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晉峰獲邀參加聯合國會議 | 全球海洋塑料垃圾治理

2020-11-09 中國綠髮會


#全球海洋塑料垃圾治理 1 #減塑撿塑 13#海洋垃圾 1

11月4日,周晉峰博士收到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理事機構秘書處秘書Jorge Laguna-Celis先生致信,獲邀參加將於2020年11月9日至13日線上舉行的海洋垃圾和微塑料問題不限成員名額特設專家組(以下簡稱「專家組」)第四次會議(AHEG-4)。來信中同時與周博士分享了一份將在本次AHEG-4會議上討論的專家組主席摘要預稿(Zero Draft)。


(來源:UNEP海洋垃圾和微塑料問題不限成員名額特設專家組官網截圖)

專家組根據聯合國環境大會第三屆會議(UNEA-3)第3/7號決議設立,其任務期限通過UNEA第4/6號決議第7段被延長,其中除其他外,還要求專家組審查現狀,並分析現有和潛在的與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相關應對方案的有效性。

這份摘要預稿是專家組代理主席在主席團的支持下擬訂,力求按照聯合國環境大會(UNEA)第4/6號和第3/7號決議所賦予的任務來覆蓋專家組的工作,介紹了專家組如何履行其任務,並就可能採取的應對方案向聯合國環境大會第五屆會議(UNEA-5)提供一系列意見,以供其考慮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問題的下一步工作。成員國將在本次線上舉行的AHEG-4對該摘要預稿進行協商,這種協商不被視作正式的談判。最終,該摘要預稿將形成AHEG-4會議報告的附件,以及UNEP執行主任向UNEA-5所作的報告。


(來源:UNEP海洋垃圾和微塑料問題不限成員名額特設專家組主席摘要預稿截圖)

專家組探究了防治海洋垃圾和微塑料的障礙,包括與發展中國家資源有關的挑戰;評估了各種行為者減少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的現有活動和行動,旨在長期消除向海洋的排放;並確定了支持各國應對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問題的技術和財政資源或機制。通過清單(財務和技術)、盤點及專家提交的資料開展的工作表明,迄今為止,所有障礙仍然高度相關,沒有任何障礙得到充分解決。專家組認識到,需要通過識別差距和關鍵成功因素來確定通過短期、中期和長期行動克服這些障礙的優先方法。


(來源:UNEP)

專家組注意到,應對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問題需要實施一系列政策、活動和技術,這其中有許多具有很高的財務成本。因此,成員國和組織在執行必要措施時可能面臨重要的財務障礙。

總體而言,純粹由私人基金、投資人士和機構提供的資金所佔的比例仍舊低於公共資金。各國在獲得多邊資金方面面臨的挑戰、國家預算和計劃與各種國際資金協調的困難、以及倡議、捐贈者對一些有大量塑料足跡行業關注的受限、缺乏對性別問題的明確關注、可用於社區倡議的資金有限。在此基礎上,列出了創新融資的新機會,如公私合作、混合融資、藍色債券、塑料抵消計劃、特定的塑料稅或徵費、預付處理費制度、生產者責任延伸、創新保險工具,以及環境優先採購計劃。

專家組確定了一系列國家、區域和國際應對方案,包括行動和創新方法,以及自願和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治理戰略和方法。它還確定了不同應對方案的環境、社會和經濟成本和收益,並審查了這些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專家們的討論強調必須把預防放在首位。此外,必須與所有利益攸關方開展互動和合作,以便利用現有的各種技能和方法並產生可比較的數據。

專家組從成熟度、可行性、時限和影響等方面分析了現有和潛在的應對方案和活動的有效性。原型包括:1.加強現有國際框架;2. 制定全球設計標準;3. 一個新的國際框架;4.加強區域框架;5. 制定和執行區域海洋垃圾行動計劃;6. 國家海洋垃圾行動計劃;7. 利用規管和以市場為基礎的手段,加強固體廢物管理服務;8. 預防微塑料的國家戰略。

來信中最後表示,UNEP理事機構秘書處將儘快將這份專家組主席摘要預稿翻譯成全部六種聯合國官方語文版本,並最遲在11月9日AHEG-4線上會議舉行之際提供。關於會議進展的更多信息,綠會國際部將稍後更新,歡迎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加強塑料汙染治理 全球攜手正當時
    2016年12月第13次《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發布的全球海洋垃圾汙染研究報告顯示,由於人類每年都往海洋中傾倒數噸購物袋、漁網和其他塑料廢物,目前塑料廢物已經佔據海洋垃圾的3/4,被塑料廢物汙染的海洋已經使接近400種海洋生物面臨著生存危機。
  • 加強塑料汙染治理 全球攜手正當時
    由此引發的海洋垃圾汙染也同樣嚴重。2016年12月第13次《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發布的全球海洋垃圾汙染研究報告顯示,由於人類每年都往海洋中傾倒數噸購物袋、漁網和其他塑料廢物,目前塑料廢物已經佔據海洋垃圾的3/4,被塑料廢物汙染的海洋已經使接近400種海洋生物面臨著生存危機。
  • 聯合國發布研究報告稱全球海洋垃圾防治形勢日趨嚴峻
    ,12月5日,在墨西哥坎昆市召開的聯合國第13次生物多樣性會議上,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秘書處發布了全球海洋垃圾汙染研究報告。該報告顯示,全球海洋垃圾防治形勢日趨嚴峻,呼籲各國加大力度制定措施加緊治理。受到垃圾威脅的海洋生物與日俱增這份名為「海洋垃圾:理解、預防和減輕對海洋和海岸帶生物多樣性的不利影響」的報告稱,自2012年以來,全球受到海洋垃圾影響的海洋生物種群數量已從663種增加到817種。
  • 聯合國環境署呼籲減少塑料垃圾以清潔海洋
    據新華社6月6日報導,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索爾海姆6日呼籲更多國家減少塑料垃圾,使海洋更加清潔。 聯合國首次海洋大會正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應對海洋汙染是會議的一個焦點。索爾海姆當天在聯合國總部接受了全球上百萬人籤名的一份請願書,請願書呼籲各國在未來5年內逐步淘汰一次性塑料製品。
  • 「難纏」的海洋塑料垃圾
    圖 | 網絡  在《科學》雜誌子刊《科學進展》發布題為《美國向陸地和海洋排放了多少塑料垃圾》的研究報告中,研究人員估計2016年美國共向環境中無序排放了224萬噸塑料垃圾,多達145萬噸的美國塑料垃圾最終流入了距離海岸線50公裡內的地方,這意味著美國也是造成世界沿海塑料汙染的主要國家之一。
  • 聯合國及多國政府官員、專家探討促進海洋塑料垃圾消減-中新網
    芊燁 攝   中新網上海11月7日電 (記者 陳靜)華東師範大學7日披露,在「消減海洋塑料垃圾-2019上海論壇」上,來自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聯合國環境署等機構專家;法國、泰國、中國等國政府官員等共同探討解決海洋塑料垃圾問題的挑戰、機遇和戰略,以及促進塑料垃圾消減等話題。
  • ...指數」:用塑料垃圾做領獎臺,東京奧組委關注海洋汙染|GMI-015案例
    按/Emily 核/Littlejane 編/Angel原標題:中新網:用塑料垃圾做領獎臺 東京奧組委籲關注海洋塑料汙染據日本《朝日新聞》報導,2020年東京奧運會帕運會的領獎臺,將再利用家庭等丟棄的一次性塑料進行製作。大會組委會於11日公布了這個首創項目的概要。據組委會表示,將製作約100套領獎臺,需要45噸塑料。
  • 參與全球海洋垃圾治理(新時代新步伐)
    如今,海洋垃圾遍布海生物棲息領域,據悉,每年漂流、傾倒入海的塑料垃圾就達800萬噸,而且90%未被回收。這些海洋垃圾諸如廢舊漁網、繩索等已成為「暗殺武器」,每年致使超過10萬頭鯨、海豚和海豹死亡。此外,汙水及溫室氣體排放等也在加速海洋環境惡化,全球海洋治理機制滯後也令人堪憂。   在此大背景下,中國積極參與海洋垃圾治理。
  • 聯合國警告:海洋塑料微粒汙染危害全球
    聯合國即將公開發布報告,就海洋塑料汙染潛在的危害警告全世界。(圖片來源:《獨立報》中國日報網5月22日電(信蓮) 據英國《衛報》5月21日報導,聯合國近日發布報告稱,塑膠袋、瓶子、衣服等塑料汙染滯留在海裡,不僅嚴重威脅人類健康,還會殃及海洋的生態環境。
  • 專家解讀 | 關於「禁/限塑令」助力解決海洋塑料垃圾問題的思考與...
    據估算,2018年全球1518條主要河流塑料垃圾入海通量為5.7×104~26.5×104噸(中值13.4×104噸),並在2028年達到峰值[3]。塑料垃圾在海洋中長久地存在,所引起的海洋生態危害日漸嚴重並被廣泛關注,並被聯合國環境大會列為與全球氣候變化、臭氧層耗竭、海洋酸化並列的全球重大環境問題[4]。
  • 強制垃圾分類,海洋垃圾治理迎利好
    那麼此次,經過近20年的「倡導」,上海終於「動了真格」,將垃圾分類納入法治框架,具有了強制性,其效果也就顯現出來。在我看來,此次上海實行的強制垃圾分類,不僅有助於緩解上海「垃圾圍城」的困境,對海洋垃圾治理來說也是一個重大利好消息。眾所周知,海洋垃圾的重要來源就是陸地。一條條奔騰入海的河流不僅給海洋帶來了水和營養物質,也將居民生活垃圾和企業生產垃圾帶到了海洋。
  • 專家解讀|關於「禁/限塑令」助力解決海洋塑料垃圾問題的思考與建議
    塑料垃圾在海洋中長久地存在,所引起的海洋生態危害日漸嚴重並被廣泛關注,並被聯合國環境大會列為與全球氣候變化、臭氧層耗竭、海洋酸化並列的全球重大環境問題[4]。自2011年以來,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將海洋塑料垃圾,特別是微塑料引起的環境問題列為重點議題,鼓勵各國採取措施有效應對海洋塑料垃圾問題[5]。隨後各國開始對海洋塑料垃圾問題開展大量研究,制定了諸如禁/限部分塑料製品生產和使用的政策。
  • 對我國海洋塑料垃圾問題的新認識
    二、我國海洋塑料垃圾排放量被大大高估,已獲國際上公認2015年美國學者Jambeck等人在科學雜誌發表研究論文,依據其模型和假設,把中國列為2011年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塑料垃圾排放國,在全球影響廣泛。文章估測2010年全球有480萬-1270萬噸的塑料垃圾進入海洋。
  • 生態環境部:切實推進海洋垃圾和微塑料防治 為全球海洋治理提供...
    會上,生態環境部海洋生態環境司司長霍傳林表示,海洋廢棄物和海洋垃圾是不一樣的。通常講的海洋廢棄物是疏浚物等八類允許傾倒的物質,主要以清潔疏浚物為主。如果從海洋垃圾的角度來講,塑料垃圾確確實實是海洋垃圾裡面佔比最大的,大概在80%左右。 海洋垃圾和微塑料來源是非常複雜的事情,世界各國都在研究,諸多的問題仍待我們解決。
  • 800萬噸塑料垃圾威脅海洋,盛產三文魚的挪威如何應對?
    然而,氣候變暖、海洋塑料汙染、海洋酸化以及非法捕撈正在威脅海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挪威人是如何治理的? 同時,他們的研究發現讓人詫異:城市垃圾不合理投放成為多數海洋垃圾的來源。聯合國統計數據也同樣證實了這一點,近些年來每年平均有500萬至1300萬噸的塑料垃圾,從都市下水道排入江河後被注入大海,或從大小船舶上直接傾倒入海。
  • 全球每年有800多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
    原標題:應對「白色汙染」 中國發力「限塑」   塑料是重要的基礎材料,在社會生產和居民生活中應用廣泛。不規範生產、使用、處置塑料會造成資源能源浪費,帶來生態環境汙染,影響群眾健康安全。聯合國一份報告顯示,全球所有塑料製品中,只有不到1/10會被循環利用,近八成被填埋或散落在環境中。
  • 達成全球塑料垃圾汙染防治框架
    本報日內瓦電 記者楊海泉報導: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日前發布新聞簡報稱,來自180個國家的約1400名代表5月初在日內瓦舉行為期兩周的環境保護會議,通過了一系列旨在保護人類健康和環境免受有害化學品和廢物不利影響的決定。
  • 東協十國首次向海洋垃圾「宣戰」,戳中全球「痛點」
    這是東協就海洋垃圾治理達成的首份協議,展現了東協國家攜手解決海洋垃圾問題的決心,在全面參與應對海洋垃圾治理國際進程邁出了堅定一步。「曼谷宣言」的提出,顯示出東協國家對海洋垃圾治理急迫性的普遍認同。近年來,海洋垃圾汙染形勢嚴峻,有報告顯示,全球海洋垃圾正在以每年超過800萬噸的速度增長。如果不儘快採取措施,海洋將無法負荷,人類和其他生物都將無法生存。
  • 無境深藍正式成為聯合國環境署海洋垃圾全球夥伴關係會員單位
    日前,無境深藍正式成為了聯合國環境署海洋垃圾全球夥伴關係的會員單位,為海洋垃圾的治理和政策倡導提供來自中國的數據和助力。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於2012年發起「防止和減少海洋垃圾全球夥伴關係」計劃,旨在保護海洋免受來自陸地汙染物質的侵襲。新的夥伴關係將作為協調平臺,努力將同一領域的不同組織聯繫在一起,鼓勵政府、非政府組織、科學家和學者開展合作。
  • 全球層次治理海洋問題:關於全球海洋治理的理論與實踐
    美國對待多邊主義和多邊體制的不作為、甚至反對政策(美國川普政府在退出了聯合國氣候變化《巴黎協定》後,又拒絕了上述法國帶頭提出的聯合國《全球環境公約》,不參加《全球環境公約》的談判進程),勢必影響該國在全球海洋治理中的角色。2017年,美國退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直接導致該組織在全球治理(包括全球海洋治理)中的能力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