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日內瓦電 記者楊海泉報導: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日前發布新聞簡報稱,來自180個國家的約1400名代表5月初在日內瓦舉行為期兩周的環境保護會議,通過了一系列旨在保護人類健康和環境免受有害化學品和廢物不利影響的決定。與會各國政府代表修訂了《巴塞爾公約》並通過修正案,就塑料廢棄物全球範圍管理機制達成協議,將塑料垃圾納入一個具有法律約束力的框架,從而在全球防治塑料廢棄物汙染方面作出了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大決定。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新聞簡報稱,此次會議討論並建立起了全球防治塑料廢棄物汙染框架,將使全球塑料垃圾貿易更加透明,並使之得到更好的監管,確保這種管理能夠給人類健康和環境帶來安全。與此同時,該框架還將推動建立一個新的夥伴關係,旨在以防治塑料廢棄物汙染動員工作為核心,協調政府、學術研究機構、公民和其他社會資源,發動各利益攸關方積極參與相關工作,藉助專業知識推動實施防治塑料廢棄物汙染新措施,包括提供實用支持方案和工具、最佳實踐、技術和資金援助等。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新聞簡報強調了防治塑料廢棄物汙染的迫切性和重要性,稱塑料垃圾被公認為世界上最緊迫的環境問題之一,目前已達到全球肆意蔓延的嚴重程度。據估計,全球海洋中有1億噸塑料垃圾,其中80%至90%來自陸地。從源頭上減少塑料垃圾的產生,並在此之後改善和加強廢棄物管理,將大大有助於解決這一問題。
《巴塞爾公約》全稱為《控制危險廢料越境轉移及其處置巴塞爾公約》,聯合國環境規劃署於1989年3月22日在瑞士巴塞爾組織召開世界環境保護會議通過了該公約,並於1992年5月正式生效。該公約是關於危險廢物和其他廢物最全面的國際環境協定,具有全球普遍性,目前共有187個締約國,中國於1990年3月22日籤署加入。該公約總體目標是保護人類健康和環境免受危險廢物及其他廢物的不利影響。
來源:經濟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