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非母乳餵養的寶寶需要用到最重要的工具——奶瓶,在奶瓶的質地選擇上,主要可以分為塑料質地和玻璃質地,因玻璃質地的特殊性,奶瓶不小心摔碎不算什麼,意外傷害到寶寶才是大事,因此,很多媽媽更傾向於選擇塑料質地的奶瓶。
塑料奶瓶危害多大,每天釋放160萬微粒,可能會進入寶寶大腦
就像大家拒絕把高溫食物放在塑膠袋裡一樣,很多媽媽也會擔憂塑料質地的奶瓶會不會在高溫下產生一些有害化學物質,其實這樣的擔憂的合情合理的。
塑料奶瓶危害多大,每天釋放160萬微粒,可能會進入寶寶大腦於是,媽媽們選擇了價格較高、營銷較好的聚丙烯奶瓶,該質地自稱是可食用塑料,質地成分穩定,不會產生有害化學物質,耐溫度較高,可達110攝氏度,抗摔性也較強,多次落地也不會產生破綻,如此的營銷在媽媽中獲得了廣泛的青睞。
然而,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為了驗證廣告商的說辭,科學家進行了相關實驗研究,研究結果並不像廣告商所說的那樣,不會產生有害化學物質,相反,寶寶使用的聚丙烯奶瓶平均每天就會產生160萬個塑料微粒。
這些塑料微粒由於其直徑太小,經常被媽媽們忽視,而且這種塑料微粒除了自身有害以外,還會吸附其他別的有害物質,原理就像吸鐵石一樣,這些有害物質進入寶寶體內,對寶寶的身體健康極為不利。
還沒有任何論文全面地表述塑料微粒的危害性
目前的已知的塑料微粒對寶寶的身體能夠造成的危害有以下這些:
1、損害胃腸道功能
塑料微粒通過寶寶的胃腸道進入體內,一些無法進行生物降解的塑料微粒在寶寶的體內「作祟」,破壞寶寶的腸道功能,導致寶寶消化不良、腹痛、甚至是內分泌失調。
2、呼吸困難
塑料微粒可能會在寶寶的肺部沉積,擾亂寶寶的肺部呼吸調節功能,造成寶寶呼吸困難,這是一個比較棘手的問題。
3、病變及慢性疾病
大量及嚴重的塑料微粒進入寶寶體內,由於其含有的增塑劑和其獨特的塑料結構,會造成寶寶的一些慢性疾病,潛藏在寶寶體內,嚴重者會造成遺傳性病變。
4、危及大腦神經
不少聚丙烯塑料奶瓶為了增加其耐溫性、抗摔性等性能,會加入一些成分,而這些成分或多或少對寶寶的身體是不健康的,有的甚至具有毒性,這些具有毒性的成分進入寶寶的神經系統,侵入寶寶的大腦,後果不言而喻。
為了規避這些風險,科學界也給出了相應的解決措施,各位媽媽可以借鑑一下:
1、無菌水
媽媽可以準備一些涼的無菌水,可以將燒開的飲用水進行置冷,用此類無菌水灌入經過高溫滅菌的奶瓶,這樣可以衝洗掉大量塑料微粒。
2、選用玻璃質地容器
媽媽們可以直接選擇玻璃質地的奶瓶,但要注意的是,要萬分小心,小心玻璃奶瓶摔碎劃傷寶寶;為了避免劃傷寶寶,媽媽們也可以在玻璃質地的容器中先將奶粉衝開,待奶粉冷卻至合適溫度,再倒入塑料奶瓶中,這樣也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3、禁用微波爐
科學實驗研究顯示,使用微波爐熱奶,會產生更多的塑料微粒,另外。也要注意,不可以使用之前熱過奶的塑料容器進行第二次熱奶,要及時消毒,注意衛生。
總結:這篇文章幫助各位媽媽走出塑料質地奶瓶的誤區,向大家講解了塑料奶瓶的危害,以及規避風險的措施,另外,值得媽媽們注意的是,奶瓶的各個部件,看似不起眼,其實也會產生塑料微粒,比如奶嘴、吸管、吸管下面的重力球等,媽媽們要注意每天進行消毒。
隨著對塑料奶瓶的危害性和玻璃奶瓶的局限性的認識和研究,各國科學家也在不懈努力,在提出塑料奶瓶科學使用方法的同時,也在不斷探尋著新的、更加綠色健康的奶瓶,所以,各位媽媽也不要操之過急,要相信時代的進步和科學的力量,終會讓我們和寶寶都懷抱美好的幸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