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奶瓶危害大,每天釋放160萬微粒,專家:微塑料可能進入大腦

2021-01-20 好爸爸育兒日常

對於非母乳餵養的寶寶需要用到最重要的工具——奶瓶,在奶瓶的質地選擇上,主要可以分為塑料質地和玻璃質地,因玻璃質地的特殊性,奶瓶不小心摔碎不算什麼,意外傷害到寶寶才是大事,因此,很多媽媽更傾向於選擇塑料質地的奶瓶。

塑料奶瓶危害多大,每天釋放160萬微粒,可能會進入寶寶大腦

就像大家拒絕把高溫食物放在塑膠袋裡一樣,很多媽媽也會擔憂塑料質地的奶瓶會不會在高溫下產生一些有害化學物質,其實這樣的擔憂的合情合理的。

塑料奶瓶危害多大,每天釋放160萬微粒,可能會進入寶寶大腦於是,媽媽們選擇了價格較高、營銷較好的聚丙烯奶瓶,該質地自稱是可食用塑料,質地成分穩定,不會產生有害化學物質,耐溫度較高,可達110攝氏度,抗摔性也較強,多次落地也不會產生破綻,如此的營銷在媽媽中獲得了廣泛的青睞。

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為了驗證廣告商的說辭,科學家進行了相關實驗研究,研究結果並不像廣告商所說的那樣,不會產生有害化學物質,相反,寶寶使用的聚丙烯奶瓶平均每天就會產生160萬個塑料微粒。

這些塑料微粒由於其直徑太小,經常被媽媽們忽視,而且這種塑料微粒除了自身有害以外,還會吸附其他別的有害物質,原理就像吸鐵石一樣,這些有害物質進入寶寶體內,對寶寶的身體健康極為不利。

還沒有任何論文全面地表述塑料微粒的危害性

目前的已知的塑料微粒對寶寶的身體能夠造成的危害有以下這些:

1、損害胃腸道功能

塑料微粒通過寶寶的胃腸道進入體內,一些無法進行生物降解的塑料微粒在寶寶的體內「作祟」,破壞寶寶的腸道功能,導致寶寶消化不良、腹痛、甚至是內分泌失調。

2、呼吸困難

塑料微粒可能會在寶寶的肺部沉積,擾亂寶寶的肺部呼吸調節功能,造成寶寶呼吸困難,這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

3、病變及慢性疾病

大量及嚴重的塑料微粒進入寶寶體內,由於其含有的增塑劑和其獨特的塑料結構,會造成寶寶的一些慢性疾病,潛藏在寶寶體內,嚴重者會造成遺傳性病變。

4、危及大腦神經

不少聚丙烯塑料奶瓶為了增加其耐溫性、抗摔性等性能,會加入一些成分,而這些成分或多或少對寶寶的身體是不健康的,有的甚至具有毒性,這些具有毒性的成分進入寶寶的神經系統,侵入寶寶的大腦,後果不言而喻。

為了規避這些風險,科學界也給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各位媽媽可以借鑑一下:

1、無菌水

媽媽可以準備一些涼的無菌水,可以將燒開的飲用水進行置冷,用此類無菌水灌入經過高溫滅菌的奶瓶,這樣可以衝洗掉大量塑料微粒。

2、選用玻璃質地容器

媽媽們可以直接選擇玻璃質地的奶瓶,但要注意的是,要萬分小心,小心玻璃奶瓶摔碎劃傷寶寶;為了避免劃傷寶寶,媽媽們也可以在玻璃質地的容器中先將奶粉衝開,待奶粉冷卻至合適溫度,再倒入塑料奶瓶中,這樣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3、禁用微波爐

科學實驗研究顯示,使用微波爐熱奶,會產生更多的塑料微粒,另外。也要注意,不可以使用之前熱過奶的塑料容器進行第二次熱奶,要及時消毒,注意衛生。

總結:這篇文章幫助各位媽媽走出塑料質地奶瓶的誤區,向大家講解了塑料奶瓶的危害,以及規避風險的措施,另外,值得媽媽們注意的是,奶瓶的各個部件,看似不起眼,其實也會產生塑料微粒,比如奶嘴、吸管、吸管下面的重力球等,媽媽們要注意每天進行消毒。

隨著對塑料奶瓶的危害性和玻璃奶瓶的局限性的認識和研究,各國科學家也在不懈努力,在提出塑料奶瓶科學使用方法的同時,也在不斷探尋著新的、更加綠色健康的奶瓶,所以,各位媽媽也不要操之過急,要相信時代的進步和科學的力量,終會讓我們和寶寶都懷抱美好的幸福生活。

相關焦點

  • 聚丙烯塑料奶瓶危害大,專家:每天能釋放160萬微粒進入嬰兒大腦
    現在市面的塑料奶瓶的材質,一般分為聚碳酸酯,聚醚碸樹脂,聚丙烯和聚亞苯基碸樹脂這幾類,其中最被廣泛使用的就是聚丙烯。聚丙烯大家都不陌生,被稱為是食品級的塑料,在生活中有大量的應用,並且可耐高溫,耐摔,穩定性非常好。但這並不代表聚丙烯塑料就是絕對安全的。最近的一項科學調查發現,聚丙烯材質的奶瓶會讓新生出的寶寶每天接觸160萬個塑料微粒。聚丙烯奶瓶會釋放塑料微粒!
  • 聚丙烯塑料奶瓶危害多大,每天釋放160萬微粒,或進入嬰兒大腦
    所以聚丙烯奶瓶也受到了全球媽媽們的認可。聚丙烯奶瓶佔全球市場的83%,然而科學家研究調查之後發現,在嬰兒出生後的頭12個月裡,使用聚丙烯奶瓶餵養的嬰兒平均每天會暴露於160萬個塑料微粒。
  • 聚丙烯塑料奶瓶危害太大,每天釋放160萬微粒,可能進入嬰兒大腦
    聚丙烯塑料奶瓶危害太大,每天釋放160萬微粒,可能進入嬰兒大腦!微塑料通常是指尺寸小於5mm的塑料顆粒,這些顆粒來自各種塑料產品,這些塑料產品通常會釋放出特別多的微塑料,尤其是食品中使用的微塑料,它們會通過食品侵入人體並造成健康危害。巧合的是,都柏林三一學院的研究人員開始研究在使用塑料,特別是嬰兒使用的聚丙烯奶瓶裡產生的微塑料的數量更是讓人驚訝。
  • 嬰兒每天可能喝下160萬顆微塑料,科學家:微塑料可能進入大腦
    人類雖然很清楚,塑料汙染對於地球的危害,卻不知道微塑料對人類的影響可能更大,2004年,英國普利茅斯大學的湯普森等人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關於海洋水體和沉積物中塑料碎片的論文,首次提出了「微塑料」(塑料微粒)的概念,指的是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碎片和顆粒。
  • 聚丙烯塑料奶瓶危害多大?每次釋放160萬微粒,能夠進入嬰兒大腦
    聚丙烯塑料奶瓶危害多大?每天能釋放160萬微粒,有可能會進入嬰兒大腦!我們普通市面上常見的奶瓶有塑料奶瓶,玻璃奶瓶等,一般普通的寶爸寶媽一般不太了解這些東西,便會把這三種奶瓶都輪流購買一遍,但實際上我們並不知道這些塑料奶瓶當中含有大量的聚丙烯,極容易對孩子造成危害。
  • 在用聚丙烯奶瓶嗎?釋放出160萬的微粒,對嬰兒的危害有多大?
    現在的市面上,有很多的嬰兒的奶瓶都是塑料製作的。並且這些奶瓶中,很多的製作材料並不健康,對孩子的影響非常的大。現在市面上,主要有三類奶瓶,一種是玻璃奶瓶,一種是塑料奶瓶,還有一種就是矽膠奶瓶了。在這些矽膠奶瓶中,它們的材質又被分為聚碳酸酯、聚丙烯等。
  • 微塑料入侵人體!嬰兒每天喝下160萬粒微塑料,連大腦都有塑料
    早在2004年的時候,就有研究者指出,在海洋中堆積的「微塑料」,是最可怕的汙染源之一,因為它們未來很可能會入侵人類的大腦,讓人類的身體中「充滿塑料」。 而微塑料,則是海洋中出現的PM2.5,它們的直徑一般都小於5毫米,普遍都在幾微米左右,肉眼是很能發現的,它們要比普通的塑料製品危害更大。 微塑料是如何出現的呢?
  • 國際最新研究提醒:含聚丙烯嬰兒奶瓶衝泡奶粉或釋放塑料微粒
    ,奶瓶可能會釋放出塑料微粒。論文作者、愛爾蘭都柏林三一學院Jing Jing Wang及其同事在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消毒和配方奶粉衝泡條件下,測試了10種嬰兒奶瓶的塑料微粒釋放量,這些奶瓶代表了全球網絡市場上的大部分奶瓶,它們要麼是聚丙烯製成的,要麼是包含了基於聚丙烯的配件。他們發現,測試的各種奶瓶的塑料微粒釋放量在130萬至1620萬個顆粒之間。
  • 學術新鮮事:評估在使用嬰兒奶瓶衝泡奶粉時釋放出來的塑料微粒
    ,奶瓶可能會釋放出塑料微粒。這些研究結果強調了進一步研究塑料微粒對人類健康影響的必要性,因為人們對這一點的認識仍然不足。但是,人們對這類容器的塑料微粒釋放情況知之甚少。Jing Jing Wang及其同事在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消毒和配方奶粉衝泡條件下,測試了十種嬰兒奶瓶的塑料微粒釋放量;這些奶瓶代表了全球網絡市場上的大部分奶瓶。它們要麼是聚丙烯製成的,要麼是包含了基於聚丙烯的配件。作者發現,各奶瓶的塑料微粒釋放量在130萬至1620萬個顆粒之間。
  • 塑料微粒正在進入人類體內 相關健康風險認知仍不足
    這項研究認為,無數日常食品和飲料中都會存在塑料微粒,譬如水、飲料、海鮮和鹽,這其中,最大的塑料攝取來源應該是飲用水,普通人每周僅飲用瓶裝水或自來水,就可能攝入多達1769顆塑料微粒。  報告還指出,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微粒一個很重要來源是人造衣服纖維、牙膏中的微小珠粒,以及稍大一些的塑料碎片。
  • 塑料微粒正在進入體內…全球人均每周「吃掉」一張信用卡?
    這項研究認為,無數日常食品和飲料中都會存在塑料微粒,譬如水、飲料、海鮮和鹽,這其中,最大的塑料攝取來源應該是飲用水,普通人每周僅飲用瓶裝水或自來水,就可能攝入多達1769顆塑料微粒。報告還指出,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微粒一個很重要來源是人造衣服纖維、牙膏中的微小珠粒,以及稍大一些的塑料碎片。
  • 塑料微粒影響幾何?人類認知仍不足
    這項研究認為,無數日常食品和飲料中都會存在塑料微粒,譬如水、飲料、海鮮和鹽,這其中,最大的塑料攝取來源應該是飲用水,普通人每周僅飲用瓶裝水或自來水,就可能攝入多達1769顆塑料微粒。 報告還指出,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微粒一個很重要來源是人造衣服纖維、牙膏中的微小珠粒,以及稍大一些的塑料碎片。
  • 塑料微粒正通過各種方式進入你的體內!
    一項科學研究認為,無數日常食品和飲料中都會存在塑料微粒,譬如水、飲料、海鮮和鹽,這其中,最大的塑料攝取來源應該是飲用水,普通人每周僅飲用瓶裝水或自來水,就可能攝入多達1769顆塑料微粒。 報告還指出,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微粒一個很重要來源是人造衣服纖維、牙膏中的微小珠粒,以及稍大一些的塑料碎片。
  • 塑料微顆粒:嬰兒泡奶都被波及,它的危害到底有多大?
    10月19日,《自然-食品》期刊上發表了一篇論文稱,含有聚丙烯的嬰兒奶瓶衝泡標準配方奶粉時,奶瓶可能會釋放出塑料微粒,研究結果強調了微塑料對人類健康造成的危害,但很明顯愛爾蘭都柏林三一學院的數位中國學者和同事在世衛組織推薦的消毒方式和配方奶粉標準操作流程中,測試了10種嬰兒奶瓶的塑料微顆粒在衝泡過程中微塑料的釋放比例,使用的奶瓶為全球市場上銷量比較好的大品牌奶瓶!
  • 關於微塑料的一些事實:腸道菌群受微塑料影響嚴重
    考慮到人們攝入的食鹽量並不算多,歐洲人吃貝類攝入的微塑料更不容忽視,平均每人每年由此攝入塑料微粒約1.1萬顆。圖源:圖蟲創意微塑料對於海洋生態環境的影響微塑料的毒性首先表現在浮遊動物、海洋底棲動物、魚類或其他水生生物中,影響其生長速度、氧化損傷、酶活性,甚至繁殖能力。
  • 珠穆朗瑪峰也發現了微塑料,危害目前尚不清楚
    不過塑料的危害並沒有這麼簡單,塑料在被大自然分解的過程中,會形成微塑料,這些微塑料的直徑小於5毫米,甚至是達到微米或者是納米的級別;形狀有顆粒、纖維、薄膜。這些微塑料才是真正對生命產生威脅的東西,它們現在已經遍布到了全球各地,人類生活的陸地土壤中、淡水水系中,有塑料垃圾的地方都有分解出來的微塑料,這些微塑料會進入動物的體內,然後再次進入人類的餐桌。
  • 一個茶包泡出百億塑料微粒!塑料就是這樣出現在你的餐桌
    然而加拿大一項最新研究稱,用茶包泡茶,會讓你喝下百億塑料微粒。專家,告訴你什麼是微塑料,幫你揪出藏在身邊的微塑料。一個茶包泡出百億塑料微粒加拿大麥吉爾大學發表在《環境科學與技術》上的最新研究稱,塑料材質的茶包會在茶水中留下很多顆粒物質,當它們浸泡在熱水中時,數十億個塑料微顆粒物質會釋放到茶水中。
  • 塑料微粒正在腐蝕人類種族健康,每周吃一張信用卡?
    塑料顆粒正在進入人體。據CNN報導,世界每年生產超過3.3億噸塑料,預計到2050年將增加兩倍。當它們進入海洋時,它們會被濾食動物吃掉,並留在體內,通過食物鏈。但這似乎不是最可怕的。關鍵問題是我們還不知道相關的健康風險,很難評估攝入對人類的危害。
  • 人類每天會吃進去一張信用卡,塑料問題迫在眉睫,嬰兒體內都有
    如果你要說這個時代最可怕的問題是什麼,或許有人會告訴你,這個時代最可怕的問題是戰爭是核武器,或許也有人會告訴你是氣候災害是人心,但是其實這些都不是現在這個時代最迫在眉睫的問題,最可怕的事情是塑料問題。根據科學家的研究表示,塑料微粒現在正在逐步的進入人體的內部。根據美國有線電視的報導顯示,全球每年都會生產幾億噸的塑料。預計到2050年的時候,這個數字還會增長几倍。
  • 用一次性紙杯喝熱飲,15分鐘幾萬個塑料顆粒,進入身體!
    一次性紙杯喝熱飲,15分鐘釋放數萬個有害物質2020年11月,來自印度理工學院的研究團隊發表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危險材料雜誌)》上的一項研究結果顯示,一次性紙杯中裝上熱飲,在15分鐘內會向飲料中釋放大約25,000個微米大小的微塑料微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