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海洋垃圾,三亞中仁聯盟從未停步!

2020-11-30 網易新聞

(原標題:打擊海洋垃圾,三亞中仁聯盟從未停步!)

今年,三亞中仁聯盟參與了認領一個潛點計劃,中仁聯盟一直以來積極參與海洋保護、淨灘、珊瑚保育等公益活動,中仁聯盟也一直呼籲和動員每一位遊客、潛水員參與到保護海洋的隊伍中來!

參與認領一個潛點計劃將針對某一個特定水下地點開展每月打擊海洋垃圾調查,了解一段時間內相同潛點的垃圾狀況和變化趨勢,獲得有價值的科研數據,進而為前端的減塑倡導提供決策依據。

今年,三亞中仁聯盟認領的潛點是大東海,並在全年開展打擊海洋垃圾活動,承諾每年開展活動不少於9次。

據調查,海洋垃圾已經遍布全球所有海域,這使得海洋及海岸環境遭受嚴重汙染,海洋生物多樣性受到影響,社會經濟、人類安全也面臨嚴峻考驗。保護海洋環境刻不容緩!

三亞中仁聯盟今年也開辦了「打擊海洋垃圾專長」課程,讓潛水員更科學地進行清潔活動和垃圾分類、記錄等。進行清潔活動時,常常會看到被廢棄漁網纏住的小魚,這更堅定了我們打擊海洋垃圾的決心!

海洋需要你!希望有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我們,讓每一次下潛都意義非凡!

本文來源:大眾新聞 責任編輯:陳體強_NB6485

相關焦點

  • 保護珊瑚,中仁聯盟呼籲:從不使用珊瑚有害防曬霜開始!
    三亞中仁聯盟中心了解到很多防曬產品中的成分會影響海洋健康,特別是對珊瑚造成巨大危害。因此,三亞中仁聯盟對每一位來到中仁聯盟潛店的遊客耐心科普它們的危害,中仁聯盟的教練們也會呼籲大家讓每一次潛水都成為一次環保潛水!從2020年1月1日開始,帛琉禁止在該國使用或銷售含有二苯甲酮-3(Oxybenzone)等常規成份的防曬霜。
  • 黃渤成為首位 PADI 全球海洋大使 身體力行打擊海洋垃圾
    2020年,黃渤先生正式成為 PADI 全球海洋大使。2020年8月31日,黃渤先生身體力行,在海裡進行了 PADI 打擊海洋垃圾專長課程(Dive Against Debris)訓練和水下實踐活動。作為一位 PADI 進階開放水域潛水員,黃渤的家鄉青島,是一座被大海包圍的海濱城市,正是這樣的成長環境,讓黃渤對海洋和水下的世界尤其鍾愛。
  • 黃渤成為首位PADI全球海洋大使 身體力行打擊海洋垃圾 | 美通社
    2020年,黃渤先生正式成為 PADI 全球海洋大使。2020年8月31日,黃渤先生身體力行,在海裡進行了 PADI 打擊海洋垃圾專長課程(Dive Against Debris)訓練和水下實踐活動。  作為一位 PADI 進階開放水域潛水員,黃渤的家鄉青島,是一座被大海包圍的海濱城市,正是這樣的成長環境,讓黃渤對海洋和水下的世界尤其鍾愛。
  • 智繪自然·海洋垃圾監測平臺正式發布
    2019年10月30日,在第三屆海洋公益論壇上,北京慈海生態環保公益基金會與上海仁渡海洋公益發展中心和北京新智感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發布了『智繪自然·海洋垃圾監測平臺』。
  • 海洋保護民間公益力量亟需專業化
    從事海洋保護的公益組織在實踐中發現了更多的問題。 「從可持續漁業方面來看,存在的問題有海洋漁業資源的過度利用(過度捕撈)、非法捕撈、瀕危物種的保護,以及漁業生產過程中可能對環境產生的影響等。」智漁可持續科技發展中心項目主任雲虹表示。
  • 三亞西島攜手「藍絲帶」志願者宣傳海洋環保
    西島攜手「藍絲帶」志願者向遊客宣傳海洋環保知識。 人民網三亞6月14日電 6月11日上午,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29名志願者走進西島景區,向遊客宣傳海洋保護知識,用行動呼籲海洋環保。本次活動的主題為「世界海洋日,我們在行動」志願者通過向遊客發放宣傳冊、設立環保主題籤名牆、組織遊客參與沙畫製作、表演環保手語等互動形式以此宣傳海洋環保的重要性,引導全民參與海洋環保行動。
  • 三亞環保志願者李波潛心淨海十八年:是珊瑚衛士,海底清潔工
    李波在清理海底垃圾。資料圖片中秋節第二天,三亞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志願者李波早早便來到離家6公裡外的大東海景區,清理海洋垃圾。李波是吉林人,今年40歲。自2000年到三亞工作後,他志願從事海洋保護工作,利用閒暇時間下海清理海洋垃圾,並在導遊工作和潛水教學中不斷向遊客傳播海洋保護知識,堅持了18年。李波在清理海灘上的垃圾。 人民日報 圖海底清潔工最長潛水8小時秋高氣爽,海天一色。
  • 三亞瀕危紅樹植物保護將獲國際植物園保護聯盟資助
    紅樹林是熱帶和亞熱帶海岸帶上特有的森林群落,享有「海岸衛士」、「海洋綠肺」等美譽。10月31日,由國際植物園保護聯盟(BGCI)主辦,三亞市林業科學研究院承辦,三亞市林業局、三亞市野生動植物保護中心支持的紅樹林保護專題研討會在三亞舉辦,將共同致力開展三亞瀕危紅欖李等紅樹植物拯救保護工作。
  • 撿拾分類垃圾 保護海洋環境
    監測活動中的「撿垃圾」與平日裡的清潔環保不同。現場,環大亞灣海洋環保志願服務隊顧問、環保專家王娟恆為大家講解了守護海岸線監測活動的由來,以及如何在監測斷面撿垃圾和進行垃圾分類。 據了解,監測點海岸線共長105米,每隔20米截取一段5米長的海岸線斷面作為垃圾收集點,共劃分5個斷面。
  • 報告:海灘11%的垃圾可被識別出品牌,酒水飲料類品牌最高
    「福特汽車環保獎」組委會攜手上海仁渡海洋公益發展中心(以下簡稱「仁渡」),近日在北京聯合發布《海灘垃圾品牌監測報告(2017)》(以下簡稱「報告」)。年12月期間,全國12個沿海城市的40場監測活動中,仁渡志願者使用品牌監測卡所獲得的海灘垃圾的品牌數據。
  • 你被海洋垃圾包圍了!
    2015年,華師大的教授在我們的食鹽中發現了微塑料;2017年,瓶裝水中檢出微塑料,眾多受檢品牌中只有一個品牌沒有發現;2018年,首次在人體糞便中檢測到多達9種微塑料……原來,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海洋垃圾以及其他失控垃圾的包圍中
  • 海洋已成人類垃圾場?藝術家以垃圾雕塑繪畫呼喚關注海洋汙染
    近日,法國清潔海洋行動協會發布了一個視頻,沙灘上滿是人們丟棄的垃圾,甚至海底還發現了一次性手套等防護用具...... 從早前的工業廢水、塑料垃圾,到現在的防護用品,每年有成千上萬噸的人造垃圾源源不斷流進大海。有研究人員預測,50年後海洋裡的垃圾將比魚還多。海洋已然變成了人類藏汙納垢的巨大垃圾場,你永遠想像不到,看似美麗平靜的水面之下,都藏著些什麼。
  • 沃爾沃環球帆船賽開海洋峰會 呼籲解決海洋垃圾
    2014-15沃爾沃環球帆船賽進行環球航行的過程中,抵達過地球上人跡罕至的角落,也看到了形形色色的海洋環境問題。在美國紐波特的停靠期間,賽事針對海洋垃圾問題召開了海洋峰會。學術界、企業界、慈善機構和國家和地方政府都參與其中,為如何解決海洋垃圾問題展開了積極的探討。
  • 環保組織籲海洋垃圾所涉企業減塑 專家︰須強制執行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2018年,上海仁渡海洋公益發展中心(下稱「仁渡海洋」)志願者在中國海岸線上的24個沙灘撿了71197件垃圾,多為不可回收的塑料垃圾,其中2504件尚可辨別出「品牌」,共涉及數百個品牌。其中221件垃圾涉及康師傅,數量排在榜首,其後是娃哈哈、怡寶、農夫山泉、可口可樂、統一、伊利、旺旺、景田、蒙牛等品牌。
  • 中國海洋大學三亞海洋研究院迎來174名研究生!
    9月7日,中國海洋大學2020級174名專業碩士研究生在三亞開學報到,整建制入駐三亞崖州灣科技城,依託中國海洋大學三亞海洋研究院全程在三亞開展人才培養工作。在走訪了三亞海洋研究院已啟用的科研平臺、了解學生開學後的教育管理工作後,吳強明指出,三亞海洋研究院是學校一流大學建設和事業發展的戰略支點,要圍繞人才培養目標任務,充分發揮學校涉海學科的綜合優勢,為學生成長成才提供良好的環境和條件;同時,要加強三亞海洋研究院工作人員與學校本部工作人員的交流互動,共同做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
  • 強制垃圾分類,海洋垃圾治理迎利好
    那麼此次,經過近20年的「倡導」,上海終於「動了真格」,將垃圾分類納入法治框架,具有了強制性,其效果也就顯現出來。在我看來,此次上海實行的強制垃圾分類,不僅有助於緩解上海「垃圾圍城」的困境,對海洋垃圾治理來說也是一個重大利好消息。眾所周知,海洋垃圾的重要來源就是陸地。一條條奔騰入海的河流不僅給海洋帶來了水和營養物質,也將居民生活垃圾和企業生產垃圾帶到了海洋。
  • 三亞市長阿東:海洋問題決定著國家的興衰
    總書記在413講話中提出來建設國家深海基地南方中心,同時要加快深海科技的發展,所以我們三亞要把發展海洋產業特別是發展深海產業作為我們重要的優勢。我相信其他幾位嘉賓在這方面會談得更深入,比我了解得更清楚。第三個方面,我想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海洋漁業,包括海洋捕撈和海水養殖業。
  • 三亞儲藏錘頭鯊冷庫曝光 鯊肉分放30餘個泡沫箱
    冷庫大門被拉開後,冷氣撲面而來,即使三亞當時的室外溫度近三十攝氏度,也能感覺到那種深入骨髓的寒冷。  據了解,600餘公斤錘頭鯊被處理後,放在冷庫內30餘個泡沫箱子中,錘頭鯊仍在流淌的血液,看著一塊一塊被分解的錘頭鯊肉被層層疊放在泡沫箱內。冷庫裡,百餘條瀕危保護動物錘頭鯊肉,頭和尾都不見了。
  • 「海洋航行者號」時隔一年復航三亞
    「海洋航行者號」時隔一年復航三亞南國都市報7月18日訊(記者 胡誠勇 通訊員 華天時 文/圖)7月18日,美國皇家加勒比公司旗下的「海洋航行者號」郵輪滿載3513名旅客、船員時隔一年再次造訪三亞。海南三亞邊防檢查站以優質、高效、快捷的通關服務圓滿完成了此次郵輪復航邊檢任務。據了解,這艘總噸位13.8萬噸、全長311米的「海洋航行者號」郵輪是全球十大郵輪之一,也是三亞迄今為止靠泊噸位最大、帶來旅客最多的豪華郵輪。
  • 臺東南田海岸 各地垃圾「奇幻漂流」
    記者尤聰光/攝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臺東縣達仁鄉南田海岸孕育出知名的南田石,但從二、三年前開始,每年十月起逾半年期間,岸際總出現各式各樣的「異國垃圾」,包括瓶瓶罐罐和塑膠袋,都是隨著洋流漂來。當地居民戲稱為「國際垃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