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線07月12日訊
【熱帖回眸】
女童喝水得癌症
近日,一個有關《礦泉水瓶勿重複使用》的帖子在網絡上流傳,帖子稱阿聯一名12歲女童,因連續16個月使用同一個礦泉水瓶喝水,得了癌症。
這則報導引起人們對裝飲品和其他食物的塑料容器材質高度關注。炎熱夏天,很多有車一族喜歡在汽車後備箱裡放一箱礦泉水,想喝的時候隨時取。那麼,長期把礦泉水置於高溫環境之下,會不會像那名阿聯女童一樣,遭遇不良後果?此話題引起網友的熱議。
【七嘴八舌】
車後備箱放礦泉水的人很多
卓然:我家車子的後備箱就像一個「雜貨鋪」,啥有用的都放在裡面,毛巾、礦泉水、雨鞋、零食等等都有,以備不時之需。我覺得這樣方便、省事,至於高溫會引起礦泉水不安全,我覺得也有點道理,以後這方面我會注意。
MinDii:我們家的車子也是這樣,車裡吃的、喝的什麼都有,礦泉水是常年放一箱在裡面,喝完了就再到超市買,從來沒想過礦泉水不能放在後備箱的。
小妖精:一般來說,一箱礦泉水我買來半個月都喝不完,所以就一直放在車子後備箱裡慢慢喝,看來情況不對,回去以後就把那些礦泉水給扔了,放兩瓶新鮮的水在車上即時喝就可以了。
【專家說法】
礦泉水不宜長時間放在悶熱高溫的環境內
據了解,一般的礦泉水瓶成分是PET,一般只能耐受70℃的溫度。義烏市疾控中心健教科科長王衛平告訴記者,符合食品安全的礦泉水在常溫下存放只要在保質期內,都可放心使用。不過,飲料瓶、礦泉水瓶含有微量的催化劑,如果溫度過高,可能會使塑料瓶裡的有害物質溶解出來進入水中,長期飲用有可能產生不良症狀,因此礦泉水不宜長時間放置在悶熱高溫的車後備廂內。
王衛平建議開車一族最好不要在車內存放太多礦泉水,如有需要,可以放兩瓶,並保證在短時間內喝完,沒有喝完的水要隨時帶走,或用玻璃、不鏽鋼、搪瓷等材質的杯子裝,這樣會相對安全一些。
【相關連結】
反覆使用的塑料瓶
會產生致癌物
德國研究人員近日發現,被廣泛使用的塑料瓶裝礦泉水其實很不安全,因為塑料瓶中含有的雌激素化學品會滲透到瓶裡的水中,飲用後會給人體帶來危害。
中國塑協塑料再生利用專業委員會副會長董金獅表示,合格的飲料瓶、礦泉水瓶都要求用食品級的塑料製成,其中含有聚乙烯、聚丙烯及微量的催化劑等成分。雖說這些材料無毒無味,用來灌裝飲料對人體很安全。但聚乙烯一旦受到高溫或被酸性溶液腐蝕,就會慢慢溶解並釋放出一種有害人體健康的有機溶劑。有研究指出,長期食用被聚乙烯分解物汙染的食物,會使人頭暈、頭痛、噁心、食慾減退、記憶力下降。
另外需要提醒的是,正規企業首次生產的塑料瓶都是經過嚴格消毒、清洗、滅菌的。如果消費者反覆使用,細菌就會在瓶子裡反覆繁殖。而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這種塑料製品用了10個月後,可能釋放出致癌物。因此,礦泉水瓶和飲料瓶不要重複使用,特別是不要用來裝醋。(浙中新報 記者 邵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