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糞便中發現塑料微粒 我們正在自食其果

2021-01-09 荊山浮屠話健康

奧地利環保署和維也納醫科大學發表報告,已經在人類糞便中發現塑料微粒,而源頭很可能是透過生物鏈的循環,人類把自己製造的塑料垃圾吃下肚了!這份報告指出,奧地利團隊向來自日本、義大利、芬蘭、荷蘭、波蘭、英國以及俄羅斯和奧地利等8個國家的志願者,採集糞便樣本,受測者在提供樣本前1個星期,曾吃下含有塑料包裝食物及喝瓶裝水,其中6人曾吃過深海魚,無素食者,結果報告發現,全部糞便樣本都含有塑料微粒。

從這些志願者的糞便樣本中,採集到的塑料微粒最多達9種,而且在每10公克的樣本中,平均發現20粒塑料微粒,相當驚人。

研究團隊表示,猜測這些塑料微粒可能來自食物鏈,因為8人都不是素食者,可能透過生物累積進入體內。當然也有可能是因為食用了被塑膠製品包裝的食物和飲料,因為這些樣本中,都含有聚丙烯(PP)和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微粒,它們是塑料瓶和瓶蓋的主要成分。上述研究結果令人擔憂,塑料微粒可能通過進入胃腸道而對人類健康產生負面影響,因為它會影響腸道的耐受性和免疫反應。

《衛報》報導,目前全球每分鐘就能製造出上百萬瓶塑料瓶,2021年時,將會增加為每分鐘就有120萬瓶的塑料瓶出現在地球上。英國政府已經著手開始研究這些塑料微粒對人體的危害。按照目前的汙染程度,英國相關環境部門估計,每吃6顆生蠔,人類很可能就已經吃下50粒的塑料微粒,還不確定塑料微粒會不會透過糞便自然排出、會不會殘留體內;還是也會像先前各國在海洋生物的追蹤報告中得到的結果一樣:塑料微粒可能進入人體的血液和淋巴,甚至累積在肝臟,目前還需要專家持續研究。

而在《科學人》期刊2018年2月的文章中指出,亞洲和非洲或許會是減塑戰爭能否成功的關鍵,因為造成塑料海洋的前10大河流都在亞洲和非洲,亞洲河流就佔了8條,黃河是第3大汙染源,湄公河和尼羅河也名列其中。從這10條河流入海的塑料垃圾,佔目前海洋垃圾總量90%,因此在亞洲和非洲推廣減塑運動,刻不容緩。

無論如何,為了海洋生態或是自己的健康,人類應該要減少塑料垃圾,否則我們終將自食其果

相關焦點

  • 首次在孕婦胎盤中發現塑料微粒,是人類自食其果?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近幾年,因為環境的關係以及我們現代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好像新生兒的健康程度真的受到了影響,什麼新生兒先天疾病又或者畸形嬰兒等。就在前段時間《國際環境》雜誌中刊載了科學家的一項新發現,在人類的胎盤中第一次發現了微小的塑料顆粒。
  • 科學家在人類糞便中,發現殘存的塑料微粒
    平均每年將近有800萬噸的塑料製品被陸地水流帶入海洋,然後通過洋流被帶到海洋各處,就連地球上目前最深的幾個海溝我們也在其中發現了塑料。如果我們能把海水都抽乾,你就會發現人類目前製造的大部分塑料都躺在了海底,塑料在海洋裡經過陽光和海水的侵蝕會分解成微小的塑料微粒。
  • 科學家已經證實,人類糞便裡發現多種塑料
    科學家發現海洋垃圾的惡性循環已經開始在海洋出現塑料垃圾之後,已經明顯形成了「惡性循環」,首次我們知道,在海洋區域的大多數塑料垃圾沒有被分解的時候,海洋生物在不斷吸收塑料垃圾物,導致很多海洋生物出現了死亡,在現有的科學報告之中,鯨魚因為海洋塑料垃圾而死的是非常多的,動不動都會出現海洋擱淺,最終導致死亡,進行分析發現,大多數都是因為吸食塑料垃圾而導致自己的死亡
  • 繼糞便中的塑料微粒後,科學家在人類胎盤中發現了碳和金屬顆粒
    2019年有篇論文顯示,科學家已經在人類糞便中發現了塑料微粒,大小在50微米到500微米不等,這說明塑料分解產生的微小顆粒已經通過各種途徑循環進了人體目前並沒有搞清楚有沒有更小的微粒進入人類的血液、細胞、臟器中,這些微粒進入人體的途徑科學家猜測,主要是口入、或者是塑料製品脫落下來的纖維被人體吸入。
  • 人類糞便首次發現塑料微粒後,我再也不敢用塑料吸管了......
    海洋生物體內、飲用水、食鹽中都已有微塑料的痕跡,而前段時間竟有研究表示,人類大便中首次發現塑料微粒(雖然這和基因編輯相比英國衛報奧地利環境局和維也納醫科大學最新研究報告人類糞便樣本中首次發現微塑料▲首席研究員Philipp Schwabl博士在URG論壇發布報告研究人員對8名志願者進行了一周的飲食追蹤在他們每日的糞便樣本中統統發現了微塑料
  • 我們一年會吃下多少塑料?塑料微粒會對人體產生什麼樣的危害?
    關於塑料微粒在生活中有多泛濫好像已經見怪不怪,我們知道它累積在食物鏈裡、出現在海鹽、自來水、世界各個角落,甚至是人類排洩物中。接下來,我們又該用什麼方式來讓大家談論這個議題呢?塑料微粒直徑小於5毫米,主要來源於人造衣服纖維、牙膏的微珠,或者更大的塑料碎片。
  • 魚吃塑料-人吃魚 繞了一圈人類「自食其果」?
    由於其他生物吃larvaceans以及它們的糞便和粘液房子,塑料微粒及其含有的化學物質有許多不同的途徑進入海洋食物網,最終甚至進入人類的身體。」 出品|網易科學人欄目組譯者|小小海洋中的魚類和無脊椎動物已被發現正在大量吞噬塑料微粒
  • 科學家在人體糞便中發現塑料,難度霍金預言要印證?
    ,塑料在人類生活中具有非常廣泛的作用,在100多年的發展中,人類社會已經無法離開塑料,它在我們的衣食住行中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近幾年,深海探測技術發展迅速,科學家們在遙遠深邃的深海角落(如太平洋最深的部分——馬裡亞納海溝)中發現了塑料汙染的蹤跡,微塑料可以說「佔領」了地球,即使是南極也不放過。
  • 美國專家呼籲:深海生物體內發現大量塑料微粒,霍金預言或將成真
    因為科技的發展使我們生活中使用的科技產品的數量不斷增多,而使用它們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消耗能源的過程又會釋放大量的溫室氣體,溫室氣體造就我溫室效應使南北極的冰川融化,釋放出冰川下的甲烷和二氧化碳,然後溫室效應進一步嚴重,這就是科技發展的弊端。
  • 美國專家呼籲:深海生物體內發現大量塑料微粒,霍金預言或將成真
    因為科技的發展使我們生活中使用的科技產品的數量不斷增多,而使用它們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消耗能源的過程又會釋放大量的溫室氣體,溫室氣體造就我溫室效應使南北極的冰川融化,釋放出冰川下的甲烷和二氧化碳,然後溫室效應進一步嚴重,這就是科技發展的弊端。
  • 未來全球塑料排放量將達5300萬噸,科學家:人體糞便發現塑料
    多年的發展中,人類社會已經無法離開塑料,它在我們的衣食住行中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近幾年,深海探測技術發展迅速,科學家們在遙遠深邃的深海角落(如太平洋最深的部分——馬裡亞納海溝)中發現了塑料汙染的蹤跡,微塑料可以說「佔領」了地球,即使是南極也不放過。
  • 塑料微粒通過飲水進入人體
    全屋淨水系統能夠將生活中使用的水淨化,達到食用水與飲用水同樣安全健康的效果。2018年10月22日,在維也納舉行的歐洲胃腸病學會議上,研究人員宣布他們在全球一小部分受試者的每份糞便樣本中都檢測到了微塑料成分。這項研究清楚表明,微塑料已經滲入全世界海洋,並已然侵入許多生物體,也包括我們人類。關於塑料汙染問題,近年來報導越來越多,但沒有切膚之痛總難以引起重視。
  • 北極,海溝,珠峰均發現塑料微粒,並且已進入人體內
    ——微塑料北極海冰現大規模微塑料按照正常的情況來說,上面我們也說了,不應該出現,但是如今發現了,那肯定就存在問題了。按照科學報告顯示,北極地區92%的微塑料汙染來自合成纖維,其中約73%為聚酯纖維,類似紡織品中使用的有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而這裡面與人類幾乎是完全相關的,裡面含有家庭洗滌和廢水排放物等汙染物質較多,所以這確實說明了人類對北極的影響是最大的。
  • 人類胎盤首現微塑料顆粒,科學家十分擔憂,我們或正在自食惡果!
    大家應該已經注意到最近《國際環境》(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期刊上出現一篇研究論文,科學家在人類的胎盤中首次發現微塑料顆粒的存在,這令科學家十分的擔憂,人類製造的塑料反過來或正在威脅人類本身,我們或正在自食惡果!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胎盤中存在微塑料顆粒,那麼意味著嬰兒身上也存在著這些東西,這是顯而易見的。
  • 大部分人體中存在塑料微粒!霍金預言正悄悄實現
    、正在用的手機和鍵盤、喝飲料的瓶子和吸管、快遞的包裝袋、產品盒......你會發現,我們已經被塑料所包圍,這種材料的可塑性和實用性實在太強了,所以人類生產製造的大量產品都用上了它們......一開始人類還不覺得有什麼,直到科學家猛然發現——大部分人體中已存在塑料微粒!
  • 塑料微粒的雷射直接紅外(IR)光譜的快速化學分析
    這給飲料公司帶來了潛在的責任風險,他們正在探索如何最好地測量他們產品中的塑料微粒。海水中的廢棄塑料 及其對現有生物帶來的危害可怕的健康影響,科學證實在人體糞便中檢測到塑料微粒由於這一發現相對較新,目前尚不清楚塑料微粒汙染對人類健康的影響。
  • 科學家在人類糞便中,發現殘存的塑料微顆粒
    2018年1月,中國第34次南極考察的科考隊員在南極鮑威爾海盆中,發現小於0.3毫米的微塑料,說明微塑料的汙染已遍布全球各個角落。近年來,許多研究者在牡蠣、貽貝和魚類等食物中,飲用水、海鹽,甚至蜂蜜中都發現了微塑料。
  • 科學家在人類糞便中,發現殘存的塑料微顆粒
    1906年,美國的貝克蘭在酚醛樹脂中,加入填料後,首次合成了酚醛塑料, 這是第一個完全合成的塑料。 耐熱性非常優良,可以熱壓製成模壓製品、層壓板、塗料和膠粘劑等,被應用於更多的生產領域,酚醛塑料的發現與使用是塑料材料應用的真正開端。
  • 人類糞便中發現微塑料顆粒
    由奧地利維也納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領銜的一項研究發現,人類糞便中也存在微塑料。    研究人員在8名研究參與者的糞便樣本中發現了塑料顆粒,每一個糞便樣品中出現了多達9種不同類型的塑料,顆粒微小。專家認為,腸道內的塑料會抑制免疫系統,幫助毒素、有害細菌以及病毒的傳播。
  • 塑料微粒的雷射直接紅外(IR)光譜的快速化學分析
    遺憾的是,在水淨化系統中沒有檢測到塑料微粒,因此它們可能來自自來水源以及在裝瓶過程中由機器產生。這給飲料公司帶來了潛在的責任風險,他們正在探索如何最好地測量他們產品中的塑料微粒。及其對現有生物帶來的危害可怕的健康影響,科學證實在人體糞便中檢測到塑料微粒由於這一發現相對較新,目前尚不清楚塑料微粒汙染對人類健康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