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40年將有13億噸塑料垃圾傾倒陸地和海洋

2020-08-27 生物質能觀察

一個由17名全球專家組成的團隊表示,除非世界採取行動,否則從現在至2040年期間,將有超過13億噸塑料被傾倒在陸地和海洋中。該團隊開發了一個計算機模型,以跟蹤世界各地的塑料庫存和流動。

模型表明,即使全球立即做出協調一致的努力,仍將有7.1億噸塑料垃圾被丟棄到環境中——4.6億噸在陸地上,2.5億噸在水道中。

在馬來西亞巴生港堆放的來自澳大利亞的塑料垃圾

阻止塑料進入海洋所需的行動示意圖

數量驚人的塑料垃圾

在這項開創性的研究中,他們揭示了全球廢物管理系統無法應對不斷增加的塑料垃圾所造成問題的規模。

雖然這項研究的主要重點是調查塑料是如何到達海洋的,但它也揭示了:除了1100萬噸最終進入海洋之外,每年有近3000萬噸被傾倒在陸地上,近5000萬噸被露天焚燒。

據預測,汙染水平每年都會上升。到2040年,將有1.33億噸塑料被焚燒,7700萬噸被傾倒在陸地上,2900萬噸最終進入海洋。

即使各國政府履行減少塑料汙染的承諾,汙染情況仍會發生。

利茲大學的學者分析了有效的廢物管理在減少汙染方面所起的作用,並對廢物沒有收集或管理不善時會發生的問題進行了建模。

利茲大學的首席調查員科斯塔斯·韋利斯(Costas Velis)博士是土木工程學院資源效率系統的講師,曾參與各種旨在阻止塑料流入海洋的國際倡議。

韋利斯說:「這項科學調查第一次讓我們對傾倒到世界陸地和水生生態系統中的數量驚人的塑料垃圾有了全面了解。我們現在對汙染的來源和最終的去向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除非世界採取行動,否則我們估計,到2040年,將有超過13億噸塑料汙染最終進入陸地或水體。這個數字很大,但如果不是因為大量垃圾被公開焚燒,這個數字可能會更大。但焚燒也會帶來重大的環境成本。」

科學家們表示,沒有單一的靈丹妙藥可以減少海洋中的塑料汙染,並呼籲行業和政府進行一系列幹預,他們表示這些幹預是可以實現的。

這項研究論文「打破塑料浪潮」發表在最新一期同行評議期刊《科學》(Science)雜誌上。同時發表的另一篇科學論文描述了支撐這份報告的計算機模型中的假設。

該項目由美國慈善組織皮尤慈善信託基金資助。這項研究是由四個主要機構進行:皮尤慈善信託基金、SYSTEMIQ、利茲大學和牛津大學。

焚燒塑料垃圾能破題?

大約95%的聚合塑料包裝在成為廢物之前只使用過一次。分析顯示,塑料汙染的最大來源是未收集的固體城市垃圾,其中很大一部分來自家庭。

目前,大約四分之一的塑料垃圾沒有被收集,留下個人自己處理。到2040年,產生的塑料垃圾將有三分之一未被收集。這將相當於每年1.43億噸。

當科學家們對廢塑料在整個經濟中的流動進行建模時,他們發現了問題的一個隱藏方面:大量的塑料垃圾被公開焚燒。

儘管焚燒減少了被丟棄到陸地和海洋中的廢物數量,但它會產生潛在的有毒煙霧,並導致溫室氣體排放。

如果不採取行動,計算機模擬估計,2016年至2040年期間,大約有25億噸塑料垃圾將被公開焚燒,這是預計傾倒在陸地和水環境中數量的兩倍多。

利茲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研究員埃德·庫克(Ed Cook)是參與這項研究的科學家之一,他說:「擁有空氣汙染控制技術的現代焚燒爐排放的有害物質非常少。但在露天燃燒的情況下,燃燒往往是不完整的,會釋放出各種潛在的有毒氣體,這可能會導致一系列負面的健康後果。」

庫克表示,這些有害氣體正在被處理廢物的人吸入,也被居住在附近的社區吸入。「燃燒是一把雙刃劍。它減少了最終可能進入海洋和陸地的塑料數量,但也帶來了許多其他環境問題,包括對全球變暖的重大影響。」

全球回收的無名氏英雄

研究顯示,改善廢物收集服務將是減少汙染的最大影響因素。

根據聯合國的「全球廢物管理展望」,世界上約有20億人無法獲得垃圾收集服務。根據這項研究,預計到2040年,這一數字將增長到40億人。

韋利斯說:「在沒有收集服務的情況下,人們必須就如何管理廢物做出艱難的選擇,是公開焚燒,還是傾倒在陸地上,還是直接投放到河流和沿海水域。我們的模型顯示,每多收集一噸塑料,就會減少0.18噸對水環境的汙染。」

他說:「收集廢物確實是防止汙染的最有效方法。因此,任何有效解決方案的核心都應該是向所有人提供固體廢物管理服務和基礎設施,這是聯合國11項可持續發展目標中的關鍵目標。」

由於缺乏正式的廢物收集服務,導致由拾荒者組成的非正式廢物收集群體的增長。保守估計,全世界至少有1100萬拾荒者。這個被邊緣化的群體通過篩選未收集的廢物來謀生,尋找他們可以出售的材料進行回收利用。據信,他們收集的塑料約佔全球回收塑料總量的58%,超過了所有政府環保部門的總和。

儘管在減少全球塑料垃圾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許多拾荒者缺乏基本的就業權利或安全的工作條件。

韋利斯說:「拾荒者是全球回收的無名氏英雄,如果沒有他們,進入水環境的塑料數量會大得多。因此,實施支持性政策,消除與他們活動相關的健康和安全挑戰以及更廣泛的社會挑戰,是至關重要的。」

廢物拾取者的包容、整合和自我組織,對於支持全球的循環經濟至關重要。

沒有單一解決方案

科學家們得出結論:沒有單一的解決方案可以減少塑料垃圾流入海洋。

他們使用計算機模型來調查涉及6種情況的各種幹預措施的有效性,範圍從一切照常到提高回收水平或尋找塑料的替代品,再到徹底檢修系統。

雖然單一的解決方案不夠,然而,它們加在一起可以減少流入海洋的塑料流量,達到預計2040年水平的80%。

儘管這項任務艱巨,但報告稱能夠實現,可以利用現有的技術和訣竅實現。方法是:1.減少塑料生產和消費的增長,以避免預計產生近三分之一的塑料垃圾;2.用紙和可堆肥材料代替塑料;3.設計可回收利用的產品和包裝;4.將中低收入國家的廢物收集率擴大到所有城市地區的90%和農村地區的50%左右,並支持非正規收集部門;5.建設設施,作為過渡措施,處理23%不能經濟回收的塑料。6.減少塑料垃圾出口。

科學家們說,高收入國家的重點應該是減少塑料消費,改進產品設計和回收;而中低收入國家則應該改善垃圾收集,並投資於分類和回收。

庫克表示:「這裡探討的幹預措施都可以使用現有的、已經成熟的技術來實現。我們提出的一系列方法已經在我們的能力範圍內,但它需要政治、社會和企業意願才能實現。」

「沒有單一的解決方案。我們不能簡單地說要回收所有東西或使用更少的材料,我們需要採取整體的方法來看待整個系統。」庫克說,「雖然這份報告著眼於塑料垃圾流入海洋的情況,但其帶來的好處將遠遠超出海洋環境。」

研究論文承認,這些幹預措施將減少進入海洋的塑料汙染,但無法阻止海洋塑料汙染。試圖達到接近「零塑料汙染」將需要「技術進步、新的商業模式、大量的支出,最關鍵的是創新」。

對韋利斯而言,塑料汙染研究有可能引發一場科學革命,就像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的早期報告開始提高人們對全球變暖的認識一樣,以及應對全球變暖所需的步驟。

韋利斯補充說:「這篇論文顯示了全球科學界的巨大動員,以及我們為海洋環境和其他地方的塑料汙染問題找到經濟和有效解決方案的決心。我無法預測未來,但希望我們最現實的願景能在2040年成為現實。」


來源 | 南方都市報 作者 | 史明磊

相關焦點

  • 2040年將有13億噸塑料垃圾傾倒陸地和海洋!
    北極星固廢網訊:一個由17名全球專家組成的團隊表示,除非世界採取行動,否則從現在至2040年期間,將有超過13億噸塑料被傾倒在陸地和海洋中。該團隊開發了一個計算機模型,以跟蹤世界各地的塑料庫存和流動。模型表明,即使全球立即做出協調一致的努力,仍將有7.1億噸塑料垃圾被丟棄到環境中——4.6億噸在陸地上,2.5億噸在水道中。
  • 研究警告: 到2040年將有13億噸塑料汙染環境
    一項新的研究預測,如果我們不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在未來的十年裡,會有更多的塑料垃圾對自然環境產生不可逆轉的影響。一項有關塑料垃圾的研究道明了這種情況可能會變得多麼嚴重,預計到2040年,除非採取一些重大措施來應對這一趨勢,否則將有13億噸塑料被傾倒在陸地和海洋中。從牙刷到塑膠袋,我們每年在全球生產大約3億噸塑料,其中只有大約10% 被回收。數以百萬噸計的廢物被衝入海洋,分解成難以追蹤的小碎片,而其中大部分要麼被填埋,要麼乾脆變成垃圾。
  • 到2040年,塑料汙染將達到13億噸
    除非採取全球行動,否則到2040年,估計有13億噸塑料將銷往我們的環境,包括陸地和海洋。這是根據未來20年塑料問題規模的全球模型得出的。利茲大學的Costas Velis博士說,這個數字「驚人」,但我們擁有「技術和阻止潮流的機會」。該報告發表在《科學》雜誌上。Velis博士解釋說:「這是對20年後情況的首次全面評估。」 「很難想像這麼大的數量,但是如果您能想像在平面上鋪設所有塑料,它將覆蓋英國面積的1.5倍。
  • 到2040年塑料汙染將達13億噸
    除非全世界採取行動,否則到2040年,預計將有13億噸塑料運往陸地和海洋環境。這是根據未來20年塑料問題規模的全球模型得出的。利茲大學的科斯塔斯·維利斯博士說,這個數字「令人震驚」,但我們「有技術和機會阻止這股潮流」。該報告發表在美國《科學》雜誌上。韋利斯博士解釋說:「這是對20年後情況的第一次全面評估。
  • 令人擔憂的未來,2040年,塑料垃圾會怎樣的方式汙染地球?
    這種材料極難被降解,不僅可以在幾十甚至幾百年內殘留下來,還會對土壤造成破壞、甚至導致大量動物誤食致死。即便如此,我們對於塑料汙染的了解仍然非常有限,遠不如對臭氧空洞那麼深入。尤其是在低中收入國家,塑料垃圾的生存、管理、和處理方式及地點都比較混亂。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想要真正控制住塑料汙染,我們就必須對它有一個徹底的了解。
  • 研究:2040年全球塑料垃圾至少將達到7億噸
    你還在用塑料吸管嗎?研究人員發現,即使全球的人們從現在起扔掉吸管,儘量減少塑料垃圾的產生,到2040年塑料垃圾還是會達到7億噸以上,這對於海洋和野生動植物都是一場災難。新研究發現,如果全世界聯合起來立即採取行動來降低塑料消費,預計到2040年汙染環境的塑料垃圾仍將達到7.1億公噸。
  • 陳根:數學建模評估未來20年,將有13億噸塑料充斥環境?
    文/陳根塑料汙染是一個老生常談卻又普遍存在且日益嚴重的問題。為了評估減少塑料汙染的幹預措施的有效性,來自利茲大學的研究人員對2016年至2040年的全球塑料系統對城市固體廢物和四種微塑料來源的存量和流量進行了建模。
  • 【論文故事】有多少塑料垃圾從陸地進入海洋?
    這些流入海洋裡的髒東西,已在不知不覺中成為全球性的環境問題。海洋裡到底有多少塑料垃圾?早在20世紀70年代,就有科學文獻提到了海洋塑料垃圾問題。然而之後40多年,都沒有文獻較為嚴謹地估算和分析海洋塑料垃圾的數量與來源,直到現在。
  • 美國成為世界最大塑料垃圾製造者
    》的研究報告,重新審視了美國作為塑料消費國的角色,分析了美國的塑料垃圾產生量、向處理能力欠缺的發展中國家出口塑料垃圾量以及非法傾倒量等,結論指出美國向陸地和海洋排放的塑料垃圾在全世界遙遙領先,目前美國才是世界上最大的塑料垃圾製造者。
  • ...來自於海洋、傾倒於海洋」 與「海洋垃圾」截然不同 不可混為一談
    根據生態環境部發布的《2018年中國海洋生態環境質量公報》,中國海洋廢棄物2018年的傾倒量為20067萬立方米,相比於2017年的15771萬立方米,增長約27.24%。個別媒體在報導時,將海洋廢棄物(Waste)等同於海洋垃圾(Trash),錯誤地將向海洋傾倒的廢棄物總量當作是海洋垃圾的入海總量,這是概念混淆。允許向海洋傾倒的廢棄物與海洋垃圾截然不同,將它們混為一談主要是有兩個方面的混淆:一是物質類型的混淆。
  • 美國研究稱在採取措施後,到2040年世界仍將產生7.1億噸塑料汙染
    美國的一份研究稱,儘管努力減少廢物,到2040年世界仍將有7.1億噸塑料汙染該研究發現,即使在「最佳情況」下,到2040年塑料汙染量減少80%,仍然會有巨大的增長。 積累的塑料。該研究的合著者,該項目的高級經理Winnie Lau博士說:「我們的工作最大的收穫就是,如果我們什麼都不做,那麼塑料汙染問題將變得難以控制。不採取任何行動是不可行的。 皮尤預防海洋塑料運動。
  • 中國科學家研製可降解仿生透明薄膜,克服廢棄塑料難降解問題
    研究人員表示,這種仿生薄膜材料集成了優異的光學、力學和熱學性能,並且在自然條件下可以完全生物降解,克服了廢棄塑料難以降解的問題。網友評論網友紛紛表示延伸閱讀2016年至2040年將產生13億噸塑料垃圾大約100年前,人類發明了塑料,既便宜又方便,融入大眾生活每個環節,帶來巨大便利。
  • 「塑料健康危機」可能已經開始,4款領跑疫苗,或將全部成功?
    結果表明,如果我們不在未來二十年裡對這些廢品進行廣泛幹預,13億噸塑料製品將以排山倒海之勢進入海洋和陸地。如果塑料生產和廢物產生繼續以目前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50年,管理不當的廢物量將增加一倍以上,到2025年,海洋塑料的累積量將比2010年的水平增加一個數量級。
  • 2040年前海洋塑膠垃圾將增加2倍,海洋中垃圾總量將累計達6億噸!
    最新研究顯示,除非全球企業和政府能夠大幅減少塑膠製品產量,不然,未來20年內,流入海洋的塑膠垃圾數量將會增加兩倍。路透報導,非營利組織國際固體廢物協會(ISWA) 指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一次性塑膠製品的使用量增加,亞洲偏遠海岸幾乎每天都有口罩和乳膠手套被衝上岸;全球的垃圾掩埋場也創紀錄的堆滿外帶食物容器和網購包裝。
  • 《科學》雜誌子刊:美國成為世界最大塑料垃圾製造者
    《科學》雜誌子刊《科學進展》10月30日發布題為《美國向陸地和海洋排放了多少塑料垃圾》的研究報告,重新審視了美國作為塑料消費國的角色,分析了美國的塑料垃圾產生量、向處理能力欠缺的發展中國家出口塑料垃圾量以及非法傾倒量等,結論指出美國向陸地和海洋排放的塑料垃圾在全世界遙遙領先,目前美國才是世界上最大的塑料垃圾製造者。
  • 《科學》雜誌子刊最新研究:美國成為世界最大塑料垃圾製造者
    原創 李盼文 中國環境《科學》雜誌子刊《科學進展》10月30日發布題為《美國向陸地和海洋排放了多少塑料垃圾》的研究報告,重新審視了美國作為塑料消費國的角色,分析了美國的塑料垃圾產生量、向處理能力欠缺的發展中國家出口塑料垃圾量以及非法傾倒量等,結論指出美國向陸地和海洋排放的塑料垃圾在全世界遙遙領先
  • 到2040年,流入海洋的塑料汙染將增加兩倍
    一項最近發表在《科學》雜誌上的新研究稱,如果不採取行動,每年流入海洋的塑料量,將從1100萬公噸上升到2040年的2900萬公噸。這項研究是由科學家和產業專家為皮尤慈善信託基金和諮詢公司SYSTEMIQ進行的。這項名為「打破塑料浪潮」的研究確定了可以將流入海洋的塑料汙染減少80%的措施。
  • 環保科普|減少和預防海洋垃圾及微塑料
    由於塑料垃圾具有難以降解和長距離遷移等特性,導致在全球海洋環境中廣泛分布,從近岸到深海大洋,從赤道到兩極,從表層海水到深海海底,都有海洋塑料垃圾的蹤跡。據統計,人類迄今生產的83億噸塑料製品中約63億噸已被棄置,其中79%進入垃圾填埋場或自然環境中,僅9%被回收利用。陸域垃圾通過河流、雨水衝刷等多種途徑進入海洋,並在海洋環境中不斷累積。據估算,約80%的海洋垃圾來自陸地,其中塑料垃圾約佔垃圾總量的80-95%,全球每年向海洋中排放塑料垃圾重量約800萬噸。
  • 海洋垃圾或將達6億噸!科學家已經證實,人類糞便裡發現多種塑料
    當然根據英國科學報告指出,確實按照如今的趨勢下去,海洋汙染將會成倍增長,這對海洋生物來說,將可能帶來致命的危機,當然對人類的影響也是非常巨大的,所以說我們生產塑料垃圾,最終還是回到了我們自己身上。海洋塑料垃圾到底有多嚴重?
  • 終於弄清99%海洋塑料垃圾去向,上億噸的海洋垃圾,該如何處理?
    摘要:研究終於弄清99%海洋塑料垃圾去向,上億噸的海洋垃圾,該如何處理?可以回收利用嗎?海洋垃圾回收值得嗎?有沒有更好的方式方法?據調查每年有約800萬噸海洋垃圾流入海洋,然而海面上的海洋塑料垃圾僅佔全球塑料垃圾的1%,其他的這些海洋塑料垃圾都去哪了?是不是很好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