》欄目4月19日播出了對廣東海大深圳研究院珊瑚礁生態保護與修復工程技術團隊的採訪內容。該節目於18點檔播出,其中涉及海大珊瑚團隊的節目時長約13分鐘。節目具體講述了廣東海大深研院珊瑚保育中心主任廖寶林帶領團隊自2014年以來,始終堅持在人工修復珊瑚礁領域研究探索。
  • 海洋頂級掠食者:獅子魚
    中毒較輕的在2~3小時後疼痛會減輕,中毒嚴重的疼痛會持續數日,完全恢復則需數日之久。    我曾看過國外有個叫「狼叔」的傢伙,拍過一個視頻。    視頻的大概過程是:狼叔用獅子魚的毒刺,狠狠的刺了自己的手掌,然後攝影機一直跟拍他。他一直在描述如何疼,並且,兩分鐘後出現眩暈等症狀。接著,他教人們如何緩解以及解毒。
  • 種珊瑚:在海底「植樹造林」
    珊瑚礁堪稱地球上最複雜、生物種類最豐富的物種資源寶庫,被譽為海底的「熱帶雨林」。據統計,珊瑚礁的覆蓋面積不到海底的千分之二,卻生活著2500種魚類、約700種造礁珊瑚,以及種類還在不斷增加的無脊椎動物。我們常常被那些漂亮的珊瑚礁魚類吸引,而忽略了默默無言、巋然不動的珊瑚——它們才是這片美麗的生態系統的締造者。
  • 全球變暖毀珊瑚,中國專家修珊瑚!厲害了我的海洋強國!
    從2015年開始,一場史無前例的海洋災難在全球蔓延:海水過度偏暖,各大洋區的珊瑚在過暖的水中被「燙死」,褪去了鮮豔的色彩而白化。直到2017年,這場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珊瑚災難才宣告結束。作為有著「海底熱帶雨林」美稱的珊瑚,對於海洋生態系統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 他們是珊瑚的代言人,他們很酷,在深圳種珊瑚!
    深圳的海怎麼玩?大梅沙遊泳釣魚玩衝浪?東西湧海岸線大穿越?還這麼玩,就OUT了!他們告訴你:最酷的是潛水種珊瑚!深圳有礦深圳人不知道!深圳的海裡有珊瑚,珊瑚裡也住著小丑魚,中國首個珊瑚保育中心就在深圳大鵬!
  • 3萬多株珊瑚苗將安家大澳灣
    本次珊瑚育林活動是大鵬新區、中海石油深圳天然氣有限公司、廣東海洋大學深圳研究院三方,繼上個月開展深圳最大規模增殖放流之後,又一次以「政府引導、企業出資、第三方實施、社會參與」海洋生態補償模式實施的海洋生態修復行動。
  • 從種珊瑚到「種人心」
    5年來,我們累計在海底投放68座珊瑚礁,13600株珊瑚苗。10年前,我是一名重度潛水愛好者,經常到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等國海域潛水,每次看到珊瑚和魚群,整個人就會震撼。我想,我的家——深圳擁有一片廣袤海域,也應該有一片密集的珊瑚。2009年,我報名成為珊瑚礁普查志願者。
  • 攝影師拍攝到海底珍稀生物高清照片(全文)
    獅子魚的胸鰭和背鰭長著長長的鰭條和刺棘,形狀酷似古人穿的蓑衣,故又被人稱為蓑鮋。這些鰭條和刺棘看起來就像是京劇演員背後插著的護旗,一幅威風凜凜的樣子,在陽光下看起來非常亮麗而多彩。它們時常拖著寬大的胸鰭和長長的背鰭在海中悠閒的遊弋,悠遊自在,完全不懼怕水中的威脅。就像一隻自由飛舞在珊瑚叢中的花蝴蝶。獅子魚因為外貌酷似火雞也被叫做「火雞魚」。
  • 正在消亡的生態系統和那些種珊瑚的人
    ,它們能為許多動植物提供生活環境,甚至能影響周圍環境的物理和生態條件,萬物誕生於海洋,萬物棲息於珊瑚礁,珊瑚礁也因此成為地球上最古老的生態系統。白化前後的珊瑚礁對於在地球上存在長達 5 億年,面臨狂風暴雨、火山爆發都能抵禦地球以萬年為單位的生態變化的珊瑚來說
  • 《海底總動員2》今日上映 一大波海洋萌物來了
    《海底總動員2》迪士尼·皮克斯最新動畫電影《海底總動員2:多莉去哪兒》將於今日(17日)起登陸國內影院,與北美同步公映。昨日,影片在廣州和北京分別舉行3D國語版和IMAX媒體試映場,影片呈現的絢爛逼真的海底世界以及溫情歡樂的「尋親」故事得到了大部分觀眾的喜愛,一大波海洋萌物刷出賣萌新高度。而張國立、徐帆和馬東等國語版配音也備受喜愛,尤其黃健翔「本色出演」的解說員更是令人印象深刻,被贊說「魔性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