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類歷史上,最讓人又愛又恨、最飽受爭議的發明,非塑料莫屬。
大約一百年前,人類首次發明了塑料。這種材料既便宜又方便,而且用途廣泛,因此受到了廣泛的歡迎。我們買東西會用塑膠袋來包裝,喝飲料會用塑料吸管,外賣也有塑料盒,塑料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圖片說明:每年都有大量動物死於人類發明的塑料垃圾)
可是,當塑料傳播得越來越廣,甚至連南極洲、地球最深的海溝都無所不至的時候,人們才意識到地球這個家園,已經被塑料佔領了。這種材料極難被降解,不僅可以在幾十甚至幾百年內殘留下來,還會對土壤造成破壞、甚至導致大量動物誤食致死。
即便如此,我們對於塑料汙染的了解仍然非常有限,遠不如對臭氧空洞那麼深入。尤其是在低中收入國家,塑料垃圾的生存、管理、和處理方式及地點都比較混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想要真正控制住塑料汙染,我們就必須對它有一個徹底的了解。
最近,《科學》雜誌上刊登了一支國際團隊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了塑料汙染的現狀和發展趨勢。在經歷了發現、跟蹤和模擬等一系列複雜而又艱巨的工作,他們對陸地和海洋中塑料在如今及未來的流動方向。
不得不說,他們得出的結論非常悲觀:如果我們不採取有效的行動,那麼再過20年,地球的陸地及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將會增加13億噸。這意味著在2040年的時候,地球的塑料垃圾很可能會比現在多一倍。
為了估算這個數字,他們建立了一個模型,叫做塑料入海流(Plastic-to-Ocean,P₂O)模型。這個模型借鑑了多年以來關於塑料流向的數據,然後將其與現今的塑料生產、使用及管理進行了對比。
這個過程之所以複雜,是因為模型建立在全球範圍內。而實際情況是,不同國家的塑料所面臨的環境不盡相同,不論是塑料本身的尺寸、形狀、聚合物種類以及添加劑的組合,還是塑料製品的生產、使用、處理方式,都有著很大的差別。因此,他們在面臨如此複雜的現狀時,不得不考慮如何將其簡化,並且保證模型的準確性。
目前來說,世界上大約有55億人的塑料垃圾會被扔進垃圾桶之類的地方,等待著統一的處理。除此之外,還有大約20億人的塑料垃圾得不到這樣的處理,它們會被隨意丟棄在樹林裡、山中,還有大部分被直接焚毀。
而根據他們的模型,被焚燒的塑料垃圾在2040年時會大幅增加。模型結果顯示,屆時將有累計達22億噸的塑料被露天焚燒。和被傾倒在陸地的8.5億噸以及流進江河以及海洋中的4.8億噸相比,這個數字要大得多。畢竟,燃燒是處理塑料最快速也最低成本的一種手段。
但是,燃燒卻是最不可取的塑料處理方式,因為焚燒塑料不僅會造成更加嚴重的汙染,而且還可能會產生二惡英等致癌物。因此,我們目前沒有其他好的辦法來處理塑料。但唯一能做的,就是將這些塑料垃圾統一收集、處理,防止它們廣泛地流散到自然界,造成更大規模的汙染。
他們指出:如何調整這20億人的塑料垃圾處理方式至關重要,妥善的措施將會產生非常積極的結果。為此,他們一共提出了9種不同的措施。不過,其中的任何一條措施都不足以單獨解決這個問題,我們必須綜合利用這些辦法才可以,比如減少一次性塑料製品以及不可回收塑料的需求、擴大收集範圍、改善機械回收等多種手段的結合,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
(圖片說明:該模型中不同情境下2040年塑料垃圾的數量)
尤其是對於受塑料汙染最嚴重的國家來說,這樣的舉措尤為關鍵。可是,即便按照最好的情況來推測,也就是全世界都能夠按照模型裡設想的一樣採取各種有效的行動,塑料垃圾的增加仍然非常驚人,大約到2040年的時候會有7.1億噸垃圾被傾倒。即便如此,這也比完全不採取任何措施的情況下可以減少80%。
那麼,我們是否能夠接近這個理想的數字呢?有一個因素會起到重要的作用——拾荒者。
你在籃球場、街頭、體育館門口等地方,肯定見過一位滄桑的老人,蹣跚著走向你,然後問你:「瓶子還要嗎?」然後你緊忙把最後一口喝掉,將瓶子送給老人。
該研究團隊指出,在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這樣的拾荒者一共有差不多1100萬。這些塑料瓶或者其他一些塑料製品,就是他們的一項重要經濟來源。對於他們來說,這是收入的方式;對於一些走在路上的人來說,這可以避免隨手將塑料瓶扔在馬路上;而對於全人類來說,這是減少塑料被隨意丟棄、造成汙染的一個重要手段。
這個模型估算認為:這些拾荒者可能會完成全球塑料廢品回收的58%。這個數字相當驚人,比所有高收入國家正規的塑料回收行業還要高。可以想像,如果不是他們,將會有多少塑料垃圾流入河流或者海洋。
研究人員指出:我們應該把這些拾荒者列入城市廢品管理計劃,不僅要感謝他們的巨大貢獻,還要致力於改善他們在這項工作中面臨的安全問題。他們甚至認為,我們應該用無名英雄這樣的詞語來指代這些拾荒者,他們是世界上為了阻止塑料汙染毀滅生態環境而做出努力的最大希望。
(圖片說明:據統計,在2040年前,能夠將塑料垃圾投放在垃圾箱裡的人口每天應該增加50萬)
因此,如果下一次看到有人伸出手來向你要塑料瓶,請記得他們無形之中,為全世界的環保事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總之,塑料汙染是全世界的問題,也需要全世界來解決。隨著越來越多禁塑令的推行、越來越多替代品的出現、越來越多的人環保意識的增強,我相信這個問題會得到妥善的解決。只不過,我們需要快一點行動,因為這個問題解決得越晚,將會有越多無辜的動物因此而喪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