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流瓶」汙染:水中塑料瓶可在數月內漂流3000公裡

2020-12-09 科學網

作者:袁柳

河水中塑料瓶的旅途比我們想像得都長。最近,研究者在PLOS ONE發表的研究指出,進入河流的塑料瓶可在數月內漂流3000公裡。

為了追蹤塑料瓶的源頭以更好地解決汙染問題,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研究者艾米麗·鄧肯和她的同事們利用GPS和衛星技術追蹤了25個塑料瓶。據《新科學家》報導,鄧肯等人使用的衛星追蹤手段與動物研究者追蹤海龜行跡的手段類似。「如果(這種方法)可以追蹤海龜,為什麼我們不能追蹤塑料瓶?」鄧肯表示。

鄧肯等人沿著流經印度和孟加拉的恆河釋放了25個塑料瓶,恆河是全球造成海洋塑料汙染的第二大河流。研究者發現,普通瓶子每日行駛速度約為1公裡,一些塑料瓶最終抵達孟加拉灣,平均每日在海上航行6公裡。

以其中一個從孟加拉灣出發的瓶子為例,這個瓶子行進了約3000公裡,並在94天內繞著印度東部海岸線盤旋。速度最快的瓶子,一天大約可行駛21公裡,若洋流和風速變換,這些瓶子可能走得更遠更快。

研究者還發現,這些瓶子沿恆河呈階梯狀運動,其中約40%滯留在了河岸邊。在季風季節,這些垃圾可能會被衝出海洋。

這項研究可以為管理內陸垃圾的人們提供指南,包括何時何地清理河流中的垃圾。據估算,2010年有500萬噸-1300萬噸塑料廢物進入海洋。鄧肯等人的研究數據表明,河流的確是造成海洋塑料汙染的重要途徑。圍繞河流展開的人為活動將海洋和內陸連接起來,並對海洋中的塑料含量產生影響。

鄧肯表示,跟蹤塑料瓶可以走多遠,可以幫助不同國家或地區明確垃圾的管轄範圍,從而在源頭上阻止海洋塑料汙染。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371 / journal.pone.0242459

相關焦點

  • 3000公裡:一個塑料瓶的奇幻漂流
    本報訊 河水中塑料瓶的旅途比我們想像的要長。最近,科學家在《公共科學圖書館—綜合》發表研究指出,進入河流的塑料瓶可在數月內漂流3000公裡。為了追蹤塑料瓶的源頭以更好地解決汙染問題,英國埃克塞特大學的研究者艾米麗·鄧肯和她的同事們利用GPS和衛星技術追蹤了25個塑料瓶。鄧肯等人使用的衛星追蹤手段與動物研究者追蹤海龜行跡的手段類似。
  • 玻璃漂流瓶為啥能漂浮在水中,如果不被撞碎能夠永遠漂流下去嗎?
    2018年3月,澳大利亞一位居民在沙灘散步時,就發現了一個具有130年歷史的漂流瓶。這是人類撿到最古老的漂流瓶,經研究屬於德國海軍在19世紀下半頁為研究洋流而投入海中的。因此歐洲中世紀用漂流瓶交流手段,絕不是傳說,但這種交流成功的概率很小。
  • 塑料瓶的奇幻漂流:海洋塑料垃圾那麼多,它們最終去了哪裡?
    塑料瓶的奇幻漂流:海洋塑料垃圾那麼多,它們最終去了哪裡?近日,一名印度人在恆河岸邊撿到了一個塑料瓶。外表和普通塑料瓶無異,但其中則裝有電子設備,還有一張SIM卡。這是戴維斯與埃克塞特大學的研究人員艾米莉·鄧肯(Emily Duncan)及同事所進行的一項研究,她們不久前將10個瓶子投放到了恆河中,目的是研究塑料汙染如何通過河流並最終流向大海。瓶子中配備的SIM卡每三個小時連接到手機信號塔一次,從而詳細記錄了設​​備移動的距離和速度。其中一個瓶子共漂流了約611公裡,耗時51天。
  • 94天漂流2845公裡:新研究揭示塑料是如何進入海洋的
    我們只有深入了解塑料汙染問題,才能制定更合理的政策、部署更有針對性的措施,而其中一項就是了解海洋環境中的移動方式。通過投放帶有標籤的塑料瓶,一項新的研究嘗試摸清整個過程。這些瓶子會扔進恆河裡面,最終有些會漂流到數千公裡之外的地方。
  • 英研究洋流走向投放漂流瓶 108年後被德夫婦拾獲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法國《20分鐘報》8月22日報導,德國退休職員瑪麗安娜•溫克勒和老伴在德國北部海灘度假時,拾獲一隻108年前投放的漂流瓶。經過確認,該漂流瓶由位於英國普利茅斯的英國海洋生物學會投放。1904年至1906年期間,該學會共投放1020隻類似漂流瓶以研究洋流走向。
  • 高溫下,塑料瓶的有害物質會溶解於水中
    【專家說法】  礦泉水不宜長時間放在悶熱高溫的環境內  據了解,一般的礦泉水瓶成分是PET,一般只能耐受70℃的溫度。義烏市疾控中心健教科科長王衛平告訴記者,符合食品安全的礦泉水在常溫下存放只要在保質期內,都可放心使用。
  • 《小說》深海漂流瓶
    我看見你乘著巨大的漂流瓶破浪而來,漂流瓶口那個藍色的蝴蝶結,和你親手系的一樣漂亮。天上銀色的魚群遊動起來,變成了銀色的流星雨,全部倒映在你閃亮的瞳仁中。安吉拉,你那麼了解海洋,那你知不知道銀色魚群變的流星雨,是不是比普通的流星雨更有實現願望的能力呢?
  • 《阿比斯的寶藏》漂流瓶獲得方法
    18183首頁 阿比斯的寶藏 《阿比斯的寶藏》漂流瓶獲得方法 《阿比斯的寶藏》漂流瓶獲得方法 來源:網絡 作者:曉鏑
  • 你在河裡發現的塑料瓶,它可能不是垃圾——是隱秘的"科學間諜"
    SIM卡可以讓這隻"命運多舛"的瓶子和它的同伴們,在漂流過程中每隔三個小時連接一次手機發射塔,並詳細記錄下這些設備的移動距離和速度。其中一艘在51天內航行了612公裡。但奇怪的是,這個特殊的瓶子竟然在中途"離家出走"了。
  • 原神漂流瓶位置匯總 雪山漂流瓶作用介紹
    原神雪山漂流瓶作用和位置,大家知道嗎,這個裡面提供了一些的說明情況,漂流瓶任務也是其中一個,很多人都不清楚的,下面就來介紹下原神雪山漂流瓶有什麼用。原神雪山漂流瓶作用一覽本任務的任務物品為漂流瓶,三個漂流瓶僅能拾取一個且內容無法再次讀取。
  • 一男子在水中漂流兩天後獲救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英國《獨立報》(The Independent)消息,在距佛羅裡達海岸138公裡處,一艘貨櫃貨輪的水手們救上一名美國人。他在水中漂流了將近兩天,並且已被宣布失蹤。62歲的斯圖爾特·B(Stuart B)周五(11月27日)離開海角碼頭前往卡納維拉爾港,但沒有回去。
  • 太空中的「漂流瓶」,最終會被外星人發現嗎?
    日球層頂是太陽風因星際介質的阻礙而停滯的地方,離太陽約180億公裡。概念既已界定,便可聊聊「漂流瓶」了。那些「漂流瓶」中最早的兩個是1972年3月2日升空的「先驅者10號」和1973年4月6日升空的「先驅者11號」。
  • 加拿大10歲女孩丟了3年漂流瓶,一場暴風雨後,竟讓多人跑去海灘
    也就是說,這一封信已經漂流了接近3000公裡。卡米娜其實早在2015年的時候就開始製作漂流瓶,希望通過這種方式尋找有緣人,但一直沒有得到回應。早已經不抱希望的卡米娜2017年秋季在荷蘭祖父處度假的時候,祖父和卡米娜一起製作了3隻漂流瓶,鼓勵自己的孫女兒。
  • 最古老的漂流瓶!漂了132年終於被發現
    澳大利亞西海岸上發現了半埋著的瓶子,這是一個世界上最古老的漂流瓶,當初從印度洋被投進海中,漂洋過海來到澳大利亞,足有132年的歷史。此前有記載的最古老的漂流瓶則有108年又4個月18天的歷史。
  • 「深度」耐克、阿迪搶著要的這種廢棄塑料瓶,它的身後是3000億的市場
    與其他店鋪不同,這裡的所有商品都可以用廢棄塑料瓶換購。在便利店的回收區,店員用掃碼槍掃描塑料瓶後,智能回收箱會自動識別瓶子類別並積累相應積分。一隻500毫升的可樂瓶可換取4個積分。居民用這些積分可直接在店中兌換商品。
  • 科學家在北極海水中發現微塑料汙染 洗衣廢水等可能是罪魁禍首
    根據一項新研究,科學家在北極海水中發現了聚酯纖維。在北極海水中發現的微塑料汙染中,合成纖維佔比高達92%,其中聚酯纖維是最常見的。研究作者稱,這意味著在微塑料汙染世界海洋時,紡織品、洗衣機和廢水很可能是罪魁禍首。他們在北極發現的聚酯纖維與洗衣機和汙水處理廠的水中的纖維大小相同。
  • 「世界最古老漂流瓶」終於上岸了(圖)
    中新網3月8日電 據外媒報導,今年1月,澳大利亞一名女子在珀斯以北100多公裡的海島上發現了一個有132年歷史的漂流瓶。經調查鑑定,這個漂流瓶是目前已知最古老的漂流瓶。據報導,澳大利亞女子伊爾曼(Tonya Illman)至在珀斯以北180公裡處韋奇島上發現這個漂流瓶的。這個瓶子呈深綠色,瓶中裝有沙土,還有一張捲起並用繩子系住的紙條。紙條上有德文手寫字跡,文字日期顯示為1886年6月12日。經專家鑑定,這個漂流瓶是德國海軍觀察隊在19世紀下半葉為研究世界洋流而投入大海的。
  • 青島周邊漂流去哪好
    1、珠山國家森林公園漂流珠山國家森林漂流,位於小珠山景區,故又稱小珠山漂流,是青島的首家漂流項目,漂流總長度約為2000米,河道落差達80米,漂流時間15~20分鐘左右,最快時速可達到5米/秒。裂谷與億萬年形成的喀斯特溶洞緊密相連,整體觀光長度達6000餘米,洞內鐘乳石、石花、石柱、石筍、石幔、石瀑遍布其中,形成了一幅幅神奇與美妙的畫卷,洞內依託豐富的地下水資源,打造的4000米地下暗河漂流,是迄今為止最長的地下河漂流,水道蜿蜒曲折,驚險刺激。
  • CanO Water提出用鋁罐代替塑料瓶
    它的鋁製瓶上印著姿態各異的鯊魚 logo,還寫著這個罐子是永久的,它是可替代塑料瓶的易回收材料。      一瓶CanO Water售價為99便士,不同於普通的易拉罐,這款鋁罐採用了特別的可重新密封的開口設計,能像水瓶一樣放在包裡。據CanO Water的說法,鋁比塑料更安全,它受光線和空氣的影響較小,可以避免有毒的化學物質滲入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