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警告:海洋塑料微粒汙染危害全球

2020-12-06 環球網

聯合國即將公開發布報告,就海洋塑料汙染潛在的危害警告全世界。(圖片來源:《獨立報》

中國日報網5月22日電(信蓮) 據英國《衛報》5月21日報導,聯合國近日發布報告稱,塑膠袋、瓶子、衣服等塑料汙染滯留在海裡,不僅嚴重威脅人類健康,還會殃及海洋的生態環境。

報告稱,從2004到2014年,全球塑料產量增加了38%。如果處理不當,這些塑料垃圾會破碎、分解成為更小的塑料顆粒,進入海洋之後,貽害無窮。

報告說,塑料垃圾碎片化之後,直徑可能不到5毫米。統計顯示,僅在2010一年,就有大約480萬至1270萬噸塑料垃圾被傾倒入海,幾經輾轉之後,竟然到了鯨的肚子裡。如果不加以妥善處置,外賣餐盒、菸頭、氣球這些看似不起眼的小東西都會帶來威脅。

這些內容均出自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的一份題為《UNEP前沿2016報告新興環境問題》的報告。這份報告即將於在肯亞首都奈洛比舉行的聯合國環境大會上公開發布。

科學家擔心,塑料本身含有的、以及附著在塑料上的化學物質可能導致海洋生物中毒、不育、甚至基因突變。到頭來,人類如果大量食用有毒海產品,也會跟著遭殃。

聯合國報告說,海鮮食材一旦沾染了塑料汙染,人類攝入的有關塑料的化學物質機會相應增多,從而面臨健康風險。不止如此,有的塑料汙染還會變成級細的微粒,飄浮在半空中,經呼吸進入人類體內之後,危害堪比汽車尾氣。

為了研究塑料汙染,有學者把目光投向了海鮮市場。研究發現,在印度尼西亞和加利福尼亞的市面上,逾1/4的魚已經被塑料汙染。

英國普利茅斯大學的海洋生物學教授理察·湯普森表示,有證據表明,海洋中的塑料微粒汙染對生命體有害。在實驗中只要把1%的實驗材料換成塑料,就會影響蟲子儲存能量的能力。

湯普森說:「如果人類依舊我行我素,就會到達這些臨界點——這並非沒有可比性。」湯普森還擔心,在某些人類尚未涉足的海域當中,塑料微粒垃圾問題甚至可能更加嚴重。

世界各地之中,東亞海域是塑料汙染的重災區。日本海裡的塑料汙染密度是世界其他地方的27倍。另外,太平洋上也有臭名昭著的「大太平垃圾帶」,平鋪開來,面積相當於兩個德克薩斯州。別的海洋同樣未能倖免,也有類似的「垃圾帶」。

海洋塑料垃圾危害全球。科學家傑姬·麥格萊德最近曾表示,上到蒙古高山湖泊,下到深海沉積物,到處都有塑料汙染的影子。2015年,有志願者乘坐30艘船隻,出海查看海上塑料汙染。志願者博洋·斯拉特表示,清理海洋塑料垃圾刻不容緩,以免它們變成微粒,否則更加難纏。

(編輯:孫若男)

相關焦點

  • 全球海洋塑料汙染加重 南極海域被塑料微粒汙染
    日本一項最新調查發現,南極海域已被塑料微粒汙染,部分地區汙染水平與北太平洋地區相當,這反映了全球海洋塑料汙染的嚴重性。塑料垃圾佔海洋漂流垃圾的約70%,在風吹日曬下塑料垃圾逐漸碎片化,而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垃圾就被稱為塑料微粒。
  • 英媒:海洋汙染導致海鮮愛好者可能誤食塑料微粒
    參考消息網12月4日報導 英媒稱,科學家警告說,如果你天天吃海鮮,那麼這意味著你一年可能吞下了多達1.1萬個塑料微粒,而且情況還會變得更加糟糕。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2月1日報導,研究人員發現,一份貽貝平均含有90個塑料微粒,而6個牡蠣含有大約50個塑料微粒。
  • 聯合國警告海洋汙染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17日發布年度報告,警告全球海洋汙染日益加劇,化學肥料和塑料垃圾汙染令海洋不堪重負。環境規劃署《2011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年鑑》說,氣候變化造成海水酸化,加之海洋過度開發,海洋環境已不容樂觀。現在,化學肥料和塑料垃圾又加劇海洋汙染,致使生物多樣性受到威脅、海洋水質下降、魚群死亡,沿海旅遊業受到影響。
  • 猖獗的塑料垃圾 |「白色汙染」進攻海洋,塑料微粒進入食物鏈
    無所不在的塑料製品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但由此產生的塑料垃圾,對生態環境造成不少汙染。以塑膠袋為首的塑料製品造成的白色汙染正在一步步危害自然環境和人們的正常生活。散落在街頭的塑料垃圾會堵塞下水道,汙染水體和土壤,甚至被動物吃掉,進入人們的食物鏈。
  • 道路交通塑料微粒隨風汙染全球,每年52000噸落入海洋
    科技日報北京7月14日電 據英國《自然·通訊》雜誌14日發布的最新環境報告,歐洲科學家就道路交通產生的塑料微粒汙染,在全世界範圍內的大氣傳播進行了建模研究,發現這些塑料微粒被輸運到了遙遠的區域,包括北極。根據估算,通過空氣輸運而抵達海洋的塑料微粒總量與河流中堆積的總量相當。
  • 海洋塑料汙染波及南極海域:每平方公裡最高28.6萬個微粒
    海洋塑料汙染波及南極海域:每平方公裡最高28.6萬個微粒 華義/新華社 2016-09-28 18:42 來源:澎湃新聞
  • 研究稱北冰洋塑料微粒數量創紀錄 汙染或進入人類食物鏈
    在從北冰洋5個地區採集的核心樣本中,每升海水冰塊混合物中有多達1.2萬個塑料微粒——這是以往研究結果的3倍之多。阿爾弗雷德·韋格納研究所赫爾姆霍茲極地和海洋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在樣本中發現了外包裝、油漆、尼龍、聚酯纖維和醋酸纖維素的微粒。
  • 臺媒:將海洋漂浮塑料微粒吃下肚 海鮮成新食安兇手
    據報導,臺灣綠色和平發布「海鮮中的塑料」報告,從2002年至2013年,全球塑料產量從2.04億噸增加至50兆件的塑料碎片在海上飄流,再因風化或日曬碎裂成數百或上千的塑料微粒。PAHs)等,有吸附並釋放有毒物的特性,常被海洋浮遊生物或貝類誤食,再經由食物鏈,毒素放大並累積在中高階掠食者的體內,衍生出更多生態和環境汙染問題,間接影響人類健康。
  • 紡織品對於海洋汙染的嚴重性
    紡織品對於海洋汙染的嚴重性 2017-02-27 08:26:53 來源:中國服裝人才網   核心提示:國際自然保育聯盟警告,從合成布料等產品中分解出來的不可見微粒佔汙染海洋的所有塑料的三分之一
  • 一個茶包泡出百億塑料微粒!塑料就是這樣出現在你的餐桌
    同時,水裡檢測出116億個微塑料和31億個納米塑料顆粒。也就是說,喝一杯袋泡茶,至少會咽下140億個塑料微粒。微塑料是什麼?早在上世紀70年代,海洋微塑料汙染的相關研究就已經開展。然而直到2001年,國外科學家研究發現,海域水體中微塑料的密度每立方米約有上億個,該問題才再次引起各國政府、媒體和研究者的廣泛關注。
  • 北極塑料汙染嚴重 聯合國:已有1億噸塑料倒進海洋
    北極塑料汙染嚴重 聯合國:已有1億噸塑料倒進海洋 據外媒報導稱,近日,美國領導的一個科學家小組在北極鑽取的冰芯中發現了微小的塑料碎片。日益嚴重的塑料汙染已至地球最偏遠的水域,給人們敲響警鐘。人類活動和洋流運動導致北極地區垃圾聚集,引發國際社會擔憂。
  • 聯合國環境署呼籲減少塑料垃圾以清潔海洋
    據新華社6月6日報導,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索爾海姆6日呼籲更多國家減少塑料垃圾,使海洋更加清潔。 聯合國首次海洋大會正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應對海洋汙染是會議的一個焦點。索爾海姆當天在聯合國總部接受了全球上百萬人籤名的一份請願書,請願書呼籲各國在未來5年內逐步淘汰一次性塑料製品。
  • 塑料對海洋危害有多嚴重?汙染最終或回到我們體內
    (原標題:Seven charts that explain the plastic pollution problem) 網易科技訊 12月30日消息,據BBC報導,聯合國已經發布警告稱
  • 嚴重低估:海洋塑料微粒數量
    ;  全球首個,海洋塑料汙染防治技術委員會成立;  全球首個,海洋塑料即將被定義,目前該定義正在徵集各方意見。根據美國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斯克裡普斯海洋研究所生物海洋學家詹妮弗·布蘭登日前在《湖沼學和海洋學快報》上發表的論文, 你嗆進去的不止是鹹鹹的海水,還有400多顆塑料微粒。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將塑料微粒定義為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塊。此前研究認為,每立方米海水中的塑料微粒可能有幾顆到上百顆。
  • 塑料微粒有哪些危害?
    那麼塑料微粒都有哪些危害呢?    (1)塑料微粒源於塑料製品,本身可能會釋放有毒有害物質,對人類造成直接危害。    (2)塑料微粒表面也容易吸附海洋中的重金屬、持久性有機汙染物,如農藥、阻燃劑、多氯聯苯等,隨洋流運動對生態環境產生化學危害。    (3)塑料微粒的尺寸與浮遊生物接近,容易被海洋生物吞噬,在海洋生物體內蓄積,對海洋生物的生長、發育、躲避天敵和繁殖的能力皆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 海洋塑料汙染超乎你的想像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關注陸地上土壤環境中的塑料汙染,而對海洋中的塑料汙染卻很少關注。事實上,海洋塑料垃圾汙染以及它們對於海洋生態環境造成的危害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像。  海洋塑料垃圾汙染有多嚴重?  全球每年有2000萬噸的塑料垃圾被直接丟棄或從陸地通過河道、風力最終進入海洋。  大量塑料微粒不斷積累, 遍布整個海洋。
  • 向塑料汙染宣戰:海洋中塑料與浮遊生物比例達1∶2 ,到2050年,海洋裡的塑料垃圾將比魚類還多!
    這一天,不僅是聯合國強化政府應對環境問題的重要媒介,更應反射出全世界人民對環境問題的認識和態度。2018年,聯合國環境署首次聚焦一次性塑料汙染問題,發布世界環境日的主題為「塑戰速決」——因為我們的藍色星球,正在被塑料包圍。聯合國環境署稱,如不加以限制,到2050年,海洋裡的塑料垃圾將比魚類還多。
  • 《整體環境科學》:塑料微粒入海形成「海洋塑料雪花」 進入食物鏈危害海洋生態
    《整體環境科學》:塑料微粒入海形成「海洋塑料雪花」 進入食物鏈危害海洋生態(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環境資訊中心(許祖菱):臺美研究團隊今年8月在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研究認為,這些與周圍的海洋有機物、塑料微粒所形成的較大聚合體,恐會增加塑料微粒沉降海洋的速度與深度,影響表層及深層海洋生態系統;並推論塑料微粒會更容易沾黏至胞外聚合物,被魚蝦等攝食者攝取,最終可能進入人體。
  • 塑料入侵海洋食物鏈 奔向餐桌
    塑料「汙染」浮遊生物研究浮遊生物的專家理察·科比拍攝的一段視頻顯示,一種叫「箭蟲」的浮遊生物吞食了一些極微小的廢舊塑料纖維。科比說,塑料纖維在箭蟲的腹中結成環狀,使食物無法通過消化道。在科比從英國周邊海域搜集的樣本中,浮遊生物吞食塑料的情況相當普遍。這是廢舊塑料進入海洋和全球食物鏈的一種路徑。
  • 北極每升冰含有上萬個塑料微粒,還可能危害到海洋生物和人類
    北極每升冰含有上萬個塑料微粒,還可能危害到海洋生物和人類?在北極的海洋上出現一個創記錄的水平,那就是海洋上發現了很多的塑料微粒。在之前的調查分析後發現,每升海冰裡含有的塑料微粒是當初所預估的三倍。已經超過了一萬多個,這個結果讓人們很是震驚。又進一步的對這些塑料微粒進行研究發現,這些塑料微粒大部分都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油漆,尼龍,包裝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