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世界地球日:怎樣減少塑料垃圾帶來的汙染?

2020-12-04 塑料機械網86pla

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今年的宣傳主題是「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作為一個專門為世界環境保護而設立的節日,其主要目的就是在於提高民眾對於現有環境問題的意識,並動員民眾參與到環保運動中,通過綠色低碳生活,改善地球的整體環境。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覺醒,塑料帶來的憂慮與日俱增,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審視塑料對環境造成的傷害。

01「隱形殺手」微塑料的威脅

據了解,全球每年生產的塑料超過3億噸,其中約有200萬至800萬噸塑料會進入海洋。那些尺寸小於5毫米的塑料碎片就是微塑料,它們的化學性質較為穩定,難以降解,可以在海裡存在數百甚至數千年。

近年來,我國持續開展微塑料調查與研究。在「向陽紅01」船全球航次中,科考隊員獲得了近千份海水濾膜樣品。初步數據分析發現,微塑料在全球各大洋廣泛存在,特別是在一些洋流匯集區豐度更高,並且在南極地區的海水中也有微塑料存在。

02消減海洋塑料垃圾

2019年11月7日,「消減海洋塑料垃圾-2019上海論壇」在崇明舉行,論壇上來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會、聯合國環境署等機構專家及各國的政府官員共同探討了解決海洋塑料垃圾問題的挑戰、機遇和戰略,以及促進垃圾消減塑料循環以及塑料的可持續生命周期管理等話題,並發布了《消減海洋塑料垃圾——2019上海論壇宣言》,為未來在海洋塑料垃圾的探索、檢測和治理等方面提出了倡議。

事實上,我國一直沒有放鬆對海洋塑料垃圾的治理,並已採取了一系列積極措施,主要歸納為六點:推動無害化處理、加強專項治理、強化大眾參與、開展監測評價、加大科學研究、參與國際合作。

2007年,我國就開始將海洋垃圾納入海洋環境例行檢測範圍。

2016年,將海洋微塑料納入海洋環境常規監測範圍並已經組織開展了海洋微塑料試點監測和專項研究。

2017年,還成立了海洋垃圾和微塑料研究中心,在大洋、極地開展了海洋微塑料的監測活動。

此外,近年來我國出席並於多個論壇會議上達成了關於海洋塑料垃圾問題的計劃及聲明。如聯合國環境署區域海行動計劃、《控制危險廢物越境轉移及其處置巴塞爾公約》、《東亞峰會領導人關於應對海洋塑料垃圾的聲明》、《G20海洋垃圾行動計劃的實施框架》等,致力於全球海洋塑料垃圾治理體系的建設並推進全球攜手共同解決海洋塑料垃圾問題。

03出臺塑料製品禁限名錄,實行垃圾分類

隨著塑料汙染問題的加重,我國愈加重視。

2020年1月1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了新版限塑令——《關於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對四個重點領域(不可降解塑膠袋、一次性塑料餐具、賓館酒店一次性用品、快速塑料包裝)的塑料使用進行了限制。

此外,就如文章《塑料「汙名化」:從20世紀的「鍊金術」到「最糟糕的發明」》中,小編所認為的那樣,塑料作為人工發明的一種材料,並無好惡。我們能做的無非就是合理規劃使用後的用途,使之變廢為寶。在此背景下,實施垃圾分類具有重要意義。

2019年,隨著《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進入正式實施期,一場全國性的垃圾分類拉開序幕。緊隨上海,北京、天津、重慶、廣州、杭州、武漢、成都等城市都逐步開展或者強化強制性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以及實施相應的處罰制度。

04知識連結:世界自然基金會曾經呼籲各國

同意訂立一項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國際條約,以杜絕塑料汙染洩露至海洋。

基於全球條約承諾,制定塑料減量、回收及管理的國家級目標,包括建立可以體現塑料問題跨國性的高透明度報告機制。

部署合適的政策工具。鼓勵製造和使用再生塑料而非新塑料,並鼓勵創新,使用可行的、對環境影響較小的塑料替代品。

與行業和民間社會團體合作,確保將塑料的生產、消費、廢棄物管理和回收利用作為一個整體,利用基於系統的方法,避免採取單獨、分散或象徵性的政策行動。

在國內和以出口塑料垃圾為處理方式的國家投資建立對生態無害的垃圾管理系統,以保障長期的經濟、社會和環境效益。

制定有效的生產者責任延伸製法律法規,將其作為所有塑料生產行業的政策機制,以確保企業在收集、減量、重複使用、回收利用和管理其貿易鏈產生的塑料垃圾方面,承擔更多的責任。

對塑料系統中所有利益相關方在生產、收集和廢棄物管理的所有政策實施上,進行充分的監測和合規管理。

在適當的各級地方開展工作,並加大對城市管理方法的投入,以建立健全的管理計劃和透明會計機制,來防治塑料洩露至水系統或進入其他管理不當的廢棄物處理機制中。

相關焦點

  • 世界海洋日:減少塑料垃圾,清潔藍色家園
    6月8日,2018年世界海洋日,海洋生態保護、塑料汙染的議題再度成為社會關注的重點。   6月8日,全國高考進入第二天,2018世界海洋日也如期而至。為保護海洋生態,2009年,第63屆聯合國大會將每年的今天確定為「世界海洋日」,旨在呼籲人們保護海洋生態,促進海洋可持續發展。
  • 令人擔憂的未來,2040年,塑料垃圾會怎樣的方式汙染地球?
    (圖片說明:每年都有大量動物死於人類發明的塑料垃圾)可是,當塑料傳播得越來越廣,甚至連南極洲、地球最深的海溝都無所不至的時候,人們才意識到地球這個家園,已經被塑料佔領了。即便如此,我們對於塑料汙染的了解仍然非常有限,遠不如對臭氧空洞那麼深入。尤其是在低中收入國家,塑料垃圾的生存、管理、和處理方式及地點都比較混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想要真正控制住塑料汙染,我們就必須對它有一個徹底的了解。
  • 猖獗的塑料垃圾 |「白色汙染」進攻海洋,塑料微粒進入食物鏈
    無所不在的塑料製品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但由此產生的塑料垃圾,對生態環境造成不少汙染。以塑膠袋為首的塑料製品造成的白色汙染正在一步步危害自然環境和人們的正常生活。散落在街頭的塑料垃圾會堵塞下水道,汙染水體和土壤,甚至被動物吃掉,進入人們的食物鏈。
  • 【防治塑料汙染】觸目驚心!塑料汙染知多少:我們的地球正在默默...
    【防治塑料汙染】觸目驚心!塑料汙染知多少:我們的地球正在默默承受著這些→ 2020-11-09 23: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產生地球10%的氧氣!海洋中的塑料汙染減少製造氧氣的生物數量
    海洋塑料汙染是一個非常嚴重的問題,不僅影響海洋生物,還影響整個全球生態系統,包括美國。你可能認為這只是我們吃的魚的問題,但海洋塑料似乎還有另一個主要影響:它們可能會減少地球上製造我們呼吸的氧氣的生物體的數量。
  • 地球塑料垃圾無處不在,汙染有多嚴重?人從口食入,又從肛門排出
    作者:文/虞子期塑料垃圾在環境汙染之中佔比非常大,上到高峰,下到深海,可以說真的是「無處不在」。根據《科學進展》雜誌發布新研究表明,科學家們又在南極洲內發現了一次性物品的微粒塑料顆粒,這再次引發了人類對環境汙染的擔憂,因為塑料垃圾的威脅已經蔓延到了世界各地,所以人類對環境的汙染還在加劇之中,並且是越來越強。
  • 海洋微塑料現狀沒那麼可怕 減少塑料垃圾是關鍵
    通常情況下,粒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被稱為微塑料。近幾年,微塑料日益受到學術界和社會公眾的關注。國內外相關研究團隊已在淡水、深海、土壤,以及北極海冰、積雪、空氣,甚至食物中發現了微塑料。那麼,怎樣理解微塑料存在的現狀及潛在危害?如何減少微塑料?
  • 地球的一半|各國治理塑料汙染給了我們什麼啟發?
    自20世紀初起,塑料的發明及使用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大便利。現在人們的生活已經離不開塑料,並且愈發依賴。然而,大量的塑料製品也帶來了日漸嚴重的環境汙染問題。世界自然基金會於2019年發布的報告《通過問責制解決塑料汙染問題》顯示,由於塑料循環利用的不足與有效管理機制的欠缺,75%以上的塑料成為了廢棄物,其中1/3已經變成塑料垃圾流入自然環境中,對生態系統特別是海洋造成日益嚴峻的汙染。
  • 發起「藍色市民」倡議減少海洋垃圾和微塑料汙染
    本網訊   12月3日,APEC海洋垃圾與微塑料研討會暨海洋資源可持續利用研討會在福建廈門召開。本次研討會由APEC海洋可持續發展中心、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主辦。來自中國、智利、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秘魯、菲律賓、俄羅斯、越南等11個APEC經濟體代表共120餘人參會。
  • 塑料:扼住地球呼吸的「白色汙染」,何去何從
    塑料,是人類活動中重要的基礎材料,其化學穩定性好,不易降解,高效高性能、單位成本低, 因此在社會生產和居民生活中應用廣泛,自1950年以來,塑料的使用量一直呈指數級增長。但由於不規範生產、使用、丟棄、處置塑料,會造成資源能源浪費,帶來生態環境汙染,影響群眾健康安全, 給世界帶來了巨大可持續性挑戰。
  • 新技術有望大幅減少塑料廢料對地球環境的汙染
    新技術有望大幅減少塑料廢料對地球環境的汙染 來源:科技日報時間:2020-11-26 09:35:42 多層塑料材料在食品和醫療用品包裝中無處不在,這是因為多層聚合物可賦予塑料薄膜特殊的性能,如耐熱性或水分控制等,但常規方法很難回收這些多層塑料材料。
  • 減少海洋塑料垃圾 日政府敲定塑料資源循環戰略
    中新網5月31日電據日本共同社報導,當地時間31日,日本政府在相關閣僚會議上匯總了旨在減少會嚴重汙染環境的塑料垃圾流入大海的行動計劃,並正式敲定了削減國內塑料垃圾排放的「塑料資源循環戰略」和關於海岸漂抵垃圾對策的基本方針
  • 聯合國環境署呼籲減少塑料垃圾以清潔海洋
    據新華社6月6日報導,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索爾海姆6日呼籲更多國家減少塑料垃圾,使海洋更加清潔。 聯合國首次海洋大會正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應對海洋汙染是會議的一個焦點。索爾海姆當天在聯合國總部接受了全球上百萬人籤名的一份請願書,請願書呼籲各國在未來5年內逐步淘汰一次性塑料製品。
  • 美國成為世界最大塑料垃圾製造者
    近日發布於國際學術期刊《科學進展》的一項最新研究指出,美國把塑料垃圾汙染問題歸咎於亞洲國家,但美國才是世界上最大的塑料垃圾製造者。美國2016年製造的塑料垃圾量在全世界排名第一,達4200萬噸;年度人均製造塑料垃圾130.1公斤。美國雖然只有世界總人口的4%,卻製造了世界上17%的塑料垃圾。
  • 荷蘭少年發明海洋垃圾回收船 可減少海中塑料
    19歲的荷蘭少年博揚·斯萊特(右)正籌款開發「海洋塑料垃圾回收項目」。該項目主體是外形像箭頭的清潔回收船 (左上),兩側帶有浮柵,採用太陽能和潮汐能作為動力(左下)  晚報 黃燕芳 綜合報導  人類對地球環境的汙染正變得日益嚴重,尤其是對海洋環境的汙染,已經致使海洋中垃圾普遍增多。尤其是塑料材質的垃圾,不僅威脅到海洋生物的生存,而且對人類船舶航行安全、食品安全同樣造成影響。
  • 世界海洋日|塑料海?去年中國海洋垃圾超七成為塑料
    6月8日,世界海洋日。為保護海洋生態環境,2009年始,第63屆聯合國大會將每年的這一天確定為「世界海洋日」,旨在呼籲人們保護海洋生態。而事實上,佔地球面積71%,在整個地球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中有著不可取代作用的海洋,正慢慢被我們身邊那些未經妥善處理的垃圾「填充」,這些垃圾中超過四分之三為塑料。那些進入海洋的塑料垃圾會就此消失了嗎?
  • 18年減少24!塑料垃圾或導致海鳥滅絕,對人類有什麼影響?
    根據《海洋汙染通報》(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雜誌報告指出,一項新的研究再次發出警告,告訴了我們,需要警惕對塑料垃圾的使用,人類應該減少這方面的汙染。,已經完全再次回到了我們生活中,甚至侵入到了大自然的各個角落,這就是生態環境的汙染,是可以確定的事實。
  • 18年減少24%!塑料垃圾或導致海鳥滅絕,對人類有什麼影響?
    根據《海洋汙染通報》(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雜誌報告指出,一項新的研究再次發出警告,告訴了我們,需要警惕對塑料垃圾的使用,人類應該減少這方面的汙染。因為該研究指出了,無論是在鳥的胃裡面,還是在鳥的巢穴中,已經是大規模呈現出塑料垃圾,所以塑料垃圾在人類釋放之中,已經完全再次回到了我們生活中,甚至侵入到了大自然的各個角落,這就是生態環境的汙染,是可以確定的事實。塑料垃圾對鳥類的威脅在什麼地方?
  • 海鳥被迫在垃圾中築巢 日本西之島塑料垃圾汙染嚴重
    來源:經濟日報據日媒報導,位於日本東京以南約1000公裡的太平洋無人島西之島的塑料垃圾汙染嚴重,岸上散落著被海浪衝來的塑料瓶、牙刷、浮標等汙染物,並對當地海鳥的生存構成了一定威脅。據報導,10月,日本攝影師中村惠美隨測量調查隊登島時,發現到了西之島塑料垃圾的情況。
  • 減少塑料的排放才是減少海洋垃圾唯一途徑
    減少塑料的排放才是減少海洋垃圾唯一途徑 2020-08-05 09:4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