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生活》與海相遇 呼籲保護海洋環境

2021-01-21 中國青年網

與海相遇、與海作伴、對海敞開心扉,由央視網、中視電傳聯合承制,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央視綜藝頻道、央視網聯合出品的新青年生活分享節目《你好生活》本周播出第十一期,常駐嘉賓尼格買提、孫藝洲、董力來到廈門,感受大海帶來的感動,加入海上防衛的隊伍,呼籲保護海洋環境。

 生命如海,珍惜人生閃光片段

看一次日出,在海邊騎一次車,享受一次海邊的美食……這些美好的人生嘗試,是生命中閃光的片段,構成了人生的小確幸。人們最難以忘懷的往往是第一次和最後一次,第一次是好奇的初見,而最後一次則是依依不捨的惜別。作為本季《你好生活》最後一座拍攝的城市,嘉賓們來到美麗的福建廈門。

看海邊日出,這是尼格買提的心願。尼格買提出生在新疆烏魯木齊,在這個世界上離海最遠的地方,他從小的心願就是看海。董力的願望是想去露營,孫藝洲的願望是在海邊騎自行車。在本期《你好生活》,他們的心願都在節目中實現了。這些小小願望,也許很平常,卻也值得珍惜。正是這些細微美好的生活細節,成為踏實生活的動力和源泉,讓我們感恩生活,珍惜生活。

與海相遇,總是有不同的感悟。有人說,海是波瀾壯闊的,有人說,海是包羅萬象的,也有人說,海就像人生一樣,有浮有沉。面朝大海,有的人開闊了胸襟,有的人感悟了人生。正如詩人所說「大海是變幻的生活,生活是洶湧的海洋」,人生海海,皓首以為期。

這也許就是與大海相遇的收穫,董力說,與海相遇,開闊了眼界,拓寬了思路,強大了內心。孫藝洲說,最大的收穫,是經歷了人和事。正如海洋需要燈塔的指引,人生也需要燈塔的引導。尼格買提的燈塔是前輩們,前輩們的敬業、執著、純粹,指引他在職業這條道路上不斷前行。

 保護海洋,綠色海洋從我做起

想要了解大海,還要真正深入海裡。嘉賓們來到海上環衛號,加入海洋環衛的隊伍,清理海洋垃圾。

他們跟隨90後的海上環衛隊員,體驗年輕環衛隊員的生活,追溯海洋垃圾來源。垃圾多產生於沿海或江邊,很多垃圾是隨江進入海洋,會汙染海洋環境和海洋生物。無人機每天都會對相對應海域進行巡查,發現垃圾定位。海上環衛隊每天出海4趟,清理垃圾。這些海上環衛隊員其中不乏90後年輕人,他們懷著單純的想法,想把家鄉的海洋保護好。他們稱自己為「海的兒子」,生於海,長於海,也奮鬥於海,奉獻於海。所以,才有最真切的體會,大海給予的不只是生命,還有豁達、包容、勇立潮頭的奮勇,潛移默化地,潤物無聲地滋養著他們,塑造著他們。

當嘉賓們加入清理海洋垃圾的隊伍,才發現海洋垃圾之多之雜。這些垃圾可能是塑料瓶蓋子,可能是小零食袋子,人們扔垃圾的時候可能只是一個很小的動作,但收拾垃圾卻耗費很大的工作量。海上環衛隊清理垃圾,並將垃圾進行分類。

海洋是生命的起源,給了人類豐富的資源,但與此同時,人們對海洋的過度開發、向海洋任意傾倒垃圾等行為,也給海洋造成了傷害。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海洋已無力再承受持續的汙染。保護海洋,要從每個人做起,從做好每一件小事做起。正如尼格買提所說,我們要知道海洋為人類吸納了什麼,承擔了什麼。值得一提的是,錄製期間,劇組工作人員堅持垃圾分類,維護現場環境,綠色生活從你我做起。

下一期,節目又將迎來哪位飛行嘉賓?尼格買提、孫藝洲、董力又將帶著觀眾完成哪些生活探索?答案盡在每周五15:18分央視網全終端上線,每周日晚九點檔央視綜藝頻道播出的《你好生活》!

(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央視網)

相關焦點

  • 中國海洋學會分論壇 呼籲保護海洋生態呵護藍色家園
    呼籲保護海洋生態呵護藍色家園分論壇現場中國網9月6日訊 2013年9月2-3日,「保護海洋生態,呵護藍色家園」研討會在中國海洋學會2013年學術年會後順利召開,會議吸引來自國家海洋局局屬各單位、沿海省市海洋局、科研院所、涉海企事業單位和高校等單位的領導和專家110餘人參加。
  • 藝術家用塑料廢品製作15米「死亡鯨魚」,呼籲人們保護海洋環境
    藝術家用塑料廢品製作15米」死亡鯨魚「,呼籲人們保護海洋環境什麼算是藝術?對於這個問題,或許有人會回答:繪畫屬於藝術,也有人會說:雕刻屬於藝術。但其實藝術是一個大圈,而這個圈最開始只有一些傳統項目才被人們認可為藝術。
  • 保護海洋環境從我做起!威海400人參與「淨灘」公益行動
    要像對待生命一樣關愛海洋。9月8日上午,「守護美麗海岸線 我們共同行動」活動在威海市孫家疃小學舉行,孫家疃街道工作人員、華益社工工作人員、孫家疃小學師生們和部分社區居民、遊客近400人參加活動,會上成立了由中國海洋發展基金會支持、華益社工組建的海洋環境保護志願服務隊,隨後大家前往葡萄灘清理近海垃圾,並進行分類處理。
  • 「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江蘇省自然資源廳舉辦世界海洋日...
    根據自然資源部通知要求,結合江蘇省疫情防控要求和實際情況,江蘇省自然資源廳組織江蘇省海塗研究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和南京海底世界等單位共同舉辦了面向社會公眾的海洋日主題線上系列宣傳教育活動,以達到呼籲社會大眾採取切實措施保護海洋環境,維護健康的海洋生態系統,提升公眾海洋意識的目的。今年的海洋日系列活動以「保護紅樹林 保護海洋生態」為主題。
  • 《大連市海洋環境保護條例》正式施行
    《條例》是在國務院生態環境機構改革,即海洋環境保護職責劃歸生態環境部後,制定並出臺的第一部海洋環境保護地方性法規,全面規範了大連行政區域內的海洋環境保護工作,在強化大連市海洋環境監督管理,促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法治保障和統領作用。
  • 海闊憑魚躍|保護海洋環境,我們能做些什麼?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詩人沒有想到一千多年後的今天司空見慣的景象恐將淪為遙遠的夢想2019年世界海洋日呼籲:「珍惜海洋資源 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或許是時候思考:我們對海洋做了什麼?人類對海洋做了什麼?海洋保護協會的數據顯示,陸地活動佔了海洋塑料汙染的80%以上,僅有不到20%來自海洋活動,比如漁業和船舶。海洋是一個巨大的連通系統,洋流、潮汐、大氣運動,都會造成海洋垃圾的到處移動。即使是內陸地區的人隨手扔下的垃圾,在未得到妥善處理的情況下,最後都可能流落到海洋中,並隨著洋流而四處流竄,甚至是被海浪衝上世界各地的海岸。
  • 遼寧省海洋與漁業廳採取措施加強海洋環境保護
    中國網海洋訊 據遼寧省海洋與漁業廳辦公室消息,2月13日,國家海洋局黨組書記、局長劉賜貴一行到大連開展渤海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調研,召開了座談會,並發表了重要講話,對渤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提出了新的要求。遼寧省海洋與漁業廳高度重視,15日,廳長何煥秋召開廳長辦公會議,組織專題學習劉賜貴局長講話精神,研究落實海洋生態環境監管保護措施,部署當前具體的推進措施和辦法。一、加強能力建設,提高監測監控質量一是紮實推進近岸海域海洋生態環境監測和評價。
  • ...大鵬先行——大鵬新區多舉措保護海洋環境,加快構建海洋汙染...
    美好的生態環境是大鵬灣的天賦,更是大自然的饋贈。大鵬新區人一直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著這片海灘、這灣碧水,因為他們清醒地認識到保護好海洋生態環境,就是保護好大鵬新區發展的道路。結合新區打造「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的戰略目標,五部門探索構建「海域—流域—陸域」海洋環境保護體系,貫徹「海陸統籌」「以海定陸」的綜合治理理念,推動制定信息共享機制、聯合會商機制、聯動執法機制、聯合督察機制等海洋環境綜合治理四大常態化機制,明確分工,保障《備忘錄》「強實操、嚴規範、重時效」的特點。
  • 南大洋:最後的純淨之海,科學家呼籲更多措施保護那裡的物種多性
    南大洋也是地球上最後的一片純淨之海,科學家們呼籲更多的措施來保護那裡的物種多樣性。根據最近發表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PLOS ONE)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目前南大洋的海洋保護區的面積至少需要翻一番,才能充分保護南極的生物物種多樣性。今年一個國際理事會正在審議的提案,將大大改善那裡受保護的各種生境,維持魚類種群數量,並增強該地區應對氣候變化影響的能力。
  • 保護海洋生態環境,讓我們一起為大自然發聲
    ——對潛水教練開展「保護珊瑚,保護海洋」培訓活動——◇◆◇◆◇◆◇◆◇◆◇◆◇◆◇◆◇◆◇◆◇◆◇◆◇◆◇◆◇◆◇◆◇◆◇◆◇◆◇◆◇◆◇◆◇◆◇◆◇◆◇◆◇◆◇◆一、嚴禁每位員工及遊客帶走沙子、貝殼在海邊遊玩或者潛水,嚴禁遊客、員工捕捉、採摘海洋生物或攜帶出島,禁止任何人從沙灘上帶走沙子、貝殼等。
  • 國家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戰略路線圖分析
    與陸域相比,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具有複雜性高、改善難度大、時間滯後性長、不可控因素多等特點,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成效距離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仍有較大差距,保護形勢依然非常嚴峻。2018年國家海洋生態環境管理體制發生重大變化,原國家海洋局的海洋環境保護職責劃入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打通了「陸地和海洋」,為系統推進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奠定了基礎。
  • ...大鵬新區多舉措保護海洋環境,加快構建海洋汙染防治新格局!
    美好的生態環境是大鵬灣的天賦,更是大自然的饋贈。大鵬新區人一直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著這片海灘、這灣碧水,因為他們清醒地認識到保護好海洋生態環境,就是保護好大鵬新區發展的道路。結合新區打造「世界級濱海生態旅遊度假區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載區」的戰略目標,五部門探索構建「海域—流域—陸域」海洋環境保護體系,貫徹「海陸統籌」「以海定陸」的綜合治理理念,推動制定信息共享機制、聯合會商機制、聯動執法機制、聯合督察機制等海洋環境綜合治理四大常態化機制,明確分工,保障《備忘錄》「強實操、嚴規範、重時效」的特點。
  • 大連地方立法保護海洋生態環境
    大連地方立法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推出灣長制、海岸線退縮制、海上環衛工作機制等新舉措8月25日,記者從大連市人大常委會獲悉,經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批准,《大連市海洋環境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於明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 海洋是什麼 海洋為什麼被汙染 海洋認證OBP如何保護生態環境
    海洋(SEA)是地球上最廣闊的水體的總稱,海洋的中心部分稱作洋,邊緣部分稱作海,彼此溝通組成統一的水體。洋,是海洋的中心部分,是海洋的主體。世界大洋的總面積,約佔海洋面積的89%。大洋的水深,一般在3000米以上,最深處可達1萬多米。
  • 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遼寧縱容違法圍海填海致海洋生態破壞問題...
    中國經濟網北京7月31日訊(記者曹紅豔)中央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31日向遼寧省反饋督察情況時指出,近年來遼寧全省大規模違法圍海、填海問題突出,海洋管理等部門和有關地方政府雖然進行處罰,但基本沒有按海域使用管理法規定要求恢復原狀,也未追究相關人員責任,一罰了之、以罰代管,由於處罰金額遠遠低於填海所得
  • 兩會代表針對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建言獻策 建立制度體系守護碧海銀灘
    這是他第三年提交加強海洋環境保護相關建議。  沈滿洪對於加快推進杭州灣海域汙染防治的心情極為迫切。他告訴記者:「再不加快推進後果可能不堪設想」。  杭州灣海域環境汙染嚴重。相關數據表明,近年來杭州灣海域南岸富營養化指數在短短幾年內翻倍上升。  在我國汙染防治攻堅戰七大標誌性戰役中,唯一涉及的海域是渤海。
  • 我國近岸局部海域汙染嚴重 海洋呼籲法制組合拳
    對海洋經濟開發來說,雖然海水還是蔚藍色,但過度開發也在某種程度上把海洋變成了「紅海」。陸源汙染居高不下 藍色海洋呼籲法治組合拳來自國家海洋局近日的公開消息稱,2015年我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基本穩定,但近岸局部海域汙染嚴重。典型海洋生態系統健康狀況不容樂觀,有86%處於亞健康和不健康狀態。
  • 全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召開
    他強調,要用新體制凝聚新優勢,用新思路謀劃新突破,在新起點上奮力開創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新局面,努力建成「水清、岸綠、灘淨、灣美、物豐、人和」的美麗海洋。李幹傑指出,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明確將海洋環境保護職責整合到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新時代增強陸海汙染防治協同性和生態環境保護整體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
  • 生態環境部介紹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等情況並答問
    會後,「基礎四國」舉行了新聞發布會,共同發表《第二十九次「基礎四國」氣候變化部長級會議聯合聲明》並回答了媒體提問,呼籲共同維護多邊機制,同舟共濟、攜手應對氣候變化,積極推動COP25大會取得成功。劉友賓:下面,請霍傳林副司長介紹情況。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副司長 霍傳林:各位記者朋友、女士們、先生們,大家上午好!
  • 海洋保護區:生態環境保護新視角
    「海洋保護區的建立和有效管理落後於陸地上的自然保護區,但它們同樣重要。世界迫切需要一個全面的海洋保護體系,以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和重建海洋生產力。」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索爾海姆說,「自2016年以來,國際社會在建立海洋保護區上的努力給予國際海洋環境保護行動以巨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