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環境署呼籲減少塑料垃圾以清潔海洋

2020-11-30 觀察者網

據新華社6月6日報導,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索爾海姆6日呼籲更多國家減少塑料垃圾,使海洋更加清潔。

聯合國首次海洋大會正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應對海洋汙染是會議的一個焦點。索爾海姆當天在聯合國總部接受了全球上百萬人籤名的一份請願書,請願書呼籲各國在未來5年內逐步淘汰一次性塑料製品。

索爾海姆在活動上說,目前已經有20多個國家承諾減少塑料垃圾,但要想大幅減少每年進入海洋的800萬噸塑料垃圾,我們還需要更多國家做出承諾。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今年2月啟動了「清潔海洋」運動,向海洋垃圾「宣戰」。該機構指出,化妝品中的塑料微粒成分和一次性塑料製品的過量使用是海洋垃圾的主要來源,「清潔海洋」運動的目標是在2022年前消除這類垃圾。

資料顯示,每年有800多萬噸塑料進入海洋,對海洋生物、漁業、旅遊業造成嚴重影響,經濟損失達80億美元。據估計,塑料垃圾每年導致上百萬隻海鳥、10萬頭海洋哺乳動物、難以計數的魚類死亡。有研究顯示,如果對現狀置之不理,到2050年,海洋中塑料垃圾的重量將超過魚的重量。

(記者倪紅梅 王建剛)

相關焦點

  • 世界海洋日:減少塑料垃圾,清潔藍色家園
    隨著人類活動向海洋深度推進,這片藍色空間正在悄然化身為「塑料海」。6月8日,2018年世界海洋日,海洋生態保護、塑料汙染的議題再度成為社會關注的重點。   6月8日,全國高考進入第二天,2018世界海洋日也如期而至。為保護海洋生態,2009年,第63屆聯合國大會將每年的今天確定為「世界海洋日」,旨在呼籲人們保護海洋生態,促進海洋可持續發展。
  • 聯合國及多國政府官員、專家探討促進海洋塑料垃圾消減-中新網
    聯合國及多國政府官員、專家探討促進海洋塑料垃圾消減 2019-11-07 20:50:18芊燁 攝   中新網上海11月7日電 (記者 陳靜)華東師範大學7日披露,在「消減海洋塑料垃圾-2019上海論壇」上,來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聯合國環境署等機構專家;法國、泰國、中國等國政府官員等共同探討解決海洋塑料垃圾問題的挑戰、機遇和戰略,以及促進塑料垃圾消減等話題。
  • 「難纏」的海洋塑料垃圾
    我們常常說塑料垃圾會對海洋生物造成不可逆的傷害,也經常會在網絡上看到海洋生物被塑料纏住的圖片。圖 | 網絡  在《科學》雜誌子刊《科學進展》發布題為《美國向陸地和海洋排放了多少塑料垃圾》的研究報告中,研究人員估計2016年美國共向環境中無序排放了224萬噸塑料垃圾,多達145萬噸的美國塑料垃圾最終流入了距離海岸線50公裡內的地方,這意味著美國也是造成世界沿海塑料汙染的主要國家之一。
  • 聯合國發布研究報告稱全球海洋垃圾防治形勢日趨嚴峻
    ,12月5日,在墨西哥坎昆市召開的聯合國第13次生物多樣性會議上,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發布了全球海洋垃圾汙染研究報告。該報告顯示,全球海洋垃圾防治形勢日趨嚴峻,呼籲各國加大力度制定措施加緊治理。受到垃圾威脅的海洋生物與日俱增這份名為「海洋垃圾:理解、預防和減輕對海洋和海岸帶生物多樣性的不利影響」的報告稱,自2012年以來,全球受到海洋垃圾影響的海洋生物種群數量已從663種增加到817種。
  • 一年一度的世界地球日:怎樣減少塑料垃圾帶來的汙染?
    ,論壇上來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會、聯合國環境署等機構專家及各國的政府官員共同探討了解決海洋塑料垃圾問題的挑戰、機遇和戰略,以及促進垃圾消減塑料循環以及塑料的可持續生命周期管理等話題,並發布了《消減海洋塑料垃圾——2019上海論壇宣言》,為未來在海洋塑料垃圾的探索、檢測和治理等方面提出了倡議。
  • 荷蘭少年發明海洋垃圾回收船 可減少海中塑料
    19歲的荷蘭少年博揚·斯萊特(右)正籌款開發「海洋塑料垃圾回收項目」。該項目主體是外形像箭頭的清潔回收船 (左上),兩側帶有浮柵,採用太陽能和潮汐能作為動力(左下)  晚報 黃燕芳 綜合報導  人類對地球環境的汙染正變得日益嚴重,尤其是對海洋環境的汙染,已經致使海洋中垃圾普遍增多。尤其是塑料材質的垃圾,不僅威脅到海洋生物的生存,而且對人類船舶航行安全、食品安全同樣造成影響。
  • 環保科普|減少和預防海洋垃圾及微塑料
    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小百科」  篇五:減少和預防海洋垃圾及微塑料  近年來,海洋垃圾汙染問題日趨嚴重在強降雨天氣,固體垃圾可隨地表徑流進入雨水排放系統,進而進入海洋;用於個人清潔用品的塑料微珠、衣服脫落的聚酯纖維等可隨汙水處理廠汙水排放進入海洋環境。
  • 革命性海洋垃圾清理系統亮相舊金山 處理1.8萬億件塑料垃圾碎片
    聯合國環境署地球冠軍獎獲得者博揚·斯拉特(Boyan Slat)和他的海洋清理團隊今天推出了革命性的海洋垃圾清理系統。這一系統今天將從舊金山金門大橋出發,前往太平洋垃圾帶(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處理1.8萬億件塑料垃圾碎片。
  • 減少塑料的排放才是減少海洋垃圾唯一途徑
    減少塑料的排放才是減少海洋垃圾唯一途徑 2020-08-05 09: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IBM公司打造AI「化身」,回答關於海洋垃圾的種種問題
    簡而言之,「藍色巨人」正在與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合作,展示如何利用信息技術與人工智慧解決海洋垃圾挑戰。這項工作也是IBM公司的一項重要投資,將以免費形式向環境署方面提供。海洋環境確實面臨著嚴峻挑戰: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估計,每年約有800萬噸塑料製品流入海洋,相當於每分鐘傾洩一輛滿載塑料的垃圾車。
  • 陳根:減少塑料的排放才是減少海洋垃圾唯一途徑
    文/陳根塑料垃圾已經在全球普遍存在,2015年,管理不當的塑料估計為6.3 Pg,其中79%最終被填埋或釋放到自然環境中,而有部分就通過河流或城市排水管被輸送到海洋中,在那裡,它在沿海沉積物、海洋環流和深海中堆積。
  • 陳根:減少塑料的排放才是減少海洋垃圾唯一途徑
    文/陳根塑料垃圾已經在全球普遍存在,2015年,管理不當的塑料估計為6.3 Pg,其中79%最終被填埋或釋放到自然環境中,而有部分就通過河流或城市排水管被輸送到海洋中,在那裡,它在沿海沉積物、海洋環流和深海中堆積。
  • 研究稱地球海洋垃圾九成來自十條河流 減少一半將是巨大成功
    參考消息網12月14日報導 英媒稱,據德國亥姆霍茨環境研究中心發表的研究報告顯示,地球海洋中有90%的塑料垃圾是通過10條河流進入的,而這10條河流全部位於印度、非洲和中國。研究報告負責人克裡斯蒂安·施密特說:「將這些河流集水處的塑料垃圾減少一半將是巨大的成功。為了改善環境,必須要加強廢棄物管理,提高公眾對這一問題的意識。」報導稱,每年僅通過長江進入海洋的塑料垃圾就達150萬噸,泰晤士河僅18噸,與之相比算是小巫見大巫了。
  • 海洋環保科普(2)|減少和預防海洋垃圾及微塑料,我們能做些什麼?
    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小百科」減少和預防海洋垃圾及微塑料近年來,海洋垃圾汙染問題日趨嚴重,已經成為「一個影響到世界各大洋的全球性環境問題」。據統計,人類迄今生產的83億噸塑料製品中約63億噸已被棄置,其中79%進入垃圾填埋場或自然環境中,僅9%被回收利用。陸域垃圾通過河流、雨水衝刷等多種途徑進入海洋,並在海洋環境中不斷累積。據估算,約80%的海洋垃圾來自陸地,其中塑料垃圾約佔垃圾總量的80-95%,全球每年向海洋中排放塑料垃圾重量約800萬噸。
  • 周晉峰獲邀參加聯合國會議 | 全球海洋塑料垃圾治理
    #全球海洋塑料垃圾治理 1 #減塑撿塑 13#海洋垃圾 111月4日,周晉峰博士收到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理事機構秘書處秘書Jorge Laguna-Celis先生致信,獲邀參加將於2020年11月9日至13日線上舉行的海洋垃圾和微塑料問題不限成員名額特設專家組
  • 800萬噸塑料垃圾威脅海洋,盛產三文魚的挪威如何應對?
    同時,他們的研究發現讓人詫異:城市垃圾不合理投放成為多數海洋垃圾的來源。聯合國統計數據也同樣證實了這一點,近些年來每年平均有500萬至1300萬噸的塑料垃圾,從都市下水道排入江河後被注入大海,或從大小船舶上直接傾倒入海。
  • 聯合國環境署:全球生物多樣性對人類意義重大
    新華網奈洛比5月22日電(記者宋晨郭倩)聯合國環境署淡水和海洋生態環境政策實施司負責人傑奎琳·阿爾德日前表示,當今全球生物多樣性正面臨嚴峻挑戰,人類應尋求可持續發展道路,在保護全球生物和生態環境的同時,實現經濟和社會的同步發展。
  • 洗臉化妝少用「微塑料」 給海洋魚類一個清潔家園
    而實現深度潔淨的「清潔工」——一種名叫微塑料的小小顆粒珠,正成為危害海洋魚類的溫柔殺手。日前舉行的第283期東方科技論壇聚焦「微塑料海洋汙染與控制」,與會專家呼籲應該禁止在個人護理品中添加用於深度清潔的微塑料顆粒,至於「臉要更乾淨,妝容更美麗」,可以尋找可生物降解的替代材料與新技術。「海洋幾乎已經成了一個塑料世界」。
  • 世界海洋日|塑料海?去年中國海洋垃圾超七成為塑料
    6月8日,世界海洋日。為保護海洋生態環境,2009年始,第63屆聯合國大會將每年的這一天確定為「世界海洋日」,旨在呼籲人們保護海洋生態。而事實上,佔地球面積71%,在整個地球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中有著不可取代作用的海洋,正慢慢被我們身邊那些未經妥善處理的垃圾「填充」,這些垃圾中超過四分之三為塑料。那些進入海洋的塑料垃圾會就此消失了嗎?
  • 我國將持續加大海洋垃圾和塑料汙染的防治力度
    近日,在生態環境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針對有外媒稱中國目前是海洋微塑料的主要輸出國的報導,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副司長霍傳林回應,中國是最大的塑料生產國,但並不代表中國是塑料汙染大國,越來越多的研究也證明了這一點。海洋垃圾和塑料汙染是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熱點問題,其治理涉及生產、流通、消費多個環節,需要政府、企業、公眾共同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