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塑料汙染超乎你的想像

2020-11-25 和訊科技

  長期以來,人們一直關注陸地上土壤環境中的塑料汙染,而對海洋中的塑料汙染卻很少關注。事實上,海洋塑料垃圾汙染以及它們對於海洋生態環境造成的危害已經遠遠超出了我們的想像。

  海洋塑料垃圾汙染有多嚴重?

  全球每年有2000萬噸的塑料垃圾被直接丟棄或從陸地通過河道、風力最終進入海洋。

  大量塑料微粒不斷積累, 遍布整個海洋。高密度且廣泛分布的塑料微粒已使無數海鳥、魚和其他海洋生物遭受滅頂之災,並正在逐漸通過食物鏈將毒素帶到人類的餐桌。在歐洲,一名海鮮食客一年中通過產品攝入的塑料微粒可能高達1.1萬粒。

  與陸地上的白色汙染治理不同,受海洋特殊水域環境限制,人們幾乎無法通過傳統打撈方式對這些細小的塑料微粒進行廣泛收集和處理。因此,海洋塑料汙染的治理日益緊迫但困難重重。

  開發和使用能在海洋環境中自行降解的塑料製品,替代PP、PA、PS等難降解塑料製品,是目前公認的解決這一問題最根本和唯一有效的途徑。

  海水降解材料的研發難在哪兒?

  目前,國際上海水降解材料的相關研究才剛剛起步,很多人盲目地寄希望於生物降解材料來解決海洋中塑料汙染問題。

  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工程塑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長期從事降解塑料的開發、產業化和應用研究,針對當前日益嚴峻的海洋塑料汙染問題,在國內率先開展了海水降解材料研究。

  該工程中心主任季君暉研究員介紹說,當前國內外環保意識逐漸增強,各地「禁塑令」逐步推廣。聚乳酸(PL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及其共聚酯(PBAT)、聚己內酯(PCL)和聚羥基烷酸酯(PHAs)等商品化生物降解材料,在土壤和堆肥中有良好的生物降解性能,已經在眾多領域中替代了不可降解的通用塑料,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陸地上的白色汙染。

  然而,聚酯材料堆肥降解的本質是聚合物在微生物分泌酶作用下發生的酶促水解反應。環境中微生物種類、數量、溫度等需要滿足一定的要求才能得到快速降解。

  與陸地環境相比,海洋環境以富含水、高鹽、高壓、低溫、流動和稀營養為特徵。海洋微生物數量除了近海區密度略大外,大洋海水中微生物密度都較小,平均一般為每毫升幾個至幾十個,與堆肥降解過程中每升土壤中數以億計的微生物數量相比,幾乎可以忽略。不同的降解環境和降解條件使得脂肪族聚酯材料在海水中的降解性能與堆肥過程有明顯差異。

  顯然,現有的生物降解材料及其研究成果並不能直接應用於海水降解材料的開發。以PLA(聚乳酸)為例,堆肥條件下,PLA樣條50天左右失重達到70%;但是在25℃海水中放置1年也沒有觀察到明顯失重,GPC測試表明分子量無明顯變化。

  該工程中心負責海水降解材料開發的王格俠博士表示,通過對典型生物降解材料在不同模擬水體環境中的降解實驗,我們已經對海水降解過程和堆肥降解過程兩種機理有了初步的認識;對於典型生物降解聚酯材料在海水和淡水中降解周期有了初步掌握。

  研究結果表明,目前的生物降解聚酯材料在海水中降解性能與堆肥中有較大差異,海水中很難具備生物降解條件,因而大多數聚酯材料在海水中降解周期非常緩慢,甚至難以降解。

  海水降解材料研究需要在現有生物降解材料基礎上構建新的材料體系,可以說是任重道遠。

  (作者單位: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工程塑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責任編輯: HN666)

相關焦點

  • 海洋塑料垃圾汙染的深度與廣度超乎想像
    晨報記者 徐惠芬 綜合報導  海洋塑料垃圾汙染的深度與廣度超乎想像。英國廣播公司21日援引專家組報告稱,除非採取切實有效的行動,否則十年內,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將翻三倍。問題已十分嚴峻  在這一專家組花12個月為英國政府撰寫的《海洋未來展望》報告中,專家預計,從2015年至2025年,海洋塑料垃圾將翻三倍。  海洋塑料垃圾問題已十分嚴峻。
  • 向塑料汙染宣戰:海洋中塑料與浮遊生物比例達1∶2 ,到2050年,海洋裡的塑料垃圾將比魚類還多!
    張夢然向塑料汙染宣戰:海洋中塑料與浮遊生物比例達1∶26月5日,世界環境日。2018年,聯合國環境署首次聚焦一次性塑料汙染問題,發布世界環境日的主題為「塑戰速決」——因為我們的藍色星球,正在被塑料包圍。聯合國環境署稱,如不加以限制,到2050年,海洋裡的塑料垃圾將比魚類還多。這是一場人類與塑料的世紀之戰。及時減消塑料汙染,別再讓地球傷痕更觸目驚心。
  • 全球海洋塑料汙染加重 南極海域被塑料微粒汙染
    日本一項最新調查發現,南極海域已被塑料微粒汙染,部分地區汙染水平與北太平洋地區相當,這反映了全球海洋塑料汙染的嚴重性。塑料垃圾佔海洋漂流垃圾的約70%,在風吹日曬下塑料垃圾逐漸碎片化,而直徑小於5毫米的塑料垃圾就被稱為塑料微粒。
  • 能自動「消失」的塑料:解決海洋塑料汙染新渠道
    19世紀,塑料誕生了,這被稱為人類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但由於白色汙染越來越嚴重,塑料變成了「最糟糕」的發明。據統計,全球每年塑料廢棄物約3000萬噸,其中超過800萬噸的塑料垃圾被直接丟棄或從陸地通過河道、風力最終進入海洋,塑料汙染對海洋環境造成的損害遠遠超過了人們的想像。
  • 海洋塑料汙染又添新證據!60年的數據證實海洋塑料汙染危機
    過去60年間,便利袋等大型塑料加劇了海通過分析浮遊生物監測設備60年來的日誌,科學家已經找到了第一份能證明近幾十年海洋塑料汙染大幅加劇的強有力的證據。雖然結果並不出人意料,但關於海洋塑料的長期數據一直很少:研究人員表示,以前的研究主要關注短期內海洋生物攝取塑料製品的情況。提取數據CPRs是一種形似魚類的設備,利用絲織品從水中過濾有機物,自1931年起被用於調查浮遊生物汙染情況。如今,包括渡輪和貨櫃船在內的許多志願船隊拖著一批又一批CPRs橫跨大洋。
  • 北極塑料汙染嚴重 聯合國:已有1億噸塑料倒進海洋
    北極塑料汙染嚴重 聯合國:已有1億噸塑料倒進海洋 據外媒報導稱,近日,美國領導的一個科學家小組在北極鑽取的冰芯中發現了微小的塑料碎片。日益嚴重的塑料汙染已至地球最偏遠的水域,給人們敲響警鐘。人類活動和洋流運動導致北極地區垃圾聚集,引發國際社會擔憂。
  • 超乎想像的五大恐怖海洋怪物 石斑魚暗藏劇毒
    對人類而言,海洋蘊藏著無數的奧秘,海洋中還生活著大量形形色色人們知之不多的「怪物」。浩瀚的海洋充滿了未知,還有太多的未知生物等待人類去探尋。以下是世界超乎想像的十大恐怖海洋怪物。 原標題:超乎想像的五大恐怖海洋怪物 石斑魚暗藏劇毒
  • 你見過嗎?被塑料汙染攻佔的藍色海洋
    你見過嗎被塑料汙染攻佔的藍色海洋 2019-08-20 08:55
  • 它們在海洋生態的重要性可能超乎我們想像
    全球許多海域發生了水母數量劇增的事件,給沿海工業、海洋漁業和濱海旅遊帶來了嚴重的危害。儘管危害重重,但它們似乎還在海洋食物鏈中扮演著另外一種未被發覺的重要角色。澳大利亞迪肯大學的格雷姆-海斯帶領生態學家團隊對此進行了研究,他們在《進化和生態學進展》(Ecology & Evolution)雜誌中寫道:「現在科學家們已經有了明確的證據證實水母並不是食物鏈的死結。」
  • 圖說海洋中的塑料汙染恐怖真相
    每年有880萬噸塑料廢物傾倒到海洋中,海洋中幾乎已經沒有任何未被汙染的「淨土」。這些汙染物對海洋生物和生態系統的影響非常嚴重。下面我們就以圖說的形式,了解下海洋塑料汙染的恐怖真相。  海洋保護協會(Ocean Conservancy)的數據顯示,陸地活動(如管理不當的農業徑流和未經處理的汙水)佔了海洋塑料汙染的80%以上,其中不到20%來自海洋活動,比如漁業和船舶。  2006年,「綠色和平」組織對世界海岸線進行了普查,發現印尼的海洋廢物汙染率最高,每公裡達29100件。在這個國家人口稠密的地區,垃圾覆蓋了90%的海灘。
  • 你隨手一扔的塑料蓋,最終漂洋過海來看你,海洋汙染觸目驚心一面
    人類追求著安全的食品,乾淨的環境,舒適的住所,隨著生活的提升,人們開始追求更享受的方式,比如度假,海邊度假,然而所到之處卻留下了萬惡的垃圾,總以為一點點並不怎樣,殊不知,在相關科學人員調查後發現,每一年竟然有多大八百多萬噸的塑料被人們丟棄進入海洋,這對海洋生物,甚至跟我們息息相關的漁業造成了嚴重影響,科學人員更是指出,如果對於垃圾的海洋汙染不控制不解決,這樣下去,到了2050年,我們所謂的美麗的海洋世界裡的垃圾
  • 多國學者聚焦海洋塑料汙染話題
    符哲琦 攝   中新網上海4月24日電(記者 陳靜)每年全球有大量塑料垃圾進入海洋,為此,多國海洋塑料汙染研究領域的70名專家學者和環保人士24日匯聚上海,共同聚焦微塑料對海洋生物的生態效應等熱點話題。
  • 海洋塑料汙染威脅海龜生存
    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組織發布的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海龜吞食塑料的數量越多,死亡風險越高,海洋塑料汙染正在威脅海龜的生存。
  • 當海洋被汙染生物會怎樣?這部動畫短片顛覆了人類的想像
    如山一般的塑料垃圾對於這個「天堂之島」來說實在太不真實了!旅遊勝地峇里島的塑料汙染問題日益嚴重,日產3800噸的垃圾,僅60%被填埋。英國潛水員拍下峇里島附近海域嚴重汙染情況,海裡漂浮著各種垃圾不僅僅是峇里島,海洋垃圾已嚴重汙染了海洋環境。
  • 美國海洋塑料汙染排名全球第三
    10月30日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的一篇最新研究論文表明,美國是塑料垃圾的頭號生產國,同時,在造成海洋塑料汙染方面,美國排名全球第三。這項新研究挑戰了曾經認為美國已經充分「管理」塑料垃圾的假設,即收集、適當地填埋、回收或以其他方式包裝塑料垃圾。
  • 聯合國警告:海洋塑料微粒汙染危害全球
    聯合國即將公開發布報告,就海洋塑料汙染潛在的危害警告全世界。(圖片來源:《獨立報》中國日報網5月22日電(信蓮) 據英國《衛報》5月21日報導,聯合國近日發布報告稱,塑膠袋、瓶子、衣服等塑料汙染滯留在海裡,不僅嚴重威脅人類健康,還會殃及海洋的生態環境。
  • 「蛟龍號」帶回海洋生物檢出微塑料,海洋汙染遠比你想的嚴重!
    撰文/屠強本文選自《知識就是力量》雜誌據央視新聞昨日報導,我國載人潛水器「蛟龍號」去年從大洋深處帶回了海洋生物,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4500米水深下生活的海洋生物體內,竟檢出了微塑料。初步估計,這些微塑料很可能是纖維狀的塑料繩。海洋受到汙染的歷史其實已經很長了。
  • 加入「塑戰隊」,破除海洋塑料汙染
    大海在呼喚,如果我們不採取行動,到2040年,海洋內的塑料垃圾存量將會是現在的四倍,超過6億噸。如何解決海洋塑料汙染問題?請看詳細報導↓↓↓皮尤慈善基金會與SYSTEMIQ以及艾倫·麥克阿瑟基金會、牛津大學、利茲大學和共同海洋組織在內的知識夥伴一起,7月23日聯合發布了《力挽狂瀾:破除海洋塑料汙染》報告。
  • 【防治塑料汙染】觸目驚心!塑料汙染知多少:我們的地球正在默默...
    【防治塑料汙染】觸目驚心!這些扔進海洋的塑膠袋降解時間要200~1000年,塑料填埋佔用大量土地,且被佔土地土壤受到汙染,長期得不到恢復。>04你扔掉的塑料垃圾最後去了哪?
  • 微塑料汙染海洋,貽貝、牡蠣和扇貝汙染最嚴重
    ,最新研究發現,海洋生物其中的軟體動物,包括貽貝、牡蠣和扇貝,是所有海鮮中微塑料汙染最嚴重的類別。微塑料是由較大的塑料顆粒分解產生,有些是作為清潔劑或美容產品的添加劑直接生產的,最終通過廢水進入水道和海洋。一旦到達海洋,微塑料就時常被野生動物吃下吐,常常讓動物因難以消化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