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海洋生態環境,讓我們一起為大自然發聲

2021-01-21 亞龍灣海底世界

三亞亞龍灣海底世界

小暑已至,高考已結束,開啟暑假度假模式。海邊度假是當下最受歡迎的旅遊方式之一,今年疫情期間不能出國遊,很多人選擇了國內的海南三亞,亞龍灣海底世界這裡空氣清新、沙灘海浪、落日夕陽,海水區域位於亞龍灣國家級珊瑚礁自然保護區內,景區不僅擁有中國醉迷人的沙灘、海灣,而且在其附近海域保存著完整的珊瑚族群,還有色彩絢麗的熱帶魚類,是中國乃至世界開展海底觀光旅遊的最佳景區之一。

——對潛水教練開展「保護珊瑚,保護海洋」培訓活動——

◇◆◇◆◇◆◇◆◇◆◇◆◇◆◇◆◇◆◇◆◇◆◇◆◇◆◇◆◇◆◇◆◇◆◇◆◇◆◇◆◇◆◇◆◇◆◇◆◇◆◇◆◇◆◇◆

一、嚴禁每位員工及遊客帶走沙子、貝殼

在海邊遊玩或者潛水,嚴禁遊客、員工捕捉、採摘海洋生物或攜帶出島,禁止任何人從沙灘上帶走沙子、貝殼等。

二、保護海洋環境,人人有責

在這裡呼籲大家重視海洋環境的保護,不隨地亂扔垃圾,為廣大遊客科普珊瑚礁保護的知識、為海洋發聲——「不破壞、不傷害、不採集珊瑚和其他海洋生物,並盡力維護海洋生物的生存」。

三、擁抱藍色海洋,珍愛生命搖籃

半潛觀光、潛水是探秘亞龍灣海底世界水下活動最佳方式。觀賞和全身體驗到奇妙的海底世界,呼籲每位遊客、員工擁抱藍色海洋,是我們的生存環境,珍愛生命搖籃。

保護我們藍色家園,海洋是生命的搖籃,海洋的環境與人類息息相關,讓我們每一個人行動起來,保護海洋,守護這片珊瑚海...

相關焦點

  • 關注海洋生態保護,我們在路上
    給遊客發放保護海洋環境宣傳冊幫助環衛工人清理海灘垃圾合影留念為提高保護海洋環境的意識,並呼籲廣大市民積極加入海洋生態保護和海洋生物保護的行動中來,近日,中建八局四公司安裝公司紅島安置區項目開展「藍色海洋-綠色希望」海洋生態保護活動。
  • 讓我們今晚8:30一起在線為地球發聲|2020地球一小時
    原標題:2020年「地球一小時」實現數位化的團結 | 讓我們3月28日晚8:30一起在線為地球發聲3月27日,綠會國際部收到了「地球一小時」(Earth Hour)活動主辦方就2020年「地球一小時」活動發布的新聞稿
  • 生態環境部介紹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等情況並答問
    媒體作為營造知海愛海良好氛圍的關鍵力量,是生態環境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衷心希望各位媒體朋友繼續深切關心、深度報導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去年11月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對我部生態環境保護的基本情況進行了介紹。近一年來,生態環境部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精神,組織召開了全國海洋生態保護工作會議和渤海綜合治理攻堅戰座談會。
  •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布會介紹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進展等情況
    今天的新聞發布會,我們邀請到海洋生態環境司柯昶司長、國家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王菊英副主任,向大家介紹我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有關情況,並回答大家關心的問題。下面,我先通報近期我部的幾項重點工作。關於第一個問題,首先要看到,此次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明確把原環境保護部的全部職責和其他六個部門相關的職責整合到一起,組建生態環境部,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動實現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的一個重大舉措,是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一場深刻變革和巨大進步,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裡程碑意義。我個人理解,有兩個方面深刻變化。
  • 保護自然生態環境 向陽少年推出童聲版《大自然在說話》
    保護自然生態環境 向陽少年推出童聲版《大自然在說話》 大字 日期:2020-04-16 來源:南昌新聞網
  • 海洋生態破壞嚴重 人類應該怎樣保護生態環境阿迪達斯海洋環保
    海洋調空著天氣和氣候,保持著氣溫的穩定,滋潤著大氣並為河流,湖泊補充著水分。由於海洋的存在,人類才能呼吸,因為海洋能吸收二氧化碳,並製造氧氣。雨林和其他陸地生態系統同樣重要,但沒有了海洋,陸地上就不會有生命。地球上被稱為生物圈的空間約97%有海洋構成。
  • 2020地球一小時線上熄燈為地球發聲開啟生物多樣性保護全球行動年
    我們希望通過今年地球一小時的主題「以生命之名,為地球發聲」, 鼓勵公眾在杜絕非法野生物貿易、減少一次性塑料使用、減少食物浪費及選擇可持續生產的食材上積極行動,為地球發聲,共同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而努力。北京市民間組織國際交流促進會副會長高雙進為今年的地球一小時發來祝賀:「京促會已連續六年參與主辦『地球一小時』活動,我們願與國際夥伴一起不斷努力做到『與自然共生』。」高雙進也表示,近年來,中國不斷加大環境治理力度,加快產業和能源結構調整,推進可再生能源發展,首都的生態文明建設工作已在穩步進行中。未來,京促會希望與WWF一起不斷努力,聯合民間社會力量,為人類環保事業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 2020地球一小時線上熄燈,為地球發聲開啟生物多樣性保護全球行動年
    全球最大型的可持續環保活動『2020地球一小時』以『為地球發聲』作為主題,呼籲人類與自然達成一個新的協議,這項協議將使自然與人的關係從浪費、毀滅性的關係轉變為基於關愛、尊重及可持續使用的關係WWF希望通過今年地球一小時的主題「以生命之名,為地球發聲」, 鼓勵公眾在杜絕非法野生物貿易、減少一次性塑料使用、減少食物浪費及選擇可持續生產的食材上積極行動,為地球發聲,共同為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而努力
  • 海洋保護區:生態環境保護新視角
    「海洋保護區的建立和有效管理落後於陸地上的自然保護區,但它們同樣重要。世界迫切需要一個全面的海洋保護體系,以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和重建海洋生產力。」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索爾海姆說,「自2016年以來,國際社會在建立海洋保護區上的努力給予國際海洋環境保護行動以巨大的動力。」
  • 全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會議召開
    他強調,要用新體制凝聚新優勢,用新思路謀劃新突破,在新起點上奮力開創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新局面,努力建成「水清、岸綠、灘淨、灣美、物豐、人和」的美麗海洋。李幹傑指出,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審議通過《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明確將海洋環境保護職責整合到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立足新時代增強陸海汙染防治協同性和生態環境保護整體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
  • 大連地方立法保護海洋生態環境
    大連地方立法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推出灣長制、海岸線退縮制、海上環衛工作機制等新舉措8月25日,記者從大連市人大常委會獲悉,經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批准,《大連市海洋環境保護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於明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 海洋是什麼 海洋為什麼被汙染 海洋認證OBP如何保護生態環境
    這些小顆粒,通常在1毫米到5毫米之間,與化妝品中使用的微珠一樣,被歸類為初級微塑料。它們是人為製成的小顆粒,而不是從海洋裡較大的塑料廢棄物中碎裂分離的微塑料。樹脂顆粒尺寸小,便於作為原料運輸,製造商可將其熔化製成各種塑料製品。不幸的是,在運輸和加工過程中對這些小顆粒管理不善,導致數十億小顆粒無意中從陸地通過排汙管道或工業廢料排放進入河流和海洋中。
  • 「大自然在說話」發布中文版《山》 馮小剛配音
    作為極具影響力的藝術家,馮小剛傾情為《山》發聲,呼籲人類行動起來保護這一自然界的古老聖殿。「大自然在說話」系列公益影片中文版《山》,馮小剛邀請人類一起傾聽來自「山」的發聲,「你們一味地從我這裡獲取利益」,如今,「你們正在靠近懸崖的邊緣,而懸崖的下面,亂石密布」。馮小剛用略帶嚴厲的陳述警醒人們,人類活動對「自然界最古老的聖殿」的破壞已經使人類面臨危險的邊緣。「大自然在說話」系列公益影片項目極富創意,宣傳語「大自然不需要人類,人類需要大自然」也別具一格。
  • 國家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戰略路線圖分析
    摘要:2018年,國家海洋生態環境管理體制重組,為系統推進海洋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奠定了基礎。與陸域相比,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具有複雜性高、改善難度大、時間滯後性長、不可控因素多等特點,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成效距離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仍有較大差距,保護形勢依然非常嚴峻。2018年國家海洋生態環境管理體制發生重大變化,原國家海洋局的海洋環境保護職責劃入新組建的生態環境部,打通了「陸地和海洋」,為系統推進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奠定了基礎。
  • 深圳「地球一小時」與自然共生,為地球發聲
    與往年不同的是,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今年的地球一小時活動首次採用全新融媒體方式,將往年的落地活動調整為線上,抖音作為2020年地球一小時推廣合作夥伴,與深圳廣電集團旗下壹深圳與深愛聽兩大客戶端進行網絡同步直播。 今年地球一小時的主題是「與自然共生,為地球發聲」。
  • 「海洋生態環境治理與海洋生態環境法治研討會」在中山大學舉行
    2019年廣東省海洋生產總值為21059億元,約佔廣東經濟總量的20%。海洋經濟的發展給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帶來的壓力日益增大。研究海洋生態環境保護意義重大。他代表省法學會對環境資源法學研究會提出三點要求:一是要堅持黨的領導不動搖。要形成貫徹黨和人民的意志的自覺。當前主要是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堅持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 生態環境部通報生態環境保護重點工作進展並就生態環境監測等有關...
    歡迎參加生態環境部5月例行新聞發布會。這是疫情發生以來,我們連續以視頻連線方式召開3場月度例行新聞發布會以後,首次恢復召開現場發布會,見到大家,倍感親切。  為全面反映我國2019年生態環境狀況,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環境保護法》規定,生態環境部會同有關部門,編制完成了《2019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和《2019年中國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
  • 世界環境日丨守護海洋,保護生態環境
    它是聯合國促進全球環境意識、提高政府對環境問題的注意並採取行動的主要媒介之一。如今,全球氣候變暖、海洋酸化、海洋汙染已經成為威脅人類生存的環境問題。   1  海洋環境汙染是什麼?   環境海洋學將海洋環境汙染定義為人類直接或間接地把物質或能量引入海洋環境,造成或可能造成發生損害生物資源、危害人類健康、妨礙包括漁業在內的海洋活動、損害海水正常使用價值和降低
  • 陸海統籌,區域協調,生態環境部系統謀劃「十四五」海洋生態保護
    「十四五」期間,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將要發生什麼變化?生態環境部日前召開重點流域水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和全國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十四五」規劃編制試點工作進展調度會,再次對海洋生態環境保護進行謀劃。所涉及的廊坊、哈爾濱、湖州等10個流域規劃試點地市和上海、深圳、錦州、連雲港等4個海洋規劃試點城市參加了調度會。
  • 「大自然在說話」中文版《天空》 陳衝:命由天定
    作為極具國際影響力與感染力的藝術家,陳衝傾情為《天空》發聲,警醒人類對大自然保護的忽視終將自食其果。它於2002年開始在中國開展項目,在氣候變化適應、淡水保護、人類健康、食品安全、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方面設計了一系列創新、實用和有廣泛示範意義的項目,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然而一切遠不止如此。    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快,為人類提供清潔的空氣、飲用水和肥沃土壤的自然生態系統正日益遭受嚴重破壞,保護國際基金會始終認為單靠全球自然保護工作者的力量還遠遠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