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塑料垃圾都去哪了?

2020-12-04 互聯狗

隨著經濟和科技的快速發展,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卻變得越來越差。近幾年來,包括我國在內的世界上許多國家都開始重視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努力恢復曾經的生態環境,使我們重新擁有碧水藍天。

01海洋塑料垃圾最後都去往何方了?

環境之所以變得如此糟糕,一方面是因為工廠等生產不規範造成的汙染,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人類產生的龐大垃圾。尤其是垃圾方面,許多人更是會亂丟亂棄,導致生態環境越來越差,其中海洋生態環境就是被汙染最為嚴重的生態環境之一,而汙染海洋生態環境的垃圾中又以塑料垃圾為最。那麼有人可能會問,這些海洋塑料垃圾最後會去往何方呢?

按照人們普遍的常識來看,大多數人會認為這些塑料垃圾會隨著水流不斷漂浮,直至到達另一片陸地後才會停止。簡而言之,就是很多人認為海洋只不過是一個垃圾的搬運工而言,但事實卻並非如此。近日,由曼徹斯特大學伊恩凱恩博士所主導的研究團隊表明,有99%的海洋塑料垃圾最終都沉入了海底,到達了「海底垃圾場」,進而造成對海洋以及海洋生物的重大傷害。

02垃圾對海洋以及海洋生物的危害

據悉,本次研究匯集了來自曼徹斯特大學、英國國家海洋學中心、德國不萊梅大學、法國IFREMER大學以及英國杜倫大學的各方面人才,通過跨學科合作解決了困擾人們的這一重大難題。據悉,該研究團隊通過對第勒尼安海(義大利西海岸除外)的所有地區進行取樣分析,通過高解析度沉積物數據以及數字模型最終鎖定了99%海洋塑料的最終歸宿以及含量。

該研究發現,這些海洋塑料垃圾主要以高濃度的微塑料形式存在於深海海底,進而構成了海洋中的pm2.5。物如其名,微塑料面積極小,其直徑不超過5mm。但其比表面積卻異常大,對汙染物有著更強的吸附能力,再加上自己本身的汙染能力,從而構成了一個具有高度汙染性的海洋垃圾,其汙染程度遠遠高於「白色汙染」。而海洋中的塑料垃圾絕大部分都會轉化為這些微塑料,對海洋產生巨大危害。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人員通過結合深海洋流模型以及海底測繪圖,藉助紅外光譜分析,最終展示了洋流是如何控制海底塑料微粒的分布,並最終將其聚集在固定位置的。洋流通過控制微塑料的流動,將他們帶入海底峽谷,之後在海底峽谷交由「底層水流」做進一步運輸,到達一定位置後進行集體沉澱,最終匯集在一起,研究人員將該區域稱之為「微塑料熱點地區」。而在這個地區中,每平方米會擁有高達190萬個微塑料,對海洋造成巨大負擔。

03生態環境已達承受極限,不能再由人類「胡作非為」了

當然了,海洋作為地球整體生態環境的一部分,也有著自動降解能力。然而這個能力在龐大的微塑料面前顯得有些微不足道。一是因為微塑料本身就極難徹底分解;二是因為目前這些微塑料以及堆積成山,幾乎成為了和海底沙石一般的存在,很難去除。這也進一步點醒了人們,告誡人們包括海洋在內的各處生態環境已經快要到達承受極限,不能再任由人類「胡作非為」了。

伊恩凱恩博士此後在接受相關採訪時表示到已經將情況上報給了政府人員,希望政府能夠採取行動,恢復海洋生態環境的同時制止人們的這一系列「自殺式」行為。他們之後也會進一步加大研究力度,尋求解決方案的。

04寫在最後:

其實個人認為環境是否能夠得到有效治理,其關鍵在於處於日常生活中的我們每一個人。只有我們內心真正對生態環境保護予以重視,並採取相關行動投入到環境治理的相關工作中來,生態環境才能得到根本性改善。政府的一些強制性行為固然有著不錯的輔助性作用,但最為根本的還是人類的思想以及行動。

在生存面前,我們也別無選擇。有人可能會說我只要顧好自己就可以了,那麼這種人一定是極其自私的,且不說垃圾方面,個人對你平時的為人處事都深表懷疑。當然了,這種人畢竟屬於少數,我相信還是有很多人不會那麼自私的。也許你不會或者說是沒有精力參與到垃圾等環境治理項目中來,但你可以通過控制自身行為來間接性參與。少產生垃圾,對垃圾進行分類處理也是對環境的負責。所以,讓我們共同行動,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吧!

對此,你有著怎樣的看法呢?

相關焦點

  • 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它們都去哪了?會對海洋生物造成怎樣的危害?
    而且經過統計發現,全球每年這種垃圾就有超過了3000萬噸,因為它們的體型比較小,質量也很輕,所以有2/3的垃圾,通過一些河水,或者是風力進入了海洋裡面。雖然統計的是這些垃圾最後進入了海洋,但是令大家奇怪的是,我們並沒有看到它們的存在。
  • 地球人丟棄的塑料垃圾,都去哪了?
    但就像所有偉大的故事都有一個平凡的開頭一樣,這趟專屬於塑料/橡膠/合成纖維的華麗變身之旅,也始於那輛早已默默消失在巷口的垃圾車。堆積如山的塑料垃圾   Part.1  踏上旅程:塑料去哪兒?在海洋等環境中,塑料可以在紫外線、溫度、水流、砂石和微生物的共同作用下,逐漸遭受物理破壞、化學分解和生物降解作用。
  • 99%的海洋塑料垃圾都去哪了?原來海底有個垃圾場
    本研究的主要作者,曼徹斯特大學伊恩·凱恩博士說:「幾乎每個人都聽說過臭名昭著的海洋垃圾帶漂浮塑料,但我們對在深海海底發現的高濃度微塑料感到震驚,這些微塑料並不是均勻分布在海洋區域,相反,它們隨著強大的海底洋流分布,這些洋流把它們集中在某些特定的地區。」
  • 你知道被丟棄到海洋中的塑料垃圾都去哪了?一起Get一下
    △塑料進入海洋和食物鏈的「驚心」旅程 視頻來源:WWF世界自然基金會2020年1月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生態環境部發布了《進一步加強塑料汙染治理的意見》,網上稱之為「新限塑令」。到2020年,率先在部分地區、部分領域禁止、限制部分塑料製品的生產、銷售和使用。到2022年,一次性塑料製品消費量明顯減少,替代產品得到推廣,塑料廢棄物資源化能源化利用比例大幅提升;在塑料汙染問題突出領域和電商、快遞、外賣等新興領域,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塑料減量和綠色物流模式。
  • 終於弄清99%海洋塑料垃圾去向,上億噸的海洋垃圾,該如何處理?
    據調查每年有約800萬噸海洋垃圾流入海洋,然而海面上的海洋塑料垃圾僅佔全球塑料垃圾的1%,其他的這些海洋塑料垃圾都去哪了?是不是很好奇?根據研究,主要集中在海洋600-900米的深處,這個地方的洋流與海底的相互作用最大。塑料的發明,為人類生產生活帶來極大便利。自20世紀50年代起,全球塑料年均增長率保持在8.5%。然而,每年有超過800萬噸的塑料垃圾流入海洋。海洋中至少已經積累有上億噸的塑料垃圾。此次研究弄清海洋塑料垃圾去向,是否可以將海洋中上億噸海洋塑料垃圾進行收集,回收利用呢?
  • 海洋塑料垃圾,你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
    (圖片來源於網絡截圖)據人民日報導,每年約有1300萬噸垃圾流入海洋,可海納百川,垃圾除外。事實證明,在人類向海洋排放的垃圾面前海洋表示自己承受不來!!於是在發起海嘯時統統還給了海灘。不用運輸,不用人力,垃圾來的不要太容易!此時人們不禁疑問如此多的海洋塑料垃圾,從何而來?
  • 消失的海洋塑料:它們都去哪兒了?
    世界上最著名的海洋塑料聚集體——大太平洋垃圾帶(the 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堆積著包圍在北太平洋環流(一個在北美和亞洲之間循環的洋流系統)裡的漂浮垃圾。據估計,這堆塑料有驚人的8萬噸——或者1.8萬億片。在南太平洋、印度洋和南、北大西洋,也有類似的環流包圍著小一些的塑料垃圾聚集體。總而言之,漂浮在海面及附近的已知塑料的總質量超過了25萬噸。
  • 我長期致力於海洋垃圾的調研與治理,海洋垃圾從哪來,問我吧!
    ,海洋垃圾從哪來,問我吧! 2015年,華師大的教授在我們的食鹽中發現了微塑料;2017年,瓶裝水中檢出微塑料,眾多受檢品牌中只有一個品牌沒有發現;2018年,志願者提供的大便樣品中檢出微塑料……這就顯得毫無懸念了
  • 「難纏」的海洋塑料垃圾
    我們常常說塑料垃圾會對海洋生物造成不可逆的傷害,也經常會在網絡上看到海洋生物被塑料纏住的圖片。圖 | 網絡  在《科學》雜誌子刊《科學進展》發布題為《美國向陸地和海洋排放了多少塑料垃圾》的研究報告中,研究人員估計2016年美國共向環境中無序排放了224萬噸塑料垃圾,多達145萬噸的美國塑料垃圾最終流入了距離海岸線50公裡內的地方,這意味著美國也是造成世界沿海塑料汙染的主要國家之一。
  • 全球每年800萬噸的海洋垃圾,都是塑料惹的禍?
    如今的海洋垃圾,已經成為嚴重的環境汙染問題之一,前段日子,大型海洋塑料垃圾清理系統,海洋進化,用一條船拖著,從美國舊金山啟程。目的地,是440多公裡以外的海域,這一系統將在那裡,試運行兩周。之後,它將被拖到大太平洋垃圾帶,清理那裡的,塑料垃圾。
  • 中國是海洋塑料最多的國家,塑料垃圾如何被排入洋流?
    依據《2016年中國海洋環境狀況公報》的數據,在所有監測海域的垃圾中,塑料垃圾排放所佔的比重均在70%以上,其遠遠超過了其種類的垃圾。可以說在相當大的程度上,中國的海洋塑料垃圾問題代表了中國海洋垃圾問題。中國塑料垃圾已經對海洋造成了極大的汙染。
  • 魚類壽司裡有塑料? 揭開99%的海洋塑料垃圾神秘消失之謎
    換句話說,剩下的97%-99%塑料垃圾失蹤了。它們到底去哪了呢?雖然有可能是陽光對其降解侵蝕或者有些小塊垃圾被海浪衝回海岸,但研究人員仍有疑慮。科學家推測有可能是海裡的小魚們把塑料吃掉了,最有可能是燈魚和其它小型海洋中層物種,它們只在晚上遊到海面找吃的,且為迄今為止海洋裡最多的魚。
  • 塑料海洋:全球海岸線發現的海洋垃圾90%與塑料製品有關
    隨著長大,她逐漸發現,海灘上這些美麗的自然造物正被越來越多的人造垃圾取代,甚至她還曾在海灘上看到過冰箱和電視機。對這些東西來源的好奇,和對於背後可能存在的環境問題的思考促使她拿起相機,前去海灘記錄這些垃圾的來去與命運。  近十年來,Mandy Barker一直追蹤海洋塑料汙染,開拓自己的攝影主題。她與科學家合作,深入海洋塑料汙染的第一線,拍攝全球各地的海洋垃圾。
  • 世界海洋日|塑料海?去年中國海洋垃圾超七成為塑料
    研究顯示,這些塑料在海洋中被打碎、分解,會變成直徑不超過5毫米的顆粒,再通過食物鏈、水等各種方式,再次出現在人類的生活中。中國海洋垃圾數據:海灘區域最多作為擁有較長海岸線的國家,中國的海洋環境也正受到海洋垃圾,特別是塑料垃圾和微塑料的威脅。
  • 塑料瓶的奇幻漂流:海洋塑料垃圾那麼多,它們最終去了哪裡?
    塑料瓶的奇幻漂流:海洋塑料垃圾那麼多,它們最終去了哪裡?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 塑料垃圾流入海洋造成的危害
    在人類長期的海洋開發過程中,由於開發利用的不當行為使得海洋遭受了嚴重的汙染。大量的塑料垃圾被排放到海中,給海洋的生態系統帶來了嚴重的威脅。儘管世界各國都在努力減少海洋垃圾數量,但是垃圾數量並未減少反而還有增加的趨勢。據統計,全球每天大約有8000萬件垃圾輸入海洋中。此外,每平方公里海面上漂浮的垃圾大約有13000件塑料垃圾。
  • 每年800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只有1%漂浮在海面,99%去哪裡了?
    你可能聽說過,在太平洋的中心漂浮著一個「海洋塑料垃圾帶」,它的面積是法國的國土面積的三倍。事實上,在每年進入海洋的塑料垃圾中,只有1%漂浮在海面上,這用「冰山一角」來形容最恰當了。但是剩下的99%去了哪裡了?這99%的塑料垃圾的「失蹤」長期以來一直是一個科學問題。你可以想當然地說:「當然是沉入海底了呀……」,然而事實卻沒有這麼簡單。
  • 對我國海洋塑料垃圾問題的新認識
    中國到2000年塑料產量才達到1000萬噸水平,是美國的1/4,而此時全球塑料產量已經超過兩億噸,中國產量僅是其1/20。整個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塑料在中國都是寶貴工業材料,大部分用於生產化學合成纖維和工業產品,作為包裝等日用消費品佔比較低,產生的塑料垃圾基本被回收利用,仍不能滿足回收產業消化的需求。同時,進入21世紀,中國開始少量進口塑料垃圾。
  • 塑料垃圾威脅海洋食物鏈
    圖片說明1:微塑料指的是直徑小於5微米的塑料碎片,是全球性的海洋汙染物。 據文中所述,當沙蠋生活在遭受微塑料和製造這些塑料製品的有害化學物嚴重汙染的地區時,它們的食量和繁殖力都下降了。這些有害化學物包括塑化劑、染料,以及在海洋中降解時可能危害大量各類海洋生物的抗菌劑。 塑料垃圾分解形成的直徑小於5毫米的碎片被稱作微塑料。微塑料已散落在全球各處,但科學家們才剛開始認識到它們對海洋生物的影響。
  • 消失的海洋塑料:它們都去哪兒了?| Physics World
    如今大部分進入海洋的塑料的密度低於海水,這就意味著如果它們能在海洋中存在幾年以上,我們應該會發現數千萬噸的塑料漂浮在海面上。這比我們實際看到的要多幾個數量級——那麼,塑料都到哪裡去了呢?大太平洋垃圾帶裡,許多塑料年代久遠,最近生產的塑料製品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