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風暴席捲了峇里島。大量的塑料垃圾被衝上峇里島知名的庫塔海灘,場面十分驚人。
峇里島一居民表示,自己在這裡居住了17年,從來沒看過這樣的場景。如山一般的塑料垃圾對於這個「天堂之島」來說實在太不真實了!
旅遊勝地峇里島的塑料汙染問題日益嚴重,日產3800噸的垃圾,僅60%被填埋。
英國潛水員拍下峇里島附近海域嚴重汙染情況,海裡漂浮著各種垃圾
不僅僅是峇里島,海洋垃圾已嚴重汙染了海洋環境。據最新研究發現,海洋中已經幾乎沒有任何未被汙染的「淨土,海洋生物的生存受到了極大的威脅。
當海洋裡到處都是垃圾,海洋生物誤食垃圾、被困、受傷、甚至死亡的事件已經屢見不鮮。
印尼海邊發現一具抹香鯨屍體,體內有5.9公斤、超過1000件的塑料製品
一隻海豹被垃圾圍困
玳瑁誤食塑膠袋
如果長此以往,當海洋環境汙染越來越嚴重,依賴海洋生存的生物們會怎麼樣?
近期,一部法國環保CG動畫短片《Hybrids》引起了海內外的熱烈關注。
它以另類的視角來呈現在被嚴重汙染的海洋環境中,海洋生物所發生的一系列變化。主創們希望通過這部短片來呼籲人類重視海洋垃圾汙染的情況,喚醒人類保護海洋環境的意識。
先來一張正式海報
海報中是一隻巨大的鯊魚,仔細看,鯊魚的頭部似乎是一輛廢舊的汽車,鯊魚的眼睛也變成了車前燈。是的,你沒看錯!這就是Hybrids(混合體),在短片中指的就是海洋生物與廢棄垃圾融合形成的混合體。
短片《Hybrids》是5名來自法國阿爾勒3D動畫學院MOPA的學生完成。他們想像了海洋汙染對海洋生物可能產生的影響,由此延伸,用了5年的時間做出了這部時長6分鐘的全CG動畫作品。講述了在生態環境被嚴重破壞後,海洋生物被迫「進化」,與廢棄物垃圾形成混合體,在深海世界裡艱難求生的故事。
一起來看看視頻
短片中,在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後,海洋環境已經滿目瘡痍,到處都是廢銅爛鐵,許多海洋生物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它們為了適應惡劣的環境被迫「進化」,將垃圾融入自身,衍變成血肉和鋼鐵結合的工業化怪物。
一隻被汽車鯊魚追殺的油桶大魚
蠶食大魚屍體的瓶蓋蟹群
形似禿鷲的鋼鐵鳥類
死亡沉底的船型鯨落
藏匿海底的飛機魷魚
鍋蓋外殼的烏龜
環境的汙染,改變的不僅僅是海洋生物的外形和結構,同時改變的還有它們的生活習性,儘管依舊是弱肉強食的生存法則,但海洋垃圾已然成為它們強化自身的食物來源。
《Hybrids》的創作靈感源於主創Romain的潛水經歷:他在水下看到嚴重的海洋汙染,大片的垃圾和廢棄物讓海洋生物寸步難行,這些令他產生思考,大自然的生物面對日漸嚴重的汙染,將如何反過來依靠汙染生存?
之後,他與四個夥伴一起,開始了漫長而艱難的製作過程。
五位主創人員
除了背景音樂是外包的,從導演到動畫特效以及聲音設計,大約6分鐘完整的CG動畫是5個人共同完成的:Romain Thirion 負責短片的故事板、角色設計、建模、貼圖和材質以及合成;Kim Tailhades主要負責場景概念設計、場景搭建和燈光;Matthieu Pujol負責創建螃蟹軍隊、短片特效以及製作音效;Florian Brauch負責動畫部分;Yohan Thireau負責動畫、綁定和螃蟹的集群仿真模擬。
沒有一點海洋動畫製作經驗的他們,製作過程的難度可想而知。在故事劇情構思、角色的選取代入、技術設計等方面都有許多難題需要克服。
在劇情和角色方面,他們通過生物體型大小的反差感來創建不同的生物角色,把海洋生物和廢棄物巧妙地用劇情串聯起來。短片中的鍋蓋海龜、油桶魚、飛機魷魚等角色都是通過大量手稿圖的修改,經過反覆推敲才最終確定下來的。
在技術設計方面,海洋生物的動作設計比陸地生物更複雜。因為水具有浮力,而每種生物的重量不同,受到的重力和浮力也不一樣,這就需要大量的模擬參數來製作最佳的效果。
他們反覆研究技術軟體,完成了大部分角色和環境的建模,將它們進行材質處理、著色和渲染,然後進行集群模擬、處理特效,最後完成合成。呈現出的效果,令人驚嘆。
《Hybrids》通過CG動畫創造了一個在末日下殘酷而又奇幻的超現實深海世界,憑藉著另類的視角、驚豔的畫面以及精湛的特效技術,斬獲了眾多國際動畫大獎,其中包括2018年SIGGRAPH計算機動畫節「最佳展示獎」、2018法國昂西動畫節「學生動畫評審特別獎」等。同時,《Hybrids》還送選了第91屆奧斯卡最佳動畫短片單元。
《Hybrids》獲得的獎項
網友評價這部短片將機械化風和環保主題相結合真的很贊,同時其以超精緻的CG動畫呈現了生態環境整體的變化,也值得深思。
鐵桶魚、瓶蓋寄居蟹、鍋蓋海龜
……
在《Hybrids》這部動畫短片中
人類扔到海裡的垃圾
正在變成海洋生物身體的一部分
由機械垃圾組合成的海洋生物
令人震撼
而震撼的背後
需要引起人類對當前
海洋環境汙染日益嚴重的反思
那些被扔進海裡的垃圾
從此就和人類再沒關係了嗎?
假如海洋生物們真的變成了短片中的樣子
那時的人類
會不會是下一個「Hybrids」?
來源:海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