撿拾分類垃圾 保護海洋環境

2020-11-30 惠州日報

惠州日報訊 (記者匡湘鄂)日前,環大亞灣海洋環保志願服務隊30多名志願者來到澳頭小桂綠道小鷹嘴海岸線,開展今年第四次「守護海岸線科研監測」活動。志願者們進行了一個多小時的垃圾清理,並按監測要求對垃圾進行分類、記錄、稱重,共清理了20.6公斤垃圾,合計805件。

下午3時多,身著藍色馬甲的志願者們到達小鷹嘴海岸線監測點。監測活動中的「撿垃圾」與平日裡的清潔環保不同。現場,環大亞灣海洋環保志願服務隊顧問、環保專家王娟恆為大家講解了守護海岸線監測活動的由來,以及如何在監測斷面撿垃圾和進行垃圾分類。

據了解,監測點海岸線共長105米,每隔20米截取一段5米長的海岸線斷面作為垃圾收集點,共劃分5個斷面。監測要求把垃圾分為一般塑料類、泡沫塑料類、橡膠類、金屬類、玻璃陶瓷類、紙質類、木質類和混合材料類等8大類,8大類下又細分成58小類。

在簡單培訓後,志願者們分成5組,分別進入事先劃分好的5個斷面裡收集垃圾。小桂綠道邊的小鷹嘴海岸線沿線都是嶙峋的礁石,對岸就是澳頭港,海風習習,濤聲陣陣,風景特別美麗。但志願者們沒有為風景停留,而是認真地投入到收集垃圾和垃圾分類的活動中。他們徒手從沙子裡、亂石中翻撿出塑料零食袋、飲料吸管、破舊的漁網等垃圾,細心地裝入分類垃圾袋中。有的志願者還特意帶著小孩一起參加這次活動,孩子們一邊撿垃圾一邊學垃圾分類,並與大人交流海洋環保知識。

在監測活動中,志願者還對垃圾做品牌分析,填寫品牌垃圾檢測卡。例如收集到的垃圾中哪些品牌最多,提供科學數據分析,有利於品牌公司對其包裝垃圾進行回收利用。

「通過海岸線垃圾科研監測活動,不僅清潔了海岸環境,也讓志願者對垃圾分類有了一個感性認識,搞清楚海洋垃圾有哪些,哪些垃圾會在海水裡溶解、對海水的汙染程度怎樣,哪些垃圾會沉到海底等,從而提升海洋保護意識。」王娟恆說。

據悉,小鷹嘴海岸線從2018年1月開始監測,從每次監測活動來看,收集到的垃圾以塑料類為主,包括各種零食包裝袋、廢舊漁網等。

知多D

守護海岸線科研監測項目

據了解,守護海岸線項目是仁渡海洋和深圳市紅樹林溼地保護基金會於2014年聯合發起的。守護海岸線科研監測項目在全國沿海設置海灘垃圾監測點,通過一整套標準的監測方法和數據記錄,進行詳實的數據採樣,每單月月底,各監測點統一執行海灘垃圾監測,進行數據統計匯總,從而分析和監測中國海灘垃圾狀況,是唯一的全國範圍內定期定點監測海洋垃圾的項目。

2018年開始,大亞灣水產資源省級自然保護區管理處攜手環大亞灣海洋環保志願服務隊加入了守護海岸線——中國海岸線垃圾清理與監測項目。目前惠州共有大亞灣區澳頭小桂綠道小鷹嘴海岸線和小徑灣海灘兩個監測點。

(匡湘鄂)

相關焦點

  • 3年間清理160多噸海洋垃圾 保護海洋環境他們這樣做
    這位1989年出生的舟山小夥,在短短3年間發動近萬人參與淨灘活動,保護21個島嶼50餘個海灘,清理160餘噸海洋垃圾,並在當地建立了6個海洋環保志願者驛站,摸索「連結島嶼力量,關注身邊海洋」為核心的海洋環保長效機制。「記者同志,你一定得跟著我們走一遭,親身了解淨灘是一種什麼體驗!」何力的一番話,讓我們充滿好奇。海洋環保他為何能堅持做下去?
  • 撿拾海洋垃圾送永久海豚夥伴《劍網3》力推海洋公益 保護海洋動物
    適逢東海系列地圖區全面上線,《劍網3》在玩家升級過程中設置了「結緣白海豚」等一系列任務,在任務過程中,玩家將親自參與到海洋公益的活動中來,撿拾海洋垃圾,保護海洋生物等等,在玩家編輯結緣白小奇東海海洋環境陷入危機
  • 垃圾分類與海洋垃圾汙染
    說說垃圾回收和海洋垃圾汙染上海人最近可說是被垃圾分類給逼瘋了,日常問的問題都是『儂四撒拉西(你是什麼垃圾)?』。
  • 推進生活垃圾分類 保護海洋生態
    會議表決通過了《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天津市宗教事務條例》,表決通過了市人大常委會關於修改海洋環境保護條例的決定和關於天津市資源稅適用稅率、計徵方式和減徵免徵辦法的決定。會議還聽取了關於街道辦事處條例草案修改情況的匯報,關於提請審議土地管理條例修訂草案的議案和說明。  段春華在講話時說,實行生活垃圾分類涉及千家萬戶,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
  • 把海洋垃圾分類,看看人類都向裡面扔了些什麼
    這組照片拍攝的是一個有關海洋汙染的故事,4月的時候,Rob Arnold在英國的一處非常漂亮的海灘上,發現了一整片被塑料覆蓋的海岸線。作為海灘日常維護團隊的一員,他表示:「我真的覺得太過分了,現在清理它可能已經太晚了,但我想我們還是試一試吧。」
  • 黃渤成為首位 PADI 全球海洋大使 身體力行打擊海洋垃圾
    2020年,黃渤先生正式成為 PADI 全球海洋大使。2020年8月31日,黃渤先生身體力行,在海裡進行了 PADI 打擊海洋垃圾專長課程(Dive Against Debris)訓練和水下實踐活動。作為一位 PADI 進階開放水域潛水員,黃渤的家鄉青島,是一座被大海包圍的海濱城市,正是這樣的成長環境,讓黃渤對海洋和水下的世界尤其鍾愛。
  • 清理海洋垃圾 保護海洋環境
    &nbsp&nbsp&nbsp&nbsp為了減少深圳大鵬新區海域內的海洋垃圾特別是廢棄漁網對海洋環境、海洋生物的傷害,昨天,民間珊瑚保育組織潛愛大鵬聯合深圳帆海匯俱樂部在楊梅坑水域發起清理廢棄漁網和海洋垃圾的行動。
  • 垃圾流浪在青藏線 志願者們已撿拾40多萬件垃圾 請不要亂扔垃圾
    但是,在青藏高原美麗的風景下,公路沿線卻有大量垃圾。車窗拋物是主要來源,礦泉水瓶、塑膠袋、易拉罐隨處可見。垃圾不僅汙染環境,還會導致牧民的牛羊誤食死亡。2017年至今,志願者們已撿拾40多萬件垃圾!已經有許多的人加入到了撿拾垃圾的志願者隊伍中,其中,胡歌從2013年開始,就成為了綠色環保志願者, 一直持續關注著長江源的生態環境和珍稀動物,並實地與志願者們一起撿垃圾,架設監測設備,以及抬水打掃衛生煮飯等瑣碎平凡的事情。保護環境,希望所有的人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 【垃圾分類】海洋公園管理中心的垃圾分類工作
    2020年,長島國家海洋公園管理中心制定了《垃圾分類工作推進方案》和《垃圾分類工作監督管理制度》,成立垃圾分類領導小組
  • 垃圾分類與海洋垃圾汙染,為了人類自己,行動起來吧!
    晃眼看到對方手中的垃圾袋,才放下心中戒備,兩人相視一笑——「確認過眼神,都是偷偷丟垃圾的人」。雖然垃圾分類開始的時候會有點痛苦,但是對於地球和人類的可持續發展是非常有必要的。接下來小編就從海洋專業的角度說一說目前海洋中垃圾汙染,特別是塑料垃圾,的現狀和危害。在內陸,塑料垃圾在生產和生活中產生,一般經過河流搬運入海。而在海岸帶,塑料垃圾則是直接進入了海洋。
  • 保護環境 人人有責——惠濟區城市管理局垃圾分類宣傳剪影
    為了使廣大學生積極參與到愛護環境的隊伍中來,培養他們從小養成把生活垃圾分類的習慣,鞏固加強垃圾分類隊伍,踐行垃圾分類我先行的思想。在惠濟區城市管理局和迎賓路街道辦的指導下,河南愛分類環保科技有限公司與迎賓路辦事處香山社區,在金窪學前班,開展了「保護環境,人人有責」為主題的垃圾分類宣傳活動。
  • 海洋廢棄物=海洋垃圾?錯!聽聽生態環境部怎麼說
    他明確表示:根據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8年中國海洋生態環境質量公報》,中國海洋廢棄物2018年的傾倒量為20067萬立方米,相比於2017年的15771萬立方米,增長約27.24%。   個別媒體在報導時,將海洋廢棄物(Waste)等同於海洋垃圾(Trash),錯誤地將向海洋傾倒的廢棄物總量當作是海洋垃圾的入海總量,這是概念混淆。
  • 金基希望小學舉行「螞蟻清城」·垃圾分類優秀小義工表彰會
    習近平總書記說:「垃圾分類工作就是新時尚。」為了讓垃圾分類成為少先隊員的新時尚,讓少先隊員懂得垃圾分類的重要性,學會垃圾分類的方法,讓垃圾分類的思想在少先隊員的心中開花結果,我校先後舉行垃圾分類公益課堂,垃圾分類校外實踐活動。為了激勵少先隊員們,表揚活動中表現優秀的少先隊員,12月15日下午,金基希望小學舉行「螞蟻清城」·垃圾分類優秀小義工表彰會。
  • 微紀錄片《丹程》聚焦海洋垃圾汙染
    本集節目中,朱丹拜訪了泰國著名的海洋學博士Nantarika,他們參與了一場泰國龜的手術治療,前往荒島撿拾海洋垃圾,並關於海洋保護問題進行了深刻探討。借朱丹與博士的旅程,這一集向觀眾展示了人類行為對海洋動物及環境帶來的傷害,朱丹也在節目中表示要認真踐行垃圾分類,呼籲環境保護。
  • 你被海洋垃圾包圍了!
    劉永龍: 根據上海仁渡海洋公益發展中心即將發布的《中國若干典型海灘垃圾監測研究報告(2017)》,大致可以這樣理解微塑料:塑料垃圾在海洋環境中逐步破碎為塑料碎片,這些碎片由於在環境中受到長期的物理化學作用,諸如風化、太陽輻射(光降解、脆化)或波浪等,會裂解成直徑小於1cm甚至更低的塑料碎片或顆粒,當其直徑小於5mm時即可定義為海洋微塑料
  • 《你好生活》與海相遇 呼籲保護海洋環境
    與海相遇、與海作伴、對海敞開心扉,由央視網、中視電傳聯合承制,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央視網聯合出品的新青年生活分享節目《你好生活》本周播出第十一期,常駐嘉賓尼格買提、孫藝洲、董力來到廈門,感受大海帶來的感動,加入海上防衛的隊伍,呼籲保護海洋環境。
  • 強制垃圾分類,海洋垃圾治理迎利好
    自7月1日起,《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正式實施,上海居民迎來了史上最嚴垃圾分類措施。可回收物、有害垃圾、溼垃圾和幹垃圾,個人或者單位要分門別類地投放,不能弄錯,否則就要被罰款。說實話,讓上海居民因此而「忐忑不安」的,還不是垃圾分類,而是罰款。早在2000年,上海就作為試點城市實行了垃圾分類回收,但卻未達到預期效果。究其原因,就在於實行垃圾分類並非強制性,只是政府「倡導」。
  • 美麗的海底世界也要保護!清理海洋垃圾 保護海洋環境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潛水員用海底廢舊漁網改制的潛水袋收集海底垃圾。&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兩名潛水員配合清理海底垃圾。
  • 回收海洋垃圾製作炫酷新產品
    每年,Patagonia還會捐出自己利潤的1%為保護地球環境作出貢獻。   今年4月,《華麗志》報導了Patagonia修改「企業銷售項目(corporate sales program)」選擇標準,與從事「破壞環境」行業的公司劃清界限的消息。
  • 400萬噸「海洋垃圾」正逼近中國,人類該如何保護環境?
    400萬噸「海洋垃圾」正逼近中國,人類該如何保護環境?近幾年我們時常聽聞有水怪,而這所謂的水怪究竟是什麼呢?一直以來,環境問題都是令人關心的問題,如果不好好處理,這些汙染可能會危害人們的生命安全。近幾年,人們慢慢的洗心革面,逐漸意識到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亡羊補牢為時已晚,我們之前釀成的錯誤最終會以慘烈的方式報復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