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預言要印證?科學家在人類糞便中,發現殘存的塑料微顆粒

2021-01-09 胖福的小木屋

1906年,美國的貝克蘭在酚醛樹脂中,加入填料後,首次合成了酚醛塑料, 這是第一個完全合成的塑料。 耐熱性非常優良,可以熱壓製成模壓製品、層壓板、塗料和膠粘劑等,被應用於更多的生產領域,酚醛塑料的發現與使用是塑料材料應用的真正開端。

在40年代以前,酚醛塑料是最主要的塑料品種,40年代以後,隨著聚乙烯、聚氯乙烯和聚苯乙烯等通用塑料的發展,原料也從煤轉向了以石油為主, 這不僅保證了高分子化工原料的充分供應,也促進了石油化工的發展,使原料得以多層次利用,創造了更高的經濟價值。

塑料具有設計靈活、價格便宜、質量輕和功能多等等諸多優點,廣泛應用於食品包裝、衛生保健、日常生活以及運輸、娛樂、航天、建築、土木工程、機械工程等。塑料的應用範圍無所不及,2018年,全球塑料產量幾乎達到3.6億噸。

然而大部分塑料除部分特殊的塑料外,耐熱性差,熱膨脹率大,易燃燒。常用塑料比如聚乙烯,聚苯烯,等都是易燃材料,不當的使用存在潛在的危害。有些塑料不僅容易燃燒,而且燃燒時會產生有毒氣體。

塑料在環境中難以自然降解,而聚苯乙烯又是其中之最,由於高分子量和高穩定性,普遍認為微生物無法降解聚苯乙烯類塑料。現階段主要處理塑料垃圾的方法有焚燒和填埋,若將其焚燒,則會產生大量的有毒煙霧,汙染大氣,並且促使酸雨的形成,而至於填埋,則將其埋葬100年,則還是原狀,無法被自然所吸收且對土地有極大的危害。

它會改變其酸鹼度,影響農作物吸收養分和水分,導致農業減產,至於拋棄在水裡或陸地上的塑料製品,不僅影響環境,而且若被動的 吞食,則會導致死亡。這樣就破壞了生態平衡。 高溫則分解出毒害物質,毒害物質析出並且滲入到食品中,則會對肝臟、腎臟、生殖系統及中樞神經等人體重要部位造成危害。

目前,聯合國環境署數據顯示,全球塑料垃圾已高達49億噸,僅9%得到回收利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日前發布報告稱,全球塑料垃圾的產生量持續增加,每年超過3億噸流入環境中,預測到2050年達到約120億噸。

自1980年以來,特別是海洋塑料汙染增加了十倍,至少影響了267種海洋動物,其中包括86%的海龜,44%的海鳥和43%的海洋哺乳動物。

對於地球來說來說,塑料的危害不僅來自於塑料垃圾,還有微塑料。

2004年,英國普利茅斯大學的湯普森等人在美國《科學》雜誌上,發表了關於海洋水體和沉積物中塑料碎片的論文,首次提出微塑料概念,指的是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顆粒。依據微塑料來源,可分為原生和次生微塑料。

原生微塑料指是在製造出來時,就是體積很小的塑料片或者粒,如牙膏、磨砂洗面奶等日用品中的柔珠。而次生的微塑料是指那些暴露在外界的塑料垃圾,在光照、風力和洋流的共同作用下分解而成的塑料碎片。

普通的塑料無法生物降解,只會碎裂成更小的塑料碎片,這些都是微塑料的來源。2018年1月,中國第34次南極考察的科考隊員在南極鮑威爾海盆中,發現小於0.3毫米的微塑料,說明微塑料的汙染已遍布全球各個角落。

近年來,許多研究者在牡蠣、貽貝和魚類等食物中,飲用水、海鹽,甚至蜂蜜中都發現了微塑料。

從此,研究微塑料在生物鏈的旅程以及是否危及人類的健康和生態環境,就成為重要的研究課題。

起初科學家只是在動物體內發微塑料,後來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人類糞便中,也含有塑料微顆粒。在《Detection of Various Microplastics in Human Stool》論文中。

科學家在亞歐找了8名志願者,參與者按照步驟指導完成食物日記和糞便採樣。利用傅立葉變換紅外微光譜分析人類糞便中是否存在微塑料,以確定人類是否不自覺地攝入它們。

最後,科學家發現,所有8個糞便樣本都檢測出塑料微粒呈陽性。每10克人類糞便中有20個微塑料(大小為50至500微塑料)。總的來說,檢測到9種塑料類型,其中聚丙烯和聚乙烯對苯二甲酸是最豐富的。

每個人體內已經被微塑料入侵已經是鐵定的事實了,科學家推測海鮮、鹽、水、空氣懸浮物、食品加工和包裝材料,是微塑料攝入的潛在來源,但是這些塑料主要是通過哪種方式進入的科學家並不是很清楚。

塑料的吸附性很強,尤其是微塑料,能吸附很多有害物質。多個國家的研究人員曾對當地海洋中吸附在微塑料表面的有機汙染物進行分析,發現有些地區的1克微塑料中含有持久性有機汙染物(POPs)可高達24000納克。持久性有機汙染物對生物來說是一大類有害物質,具有高毒、持久、生物積累性、親脂性和疏水性等特點,

歐洲食品安全局下屬的期刊《EFSA Journal》發表過的一項研究表明,微塑料含有的汙染物,累積到一定的數量後,就會以假激素的形式向身體傳遞模擬或虛假的化學訊號,從而幹擾內分泌功能,影響生殖和發育,造成畸胎甚至致癌。

但是微塑料短時間乃至長期會對人造成怎樣的風險,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維也納醫藥大學胃腸病學家Philipp Schwab表示:

「這是首個該類型研究,它證實了我們長期以來的猜測,即塑料最終會進入人體腸道。特別令人在意的是,這對我們意味著什麼,尤其是對胃腸道疾病患者。雖然在動物研究中發現的塑料濃度最高的部分是腸道,但最小的微粒塑料顆粒能夠進入血液、淋巴系統甚至還可能到達肝臟。現在我們有了人類體內存有微塑料的初步證據,我們需要進一步研究來搞清楚這對人類健康意味著什麼。」

英國《衛報》曾發表物理學家霍金的看法:

離地球是人類唯一的希望,人類呆在地球上的日子已屈指可數。我們發展的技術摧毀了自己的家園,但目前還沒有發展出逃離地球的能力。

如果我們不保護地球,減少塑料的使用,霍金的預言在未來某一天將很有可能會實現,因為人類目前的科技水平,還沒有大規模進行星際遷徙的能力。

人類應該保護地球,這樣才不會成為宇宙流民。

資料來源:

1、《Cardiac and Neuromuscular Features of Patients With LMNA-Related Cardiomyopathy》

2、《人體發現微塑料危害有幾何?》

相關焦點

  • 霍金預言要印證?科學家在人類糞便中,發現殘存的塑料微顆粒
    2018年1月,中國第34次南極考察的科考隊員在南極鮑威爾海盆中,發現小於0.3毫米的微塑料,說明微塑料的汙染已遍布全球各個角落。近年來,許多研究者在牡蠣、貽貝和魚類等食物中,飲用水、海鹽,甚至蜂蜜中都發現了微塑料。
  • 霍金預言要印證?科學家在人類糞便中,發現殘存的塑料微粒
    塑料製品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方便了人類,而且塑料以其自己的廉價、多樣性、用途的廣泛性和化學穩定性迅速佔領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你現在看看你的周圍,我相信你能發現很多塑料製品,幾乎現在所有的商品都離不開塑料的點綴,我們吃的食物、喝的水也要使用塑料進行包裝,甚至是你身上穿的衣服都夾雜著聚酯纖維。
  • 科學家在人體糞便中發現塑料,難度霍金預言要印證?
    近幾年,深海探測技術發展迅速,科學家們在遙遠深邃的深海角落(如太平洋最深的部分——馬裡亞納海溝)中發現了塑料汙染的蹤跡,微塑料可以說「佔領」了地球,即使是南極也不放過。比利時與英國研究人員發現經常出現在海鮮菜式上的青口(又稱貽貝)每20隻便含有約90顆塑料微粒,目前,科學家已經在人類體內發現塑料微粒,奧地利維也納醫藥大學博士PhilippSchwabl在第26屆UEG周論壇上發布了這一研究成果 ,這項研究成果被整理收集在《Detection of Various Microplastics in Human Stool》論文中。
  • 奧地利科學家發現:大部分人體內含有塑料顆粒!霍金預言或將印證
    奧地利科學家發現:大部分人體內含有塑料顆粒!霍金預言或將印證!奧地利的科學家發現,塑料產品不僅僅是只給地球的生態循環帶來了非常大的危害,而且現如今已經開始危害到我們人類自身了! 奧利地的科學家在研究雨水成分的時候有了一個驚人的發現,那就是從天而降的雨水之中,含有大量的塑料顆粒!這意味著什麼呢?水已經不僅僅危害到了自然界的動物,而且已經開始進入自然界並且開始參與大自然的生態水循環了!
  • 人類糞便中發現微塑料顆粒
    由奧地利維也納醫科大學的研究人員領銜的一項研究發現,人類糞便中也存在微塑料。    研究人員在8名研究參與者的糞便樣本中發現了塑料顆粒,每一個糞便樣品中出現了多達9種不同類型的塑料,顆粒微小。專家認為,腸道內的塑料會抑制免疫系統,幫助毒素、有害細菌以及病毒的傳播。
  • 霍金預言正在成為現實,珠峰頂部發現微塑料,微塑料或將侵入大腦
    霍金預言正在成為現實,珠峰頂部發現微塑料,微塑料或將侵入大腦!英國這個團隊都檢測出了微塑料的存在,要知道,他們採集樣本的地方最高可是達到了8440米,就連這樣的本來應該是遠離人類科技的地方,都沾染上了人類的痕跡。
  • 新鮮豬肉出現塑料顆粒,人類也同樣無法避免,霍金預言要實現了嗎
    可能大夥只知道科技的發展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便利,但是卻忽略了科技的進步給我們的地球母親帶來了很大的傷害,且不說廢氣廢水的排放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就說是人類上個世紀發明的塑料,儘管確實是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的便利,但是同樣也令地球變得「千瘡百孔」。你們知道嗎?
  • 人體內存在塑料微粒?科學研究表明,有可能應驗霍金預言!
    奧地利的科學家在一次意外中發現,雨水中含有大量的微塑料顆粒,暗示著塑料已經進入水循環,長期以往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可以想像如果頻繁的降雨,這些微塑料顆粒會隨著雨水進入土壤。人出門行走時,也會不小心吸收到身體中去,這些危害都是大家能夠設想到的。人體內存在塑料微粒?科學研究表明,有可能應驗霍金預言!
  • 科學家發現,大部分人體內留有塑料微粒,會對人類產生影響嗎?
    文/仗劍走天涯科學家發現,大部分人體內留有塑料微粒,人類會受到影響嗎?地球是人類唯一可以賴以生存的家園,但是人類又對地球做出了怎樣的行為呢?人類仿佛和地球之間存在著某種程度的矛盾。人類的發展和地球的未來是有爭議的。
  • 人類在自取毀滅?大部分人體中存在塑料微粒!霍金預言正悄悄實現
    ,我們已經被塑料所包圍,這種材料的可塑性和實用性實在太強了,所以人類生產製造的大量產品都用上了它們......一開始人類還不覺得有什麼,直到科學家猛然發現——大部分人體中已存在塑料微粒!有一天,奧地利科學家在人類排出的糞便中檢測出了塑料微粒,然後他就跟進一步進行研究,結果他的出一個非常驚人的結論——塑料已通過食物鏈層層遞進,目前大部分人體內都存在了塑料微粒!
  • 水果、蔬菜中也發現塑料垃圾,對人類危害真正開始了?
    同時科學家們也分析表明,蘋果是被微塑料汙染最嚴重的水果,胡蘿蔔被證明是汙染最嚴重的蔬菜。在萵苣中鑑定出最大的微塑料(2.52 um),而在胡蘿蔔中發現最小的(1.51 um),所以現在塑料垃圾已經是無孔不入了。為何塑料垃圾汙染這麼嚴重?
  • 霍金預言要實現了嗎?北極出現不該存在的東西,人類要警惕了!
    對於地球來說南北兩極是相距最遠的地方,這裡常年被冰雪覆蓋,很少有人類踏足。如今全球氣溫持續升高,地球環境發生巨變,很多人認為南北兩極所受的影響應該是最少的,事實真的如此嗎?隨著科學家研究的深入,我們也發現在南北兩極出現了一些不該存在的東西,這些現象也在警告人類,我們必須要重視起來了。
  • 繼糞便中的塑料微粒後,科學家在人類胎盤中發現了碳和金屬顆粒
    2019年有篇論文顯示,科學家已經在人類糞便中發現了塑料微粒,大小在50微米到500微米不等,這說明塑料分解產生的微小顆粒已經通過各種途徑循環進了人體目前並沒有搞清楚有沒有更小的微粒進入人類的血液、細胞、臟器中,這些微粒進入人體的途徑科學家猜測,主要是口入、或者是塑料製品脫落下來的纖維被人體吸入。
  • 塑料正反噬人類?科學家在93%的飲用水樣品中,發現了微塑料
    塑料正反噬人類?科學家在93%的飲用水樣品中,發現了微塑料在1分鐘內,全球就能賣出100 萬個塑料瓶,200萬個塑膠袋,人類平均每年製造800萬噸塑料廢物。這些急速增加的塑料要等1000多年才能降解。儘管人類知道塑料對於地球的危害,卻不知道微塑料也在侵蝕地球。
  • 人類胎盤首現微塑料顆粒,科學家十分擔憂,我們或正在自食惡果!
    大家應該已經注意到最近《國際環境》(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期刊上出現一篇研究論文,科學家在人類的胎盤中首次發現微塑料顆粒的存在,這令科學家十分的擔憂,人類製造的塑料反過來或正在威脅人類本身,我們或正在自食惡果!這個道理其實很簡單,胎盤中存在微塑料顆粒,那麼意味著嬰兒身上也存在著這些東西,這是顯而易見的。
  • 美國科學家的實驗:人體出現不該存在的物質,真讓霍金說對了?
    這些年來各種各樣的新式行業興起,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成為了白領和上班族,外賣行業在這幾年發展的也算是如火如荼,各種一次性飯盒和塑料製品已經充斥到了人類生活中。其實塑料在製造之初,並不是為了人類的生活而設計的,那個時候塑料還被廣泛的應用於工業中。直到科技水平加速發展後,它才在全世界流行開來。當我們去到便利店或者走在大街上,隨處都能看到塑料產品的身影。
  • 霍金預言要實現了嗎?人體胎盤內發現塑料,這是怎麼進入人體的?
    很多人在聽到這樣的看法後感到嗤之以鼻,小小的數量難道能夠毀滅人類嗎?其實這種話並非危言聳聽,塑料已經滲透到了人類生活中,科學家曾經就在人類的糞便中檢測到了塑料顆粒,大部分的塑料是沒有辦法降解的,長期積累在體中勢必會對身體造成影響。就在前段時間科學家有了一個驚人的發現,人類胎盤內竟然也有塑料顆粒,科學家對人類的6個胎盤進行了研究分析,他們發現有4個胎盤中存在著塑料顆粒。
  • 霍金預言目前正在印證,人工智慧或威脅人類地位,該怎麼辦?
    霍金的名號可謂是家喻戶曉,他生前給人類創造了無數成就,他逝世後所遺留下的預言被大家討論津津樂道,甚至還頻繁創造熱點話題,一時間大家逐漸相信了霍金預言,對霍金所留下的預言更是深信不疑,與其說是他對未來所留下的預言,不如說他提前預料到人類正常發展速度。
  • 科學家已經證實,人類糞便裡發現多種塑料
    科學家發現海洋垃圾的惡性循環已經開始在海洋出現塑料垃圾之後,已經明顯形成了「惡性循環」,首次我們知道,在海洋區域的大多數塑料垃圾沒有被分解的時候,海洋生物在不斷吸收塑料垃圾物,導致很多海洋生物出現了死亡,在現有的科學報告之中,鯨魚因為海洋塑料垃圾而死的是非常多的,動不動都會出現海洋擱淺,最終導致死亡,進行分析發現,大多數都是因為吸食塑料垃圾而導致自己的死亡
  • 人體內首次發現微塑料,食鹽中也有塑料顆粒,真成「塑料姐妹花」了?
    施沃布爾教授稱:這次實驗中發現的微塑料因為體積夠大而不太可能造成嚴重威脅(直接被排洩出身體)。倫敦國王學院環境健康科學家史蒂芬妮·懷特指出:「這些大體積微塑料的更大威脅是,它們可能在人體組織內逐漸累計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