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微粒有哪些危害?

2021-02-08 杏林健苑
   研究發現,每一個塑膠袋的降解至少需要470年。那麼塑料微粒都有哪些危害呢?    (1)塑料微粒源於塑料製品,本身可能會釋放有毒有害物質,對人類造成直接危害。    (2)塑料微粒表面也容易吸附海洋中的重金屬、持久性有機汙染物,如農藥、阻燃劑、多氯聯苯等,隨洋流運動對生態環境產生化學危害。    (3)塑料微粒的尺寸與浮遊生物接近,容易被海洋生物吞噬,在海洋生物體內蓄積,對海洋生物的生長、發育、躲避天敵和繁殖的能力皆有不同程度的影響。    (4)塑料微粒作為載體,可能攜帶外來物種及潛在病原菌危害海洋生態系統的穩定。    (5)塑料微粒會通過海洋食物鏈傳遞,最終進入人類食物鏈對人體健康安全造成威脅。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閱讀更多呵護健康和疾病防治知識,請點擊本文標題下方藍色字體"杏林健苑"或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杏林健苑"公眾號,讓您擁有健康,成就夢想!

也歡迎分享給您的好友,讓大家共享健康生活!


版權聲明:本公眾號所有內容版權歸「杏林健苑」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其他任何媒體、網站如需轉載或引用本公眾號任何內容,須聯繫獲得授權,且在醒目位置處註明:「轉自:杏林健苑」。


相關焦點

  • 塑料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科學家:全球50%人體內都有塑料微粒
    美國奧普傳媒集團和紐約州立大學調查研究,他們選取了250瓶來自9個國家、11個知名品牌的瓶裝水進行檢測,結果發現僅有17瓶水中沒有塑料微粒,這些細小的微粒平均每公升水中含有314個。還有研究分析了中國超市15種不同的食鹽,都發現了含有塑料成分。調查還發現,一名海鮮食客在一年中通過海產品攝入的塑料微粒可能高達 1.1 萬粒。
  • 聚丙烯塑料奶瓶危害大,專家:每天能釋放160萬微粒進入嬰兒大腦
    塑料汙染一直是人們非常關心的話題,那麼關係到嬰兒生命安全的塑料奶瓶,你真的了解可能造成的危害嗎?奶瓶是每個孩子都必須用到的東西,有玻璃的也有塑料的,今天來了解的是塑料奶瓶。科學家甚至在人類的胎盤中檢查到了微塑料的存在。相關人員調查發現,全世界已經有75%以上的奶瓶包含聚丙烯塑料。每個奶瓶每天大概釋放出160萬塑料微粒,並且會連續釋放數天,嚴重危害寶寶的健康。如果家長給孩子購買的是聚丙烯塑料奶瓶,那麼孩子每天都要面對奶瓶釋放的塑料微粒中。
  • 聯合國警告:海洋塑料微粒汙染危害全球
    聯合國即將公開發布報告,就海洋塑料汙染潛在的危害警告全世界。(圖片來源:《獨立報》中國日報網5月22日電(信蓮) 據英國《衛報》5月21日報導,聯合國近日發布報告稱,塑膠袋、瓶子、衣服等塑料汙染滯留在海裡,不僅嚴重威脅人類健康,還會殃及海洋的生態環境。
  • 塑料奶瓶危害大,每天釋放160萬微粒,專家:微塑料可能進入大腦
    塑料奶瓶危害多大,每天釋放160萬微粒,可能會進入寶寶大腦就像大家拒絕把高溫食物放在塑膠袋裡一樣,很多媽媽也會擔憂塑料質地的奶瓶會不會在高溫下產生一些有害化學物質,其實這樣的擔憂的合情合理的。塑料奶瓶危害多大,每天釋放160萬微粒,可能會進入寶寶大腦於是,媽媽們選擇了價格較高、營銷較好的聚丙烯奶瓶,該質地自稱是可食用塑料,質地成分穩定,不會產生有害化學物質,耐溫度較高,可達110攝氏度,抗摔性也較強,多次落地也不會產生破綻,如此的營銷在媽媽中獲得了廣泛的青睞。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
  • 我們一年會吃下多少塑料?塑料微粒會對人體產生什麼樣的危害?
    關於塑料微粒在生活中有多泛濫好像已經見怪不怪,我們知道它累積在食物鏈裡、出現在海鹽、自來水、世界各個角落,甚至是人類排洩物中。接下來,我們又該用什麼方式來讓大家談論這個議題呢?塑料微粒直徑小於5毫米,主要來源於人造衣服纖維、牙膏的微珠,或者更大的塑料碎片。
  • 聚丙烯塑料奶瓶危害多大,每天釋放160萬微粒,或進入嬰兒大腦
    目前市場上主流的嬰兒奶瓶,在原料上來說,可以分為:玻璃奶瓶、塑料奶瓶和矽膠奶瓶。其中塑料奶瓶的材質一般有聚碳酸酯,聚丙烯,聚醚碸樹脂,聚亞苯基碸樹脂。
  • 《整體環境科學》:塑料微粒入海形成「海洋塑料雪花」 進入食物鏈危害海洋生態
    《整體環境科學》:塑料微粒入海形成「海洋塑料雪花」 進入食物鏈危害海洋生態(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環境資訊中心(許祖菱):臺美研究團隊今年8月在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研究認為,這些與周圍的海洋有機物、塑料微粒所形成的較大聚合體,恐會增加塑料微粒沉降海洋的速度與深度,影響表層及深層海洋生態系統;並推論塑料微粒會更容易沾黏至胞外聚合物,被魚蝦等攝食者攝取,最終可能進入人體。
  • 北極每升冰含有上萬個塑料微粒,還可能危害到海洋生物和人類
    北極每升冰含有上萬個塑料微粒,還可能危害到海洋生物和人類?在北極的海洋上出現一個創記錄的水平,那就是海洋上發現了很多的塑料微粒。在之前的調查分析後發現,每升海冰裡含有的塑料微粒是當初所預估的三倍。已經超過了一萬多個,這個結果讓人們很是震驚。又進一步的對這些塑料微粒進行研究發現,這些塑料微粒大部分都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油漆,尼龍,包裝等。
  • 釋放出160萬的微粒,對嬰兒的危害有多大?
    試想,嬰兒每天都要面對如此多的有害物質,身體內會有多少有毒物質呢?有關的部門研究發現,一位嬰兒每天的人均的攝入量大約在160萬左右,比一名成年人每日的塑料微粒的攝入量還高出數倍。說到這裡,或許很多朋友還是不知道什麼是塑料微粒呢?塑料微粒在海洋中會漂浮很久。有科學家曾預言,塑料將會在地球上存在一百年之久後,才會消失。但是在今天看來,似乎並不是這樣的。
  • 全球海洋塑料汙染加重 南極海域被塑料微粒汙染
    日本一項最新調查發現,南極海域已被塑料微粒汙染,部分地區汙染水平與北太平洋地區相當,這反映了全球海洋塑料汙染的嚴重性。塑料垃圾佔海洋漂流垃圾的約70%,在風吹日曬下塑料垃圾逐漸碎片化,而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垃圾就被稱為塑料微粒。
  • 塑料微粒影響幾何?人類認知仍不足
    關鍵問題是,我們迄今仍不了解相關的健康風險,很難評估攝入量對人類的危害。 更何況,脆弱的嬰兒似乎也在承受著塑料微粒進入體內的潛在影響。 先前研究:每周攝入一張信用卡? 這項研究認為,無數日常食品和飲料中都會存在塑料微粒,譬如水、飲料、海鮮和鹽,這其中,最大的塑料攝取來源應該是飲用水,普通人每周僅飲用瓶裝水或自來水,就可能攝入多達1769顆塑料微粒。 報告還指出,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微粒一個很重要來源是人造衣服纖維、牙膏中的微小珠粒,以及稍大一些的塑料碎片。
  • 人體內存在塑料微粒?科學研究表明,有可能應驗霍金預言!
    人體內存在塑料微粒?科學研究表明,有可能應驗霍金預言!塑料是生活中最常見的物質,它應用的範圍極其廣泛,去超市買東西結算後,都會買一個塑膠袋方便攜帶,喝飲料後的瓶子也是塑料瓶,還有吃外賣用的包裝盒,與塑料有著很大的聯繫,不得不說塑料的出現給人類的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可大家並未想過塑料會帶來怎樣的危害。據目前的統計,白色汙染日益嚴重,這不僅僅對地球的影響巨大,還嚴重危及到人類的身體健康。
  • 一個茶包泡出百億塑料微粒!塑料就是這樣出現在你的餐桌
    同時,水裡檢測出116億個微塑料和31億個納米塑料顆粒。也就是說,喝一杯袋泡茶,至少會咽下140億個塑料微粒。微塑料是什麼?早在上世紀70年代,海洋微塑料汙染的相關研究就已經開展。然而直到2001年,國外科學家研究發現,海域水體中微塑料的密度每立方米約有上億個,該問題才再次引起各國政府、媒體和研究者的廣泛關注。
  • 家有山泉:淨水器是智商稅嗎?塑料微粒通過飲水進入人體
    2018年10月22日,在維也納舉行的歐洲胃腸病學會議上,研究人員宣布他們在全球一小部分受試者的每份糞便樣本中都檢測到了微塑料成分。這項研究清楚表明,微塑料已經滲入全世界海洋,並已然侵入許多生物體,也包括我們人類。關於塑料汙染問題,近年來報導越來越多,但沒有切膚之痛總難以引起重視。可有沒有想到,我們正在一口一口吃著塑料,並且塑料微粒已在人體內被發現?
  • 深海生物體內被發現大量塑料微粒,科學家:塑料要開始吃人了
    塑料是近代工業的產物,之前是沒有的,塑料一經發明,就開始在全世界範圍內盛行,塑料儘管非常的方便,但是它帶來的後果也是巨大的,因為塑料是不可降解的。前不久,就有科學家在深海生物的體內發現大量塑料微粒。塑料本不可能出現在深海,更不可能出現在深海生物的體內,那麼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呢?
  • 塑料垃圾已進入人類體內!科學家發現,人體殘存塑料微粒
    塑料垃圾已經遍布了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在我們的生活中塑料垃圾無處不在,先前衛星就拍攝到了海洋中漂浮的海洋垃圾,數目龐大令人咋舌,而地球上之所以會出現這麼多塑料垃圾,與人類對環境的破壞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塑料微粒正通過各種方式進入你的體內!
    一項科學研究認為,無數日常食品和飲料中都會存在塑料微粒,譬如水、飲料、海鮮和鹽,這其中,最大的塑料攝取來源應該是飲用水,普通人每周僅飲用瓶裝水或自來水,就可能攝入多達1769顆塑料微粒。 報告還指出,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微粒一個很重要來源是人造衣服纖維、牙膏中的微小珠粒,以及稍大一些的塑料碎片。
  • 聚丙烯塑料奶瓶危害多大?每次釋放160萬微粒,能夠進入嬰兒大腦
    聚丙烯塑料奶瓶危害多大?每天能釋放160萬微粒,有可能會進入嬰兒大腦!我們普通市面上常見的奶瓶有塑料奶瓶,玻璃奶瓶等,一般普通的寶爸寶媽一般不太了解這些東西,便會把這三種奶瓶都輪流購買一遍,但實際上我們並不知道這些塑料奶瓶當中含有大量的聚丙烯,極容易對孩子造成危害。
  • 英科學家研製出替代塑料微粒的環保產品
    新華社北京6月12日電英國研究人員日前報告說,他們利用植物的木質素研製出易降解的微型顆粒,可用於取代目前添加在日化用品中的塑料微粒,以減少塑料微粒對海洋的汙染。  直徑小於0.5毫米的球狀塑料顆粒常被添加至洗面奶、沐浴露、牙膏、護膚霜等日化用品中,使產品具備柔滑的使用感。
  • 在人糞便中發現塑料微粒 我們正在自食其果
    奧地利環保署和維也納醫科大學發表報告,已經在人類糞便中發現塑料微粒,而源頭很可能是透過生物鏈的循環,人類把自己製造的塑料垃圾吃下肚了!這份報告指出,奧地利團隊向來自日本、義大利、芬蘭、荷蘭、波蘭、英國以及俄羅斯和奧地利等8個國家的志願者,採集糞便樣本,受測者在提供樣本前1個星期,曾吃下含有塑料包裝食物及喝瓶裝水,其中6人曾吃過深海魚,無素食者,結果報告發現,全部糞便樣本都含有塑料微粒。從這些志願者的糞便樣本中,採集到的塑料微粒最多達9種,而且在每10公克的樣本中,平均發現20粒塑料微粒,相當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