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說塑料垃圾會對海洋生物造成不可逆的傷害,也經常會在網絡上看到海洋生物被塑料纏住的圖片。那麼,海洋裡的塑料垃圾究竟會造成多大的影響?
漂在海上的塑料包裝袋。圖 | unsplash.com
最近,Oceana發布了一份報告,報告中首次詳細說明了塑料垃圾對美國海洋哺乳動物和海龜的影響數據——在研究的1792個實例中,有88%是被列為瀕危的海洋動物,其中包括夏威夷僧海豹、海牛、斯特勒海獅等六種瀕臨滅絕的物種。
報告指出,自2009年以來,美國海岸線發現近1800隻海洋哺乳動物和海龜,不幸誤吞塑料或遭塑料纏住。研究人員發現,海洋動物最容易誤吞釣魚線、塑料片、塑膠袋、氣球和食品包裝,而打包繩、塑膠袋、氣球則是纏住海洋動物的罪魁禍首。
小海龜以及從它體內取出的104片塑料。圖 | 網絡
在《科學》雜誌子刊《科學進展》發布題為《美國向陸地和海洋排放了多少塑料垃圾》的研究報告中,研究人員估計2016年美國共向環境中無序排放了224萬噸塑料垃圾,多達145萬噸的美國塑料垃圾最終流入了距離海岸線50公裡內的地方,這意味著美國也是造成世界沿海塑料汙染的主要國家之一。
不易降解的塑料垃圾
塑料因性質穩定、質輕可塑、成本低廉等優勢被廣泛應用,全球億噸級年產量的背後是不足25分鐘的平均使用時間、超百年的降解速度、僅9%的回收利用率以及自然環境中近60億噸的塑料垃圾。
這些塑料垃圾因處置失控進入海洋,部分經過物理、化學和生物過程裂解成塑料碎片甚至微塑料,引發視覺汙染、生物纏繞、漁業減產、航行安全、生物體積聚等問題,嚴重影響著海洋生態系統健康以及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回收的塑料瓶。圖 | pixabay.com
海洋塑料垃圾治理行動
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遍布全球海洋環境,給海洋生態環境和生物帶來危害,並對海洋生態系統和人類健康造成潛在風險。
藝術展。圖 | unsplash.com
目前,多個國際組織和國家開始深入研究、呼籲採取行動共同應對海洋塑料垃圾及微塑料汙染問題,包括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G20海洋垃圾行動計劃」、聯合國環境大會奈洛比倡議發起的「清潔海洋行動」等,已經將海洋塑料汙染和微塑料問題上升到了全球治理的層面。
下面一起來關注下未來的海洋預報信息。
11月27日-12月2日
臺灣海峽東北風7-8級、陣風9-10級,3.0-5.0米的大到巨浪;
福建中南部沿海東北風5-6級、陣風7級,1.8-2.8米的中到大浪;
廈門沿海東北風5-6級,1.3-2.3米的中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