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中的「漂流瓶」,最終會被外星人發現嗎?

2020-12-20 南方周末

先驅者鍍金鋁板

小時候有好些年,我著迷於所謂「外星人」,讀了當時找得到的所有相關的書,其中有一本是卡爾·薩根的《外星球文明的探索》。在那本書裡,我第一次見到了兩個「先驅者」探測器所攜帶的致「外星人」的信息。帶著那些信息飛向深空的探測器,如同太空中的「漂流瓶」,讓人遐想。

如今,距離「先驅者」探測器的發射已近半個世紀,距離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斥資製造那兩個探測器則正好半個世紀。這半個世紀以來,若以冥王星軌道這一早年的太陽系邊界來衡量,先後已有五個探測器飛出了太陽系。

飛出太陽系

不過首先,我們要對「飛出太陽系」這一概念作個界定。如今的讀者都知道,冥王星已在2006年被「貶」為了矮行星,太陽系邊界也早已跟冥王星軌道「脫鉤」。事實上,太陽系邊界並沒有涇渭分明的定義,更不像國境線那樣立著界碑。如果考慮到太陽系是在太陽的引力控制下形成的,則太陽系邊界的自然定義應該是太陽引力控制範圍的邊界,離太陽約兩光年。但那樣的話,人類迄今發射的任何探測器起碼要上萬年時間才能「飛出太陽系」,無疑是令人沮喪的。因此,人們往往用一個更「鼓舞人心」的概念——日球層頂——來定義太陽系邊界。日球層頂是太陽風因星際介質的阻礙而停滯的地方,離太陽約180億公裡。

概念既已界定,便可聊聊「漂流瓶」了。那些「漂流瓶」中最早的兩個是1972年3月2日升空的「先驅者10號」和1973年4月6日升空的「先驅者11號」。這兩個探測器的核心任務都是探測木星,但「先驅者11號」中途增加了探測土星的使命。這兩個探測器還都利用所謂的「引力助推」效應,從探測目標——前者為木星,後者為木星和土星——的引力場中借了力,成為人類航天史上最早達到太陽系逃逸速度的太空飛行器,從此踏上了「飛出太陽系」的「不歸路」。

由於事先知道這兩個探測器將會「飛出太陽系」,科學家們讓它們各自帶了一塊「先驅者鍍金鋁板」,上面刻著致「外星人」的信息(見下圖)。著名天文學家卡爾·薩根等人於「先驅者10號」升空前不久,在《科學》雜誌上撰文對那些信息作過詳細介紹,我小時候所讀的那本《外星球文明的探索》則是薩根在「先驅者」探測器發射後不久出版的。那時候,科學不如現在發達,科學新聞對公眾的吸引力卻似乎大過現在。有一位科學作家在讀了薩根的文章後,稱那是唯一讓他激動落淚的論文。我這一代的很多讀者對「先驅者鍍金鋁板」大約也多少有些印象,但年輕讀者恐已不然,故值得略作介紹。

先驅者鍍金鋁板

簡單地說,刻在「先驅者鍍金鋁板」上的信息既包含了直觀部分——比如右側的人類男女裸體,及下方的由地球(第三顆行星)出發,在木星(第五顆行星)附近繞行的探測器運動軌跡;也包含了抽象部分——比如左上角的波長21釐米的氫原子譜線示意圖;左側中部的太陽系附近14顆脈衝星的周期和距離示意圖(其中周期為二進位數,以前述氫原子譜線的周期為單位,距離則正比於線段長度)。從這些抽象信息中,科學家們期待「外星人」能推測出太陽系的位置。

「先驅者鍍金鋁板」上的這些信息曾引起過媒體和公眾的熱烈討論。當然,也不乏貶斥——尤其是,很多社會勢力借著批評「蹭熱度」。比如女權主義者對男女形象間的細節差異提出了詰難;衛道士們視裸體為有傷風化;宗教信徒則不滿於上帝沒有得到體現,建議將兩個人換成一雙祈禱的手……以至於薩根幽默地表示,這些信息尚未被「外星人」接獲,卻已被地球人徹底研究過了。

截至目前(2020年),「先驅者10號」和「先驅者11號」與太陽的距離分別約為190億公裡和157億公裡,並且仍在以每秒約11公裡的速度遠離。按我們前面界定的太陽系邊界,前者已「飛出太陽系」,後者也已遊弋到了邊界附近,再過幾年也將「飛出太陽系」。

致外星人

「先驅者」探測器發射數年後,另一對探測器——「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分別於1977年的9月5日和8月20日升空(我沒寫錯,「旅行者1號」的發射日期比「旅行者2號」略晚)。這兩個探測器的核心任務都是探測木星和土星,但「旅行者2號」中途增加了探測天王星和海王星的使命。跟「先驅者」探測器一樣,這兩個「旅行者」探測器也從它們的探測目標——前者為木星和土星,後者為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的引力場中借了力,達到太陽系逃逸速度,從而也踏上了「飛出太陽系」的「不歸路」。

同樣跟「先驅者」探測器一樣,這兩個「旅行者」探測器也攜帶了致「外星人」的信息。只不過「先驅者」探測器攜帶的是「視覺」信息,「旅行者」探測器所攜帶的信息則偏於「聽覺」,是一張「旅行者金唱片」。在這張「金唱片」裡,包含了來自地球上55種語言的問候,及被稱為「地球之聲」的各種自然界的聲音(風聲、雷聲、動物的聲音等等),還有總長約90分鐘的各種音樂。除此之外,「金唱片」還包含了115幅圖片。薩根與同事在「旅行者」探測器發射後不久也出版了一本書,名叫《地球私語》,對「旅行者金唱片」作了詳細介紹。

不過對我們這些地球人來說,比致「外星人」的信息更珍貴的,也許是「旅行者1號」給地球人的一份獨特禮物。1990年2月14日,按照薩根的提議,當時距地球約60億公裡的「旅行者1號」向著內太陽系方向拍了相片。經過5個多小時的光速傳播,相片傳到了地球。在這相片上,地球呈現為一個小得不能再小的暗淡藍點。1994年,薩根以《暗淡藍點》為書名出版了一本書。在書裡,他寫了一段極其優美的話:

再看看那個點,那是此地,那是家園,那是我們。在它上面,每一個你愛的人,每一個你認識的人,每一個你聽說過的人,每一個曾經存在過的人,度過了他們的人生。我們所有的快樂和不幸,數以千計自命不凡的宗教、意識形態和經濟信條,每一位獵手和覓食者,每一位英雄和懦夫,每一個文明的創造者和毀滅者,每一個國王和農夫,每一對熱戀的年輕情侶,每一位母親和父親,朝氣蓬勃的孩子,發明家和探索者,每一位道德教師,每一位墮落政客,每一位「超級巨星」,每一位「最高領袖」,我們這個物種歷史上的每一位聖人與罪人,都生活在那裡——在一顆懸浮於太陽光束裡的微塵上。

26年過去了,這段話依然意蘊悠遠,對動蕩的2020年,則尤其珍貴。

截至目前(2020年),「旅行者1號」和「旅行者2號」與太陽的距離分別約為227億公裡和188億公裡,不僅均已「飛出太陽系」,且前者已遠遠超越「先驅者」探測器所達到的距離,後者也即將超越——因為這兩個探測器目前的飛行速度分別約為每秒17公裡和15公裡,都比「先驅者」探測器更快。

第五個探測器

在這四個「元老」級探測器之外,2006年1月19日,NASA發射的「新視界」探測器也加入了「飛出太陽系」的行列——雖然它目前還遠在太陽系邊界以內。「新視界」探測器的核心任務是探測當時唯一未被探測過的太陽系行星:冥王星。只不過,它啟程7個月零5天之後,冥王星被戲劇性地「貶」為了矮行星。

「新視界」是迄今唯一一個發射時就達到太陽系逃逸速度的探測器,在飛行途中,又進一步從木星引力場中借了力。2015年7月14日,「新視界」探測器從距冥王星表面僅12,500公裡處掠過,拍下了非常清晰的相片。之後,又於2019年1月1日從相距僅3,500公裡處掠過了編號為486958的柯伊伯帶天體——該天體當時距地球約65億公裡,是人類太空飛行器迄今掠過的最遙遠天體。

截至目前(2020年),「新視界」探測器與太陽的距離約為73億公裡,飛行速度約為每秒14公裡,預計將在二三十年後「飛出太陽系」。

不過,儘管事先知道「新視界」探測器也會「飛出太陽系」,科學家們卻並未讓它也像「先驅者」和「旅行者」探測器那樣,攜帶致「外星人」的信息。除對「外星人」的興趣已大為降低外,或許也是對那樣的信息被「外星人」解讀的可能性越來越不樂觀了。事實上,像「先驅者鍍金鋁板」上的氫原子譜線及脈衝星示意圖那樣的信息被「外星人」正確解讀的可能性實在太渺茫了。至於「旅行者金唱片」,除非有合適的「電唱機」,否則哪怕對地球人也是天書。

有一個例子或許能說明解讀此類信息的難度:美國天文學家法蘭克·德雷克曾設計過一串由551個二進位數組成的簡單信息。他設想,「外星人」會意識到551有唯一的素數分解:551=19×29,因而會嘗試將之排成19×29形式。一旦那樣做了,那串二進位數裡的「1」便會構成圖像。跟「先驅者鍍金鋁板」上的抽象信息或「旅行者金唱片」相比,德雷克的設計在科學層面上可算是再簡單不過了,但德雷克讓一些志趣相近的同事去破譯,卻基本無人成功。地球人——而且是志趣相近的同事——尚且如此,更遑論跟地球人有可能天差地別的「外星人」了。

其實真要傳遞信息的話,那幾個探測器本身才是最清晰的信息,不僅可以從它們的製作中推出人類科學的很多方面,而且從它們的運動軌跡反推太陽系的位置,也恐怕要遠比利用「先驅者鍍金鋁板」上的抽象信息更有可能。

在人類迄今發射的所有太空飛行器中,以上五個便是已經或將要「飛出太陽系」的完整陣容——可以說是小得可憐。其他數以千計的太空飛行器全都沒有達到太陽系逃逸速度,從而無法掙脫太陽的強大引力。不過,跟地球上的海洋相比,宇宙實在浩瀚得太多,哪怕其中有許多「外星人」,甚至哪怕在太陽系附近的恆星周圍就有「外星人」,這些「漂流瓶」被發現的概率也是微乎其微的。

漂向何方?

這些「漂流瓶」將會漂向何方?

科學家們2019年的一項新近研究給出了這樣的結果:「先驅者10號」將在約9萬年之後與一顆編號為HIP117795的恆星接近到約0.75光年的距離;「旅行者1號」將在約30萬年之後與一顆編號為TYC3135-52-1的恆星接近到約0.96光年的距離;「先驅者11號」將在約93萬年之後與一顆編號為TYC992-192-1的恆星接近到約0.8光年的距離;「旅行者2號」則在未來500萬年內都無法與任何恆星接近到少於1光年的距離。至於「新視界」探測器,由於還遠在太陽系邊界以內,仍有可能近距離遭遇柯伊伯帶天體,並受到引力擾動,故還無法對未來軌跡作出可靠計算。

這些結果是從涵蓋未來500萬年的計算中挑出的最近距離的「掠過」(這恐怕是對「掠過」一詞最誇張的用法)。由於那最近距離起碼也有0.75光年,哪怕那些恆星周圍真有「外星人」,隔著那樣的距離發現一個線度只有幾米的「漂流瓶」也是基本不可能的——更何況那些「掠過」中最早的一次也將在9萬年之後,對人類實在太遙遠了。

因此,這些太空中的「漂流瓶」最有可能的命運是在孤寂的恆星際空間裡永遠漂流下去。但即便如此,它們依然是人類探索精神的美麗象徵。如果哪天人類因自身原因不幸滅絕了,在近乎真空的環境裡漂流著的它們更將成為人類文明最永久的墓碑。

南方周末特約撰稿 盧昌海

相關焦點

  • 月球會是外星人的太空飛船嗎
    月球沒有磁場來保護太陽和宇宙中的輻射,並且因為引力太低也不能維持自己的大氣層。所以結果就是,它在面對太陽一面時極熱,背對太陽一面極冷。沒有空氣,沒有液態水,還有極端的溫度和強大的輻射,我們所知道的任何生命形式都無法在上面生存。那麼月球會是外星人的太空飛船嗎?
  • 外星人科技比人類發達, 會對我們造成威脅嗎!
    許多人認為,外星生命的智慧遠遠超於人類,這也是許多科學家的看法,霍金也曾聲稱外星生命的文明等級遠超於人類,這樣的說法有科學依據嗎?,外星人最終沒有出現在霍金眼前。即使如此,霍金也認為外星生命是真實存在的,而且他們的文明等級遠遠優於人類,這其實是因為外星人的科技水平暴露了自己。如果是宇宙中的文明,光速並不是文明交流的問題,如果能夠實現星系間的通訊,那麼文明交流也變得越來越容易了。
  • 原神漂流瓶位置匯總 雪山漂流瓶作用介紹
    原神雪山漂流瓶作用和位置,大家知道嗎,這個裡面提供了一些的說明情況,漂流瓶任務也是其中一個,很多人都不清楚的,下面就來介紹下原神雪山漂流瓶有什麼用。原神雪山漂流瓶作用一覽本任務的任務物品為漂流瓶,三個漂流瓶僅能拾取一個且內容無法再次讀取。
  • 最古老的漂流瓶!漂了132年終於被發現
    澳大利亞西海岸上發現了半埋著的瓶子,這是一個世界上最古老的漂流瓶,當初從印度洋被投進海中,漂洋過海來到澳大利亞,足有132年的歷史。此前有記載的最古老的漂流瓶則有108年又4個月18天的歷史。
  • 反重力技術,與外星人共事,傳說中的「秘密太空計劃」會是真的嗎
    反重力技術,與外星人共事,傳說中的「秘密太空計劃」會是真的嗎咱們在之前的文章中曾經提到過美國的秘密太空計劃
  • 外星人中也會存在吃貨,當他們發現地球時,人類會被做成一道菜嗎
    在科幻小說《三體》中,三體人因為自身所處的星球壞境惡劣,所以想要尋找新的家園,這樣看來他們入侵地球也算有理有據。那我們排除三體這樣的文明,宇宙中其他文明不一定都是出來尋找新家園的,也許他們只是無意中的一次太空旅行,恰好發現了地球,那麼他們會用怎麼的理由入侵我們呢?
  • 宇宙中有外星人嗎?外星人有可能管理地球嗎?
    根據目前的觀測我們發現,地球並不是宇宙的中心,也不是太陽系的中心,而是宇宙之中普普通通地一個小行星,在宇宙中可能有上千萬顆像地球這樣的星球。基於這個發現,許多主流科學家認為地球並不特殊,同樣的人類也並不特殊,在宇宙之中可能存在著其他文明,甚至是比人類文明更高的文明,也就是外星人。
  • 中國天眼發現外星人,接收到了太空深處的信號
    這個望遠鏡的威力也是非常的強大,可以接收到來自太空的信息。而天眼在建成之初似乎就已經收到了太空信號,難道中國天眼發現外星人了嗎?中國天眼可以收聽到來自太空深處的無線電波,接收的無線電波波長跨度很長,可以從一毫米到一百多公裡。 而中國天眼在試運行的時候,就收到了一個不同尋常的信號,這個信號竟然是來自1300多年外的宇宙深空。
  • 「漂流瓶」版江蘇「錦鯉」來啦!
    9月28日,「嗨,你有一個來自江蘇的漂流瓶」的線上新媒體產品——「江蘇Drifter」微信小程序遊戲上線,用戶可以選擇自己的玩家身份和放入漂流瓶中的內容,並邀請好友助力,讓「漂流瓶」以最快速度到達終點。在遊戲過程中,用戶也可以了解更多與「一帶一路」倡議有關的故事。
  • 真實的外星人大片!哈佛大學教授稱外星人或曾途經地球?
    #外星人#據哈佛大學教授 Avi Loeb 稱,2017 年一顆與地球擦肩而過的物體可能屬於外星人。在 Loeb 的新書《外星來客(Extraterrestrial)》中,仔細描繪了這個曾在 2017 年以每小時 196000 英裡高速略過地球的雪茄狀物體,他相信這個物體為外星人所有。Loeb 教授向 CBS 新聞闡述了自己的理論,並稱該物體途徑地球時科學家們沒能收集到足夠的數據。
  • 43年前,美國給外星人寫了封信,劉慈欣:簡直是毀滅人類的愚行
    如果給你6周時間把整個地球錄在CD上,作為禮物送給外星人,你會怎麼做?這樣安全嗎?這個可行嗎?真的有外星人回應我們嗎?以上種種,早有一位勇士用自己的「血肉」幫助我們探索了幾十年,並將繼續探索。他就是——旅行者號。幾十年來,他跨越了整個太陽系,從一顆恆星到另一顆恆星,不斷發現、徵服和離開。
  • 如果真的發現了外星人會怎樣?
    如果真的發現了外星人會怎樣?在2020年4月28日,中國天眼正式開啟,尋找來自宇宙深處,高智慧生命的信號。如果有一天真的發現了外星文明,我們人類又該怎麼做呢?第二種,如果發現了和我們人類實力相當的外星文明,那麼就可以互相溝通和談判了,畢竟實力對等才有資格談條件,如果對方離我們不是太遠,那麼猜疑就會產生,雙方會互相不信任,嘴上說著和平平,但是又互相防備,並且雙方會加快對太空武器的研發,地球的強國之間也會空前的合作起來組成一體,隨時防範著可能來臨的戰爭
  • 發現外星人,宗教會作何反應?(深度)
    正如卡爾·薩根(Carl Sagan)在《宇宙問題》(The Cosmic Question,此書現已停印)中指出,「太空探索直接引出宗教哲學問題」。我們需要思考一下,自己的信仰是否能接受這些新生物——或這些新生物會不會動搖我們信仰的根基。
  • 《小說》深海漂流瓶
    它們會沿著地板漫過你的小床,在你熟睡的小臉上掠過巨大的陰影,帶給你深海一般靜謐的夢境。你會在夢中仰頭看見龐大的魚自上方緩慢而輕盈地遊過,你的衣袖緩緩舒展開,低頭望見自己已動作溫柔地騰空而起,如同一條依偎在海水中的魚。
  • 人類與外星人聯繫真的會「引狼入室」嗎?
    別的星球上也有像人類一樣的生命存在嗎?如果有,我們能同他們聯繫和往來嗎?霍金說:&34;他的這番話使我們對浩瀚的宇宙既充滿了好奇,又增添了幾分擔心。霍金為什麼要說這番話,他的話有道理嗎?我想,要尋找答案,就必須了解他說這番話時的背景。
  • 反重力技術,與外星人共事,傳說中的「秘密太空計劃」會是真的嗎?
    直到一些號稱曾經在這個組織裡面工作過的人站出來爆料,這個秘密太空計劃才被公眾知道。 在眾多的爆料人之中,其中有一個叫做科裡古德的人非常有名。而他之所以能加入到秘密太空計劃中工作,據說是因為他擁有一種「超能力」,可以通過與別人共情來進行交流,而不需要通過語言。說白了,這種能力就是傳說中的心電感應,或者說是意識交流。
  • 《阿比斯的寶藏》漂流瓶獲得方法
    時間:2019-02-14 漂流瓶是《阿比斯的寶藏》中的一種重要道具,它可以開啟額外的支線任務,而這些支線任務的獎勵也非常豐厚,但是一些玩家對漂流瓶還不太了解,下邊就帶給大家漂流瓶的詳細信息,大家可以根據攻略去獲得漂流瓶。
  • 漂浮在太空中的屍體會腐爛嗎?萬一掉到別的星球會進化出新生命?
    這個話題看起來有些驚悚,儘管人類登上太空已經有將近半個多世紀的歷史,但從未將一人丟在太空,不過呢,假如真的有太空人不慎掉入了太空,其實以現在的技術並沒有特別好的辦法,簡單的說可能真的撈不回來了,那麼他最終命運會如何呢?
  • 在太空中漂浮的屍體會腐爛嗎?最終歸宿如何?
    這個階段的屍體在自身消化酶作用下,一些器官如腸道等開始溶解;最後一步,就是全面腐爛過程,細菌昆蟲大量繁殖參與到腐蝕和消化過程,這種腐爛一直會持續幾個月,最終只剩下骸骨了。屍體腐爛所需的條件。知道了這兩點,我們就可以想像屍體漂浮在太空中會是一個什麼樣子了。太空漂浮的屍體沒有腐爛的條件。在太空是沒有空氣的,因此只可能有厭氧菌存活,這一點似乎在新鮮屍體時可以對其腐爛發揮作用。但是且慢,腐爛還需要適宜的溫度,溫度越低腐爛越慢,溫度太低,就停止腐爛了。
  • 當地球不再宜居,人類的最終歸途是「太空歌劇」嗎?
    萬般無奈之下,人類開啟了宏偉的太空移民計劃,企圖穿過打破距離限制的蟲洞,找到可以延續人類火種的「孿生地球」。問題接踵而至,承載著人類最後希望的太空飛船,駛向浩瀚宇宙尋尋覓覓的做法,是可取的嗎?人類真的可以像中世紀大航海時代那樣,實現讓宇宙中任何有可能生長生命的空間都染上生命的色彩!這一偉大命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