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海洋日:減少塑料垃圾,清潔藍色家園

2020-11-30 環保在線

  【中國環保在線 一周看點】依海而生,向海而興。隨著人類活動向海洋深度推進,這片藍色空間正在悄然化身為「塑料海」。6月8日,2018年世界海洋日,海洋生態保護、塑料汙染的議題再度成為社會關注的重點。

 

  6月8日,全國高考進入第二天,2018世界海洋日也如期而至。為保護海洋生態,2009年,第63屆聯合國大會將每年的今天確定為「世界海洋日」,旨在呼籲人們保護海洋生態,促進海洋可持續發展。
 

  縱觀歷年來的主題,從初的「我們的海洋,我們的責任」到「海洋與可持續發展」、「眾志成城,保護海洋」,再到今年的「清潔我們的海洋」主題,保護與修復的概念更加深入地滲透到海洋生態環保中。
 

  以我國為例,近幾年,隨著國家對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視,「海陸空」環境治理體系已經建立,海洋環保、海洋生態修復成為社會普遍關注的問題。而我國在海洋科學考察、海洋環境保護、海洋生態修復、海洋資源可持續利用等方面均採取了積極行動。
 

  資料顯示,關於海洋環保,我國首部法律《海洋環境保護法》於上世紀80年代頒布,辦法遵循「海洋生態保護優先」理念,呼籲民眾減少對海洋生態的危害行為。進入21世紀,為推進海洋生態文明建設,我國出臺了20餘部配套法律。制度體系日漸完善、生態紅線從陸地延伸至海洋、海洋督察組織構建,我國海洋環保挺進了新階段。
 

  同時,從近幾年主題的改變也折射出另一個治理重點:塑料汙染。根據要求,今年的行動重點是防止塑料汙染,鼓勵尋找解決方案,改善海洋的健康。那麼,每年到底有多少塑料垃圾被排入海洋?
 

  中國環保在線查閱資料發現,每年有超過800萬噸塑料被遺棄在海洋,佔海洋垃圾的80%。而且,由於日益增長的塑料汙染,每年有100萬隻海鳥和10萬隻海洋哺乳動物因塑料汙染而喪生。也正因為此,塑料汙染給海洋生態帶來的損失每年達80億美元。
 

  作為海洋生態大的汙染源,塑料汙染被稱為是「海洋裡的PM2.5」,嚴重影響著海洋生態系統平衡,甚至間接性影響著人類身體健康。另據研究表明,到2050年,海洋中塑料垃圾的總重量可能將超過魚類。
 

  塑料,這個曾被認為是20世紀偉大的發明之一,如今,卻成為世人面前的一道難題。面對如此觸目驚心的汙染,全球提出了「塑戰速決」的口號,而在這場持久戰之中,「中國足跡」越來越深刻。
 

  據生態環境部新聞發言人劉友賓此前介紹,為加強海洋塑料汙染防治,我國做了多方面的努力:2016年開始組織開展了海洋微塑料的試點監測;開展海洋微塑料專項研究,成立研究中心;積極參與國際合作交流。相關檢測表明,我國海洋微塑料汙染總體上處於中低水平。
 

  當然,海洋環保作為一項重大工程,需要政府、企業、民眾的共同參與。雖然世界海洋日每年的主題經常變換,但人類對塑料汙染的關注、治理不應該停止。正值2018世界海洋日,讓我們向塑料宣戰:減少塑料使用,如果必須使用,請記住儘量循環利用。

相關焦點

  • 聯合國環境署呼籲減少塑料垃圾以清潔海洋
    據新華社6月6日報導,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索爾海姆6日呼籲更多國家減少塑料垃圾,使海洋更加清潔。 聯合國首次海洋大會正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應對海洋汙染是會議的一個焦點。索爾海姆當天在聯合國總部接受了全球上百萬人籤名的一份請願書,請願書呼籲各國在未來5年內逐步淘汰一次性塑料製品。
  • 環保科普|減少和預防海洋垃圾及微塑料
    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小百科」  篇五:減少和預防海洋垃圾及微塑料  近年來,海洋垃圾汙染問題日趨嚴重,已經成為「一個影響到世界各大洋的全球性環境問題」。在強降雨天氣,固體垃圾可隨地表徑流進入雨水排放系統,進而進入海洋;用於個人清潔用品的塑料微珠、衣服脫落的聚酯纖維等可隨汙水處理廠汙水排放進入海洋環境。
  • 發起「藍色市民」倡議減少海洋垃圾和微塑料汙染
    本網訊   12月3日,APEC海洋垃圾與微塑料研討會暨海洋資源可持續利用研討會在福建廈門召開。本次研討會由APEC海洋可持續發展中心、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主辦。來自中國、智利、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秘魯、菲律賓、俄羅斯、越南等11個APEC經濟體代表共120餘人參會。
  • 洗臉化妝少用「微塑料」 給海洋魚類一個清潔家園
    而實現深度潔淨的「清潔工」——一種名叫微塑料的小小顆粒珠,正成為危害海洋魚類的溫柔殺手。日前舉行的第283期東方科技論壇聚焦「微塑料海洋汙染與控制」,與會專家呼籲應該禁止在個人護理品中添加用於深度清潔的微塑料顆粒,至於「臉要更乾淨,妝容更美麗」,可以尋找可生物降解的替代材料與新技術。「海洋幾乎已經成了一個塑料世界」。
  • 海洋環保科普(2)|減少和預防海洋垃圾及微塑料,我們能做些什麼?
    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小百科」減少和預防海洋垃圾及微塑料近年來,海洋垃圾汙染問題日趨嚴重,已經成為「一個影響到世界各大洋的全球性環境問題」。據統計,人類迄今生產的83億噸塑料製品中約63億噸已被棄置,其中79%進入垃圾填埋場或自然環境中,僅9%被回收利用。陸域垃圾通過河流、雨水衝刷等多種途徑進入海洋,並在海洋環境中不斷累積。據估算,約80%的海洋垃圾來自陸地,其中塑料垃圾約佔垃圾總量的80-95%,全球每年向海洋中排放塑料垃圾重量約800萬噸。
  • 減少塑料的排放才是減少海洋垃圾唯一途徑
    減少塑料的排放才是減少海洋垃圾唯一途徑 2020-08-05 09: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陳根:減少塑料的排放才是減少海洋垃圾唯一途徑
    文/陳根塑料垃圾已經在全球普遍存在,2015年,管理不當的塑料估計為6.3 Pg,其中79%最終被填埋或釋放到自然環境中,而有部分就通過河流或城市排水管被輸送到海洋中,在那裡,它在沿海沉積物、海洋環流和深海中堆積。
  • 陳根:減少塑料的排放才是減少海洋垃圾唯一途徑
    文/陳根塑料垃圾已經在全球普遍存在,2015年,管理不當的塑料估計為6.3 Pg,其中79%最終被填埋或釋放到自然環境中,而有部分就通過河流或城市排水管被輸送到海洋中,在那裡,它在沿海沉積物、海洋環流和深海中堆積。
  • 中歐攜手舉辦「藍色地球」海灘清潔日 為下一代共創藍色未來
    人民網北京9月17日電 (記者 單薇)黃昏的海灘上,一隻海鳥蹣跚而行,最終一頭栽倒在地上,科學家走過來撿起了海鳥,在對它的屍體解剖中,我們看到,海鳥的胃裡塞滿了五顏六色的塑料碎片,正是這些被它誤食的塑料碎片把它毒死了。這是天津中海油總公司禮堂正在播放的電影《塑料海洋》中描繪的一幕。
  • 荷蘭少年發明海洋垃圾回收船 可減少海中塑料
    19歲的荷蘭少年博揚·斯萊特(右)正籌款開發「海洋塑料垃圾回收項目」。該項目主體是外形像箭頭的清潔回收船 (左上),兩側帶有浮柵,採用太陽能和潮汐能作為動力(左下)  晚報 黃燕芳 綜合報導  人類對地球環境的汙染正變得日益嚴重,尤其是對海洋環境的汙染,已經致使海洋中垃圾普遍增多。尤其是塑料材質的垃圾,不僅威脅到海洋生物的生存,而且對人類船舶航行安全、食品安全同樣造成影響。
  • 海洋超半數垃圾為泡沫塑料 陸地是最大來源
    在這一天,全球都會舉行大規模的海岸清潔活動(ICC活動)。今年,我國有99家機構和團體聯合參與此次活動,5541名志願者在18個城市進行了海岸垃圾清潔,清理海岸線長達37460米,各種各樣想像不到的海洋垃圾讓人震驚。對此,《生命時報》進行了獨家報導。
  • 世界海洋日|塑料海?去年中國海洋垃圾超七成為塑料
    6月8日,世界海洋日。為保護海洋生態環境,2009年始,第63屆聯合國大會將每年的這一天確定為「世界海洋日」,旨在呼籲人們保護海洋生態。而事實上,佔地球面積71%,在整個地球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中有著不可取代作用的海洋,正慢慢被我們身邊那些未經妥善處理的垃圾「填充」,這些垃圾中超過四分之三為塑料。那些進入海洋的塑料垃圾會就此消失了嗎?
  • 一年一度的世界地球日:怎樣減少塑料垃圾帶來的汙染?
    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作為一個專門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其主要目的就是在於提高民眾對於現有環境問題的意識,並動員民眾參與到環保運動中,通過綠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
  • 減少海洋塑料垃圾 日政府敲定塑料資源循環戰略
    中新網5月31日電據日本共同社報導,當地時間31日,日本政府在相關閣僚會議上匯總了旨在減少會嚴重汙染環境的塑料垃圾流入大海的行動計劃,並正式敲定了削減國內塑料垃圾排放的「塑料資源循環戰略」和關於海岸漂抵垃圾對策的基本方針
  • 800萬噸塑料垃圾威脅海洋,盛產三文魚的挪威如何應對?
    根據統計,挪威大約70%的出口收入來自海洋工業。海洋產業每年為全球經濟貢獻約1.5萬億美元。聯合國數據顯示,全世界超過30億人依靠海洋為生,包括海洋清潔能源、現代漁業、海運海工、海洋旅遊等在內,預計到2050年海洋產業在世界經濟中的比重將上升到20%。
  • 「難纏」的海洋塑料垃圾
    我們常常說塑料垃圾會對海洋生物造成不可逆的傷害,也經常會在網絡上看到海洋生物被塑料纏住的圖片。圖 | 網絡  在《科學》雜誌子刊《科學進展》發布題為《美國向陸地和海洋排放了多少塑料垃圾》的研究報告中,研究人員估計2016年美國共向環境中無序排放了224萬噸塑料垃圾,多達145萬噸的美國塑料垃圾最終流入了距離海岸線50公裡內的地方,這意味著美國也是造成世界沿海塑料汙染的主要國家之一。
  • 研究稱地球海洋垃圾九成來自十條河流 減少一半將是巨大成功
    據英國《每日快報》網站12月12日報導,非洲的尼羅河和尼日河,中國的長江、黃河、海河和瀾滄江(流入中南半島後稱為湄公河),以及印度的恆河和印度河,是給環境造成災難性汙染的罪魁禍首,因為這些河都是世界上最長的大河,河兩岸生活著數量龐大的人口。研究報告負責人克裡斯蒂安·施密特說:「將這些河流集水處的塑料垃圾減少一半將是巨大的成功。
  • 海洋清潔項目在太平洋展開試驗 利用洋流收集塑料垃圾
    海洋清潔項目在太平洋展開試驗 利用洋流收集塑料垃圾2018-05-24 16:32出處/作者:cnBeta.COM整合編輯:漢堡超人責任編輯:dengjinchao 據外媒New Atlas報導,今年早些時候海洋清潔項目(Ocean Cleanup Project)團隊宣布已經租賃一個前海軍基地來組裝首個巨型垃圾收集裝置。
  • 生態環境部:切實推進海洋垃圾和微塑料防治 為全球海洋治理提供...
    人民網北京9月25日電(趙春曉)25日,生態環境部召開例行新聞發布會。會上,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司長霍傳林表示,海洋廢棄物和海洋垃圾是不一樣的。通常講的海洋廢棄物是疏浚物等八類允許傾倒的物質,主要以清潔疏浚物為主。如果從海洋垃圾的角度來講,塑料垃圾確確實實是海洋垃圾裡面佔比最大的,大概在80%左右。
  • 守護「地球之心」—海洋:塑料垃圾汙染防治迫在眉睫
    微塑料,一般指粒徑小於5mm的塑料物,實際包括各種合成聚合物的類似汙染,暫稱「微塑料」。包括輪胎橡膠磨損後的顆粒,個人護理用品起清洗、清潔等摩擦作用的「微珠」,洗衣廢水中的合成纖維、油漆塗料粉刷後逸散的微粒等。   微塑料遷移性強,海洋是其重要匯聚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