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瓶的奇幻漂流:海洋塑料垃圾那麼多,它們最終去了哪裡?

2021-01-07 前瞻網
塑料瓶的奇幻漂流:海洋塑料垃圾那麼多,它們最終去了哪裡?
 CHEN • 2020-12-08 14:50:29 來源:前瞻網 E3937G0

都在用的報告小程序

寫文章、做研究、查資料【必備】

微信掃一掃,我知道了

近日,一名印度人在恆河岸邊撿到了一個塑料瓶。外表和普通塑料瓶無異,但其中則裝有電子設備,還有一張SIM卡。

這是戴維斯與埃克塞特大學的研究人員艾米莉·鄧肯(Emily Duncan)及同事所進行的一項研究,她們不久前將10個瓶子投放到了恆河中,目的是研究塑料汙染如何通過河流並最終流向大海。

瓶子中配備的SIM卡每三個小時連接到手機信號塔一次,從而詳細記錄了設​​備移動的距離和速度。其中一個瓶子共漂流了約611公裡,耗時51天。

此外,只要有人將瓶子拾起並將SIM卡插入手機,研究人員就能獲得最終位置。

正是因為SIM卡的存在,實驗也遇到了一些障礙。

研究人員計劃在SIM卡上存儲的數據不超過100兆字節,因為每次上傳到手機發射塔最多只需2千字節。但是,有的卡已積累了300兆字節的數據。

經過查詢位置日誌,研究人員發現有的瓶子被人撿上岸,然後將其中的SIM卡拿來使用。此外,有的瓶子還被漁網纏住,早早結束了旅途。

研究人員表示,這些意外狀況並不是完全沒有意義,這在某種程度上給出了塑料垃圾在自然界中流動時會發生什麼的現實數據。

研究人員一共設計了兩代瓶子,在塑料瓶中放置SIM卡還是第一代,這是因為恆河兩岸有許多信號基站,這些SIM卡還可以使用。

但是,到了大海之中,SIM卡就無法使用,而塑料瓶在大海中的軌跡也是研究的重點之一。所以第二代配備了全球定位系統,從數據反饋來看,GPS效果不錯。

研究人員將瓶子部署在孟加拉恆河河口附近以及孟加拉灣沿岸,隨後觀察這些設備如何沿著相似的軌跡在孟加拉灣漂流。

其中一個瓶子在94天內漂流了近1800英裡。它們傾向於向西運動,朝著印度東海岸,最終被強渦旋系統所捕獲。研究人員通過地圖觀察這種渦旋系統所在位置,並由此確定出現塑料垃圾堆積的地點。

這些瓶子在恆河和孟加拉灣的軌跡顯示了垃圾在這些水域中的聚集位置。

此前,科學家們開發了基于洋流、風和海岸線形狀等變量的模型,以顯示塑料垃圾如何在環境中傳播。這些模型表明,垃圾往往會貼近海岸,一點點地被衝走,然後一遍又一遍地被衝回來。

這項新研究的發現為支持這一模型提供了強有力的現實證據:實驗用瓶沒有立即被衝到遠海,而是貼近海岸線,並平行於海岸線移動。

一直以來,人們對海洋塑料危機的研究聚焦於海洋中有多少塑料,但卻不知道這些塑料垃圾最終去了哪裡。而從這些實驗瓶中收集的數據有助於了解人類如何應對海洋塑料危機。

塑料瓶的汙染只是很小的一個方面,其他塑料垃圾,如塑料包裝袋也在通過河流流入海洋。為了追蹤這些汙染物,研究人員可能會調整技術,將追蹤器放入更小的垃圾中來找到答案。

編譯/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原文來源:

https://arstechnica.com/science/2020/12/the-incredible-journey-of-the-electronic-plastic-bottle/

https://www.cbc.ca/news/technology/what-on-earth-plastic-waste-satellite-trackers-1.5826887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3000公裡:一個塑料瓶的奇幻漂流
    本報訊 河水中塑料瓶的旅途比我們想像的要長。最近,科學家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發表研究指出,進入河流的塑料瓶可在數月內漂流3000公裡。為了追蹤塑料瓶的源頭以更好地解決汙染問題,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研究者艾米麗·鄧肯和她的同事們利用GPS和衛星技術追蹤了25個塑料瓶。鄧肯等人使用的衛星追蹤手段與動物研究者追蹤海龜行跡的手段類似。
  • 海洋塑料垃圾,你從哪裡來,又到哪裡去?
    (圖片來源於網絡截圖)據人民日報導,每年約有1300萬噸垃圾流入海洋,可海納百川,垃圾除外。事實證明,在人類向海洋排放的垃圾面前海洋表示自己承受不來!!於是在發起海嘯時統統還給了海灘。不用運輸,不用人力,垃圾來的不要太容易!此時人們不禁疑問如此多的海洋塑料垃圾,從何而來?
  • 94天漂流2845公裡:新研究揭示塑料是如何進入海洋的
    我們只有深入了解塑料汙染問題,才能制定更合理的政策、部署更有針對性的措施,而其中一項就是了解海洋環境中的移動方式。通過投放帶有標籤的塑料瓶,一項新的研究嘗試摸清整個過程。這些瓶子會扔進恆河裡面,最終有些會漂流到數千公裡之外的地方。
  • 塑料對海洋危害有多嚴重?汙染最終或回到我們體內
    聯合國海洋問題主管麗莎·斯文森(Lisa Svensson)表示:「這是一場全球性危機,我們正在破壞海洋生態系統。」但這種情況是如何發生的呢?哪裡受到的威脅最大?這些塑料垃圾又會造成怎樣的危害呢?但只有不到50%的塑料瓶被回收,只有7%被重新製成塑料瓶3.有多少塑料垃圾最終流入大海?每年大約有1000萬噸塑料在海洋中消失。2010年,來自國家生態分析與綜合中心和喬治亞大學的科學家們當時估計,這一數字為800萬噸,預計到2015年將增至910萬噸。
  • 你在河裡發現的塑料瓶,它可能不是垃圾——是隱秘的"科學間諜"
    它們傾向於向西移動(也就是向印度東海岸進發),最終被強大的渦流系統所困住。鄧肯(Duncan)說:"如果我們在地圖上,發現了某種螺旋式的宏觀現象開始發生。這就表明我們可能會在那個地方發現塑料垃圾的堆積。
  • 「漂流瓶」汙染:水中塑料瓶可在數月內漂流3000公裡
    「如果(這種方法)可以追蹤海龜,為什麼我們不能追蹤塑料瓶?」鄧肯表示。鄧肯等人沿著流經印度和孟加拉的恆河釋放了25個塑料瓶,恆河是全球造成海洋塑料汙染的第二大河流。研究者發現,普通瓶子每日行駛速度約為1公裡,一些塑料瓶最終抵達孟加拉灣,平均每日在海上航行6公裡。以其中一個從孟加拉灣出發的瓶子為例,這個瓶子行進了約3000公裡,並在94天內繞著印度東部海岸線盤旋。
  • 世界海洋日|塑料海?去年中國海洋垃圾超七成為塑料
    不論是海面漂浮垃圾、海灘垃圾還是海底垃圾,塑膠袋、塑料瓶等塑料類垃圾數量都是最多的,約佔海洋垃圾的77.5%-88.7%。除了肉眼看得到的塑料垃圾,年度監測報告還顯示,海洋中存在一些看不見的塑料「pm5.0」微粒。除了在工業生產中直接形成塑料微粒,塑料垃圾在海洋環境中逐步破碎為塑料碎片,這些碎片在環境中受長期的物理化學作用也會形成塑料微粒。
  • 海洋垃圾造「雪景」 臺灣大聲向海洋垃圾說不!
    盛夏的馬祖海灘,奇幻而朦朧的「藍眼淚」景觀令人嘆為觀止,但形形色色的寶特瓶隨著潮來潮往,「亂入」在淚海中漂移、擱淺,不禁讓正在拍照的遊客皺起眉頭。  每年五六月在臺南沿海出現的怪異「雪景」,就是臺灣製造的海洋垃圾之一。收穫後的蚵架浮棚,有的隨潮汐四處漂流,支撐浮力的大塊泡沫老化裂解,漂上沙灘,造就汙染亂象。
  • 消失的海洋塑料:它們都去哪兒了?| Physics World
    如今大部分進入海洋的塑料的密度低於海水,這就意味著如果它們能在海洋中存在幾年以上,我們應該會發現數千萬噸的塑料漂浮在海面上。這比我們實際看到的要多幾個數量級——那麼,塑料都到哪裡去了呢?大太平洋垃圾帶裡,許多塑料年代久遠,最近生產的塑料製品很少。
  • 海洋中究竟有多少塑料垃圾?
    一艘貨船遭遇風暴,28800隻塑料玩具因此散落在了大海裡......你知道,這些塑料玩具會去到哪裡,又會給海洋生物,以及人類帶來怎樣的影響嗎?28800個本該到達浴缸的動物玩具,變成了孤獨的塑料艦隊,在太平洋上漂流,並逐漸向岸漂流。它們沿著華盛頓州的阿拉斯加海岸,其中一些甚至到達了不列顛群島。但也有不少玩具最後成為漂浮垃圾的漩渦——大太平洋垃圾帶。地球上有5個或6個這樣的垃圾帶:旋轉的水流中匯集了大量的塑料碎片。但是到那一看,你不會看到很多黃色鴨子、紅色海狸和綠青蛙。
  • 塑料海洋:全球海岸線發現的海洋垃圾90%與塑料製品有關
    除塑膠袋,還有其他垃圾也會對那些海洋生物產生致命影響,繩子會套住好奇啄食的動物的喙和脖頸,當它們身體長大後繩索勒緊,最終把它們絞死;釣魚線會纏繞水生動物的身體,使它們呼吸、進食、滑水每個舉動都要奮力掙扎;丟棄的漁網將繼續「鬼釣」,不分青紅皂白地掃除魚、海豹、烏龜和鯨魚。
  • 消失的海洋塑料:它們都去哪兒了?
    世界上最著名的海洋塑料聚集體——大太平洋垃圾帶(the Great Pacific Garbage Patch),堆積著包圍在北太平洋環流(一個在北美和亞洲之間循環的洋流系統)裡的漂浮垃圾。據估計,這堆塑料有驚人的8萬噸——或者1.8萬億片。在南太平洋、印度洋和南、北大西洋,也有類似的環流包圍著小一些的塑料垃圾聚集體。總而言之,漂浮在海面及附近的已知塑料的總質量超過了25萬噸。
  • 「難纏」的海洋塑料垃圾
    那麼,海洋裡的塑料垃圾究竟會造成多大的影響?    漂在海上的塑料包裝袋。圖 | 網絡  在《科學》雜誌子刊《科學進展》發布題為《美國向陸地和海洋排放了多少塑料垃圾》的研究報告中,研究人員估計2016年美國共向環境中無序排放了224萬噸塑料垃圾,多達145萬噸的美國塑料垃圾最終流入了距離海岸線50公裡內的地方,這意味著美國也是造成世界沿海塑料汙染的主要國家之一。
  • 海洋塑料垃圾都去哪了?
    01海洋塑料垃圾最後都去往何方了?環境之所以變得如此糟糕,一方面是因為工廠等生產不規範造成的汙染,另一方面則是因為人類產生的龐大垃圾。尤其是垃圾方面,許多人更是會亂丟亂棄,導致生態環境越來越差,其中海洋生態環境就是被汙染最為嚴重的生態環境之一,而汙染海洋生態環境的垃圾中又以塑料垃圾為最。那麼有人可能會問,這些海洋塑料垃圾最後會去往何方呢?按照人們普遍的常識來看,大多數人會認為這些塑料垃圾會隨著水流不斷漂浮,直至到達另一片陸地後才會停止。
  • 每年800萬噸塑料垃圾進入海洋,只有1%漂浮在海面,99%去哪裡了?
    你可能聽說過,在太平洋的中心漂浮著一個「海洋塑料垃圾帶」,它的面積是法國的國土面積的三倍。事實上,在每年進入海洋的塑料垃圾中,只有1%漂浮在海面上,這用「冰山一角」來形容最恰當了。但是剩下的99%去了哪裡了?這99%的塑料垃圾的「失蹤」長期以來一直是一個科學問題。你可以想當然地說:「當然是沉入海底了呀……」,然而事實卻沒有這麼簡單。
  • 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它們都去哪了?會對海洋生物造成怎樣的危害?
    而且經過統計發現,全球每年這種垃圾就有超過了3000萬噸,因為它們的體型比較小,質量也很輕,所以有2/3的垃圾,通過一些河水,或者是風力進入了海洋裡面。雖然統計的是這些垃圾最後進入了海洋,但是令大家奇怪的是,我們並沒有看到它們的存在。
  • 海洋塑料汙染有多嚴重?英國科學家:平均每人一周吃掉一張信用卡
    不過最終得到的數據卻表明,情況並不樂觀,如今大西洋的上層200米海水中,已經至少有1200萬噸的微塑料垃圾聚集在那裡。不過事實上卻是,即使是偏遠海域,也已經出現了「海洋垃圾帶」,特別是因為微塑料垃圾直徑小、體積小,所以它們在海洋中沉積的情況也就更加嚴重,在深海峽谷中,科學家們也發現了很多大規模「微塑料垃圾場」。
  • 1 個月撈出 40 噸塑料垃圾,「鬼網」害死多少海洋生物
    6月18日,來自非營利環保組織海洋航行研究所(Ocean Voyages Institute)的加州貨船「Kwai」在夏威夷檀香山港靠岸,船上裝載著從「大太平洋垃圾帶」撈出的40噸塑料垃圾。這艘船於5月23日起航,利用GPS追蹤垃圾,在世界上最大的海洋垃圾填埋場搜尋「鬼網」和消費塑料。據報導,這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太平洋垃圾清理行動。
  • 塑料河:10 條河流將 95% 的塑料帶到了海洋
    作者:Mercola 醫生每分鐘就有一卡車的塑料垃圾流入海洋,每年進入海洋的塑料垃圾總共達到了 800 萬噸。塑料最終會進入海龜和鯨魚的胃,又或者讓海鳥窒息,更糟的是,塑料會被分解成塑料微粒,成為魚類和浮遊生物的食物,由此造成的後果還不明確。
  • 老夫妻堅持四年清理海洋垃圾,垃圾量達785噸,淨化海洋環境
    海洋垃圾是指海洋和海岸環境中具持久性的、人造的或經加工的固體廢棄物。這些海洋垃圾一部分停留在海灘上,一部分可漂浮在海面貨已經沉入海底。僅僅是太平洋上的海洋垃圾就已經達到300多萬平方公裡。這些年,海洋環境的惡化都是我們大家有目共睹的,海岸邊陣陣惡臭,不再是清爽的海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