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首支海洋環保義工隊:悉心守護梅沙灣海底「瑰寶」

2021-01-09 中國經濟網

深圳海洋生態環保服務中心的潛水員志願者在進行珊瑚種植。 (資料圖片)

位於深圳市鹽田區的梅沙灣,海清沙細,風景怡人,是廣東旅遊版圖中一顆閃亮的明珠。與風光旖旎的大梅沙海濱公園相比,位於梅沙灣海底五彩斑斕的珊瑚景觀,卻並不為公眾熟知。

近日,記者來到位於鹽田區梅沙街道的海洋生態環保服務中心。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個個色彩繽紛的生態水缸,裡面展示著梅沙珊瑚典型的生態系統。「我們這裡生態很好,但不是所有人都能下到海洋裡欣賞,所以我們就建立了這套生態系統,以便讓大家更直觀地了解認識梅沙珊瑚。」中心負責人楊旭聰告訴記者。

珊瑚對於海洋,就好像陸地上的「熱帶雨林」。珊瑚礁面積雖然不到海洋總面積的千分之二,但卻養育著全球四分之一的海洋生物。保護珊瑚是為了維護海洋生物多樣性,也是為了保護海岸線。楊旭聰說,作為一位梅沙原住居民,從小與海相伴。兒時的記憶中,這片海域只要有石頭的地方就有珊瑚。然而隨著海域開發與建設,大約從1992年開始,珊瑚慢慢減少。2000年後,基本上就看不到珊瑚了,因海水受到汙染,珊瑚要麼白化死掉,要麼完全退化掉了。

「那時我們一幫從小長大的夥伴,經常結伴出海遊玩,看到海面上漂浮的垃圾非常痛心。」楊旭聰說,「為何不成立一支隊伍來維護海洋清潔呢?大家在遊玩的同時還能向社會傳遞正能量。」懷著對這片土地與大海深厚的感情,楊旭聰召集朋友組建起深圳市第一支海洋環保義工隊,並逐漸擴大規模,發展成為如今的海洋生態環保服務中心。

2012年,在一次下海清潔海底垃圾活動中,楊旭聰團隊驚喜地發現珊瑚重現梅沙海底。零星的珊瑚再次喚起了他童年對這片「水下美麗花園」的美好回憶。楊旭聰告訴記者,「珊瑚的消失和重現是生態環境變化的一面鏡子。近年來,鹽田區委區政府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視和環境保護力度不斷加強,梅沙的珊瑚群正在慢慢恢復。」

然而,珊瑚保育並非易事。珊瑚對生長環境要求非常苛刻,且自身生長速度非常緩慢,想要珊瑚連成片,就意味著要長期保持大梅沙海域水質優良。

為了保護梅沙海底這塊「瑰寶」,楊旭聰團隊絞盡了腦汁。2016年6月,海洋生態環保服務中心正式啟動了大梅沙珊瑚種植和保育項目,用人工幹預的方式,加快修護梅沙海域珊瑚生態系統。2017年5月,中心主導舉辦了首屆梅沙國際珊瑚節,目前已投放人工珊瑚礁20座,種植珊瑚苗5000株。「陸地種樹,海底種珊瑚。我們提出了『看珊瑚到梅沙』的口號。今年種植珊瑚的目標是5000株到10000株,5年之內把梅沙海底的珊瑚連成片。」楊旭聰說。

據楊旭聰介紹,自海洋生態環保服務中心成立以來,其業務已從單一的清潔海上漂浮垃圾、開展海上救援,延伸到生態保育、海洋環保、技能教學、義務救援、水上活動組織、遊泳管理、涉水安全教育、海洋文化推廣等項目。幾年來,中心共開展28次大型和45次小型的海洋生態環保活動,共出動海洋艇435艘次,海洋環保義工2200多人次,清理海上垃圾70噸,海底垃圾7噸;組織隊員成立水上義務救援隊,在梅沙海域救助25人,參加生態環保宣傳推廣活動60次。(經濟日報記者 楊陽騰)

來源:經濟日報

相關焦點

  • 深圳市鹽田區海洋生態環保服務中心採訪札記:梅沙灣珊瑚守護人
    位於深圳市鹽田區的梅沙灣,海清沙細,風景怡人,是廣東旅遊版圖中一顆閃亮的明珠。與風光旖旎的大梅沙海濱公園相比,位於梅沙灣海底五彩斑斕的珊瑚景觀,卻並不為公眾熟知。楊旭聰想了想,「為何不乾脆成立支隊伍來維護海洋清潔呢?大家在玩的同時還能向社會傳遞正能量。」懷著對這片土地與大海深厚的感情,楊旭聰召集朋友組建起了深圳市第一支海洋環保義工隊,並隨後逐漸擴大規模發展成為如今的海洋生態環保服務中心。
  • 種植萬餘株珊瑚,鹽田民間力量守護深圳這片藍
    5月4日,CCTV-4播放了一部青春勵志的紀錄電影——《青春中國》,來自鹽田梅沙的楊旭聰,與5位新時代青年一起出現在電影中,講述著自己用行動守護梅沙這片綠水青山的青春故事。出於保護這片海域生態的初衷,2012年3月,在楊旭聰的倡議下,旨在維護區域海洋生態的梅沙海洋環保義工隊掛牌成立。他和幾位從小玩到大的夥伴成為這支隊伍的主力。義工隊成立後,每當夏季的周末和節假日,當市民湧向大梅沙親海戲水時,楊旭聰團隊則忙於打撈漂浮在海面的垃圾。假日過後,他們又忙碌於下海打撈沉入海底的垃圾。
  • 海底總動員!「珊瑚長好了,獅子魚來了」深圳梅沙海洋生態漸恢復
    近日,深圳市鹽田區梅沙街道海洋生態環保服務中心的鯊哥發來獅子魚的視頻,告訴南都記者梅沙這片海正在逐漸恢復生態環境,還原回小時候看到的繽紛多彩的海底世界指日可待。近年來,鹽田區形成了官方和民間保護海洋生態環境的合力,以鯊哥為帶頭人的海洋生態環保服務中心多次出動船艇,種植了10000多株珊瑚,清理珊瑚區海底垃圾7噸多,保育珊瑚海域2.5平方公裡,使鹽田區生態環境質量穩步提升,鹽田海域的海水質量持續保持穩定優良,引來海豚、獅子魚等屢屢「造訪」。潛水員志願者珊瑚種植進行中。
  • 徒步撿垃圾,海底種珊瑚,《閃耀的平凡》走近民間「海洋拾荒者」
    有這樣一群海洋拾荒者,他們默默清理附近海域的垃圾,一次清理一片區域,已經堅持了好幾年,環保志願者凱蒂就是這群志願者的領頭人。(凱蒂在沙灘撿拾垃圾)人工幹預加快修護珊瑚民間力量發起海洋環保行動守護藍色家園與西貢隔大鵬灣相望的深圳梅沙海灘,面臨著另一個嚴重的生物多樣性問題:珊瑚礁的消失。珊瑚礁支撐著地球上最複雜多樣的生態系統,成千上萬的海洋生物都依靠珊瑚礁生存。
  • 致敬2021|將熱愛融入城市溫度的他們,對深圳有話說
    他們將責任寫進深圳的城市圖畫,與「綠色」結下不解之緣。他們守護深圳,守護著深圳人的家園。迎著陽光,他們對這嶄新的2021有話要說。許楷楠/Xu KaiNan深圳市百優義工、「2020 年百名最美生態環保志願者」、深圳市生活垃圾分類推廣大使、深圳市首批垃圾分類特聘志願講師、2018 年光碟行動最具號召力獎獲得者為行知小學、行知實驗小學、龍華區人民醫院組建義工隊,牽頭為福田區彩田村、長城盛世等小區組建垃圾分類義工隊 300 多支。
  • 保護海龜,守護海洋,我們共同行動!99隻海龜從分界洲島回歸大海
    保護海龜,守護海洋分界洲島一直在行動,這十幾年來,景區主動聯合海洋科研單位,聘請海底育林員投放大量人工礁,為海底眾多海洋生物棲息分界州島倡導環保理念,投身海洋環保事業,景區專門成立海上巡邏隊,阻止附近漁民破壞性捕撈行為。
  • ...會德豐國際廣場環保藝術展迎接第12個世界海洋日,一起保護生態
    來源:創商網2020年6月8日,聯合國第12個「世界海洋日」。當天在滬上高端辦公樓會德豐國際廣場上班的一萬餘名職場白領及往來南京西路的上海市民,近距離欣賞了由法國環保藝術家Gilles Cenazandotti 用廢棄塑料和海洋垃圾為原料悉心打造的帝企鵝、海龜、熊貓、獵豹、信天翁等5款1:1生動還原的瀕危動物雕塑。
  • ...資源局海洋綜合執法支隊成功救助一尾娃娃魚並移送深圳野生動物園
    11月16日,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海洋綜合執法支隊組織寶安大隊執法人員,按照相關程序,順利將前兩天救助的一尾娃娃魚護送移交至深圳野生動物園進行專業護養。這一尾娃娃魚是寶安大隊11月14日救助的。隨後,值班人員向還守護在現場的兩位熱線市民表示感謝,並按程序將娃娃魚帶回大隊妥善照顧。由於適逢周末,難以第一時間銜接到有關專業機構移交處理,大隊值班人員積極向有關人員請教及上網查找娃娃魚生活習性等資料,並對其悉心照顧。11月16日上午,深圳市海洋綜合執法支隊立即與相關專業機構聯繫,組織寶安大隊將娃娃魚送至深圳野生動物園進行專業護養。
  • 6月8日至6月26日,乘深圳地鐵賞大鵬海底奇觀
    6月8日至6月26日,乘深圳地鐵賞大鵬海底奇觀 2020-06-08 21: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東4人獲「2020年百名最美生態環保志願者」稱號
    路小軒(惠州大亞灣區藍色海灣公益協會)事跡簡介路小軒,惠州大亞灣區藍色海灣公益協會會長,2017年1月註冊並加入志願者組織,成為一名光榮的志願者;2018年3月,擔任環大亞灣海洋環保志願服務隊副隊長;因海洋生態環保的喜愛與熱衷,2019年8月,開始籌備專項海洋環保的公益組織,11月當選惠州大亞灣區藍色海灣公益協會會長
  • 關愛海洋 守護美麗海岸線
    9月16日,記者從湛江市生態環境局了解到,該局日前在霞山漁港公園和觀海長廊舉辦了「關愛海洋,守護美麗海岸線」淨灘志願服務活動。40多名來自市環境保護志願者服務總隊、市微笑公益發展中心的志願者齊聚漁港公園,並沿著霞山觀海長廊一路清理海灘垃圾。
  • 大家講壇 「海好有你」系列之——深圳珊瑚礁魚類
    海洋是地球最神秘未知,旖旎絢爛的一部分。充滿生機的海底世界到處都是奪人眼球的精美藝術。豔絕人寰的不只有婀娜多姿的熱帶魚,還有豔麗脫俗的珊瑚海。
  • 深圳「雷霆行動」處理國家海洋督察組交辦件,打擊沿海採砂
    中國海監廣東省總隊深圳支隊副支隊長許安陽表示,非法採砂行為不僅破壞海洋生態環境,而且會對航道、大橋海基、海底電纜等造成破壞,帶來巨大危害。為嚴厲打擊非法採砂行為,深圳海監支隊的600總噸級中國海監9012船先後在第16、17號標處附近及內伶仃北側海域進行24小時蹲守,發揮了極大的震懾作用。
  • 美麗的海底世界也要保護!清理海洋垃圾 保護海洋環境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潛水員用海底廢舊漁網改制的潛水袋收集海底垃圾。&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兩名潛水員配合清理海底垃圾。
  • 2019深圳海洋城市宣傳片發布
    金秋十月,在2019海博會召開之際,首部深圳海洋城市宣傳片《濱海深圳 與逐夢者同行》震撼發布。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由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市海洋漁業局)精彩出品的該宣傳片,以壯闊、震撼、炫美的效果,展現最美海岸和城市奇蹟,展現深圳從建設經濟特區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偉大跨越,展現深圳加快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挺進「深藍」的雄心與夢想。宣傳片使用了大量壯美的航拍和深潛鏡頭。
  • 中國海洋環保青年交流大會在寧波舉行
    本報訊(記者 林偉 通訊員 陳曉眾 顧莉麗 文/攝) 12月19日至12月21日,中國海洋環保青年交流大會暨2020年守護海岸線年終培訓大會在寧波北侖舉行。全國54個沿海城市,近百名守護海岸線環保公益組織負責人,以及北侖區「綠手環」「藍海豚」等10支環保志願者隊伍負責人開展交流分享。
  • 守護藍色星球 學子海底世界研學行
    紅網時刻10月29日訊(通訊員 焦盛元)參觀海底世界,認識不同種類的海洋生物、觀看「海洋明星」的表演秀、和小動物們做互動、自己動手做實驗……10月27-28日,長沙華夏實驗學校一、二年級的同學們走進長沙海底世界,在湖南孩真友趣成長教育有限公司導師們的帶領下,參觀多個展館,了解海洋生物的起源和進化過程
  • 向海而生:深圳加速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是深圳海洋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   南方日報記者魯力 攝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深圳啟動海洋科普嘉年華和海監船公眾開放日活動,「走進海上森林」、海洋知識進課堂公開課、珊瑚種植及海底漁網清理撿塑等活動同步開展。   擁有1145平方公里海域面積和超過260公里海岸線的深圳,被國家定位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之一。
  • 守護「山海寶庫」,深圳大鵬勇當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先鋒
    近日,剛剛獲授評「中國天然氧吧」的大鵬新區首次亮相中國——東協博覽會,展位上那一片亮眼的「大鵬藍」,引來國內外參展商和專業觀眾的讚嘆:「在深圳這樣的經濟高度發達、人口密集的一線城市裡,有這樣一座山海相融、生態優良與人文歷史兼備的半島,真的是沒想到。」▲大鵬是深圳的「山海寶庫」。
  • 撿拾分類垃圾 保護海洋環境
    惠州日報訊 (記者匡湘鄂)日前,環大亞灣海洋環保志願服務隊30多名志願者來到澳頭小桂綠道小鷹嘴海岸線,開展今年第四次「守護海岸線科研監測」活動。志願者們進行了一個多小時的垃圾清理,並按監測要求對垃圾進行分類、記錄、稱重,共清理了20.6公斤垃圾,合計805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