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雷霆行動」處理國家海洋督察組交辦件,打擊沿海採砂

2020-12-06 澎湃新聞

向海發展,陸海統籌,生態環境保護是第一要務。深圳對待破壞海洋環境的行為一直採取零容忍的態度,自11月20日國家海洋督察組(第五組)進駐廣東以來,深圳全市範圍內開展雷霆行動,嚴厲打擊破壞海洋環境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針對轉交來的信訪件或接到的群眾投訴,第一時間出擊,核實情況屬實後,迅速處理,立行立改,決不姑息。目前,深圳正在西部海域開展為期一個月的打擊非法採砂專項執法行動,通過鐵腕整治,守衛這一片淨海,給群眾滿意答覆。

2017年11月27日,深圳收到廣東省迎接國家海洋督察組領導小組辦公室信訪件(粵信轉〔2017〕28號),有群眾來電匿名舉報:珠江口存在非法海砂開採行為。伶仃航道16號、17號標處,近2個月有20多條採砂機不停的非法採砂。另外,廣州市金霆土石方有限公司的40多條採砂船不按坐標採砂,並且分布船在整個珠江口偷砂,其中有不少船一年內已被抓多次,如海勝632、海勝638、振東777、振東555、東莞吹0899、東莞吹0366等,已向廣東省海監總隊反映過,但違法行為還未得到遏制。

接到舉報後,按照海洋督察「即知即改、立行立改」的處理原則,深圳海監支隊立即制定下發《關於做好海洋督察有關珠江口海域存在非法採砂行為投訴件處理工作的緊急通知》,決定開展為期近一個月的打擊西部海域非法採砂專項執法行動,並制定詳細行動方案和每日巡查輪值表。同時,針對投訴反映的整個珠江口海域存在非法採砂行為,從11月27日至12月3日,深圳海監支隊聯合省總隊直屬二支隊出動執法船艇共計20艘次,執法人員150人次,航程200餘海裡,巡查區域主要是內伶仃至虎門大橋海域,重點檢查了廣州金霆公司、珠海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公司、珠海市鈺成砂石有限公司、深圳市海岸金灣砂業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共4家採砂公司的作業場所。

通過一系列有力舉措,目前珠江口海域的違法採砂現象已得到有效遏制,採砂秩序得到有效維護,執法行動取得預期效果。12月3日,接到信訪件後第7天,深圳市向國家海洋督察組遞交辦結報告。

昨日上午11時,為了解珠江口海域違法採砂治理的後續進展情況,深圳海監支隊執法船前往珠江口海域,突擊檢查現場採砂情況。採砂船在各自作業區按規定作業,井然有序,沒有發現非法採砂的行為。中國海監廣東省總隊深圳支隊副支隊長許安陽表示,非法採砂行為不僅破壞海洋生態環境,而且會對航道、大橋海基、海底電纜等造成破壞,帶來巨大危害。為嚴厲打擊非法採砂行為,深圳海監支隊的600總噸級中國海監9012船先後在第16、17號標處附近及內伶仃北側海域進行24小時蹲守,發揮了極大的震懾作用。另外,每日安排1艘快艇進行輪流機動巡查,在確保人員和船艇海上安全的情況下,加大我市西部海域巡查密度,每個輪值時段內還要求夜間突擊巡查2次以上。

許安陽介紹,下一步深圳海監支隊將繼續組織執法力量,認真執行打擊我市西部海域非法採砂專項行動,嚴格按照輪值排班表每日開展巡查執法,對發現的非法採砂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同時,深圳海監支隊將在省總隊直屬二支隊的領導下,協同珠江口各支隊執法力量,採取有力措施,堅決遏制珠江口各類非法採砂現象,有力維護珠江口海砂開採利用秩序。

熱點關注

近期深圳海域未發生赤潮

針對近日有網文稱「高清衛星檢測到深圳大梅沙海域南部10公裡處異常景象,網友質疑是海水受汙染所致」。昨日,市海洋監測預報中心回應稱,該網文提供的圖片沒有註明衛星拍攝的時間和地點,無法獲知其真實性。另外,根據中心監測結果,並經大鵬新區海洋生物產業服務中心、中國海監廣東省總隊大鵬大隊、大梅沙海濱公園管理處等部門確認,今年10月以來,大鵬灣近岸海域未發現赤潮或海水異常現象。

近日,有網文稱,NASA高清衛星檢測到深圳大梅沙海域南部10公裡處異常景象,往日一片深藍的水域,出現大片綠色帶狀物,遊船划過水面不能改變其形狀。對此,市海洋監測預報中心周凱博士分析,通過圖片無法判斷衛星所拍到的大片綠色帶狀物的屬性,更無法獲知其真實性。但從市海洋監測預報中心設在大梅沙海域的監測設備來看,自10月以來,大鵬灣近岸海域未發現赤潮或海水異常現象。

近5年,深圳海域赤潮發生頻次較少,赤潮主要發生在東部大鵬灣和大亞灣海域,均為無毒赤潮。今年,深圳僅在大亞灣海域發現1起錐狀斯氏藻引起的無毒赤潮,時間為8月15至24日。

美麗海洋

梅沙海域珊瑚覆蓋海域面積達2.5平方公裡

為積極深化深圳「首個海洋綜合管理示範區」建設,助力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梅沙街道大力開展珊瑚保育工作,積極宣傳海洋環保意識,取得好的成效。經普查測算,梅沙海域珊瑚覆蓋海域面積約2.5平方公裡。

今年由梅沙轄區海洋環保服務中心牽頭成立普查組,先後兩次開展了珊瑚普查工作,發現梅沙海域目前共有43個種類的珊瑚生長於此,其中鹿角珊瑚、雞冠花珊瑚(又名紅水珊瑚),鹿角硬骨珊瑚,叢生棘杯珊瑚(又名菠蘿丁)3種為珍稀品種。喜愛潛水的山海藍極體育公司梁教練告訴記者,他每次在梅沙海域潛水時,都會被美麗的珊瑚群所震撼。「穿著潛水衣,緩緩遊走在珊瑚群中,看著色彩豔麗的各種魚,感覺太棒了。」梁教練說。

據梅沙街道有關負責人介紹,珊瑚礁是地球上生產力最高的生態系統之一,被譽為海洋生態的「保護神」,是海洋生態環境的「晴雨表」,所以珊瑚的生長繁殖能有效改變、淨化海域環境。從2016年6月起,在梅沙街道的扶持下,海洋環保服務中心正式啟動大梅沙珊瑚種植和保育項目,積極嘗試人工在海底種植珊瑚,目前已投放人工珊瑚礁25座,種植珊瑚苗5000株。

前不久,梅沙街道舉辦首屆梅沙國際珊瑚節。為引導更多的人關注和參與梅沙珊瑚礁及海域環境的保護,提高沿海居民對珊瑚的了解和認識,倡導海洋環保理念,梅沙街道還依託海洋環保服務中心,設立梅沙珊瑚礁典型生態系統展示館,打造「珊瑚蟲課堂」,大力開展海洋知識和海洋環保理念宣傳教育活動200多場次,受教育群眾1萬餘人次,越來越多的梅沙居民、環保人士和潛水愛好者加入保護珊瑚、保護海洋的隊伍中來。

專家建議

在壩光國家生物谷基礎上建設「國家南方海洋科學城」

昨日,深圳市決策諮詢委員會專職委員劉忠樸接受記者採訪時,提出了在保留「壩光國家生物谷」基本功能前提下建設「國家南方海洋科學城」的建議。

劉忠樸認為,我國「海洋強國」戰略建設已經進入快車道,深圳將迎來發展新機遇,尤其是國家賦予深圳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使命後,深圳在海洋發展上必須要有大動作、大作為。提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這個概念,創意之新、定位之高、實現之難、超乎想像,它已完全超出了海洋科技、海洋產業、海洋經濟的範疇。

劉忠樸建議,為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可在保留「壩光國家生物谷」基本功能前提下,建設「國家南方海洋科學城」。深圳最大的優勢就在於它是唯一距離南海最近的一線經濟中心城市,所以在「國家南方海洋科學城」的定位上,一定要打南海這張牌,面向全球海洋,走向遠海、走向深海;面向南海、服務南海、深耕南海,成為南海開發的基地和橋頭堡。

國際生物谷控制面積31.9平方公裡,核心區建設用地9.46平方公裡,現正在做七通一平基礎設施,目前還沒有一棟建築,能較好地滿足「國家南方海洋科學城」的空間要求。另外,國際生物谷地處海邊,適應海洋經濟發展。「壩光國家生物谷」三面環山,一面靠海,有一定距離的海岸線,可以基本滿足建設國家深海保障基地、科考船南方母港發展要求,也可滿足建設海工裝備試驗場的需求。

劉忠樸認為,在建設「國家南方海洋科學城」過程中,可繼續保留建設「壩光國際生物谷」,繼續保留已入園的38個項目。通過建設南方海洋大學,作為人才培養和海洋基礎研究的支撐。另外,還可建設「國家深海南方基地」,使之成為國家科考船南方母港;建設「深圳海洋新興產業園區」,使之逐步成為海洋新興產業集群區。

來源:深圳特區報

原標題:深圳採取雷霆行動處理國家海洋督察組交辦件

相關焦點

  • 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 第七批舉報件126件
    原標題: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 第七批舉報件126件   6月12日,中央環保督察組向廣東交辦第七批舉報件126件(重複投訴案件15件,去重後為111件),中央環保督察組確定的重點案件為1件。
  • 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第三十批201件信訪件交辦
    浙江在線10月2日訊 (記者 鄭亞麗) 10月1日上午,中央第三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組向我省交辦了第三十批信訪件201件,涉及:大氣62件、水51件、其他37件、噪聲21件、土壤18件、生態12件。無重點件。
  • 中央生態環保督察交辦第十五批溫州市信訪件11件
    9月16日上午9時,中央督察組向我市移交第十五批信訪件11件,已全部移交各地,涉及9個縣(市、區、功能區):鹿城區2件,洞頭區1件,樂清市1件,瑞安市1件,永嘉縣1件,平陽縣2件,蒼南縣1件,龍港市1件,浙南產業集聚區1件;問題主要涉及大氣方面5件,海洋方面1件,生態方面1件,水方面1件,噪音1件,其他汙染2件。
  • 中央環保督察組向浙江反饋督察情況:海洋生態環境汙染依然突出
    中央第二環保督察組組長吳新雄在通報督察意見時指出,浙江省海洋生態保護不力,對海洋開發利用統籌不夠,違法圍填海、違規養殖、入海排汙等問題比較突出,導致部分近岸海域水質持續惡化。吳新雄說,浙江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近年來雖取得顯著成績,但一些領域和區域環境問題依然突出。
  • 湖北鍾祥:對中央環保督察重點交辦件「虛整改」「真銷號」
    而湖北省鍾祥市「護城河汙染破壞國家溼地公園生態」問題,在中央環保督察及「回頭看」中被重複舉報、重點交辦,承擔整改任務的鐘祥市住建局避重就輕、敷衍應付,虛報問題「有效解決」並申請銷號,群眾多次舉報的汙染問題卻仍然存在。
  • 採砂問題突出,責任領導將被約談
    明確省市縣三級河道採砂管理職責    三湘四水,河港縱橫,湖南河沙資源豐富,河道採砂管理任務繁重。湖南在2012年出臺《湖南省河道採砂管理試行辦法》,2017年4月印發《辦法》,2017年8月下發《關於全面禁止在自然保護區範圍內進行河道採砂活動的通知》。此次印發的則是修訂後的《辦法》。
  • 全省已辦結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群眾信訪件4859宗
    截至7月13日,全省累計已辦結中央環保督察組交辦群眾信訪件4859宗,已責令5276家企業整改,立案處罰企業1538家,擬處罰款8626.73萬元,刑事拘留151人,問責479人。信訪件交辦及辦理具體信息詳見省、市政府及環保部門網站專欄。
  • 【資訊】省海洋與漁業局:以更高標準更實舉措推進主題教育取得實效
    海洋與漁業局成立以局主要領導為組長的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工作領導小組,知難而進,真抓實改,明確整改任務及時限,督促各地按時序推進整改,大力開展水產養殖綜合整治。推動編制完成了沿海全部27個縣級和6個市級海水養殖水域灘涂規劃(2018-2030年)。制定超規劃養殖整治序時清單,到2020年全省清退不符合規劃海水養殖設施22868公頃,截至目前,全省已清退面積17776.11公頃。
  • 2018年7月9日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 中央第二環境保護督察組交辦...
    2018年7月9日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 中央第二環境保護督察組交辦我區第二十三批群眾舉報問題調查處理情況公布.2018年7月9日中央環保督察「回頭看」中央第二環境保護督察組交辦我區第二十三批群眾舉報問題調查處理情況公布.
  • 中央第四環保督察組向江蘇反饋督察意見 李小敏在無錫分會場參加會議
    召開長江經濟帶發展工作推進會,在整改工作中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作為壓倒性任務,積極推進長江兩岸化工企業向有環境容量的沿海地區轉移,完成沿江地級以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整治,清理並復綠長江幹流岸線284萬平方米。加強太湖治理,2017年累計關停太湖區域779家化工企業,太湖水質保持穩定。啟動「兩減六治三提升」專項行動,整治黑臭水體100餘條,洪澤湖、駱馬湖非法採砂問題得到遏制。
  • 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回頭看」交辦案件辦理結果公示--大河網
    調查核實情況:經查,我區收到中央第一環保督察組「回頭看」交辦的第一輪案件第12批編號:D410000201806110055轉辦關於群眾反映的安陽市北關區朝霞路青妹大酒店的信訪件與第10批編號:D410000201806110010轉辦的安陽市北關區朝陽路青妹大酒店信訪件是同一案件。
  • 向海要地 向海要錢 向海排汙——中央環保督察組痛批海洋生態破壞...
    原標題:向海要地 向海要錢 向海排汙——中央環保督察組痛批海洋生態破壞行為   新華社北京12月28日電 題:向海要地 向海要錢 向海排汙——中央環保督察組痛批海洋生態破壞行為   違法違規填海造地、海水養殖無序發展、近海海域水質惡化……中央環保督察組正陸續向各省反饋督察情況
  • 關於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及大氣汙染問題專項督察反饋意見...
    (6)健全環境保護督察機制體系,2018年10月23日至11月27日,省委、省政府9個環境保護督察組由省級領導帶隊,分兩批對各省轄市開展了省級環境保護督察。督察組採取個別談話、調閱資料、實地走訪、受理舉報、現場抽查、下沉督察等方式開展工作,共檢查點位5194個,個別談話506人,走訪部門337個,調閱資料25914份,受理交辦群眾投訴舉報8029件。目前,各省轄市整改方案、整改報告已向社會公開。
  • 國家海洋督察組:福建圍填海管控存在四大問題
    新華社北京1月16日電 題:國家海洋督察組:福建圍填海管控存在四大問題  新華社記者 劉詩平  經國務院批准,國家海洋督察組16日向福建省政府反饋例行督察和圍填海專項督察情況。  ——海洋保護區監管工作弱化。福建崇武國家級海洋公園內存在佔灘經營現象,湄洲島國家級海洋公園存在非法佔用海域現象,漳州城洲島國家級海洋公園內未批先建碼頭。長樂市違反海洋功能區劃在海洋公園內擴建漳港三營澳三級漁港。  此外,督察組發現的問題還包括海漂垃圾源頭治理不力,違規開發利用無居民海島等。
  • 海南對非法採砂全產業鏈進行打擊取締
    海南日報記者11月25日從省水務廳獲悉,為落實省委、省政府近期有關批示要求,我省在全省範圍內開展非法採砂集中專項整治,對非法採砂全鏈條開展綜合整治,在繼續打擊非法採砂行為的同時,多渠道開闢砂源,做好生態修復,建立健全砂石市場生產管理的長效工作機制。
  • 首批國家海洋專項督察情況公布 我國出臺最嚴圍填海管控措施
    按照國務院批准同意的《海洋督察方案》,2017年,國家海洋局組建了第一批國家海洋督察組,並於當年下半年分別進駐遼寧、河北、江蘇、福建、廣西、海南開展了第一批以圍填海專項督察為重點的海洋督察,重點查擺、解決圍填海管理方面存在的「失序、失度、失衡」等問題。2018年1月17日,國家海洋局召開新聞發布會,對我國首批國家海洋督察情況進行公布,並發布了史上最嚴的圍填海管控措施。
  • 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回頭看」交辦案件辦理結果公示(第20批)-大河網
    該舉報件與6月14日第14批X410000201806140025(*)批轉信訪舉報件內容一樣,已在2018年6月26日河南日報《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回頭看」交辦案件辦理結果公示》第16批第24項公開,不再重複公示。
  • 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回頭看」 交辦案件辦理結果公示 2018年7月6...
    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回頭看」交辦案件中涉及西部項目的問題從6月22日起已在鄭州市人民政府網站中央環境保護督察「回頭看」專欄進行公示。  3.鄭州市城管委是鄭州市垃圾處理的行業主管單位,項目將嚴格按照「政府主導、公眾參與、依法合規、有序推進」的原則,在項目建設和運營期間,全面落實政府監管、公眾監督、企業自律、第三方監測的「四層監管模式」,確保維護好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
  • 關於貫徹落實省級環境保護督察反饋意見整改情況的報告
    為推動省級環保督察反饋問題得到有效整改,進駐督察結束後,我市根據督察組初步反饋的問題,先後2次向相關縣區和部門交辦問題清單,在全市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推進會、市環委會全體會議、全市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上,對相關問題整改工作進行了安排部署,進一步明確了路線圖和時間表。
  • 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回頭看」交辦案件辦理結果公示
    針對兩年前向中央環保督察組舉報過破碎廠汙染問題,經查閱檔案資料,沒有關於開封市藍天誠建築垃圾再生有限公司的舉報件。2017年、2018年尉氏縣環保督察組及監察大隊對開封市藍天誠建築垃圾再生有限公司檢查時,發現該公司未達到「六個百分百」的控塵要求。經詢問周邊居民,確有晚上繼續生產的行為,針對這一情況,檢查組要求其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