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科學家研製出替代塑料微粒的環保產品

2020-12-05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6月12日電英國研究人員日前報告說,他們利用植物的木質素研製出易降解的微型顆粒,可用於取代目前添加在日化用品中的塑料微粒,以減少塑料微粒對海洋的汙染。

  直徑小於0.5毫米的球狀塑料顆粒常被添加至洗面奶、沐浴露、牙膏、護膚霜等日化用品中,使產品具備柔滑的使用感。由於尺寸太小,塑料微粒無法被現有汙水處理系統過濾,最終會流入海洋,要花幾百年才能降解。

  據估計,洗一次淋浴會導致10萬個塑料微粒進入海洋。環保專家擔心,塑料微粒會被小型海洋生物吞食,進入食物鏈、危害野生動物,甚至可能流向人類餐桌。

  英國巴斯大學日前發布新聞公報說,該校研究可持續化工技術的專家利用木質素生產出一種微型顆粒,可代替塑料微粒添加至日化用品中。木質素是一種廣泛存在於植物中的堅韌纖維。研究人員將木質素溶解,使溶液通過帶微孔的膜,形成微小的圓形液滴,隨後凝固成形。

  研究人員說,這種微粒的堅固程度足以滿足日化用品應用需求,但流入下水系統後很容易被微生物分解成無害的糖類物質,即使進入自然環境也會很快降解。他們將與工業界合作,開發大規模生產這種微粒的方法。

相關焦點

  • 中科大科學家研製出有望替代塑料的仿生新材料
    原標題:中科大科學家研製出有望替代塑料的仿生新材料新華社合肥11月14日電(記者徐海濤)塑料製品給現代生活帶來便利,也造成環境汙染。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使用「定向變形組裝」方法,研製出具有仿生結構的高性能材料,具有比石油基塑料更好的機械與熱性能,有望成為其替代品。目前,大多數塑料來自石油產品,廢棄後難以降解,造成持續性的環境汙染問題。
  • 聯合利華將逐步淘汰"塑料微粒"在產品中的使用
    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8日訊(王蘇)外媒消息,旗下擁有凡士林(Vaseline)品牌、斧牌(Axe)香體產品及多芬(Dove)香皂的全球知名日用消費品公司聯合利華(Unilever)表示,將於2015年前逐步淘汰塑料微粒(microplastics)在其產品中的應用。
  • 英媒:海洋汙染導致海鮮愛好者可能誤食塑料微粒
    參考消息網12月4日報導 英媒稱,科學家警告說,如果你天天吃海鮮,那麼這意味著你一年可能吞下了多達1.1萬個塑料微粒,而且情況還會變得更加糟糕。據英國《每日郵報》網站12月1日報導,研究人員發現,一份貽貝平均含有90個塑料微粒,而6個牡蠣含有大約50個塑料微粒。
  • 中國科大俞書宏院士團隊研製出有望替代塑料的仿生新材料
    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使用「定向變形組裝」方法,研製出具有仿生結構的高性能材料,具有比石油基塑料更好的機械與熱性能,有望成為其替代品。石油產品,廢棄後難以降解,造成持續性的環境汙染問題。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運用仿生結構設計理念,發展出一種被稱為「定向變形組裝」的新材料製造方法,將纖維素納米纖維和二氧化鈦包覆的雲母片複合,製備出具有仿生結構的高性能可持續結構材料。
  • 猖獗的塑料垃圾 |「白色汙染」進攻海洋,塑料微粒進入食物鏈
    在印度,塑料汙染也困擾著當地民眾,海量的塑料垃圾堆積在新德裡泰米爾·納格爾貧民窟附近;塑料瓶、包裝袋、食品包裝紙和其他碎屑在排水溝中流動,淤積在發臭的下水道裡;兒童在垃圾堆上跑來跑去,以塑料水瓶等為玩具;垃圾山上,常會發現啃食塑料瓶的奶牛。迄今為止,人類已經生產出83億噸塑料製品,其中超過63億噸的塑料製品最後成為塑料垃圾。
  • 塑料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科學家:全球50%人體內都有塑料微粒
    塑料的使用在生活中應用廣泛,品種也日新月異,產量最多的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等,它們佔據全部塑料產量90%,幾乎均為石油化工產品
  • 人類糞便首次發現塑料微粒後,我再也不敢用塑料吸管了......
    海洋生物體內、飲用水、食鹽中都已有微塑料的痕跡,而前段時間竟有研究表示,人類大便中首次發現塑料微粒(雖然這和基因編輯相比答案是:食物、飲用水、護理及生活用品雖然目前沒有具體研究量化表明塑料微粒對身體的傷害但已有研究發現微塑料會攜帶各類汙染物隨洋流運動對生態環境產生化學危害並透過各種載體進入人體
  • 科學家發現了一個令人憂慮的事實:海床上鋪滿了塑料微粒
    >稍微有些環保意識的人都知道從明顯的熱點地區採集的樣本中,每平方米的海底就含有大約190萬個塑料微粒!這是在海底發現的最多的塑料微粒。他們還進行了數據建模,發現這些運輸塑料微粒的「傳送帶」,也會將海洋中的營養物質運送到相同的熱點地區。這顯示出了一個巨大的問題,超出了他們的研究領域。從本質上講,塑料微粒汙染可能正在生物多樣性熱點地區積累,包括了魚類、海綿、海參、珊瑚和其他生物的繁殖區。
  • 我國科學家研製出 有望替代塑料的仿生新材料
    新華社合肥11月14日電(記者徐海濤)塑料製品給現代生活帶來便利,也造成環境汙染。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使用「定向變形組裝」方法,研製出具有仿生結構的高性能材料,具有比石油基塑料更好的機械與熱性能,有望成為其替代品。
  • 有望替代塑料 中科大科學家研製出仿生新材料
    據新華社電 塑料製品給現代生活帶來便利,也造成環境汙染。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使用「定向變形組裝」方法,研製出具有仿生結構的高性能材料,具有比石油基塑料更好的機械與熱性能,有望成為其替代品。
  • 科學家發現,人體內竟然殘留塑料微粒,難道霍金預言又得成真?
    塑料首次出現於1909年,由美國科學家列奧·亨德裡克·貝克蘭發明,一經問世就引起軒然大波,人們震驚地發現這種奇特的小東西竟然可以運用於諸多方面,製作成各種日用品,方便人們的日常生活。於是,塑料的使用頻率越來越高,成為當今世界上被使用得最多的原材料。但是隨著塑料製品使用頻率的增加,環保部門發現了問題:這種看似不起眼的材料對自然的破壞程度非常巨大,不可降解。
  • 我國研製出可替代塑料的仿生材料,或徹底改變未來生活。
    但是誰又知道塑料購物袋的發明人的初衷是為了保護環境。1959年瑞典包裝設計師滕古斯塔夫圖林。設計這款一體式聚乙烯購物袋是為了保護地球環境,他認為消耗更少資源的塑膠袋可以替代消耗大量資源的紙袋,這樣就會更加的環保。因為都知道造紙業是屬於重汙染行業。不光是消耗水量還有木材,能量包括溫室氣體的排放都會很高。所以當時的塑料購物袋是為了更加的環保。
  • 繼糞便中的塑料微粒後,科學家在人類胎盤中發現了碳和金屬顆粒
    其中有數百萬噸的塑料還會流入到海洋,分解成微粒進入生物的體內,然後經過生態循環又再次回到人類的餐桌。如果在塑料製品上不加以節制,或者找到新的環保材料替代塑料的使用。未來地球總有一天會被塑料完全覆蓋。人類已經認識到了這個問題的嚴峻性,所以也有相應的限塑令,提倡使用可循環的布袋子,減少塑膠袋的使用。
  • 一個茶包泡出百億塑料微粒!塑料就是這樣出現在你的餐桌
    然而加拿大一項最新研究稱,用茶包泡茶,會讓你喝下百億塑料微粒。專家,告訴你什麼是微塑料,幫你揪出藏在身邊的微塑料。一個茶包泡出百億塑料微粒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發表在《環境科學與技術》上的最新研究稱,塑料材質的茶包會在茶水中留下很多顆粒物質,當它們浸泡在熱水中時,數十億個塑料微顆粒物質會釋放到茶水中。
  • 我國科學家研製有望替代塑料的仿生材料
    塑料製品給現代生活帶來便利,也造成環境汙染。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使用「定向變形組裝」方法,研製出具有仿生結構的高性能材料,具有比石油基塑料更好的機械與熱性能,有望成為其替代品。目前,大多數塑料來自石油產品,廢棄後難以降解,造成持續性的環境汙染問題。同時,現有的生物基材料存在成本高或難製造等問題,制約了推廣應用。
  • 新研究發現:滿滿一紙杯熱咖啡中,釋放出大量的塑料微粒……
    一個普通人每天用一次性紙杯喝三杯茶或咖啡,將會攝入75000個肉眼看不見的塑料微粒。」據估計,在去年,紙杯製造商生產了大約2640億個紙杯,其中很多都被用來喝茶、咖啡、熱巧克力,甚至是喝湯。這個數字相當於地球上每人35個紙杯。全球外賣服務數量的不斷增加,也推動了對一次性產品的需求。
  • 深海生物體內被發現大量塑料微粒,科學家:塑料要開始吃人了
    塑料是近代工業的產物,之前是沒有的,塑料一經發明,就開始在全世界範圍內盛行,塑料儘管非常的方便,但是它帶來的後果也是巨大的,因為塑料是不可降解的。前不久,就有科學家在深海生物的體內發現大量塑料微粒。塑料本不可能出現在深海,更不可能出現在深海生物的體內,那麼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呢?
  • 柯橋日報|有望替代塑料 我國科學家研製出仿生新材料
    塑料製品給現代生活帶來便利,也造成環境汙染。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使用「定向變形組裝」方法,研製出具有仿生結構的高性能材料,具有比石油基塑料更好的機械與熱性能,有望成為其替代品。  目前,大多數塑料來自石油產品,廢棄後難以降解,造成持續性的環境汙染問題。同時,現有的生物基材料存在成本高或難製造等問題,制約了推廣應用。
  • 我國研製出有望替代塑料仿生新材料
    新華社合肥11月14日電(記者徐海濤)塑料製品給現代生活帶來便利,也造成環境汙染。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俞書宏院士團隊使用「定向變形組裝」方法,研製出具有仿生結構的高性能材料,具有比石油基塑料更好的機械與熱性能,有望成為其替代品。目前,大多數塑料來自石油產品,廢棄後難以降解,造成持續性的環境汙染問題。同時,現有的生物基材料存在成本高或難製造等問題,制約了推廣應用。
  • 塑料垃圾已進入人類體內!科學家發現,人體殘存塑料微粒
    塑料垃圾已經遍布了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在我們的生活中塑料垃圾無處不在,先前衛星就拍攝到了海洋中漂浮的海洋垃圾,數目龐大令人咋舌,而地球上之所以會出現這麼多塑料垃圾,與人類對環境的破壞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