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渤成為首位 PADI 全球海洋大使 身體力行打擊海洋垃圾

2021-01-20 美通社

北京2020年9月2日 /美通社/ -- 黃渤,中國最具票房號召力的演員之一,優秀的電影工作者,身兼中國電影家協會副主席。 黃渤憑藉專業的表演素養和語言天賦,塑造了一個又一個家喻戶曉、深入人心的電影角色。代表作有《瘋狂的石頭》《泰囧》《親愛的》《心花路放》《尋龍訣》《我和我的祖國》等。2009年,憑藉電影《鬥牛》獲第46屆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2012年,憑藉懸疑喜劇電影《殺生》獲第20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和第4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男演員獎。2017年,他憑藉電影《冰之下》獲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2018年,黃渤執導並主演了電影《一齣好戲》。2020年,黃渤先生正式成為 PADI 全球海洋大使。2020年8月31日,黃渤先生身體力行,在海裡進行了 PADI 打擊海洋垃圾專長課程(Dive Against Debris)訓練和水下實踐活動。

作為一位 PADI 進階開放水域潛水員,黃渤的家鄉青島,是一座被大海包圍的海濱城市,正是這樣的成長環境,讓黃渤對海洋和水下的世界尤其鍾愛。「水下完全像另外一個世界,你在水下會特別的專注,不會有任何雜亂的東西進入你的大腦。」黃渤說自己是水命,太喜歡潛水了,從三亞到大堡礁、帛琉、紅海、地中海,很多熱門潛點都已經「打卡」。

黃渤在微博上也經常分享自己的潛水經歷,分享海底大片的同時也不忘提醒大家要保護海洋。

他是一位熱衷公益事業的明星,作為WWF的森林保護大使,黃渤與國家地理一起提出「拒絕塑料星球」倡議,親自發起了「筷樂行動」環保公益活動,呼籲大家減少使用一次性筷子。

黃渤說:「塑料汙染對海洋造成的危害令人觸目驚心,我們平時隨手一扔的塑膠袋、塑料吸管、塑料瓶等等,都有可能對海洋生態環境和海洋生物造成極大的傷害。和大家一起努力,從簡單的小事做起,隨身攜帶環保筷、帶著自己的保溫杯、使用環保布袋購物……改變自身的習慣。讓大海還原屬於她的藍色。」

2020年,黃渤先生正式成為 PADI 全球海洋大使。他認為,每個人一次微小的環保行動,就能治癒我們的藍色星球。正是帶著對海洋的熱愛,他攜手 PADI 號召更多人加入海洋衛士的行列,和PADI一起尋找十億海洋火炬手,一起探索奇遇,守護蔚藍。

2020年8月31日,黃渤先生身體力行,在海裡進行了 PADI 打擊海洋垃圾專長課程(Dive Against Debris)訓練和水下實踐活動。經過水底的探索和搜尋,從水下撿拾到多達7公斤的塑料瓶、玻璃瓶、廢棄魚線,以及金屬製品等海洋垃圾,並進行了分類處理和數據記錄。黃渤表示,希望可以為海洋生態貢獻自己的力量。

黃渤 PADI 全球海洋大使

完成潛水後,黃渤感慨道:小時候愛『扎猛子』式的下海,大海是童年的玩樂場,但是這些年的潛水經歷中讓他看到越來越多的塑料製品等海洋垃圾漂浮在海面上,或沉積在海底,十分心痛。黃渤還了解到在太平洋上甚至都有一個被大量垃圾堆積而成的島嶼,面積竟可達到5個英國那麼大……這些都讓他更加堅定地想要為海洋發聲,號召更多人關注海洋的健康。

黃渤潛水撿拾垃圾

作為全球最具規模和最受認可的潛水員培訓機構之一,一直以來,PADI 不僅堅守著對海洋和潛水事業的熱愛,還始終守護著海洋的清澈與潮起潮落。「我們呼籲大家共同參與為海洋發聲,並從自己做起,細心呵護我們地球的心臟。善待蔚藍的海洋環境,就是善待人類自己。」 PADI 中國總裁樓彥女士說到,「期待與你一起,不忘初衷,為海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做出更多努力和貢獻。」

相關焦點

  • 黃渤成為首位PADI全球海洋大使 身體力行打擊海洋垃圾 | 美通社
    黃渤憑藉專業的表演素養和語言天賦,塑造了一個又一個家喻戶曉、深入人心的電影角色。2020年,黃渤先生正式成為 PADI 全球海洋大使。2020年8月31日,黃渤先生身體力行,在海裡進行了 PADI 打擊海洋垃圾專長課程(Dive Against Debris)訓練和水下實踐活動。
  • 打擊海洋垃圾,三亞中仁聯盟從未停步!
    (原標題:打擊海洋垃圾,三亞中仁聯盟從未停步!) 今年,三亞中仁聯盟參與了認領一個潛點計劃,中仁聯盟一直以來積極參與海洋保護、淨灘、珊瑚保育等公益活動,中仁聯盟也一直呼籲和動員每一位遊客、潛水員參與到保護海洋的隊伍中來!
  • 無境深藍正式成為聯合國環境署海洋垃圾全球夥伴關係會員單位
    日前,無境深藍正式成為了聯合國環境署海洋垃圾全球夥伴關係的會員單位,為海洋垃圾的治理和政策倡導提供來自中國的數據和助力。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於2012年發起「防止和減少海洋垃圾全球夥伴關係」計劃,旨在保護海洋免受來自陸地汙染物質的侵襲。新的夥伴關係將作為協調平臺,努力將同一領域的不同組織聯繫在一起,鼓勵政府、非政府組織、科學家和學者開展合作。
  • 海洋「垃圾島」不斷擴容,日益成為海洋毒瘤
    海洋汙染是全球十大環境問題之一。 全球有5座「垃圾島」,最大的約160萬平方公裡 8月11日,庫斯託在接受俄媒採訪時表示,疫情期間的相對隔離狀態給海洋帶來了些許喘息機會,但海洋環境問題卻不能因此被忽略,「一個事實是,海洋中的『垃圾島』體積越來越大,是時候引起人們的重視了」。
  • 強制垃圾分類,海洋垃圾治理迎利好
    那麼此次,經過近20年的「倡導」,上海終於「動了真格」,將垃圾分類納入法治框架,具有了強制性,其效果也就顯現出來。在我看來,此次上海實行的強制垃圾分類,不僅有助於緩解上海「垃圾圍城」的困境,對海洋垃圾治理來說也是一個重大利好消息。眾所周知,海洋垃圾的重要來源就是陸地。一條條奔騰入海的河流不僅給海洋帶來了水和營養物質,也將居民生活垃圾和企業生產垃圾帶到了海洋。
  • 參與全球海洋垃圾治理(新時代新步伐)
    如今,海洋垃圾遍布海生物棲息領域,據悉,每年漂流、傾倒入海的塑料垃圾就達800萬噸,而且90%未被回收。這些海洋垃圾諸如廢舊漁網、繩索等已成為「暗殺武器」,每年致使超過10萬頭鯨、海豚和海豹死亡。此外,汙水及溫室氣體排放等也在加速海洋環境惡化,全球海洋治理機制滯後也令人堪憂。   在此大背景下,中國積極參與海洋垃圾治理。
  • 周晉峰獲邀參加聯合國會議 | 全球海洋塑料垃圾治理
    #全球海洋塑料垃圾治理 1 #減塑撿塑 13#海洋垃圾 111月4日,周晉峰博士收到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理事機構秘書處秘書Jorge Laguna-Celis先生致信,獲邀參加將於2020年11月9日至13日線上舉行的海洋垃圾和微塑料問題不限成員名額特設專家組
  • 世界海洋日|塑料海?去年中國海洋垃圾超七成為塑料
    研究顯示,這些塑料在海洋中被打碎、分解,會變成直徑不超過5毫米的顆粒,再通過食物鏈、水等各種方式,再次出現在人類的生活中。中國海洋垃圾數據:海灘區域最多作為擁有較長海岸線的國家,中國的海洋環境也正受到海洋垃圾,特別是塑料垃圾和微塑料的威脅。
  • 塑料海洋:全球海岸線發現的海洋垃圾90%與塑料製品有關
    全球海岸線上發現的海洋垃圾中有90%與一次性塑料製品有關:瓶子,吸管,食品包裝和普通包裝。塑料無法生物降解,至多分解成較小的碎片。人們會在藤壺、海蚯蚓和片腳類動物這些濾食性動物的體內發現微塑料顆粒,而這些生物反過來又會被包括魚在內的大型海洋生物吃掉,最終被端上人類的餐桌,進入我們自己的肚子裡。  攝影師Mandy Barker童年時就喜歡在海邊玩耍,撿貝殼、浮木。
  • 沃爾沃環球帆船賽開海洋峰會 呼籲解決海洋垃圾
    2014-15沃爾沃環球帆船賽進行環球航行的過程中,抵達過地球上人跡罕至的角落,也看到了形形色色的海洋環境問題。在美國紐波特的停靠期間,賽事針對海洋垃圾問題召開了海洋峰會。學術界、企業界、慈善機構和國家和地方政府都參與其中,為如何解決海洋垃圾問題展開了積極的探討。
  • the ocean—海洋破爛王的清理計劃!
    請身體力行為它做些什麼!」這句話聽上去很是令人難以抗拒,但真能做到的人確實不多。要知道改變世界並不是紙上談兵,更不是好萊塢電影裡惹人心動的橋段,而是一個極為漫長的過程,且結果並非可以估量的。而19歲的荷蘭少年Boyan Slat卻不這麼認為,他堅信自己五年內就可以將全球海洋中的200億噸塑料垃圾清理乾淨。
  • 全球每年800萬噸的海洋垃圾,都是塑料惹的禍?
    如今的海洋垃圾,已經成為嚴重的環境汙染問題之一,前段日子,大型海洋塑料垃圾清理系統,海洋進化,用一條船拖著,從美國舊金山啟程。目的地,是440多公裡以外的海域,這一系統將在那裡,試運行兩周。之後,它將被拖到大太平洋垃圾帶,清理那裡的,塑料垃圾。
  • ...來自於海洋、傾倒於海洋」 與「海洋垃圾」截然不同 不可混為一談
    個別媒體在報導時,將海洋廢棄物(Waste)等同於海洋垃圾(Trash),錯誤地將向海洋傾倒的廢棄物總量當作是海洋垃圾的入海總量,這是概念混淆。允許向海洋傾倒的廢棄物與海洋垃圾截然不同,將它們混為一談主要是有兩個方面的混淆:一是物質類型的混淆。
  • 對我國海洋塑料垃圾問題的新認識
    從1996年起,其塑料產量佔世界總產量的比例就提高到30%以上,1996年以後便一直在4000萬噸以上,而且長期居於世界首位,相應產生的進入環境的未合理管控的塑料垃圾也是如此。據報導,甚至到2016年,美國該年仍產生4200萬噸塑料垃圾,位居全球首位。
  • 「難纏」的海洋塑料垃圾
    圖 | 網絡  在《科學》雜誌子刊《科學進展》發布題為《美國向陸地和海洋排放了多少塑料垃圾》的研究報告中,研究人員估計2016年美國共向環境中無序排放了224萬噸塑料垃圾,多達145萬噸的美國塑料垃圾最終流入了距離海岸線50公裡內的地方,這意味著美國也是造成世界沿海塑料汙染的主要國家之一。
  • 山東建設海洋強省,5類海洋產業規模居全國首位
    張建東說,作為國家唯一的海洋牧場建設綜合試點省份,目前山東有省級以上海洋牧場示範區(項目)105處,其中國家級44處,佔到全國的40%,穩居全國首位。同時,海洋牧場正在成為海洋漁業發展新六產的綜合載體。
  • 撿拾海洋垃圾送永久海豚夥伴《劍網3》力推海洋公益 保護海洋動物
    適逢東海系列地圖區全面上線,《劍網3》在玩家升級過程中設置了「結緣白海豚」等一系列任務,在任務過程中,玩家將親自參與到海洋公益的活動中來,撿拾海洋垃圾,保護海洋生物等等,在玩家在完成幫助擱淺藍鯨回歸海洋、教訓捕鯨人、清理海洋雜物、救助白海豚等一系列公益任務,且為「白小奇」進行14天的投餵後,即可獲得海豚摯友「白小奇」的永久陪伴!
  • 美國是塑料垃圾的頭號生產國 海洋塑料汙染方面排名全球第三
    美國是塑料垃圾的頭號生產國 海洋塑料汙染方面排名全球第三 2020-11-03 10:56:50 來源:科技日報 10月30日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的一篇最新研究論文表明,
  • 東協峰會通過《曼谷宣言》,首倡聯合解決海洋垃圾難題
    第34屆東協峰會於6月22日至23日於曼谷舉行,東協10國領導人就地區與全球發展議題展開了討論。在常見的地緣政治議題外,他們還特別關注了可持續發展問題。22日,東協10國領導人通過了打擊海洋垃圾的《曼谷宣言》,將採取共同行動減少區域內的海洋垃圾,《曼谷宣言》成為東協就治理海洋垃圾達成的第一份協議。
  • 荷蘭用海洋垃圾建造生態島
    人工生態島的休閒沙灘       越來越多的城市垃圾處理成為令人頭疼的問題目前人們處理垃圾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把它們進行堆積或填埋,有的地區對垃圾進行處理後再建立各種形態的公園或廣場。如今,荷蘭科學家決定把這種方法移植到海洋中,利用海洋中各種各樣的漂浮垃圾(尤其是塑料垃圾)建造人工生態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