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節第二天,三亞藍絲帶海洋保護協會志願者李波早早便來到離家6公裡外的大東海景區,清理海洋垃圾。
李波是吉林人,今年40歲。自2000年到三亞工作後,他志願從事海洋保護工作,利用閒暇時間下海清理海洋垃圾,並在導遊工作和潛水教學中不斷向遊客傳播海洋保護知識,堅持了18年。
李波在清理海灘上的垃圾。 人民日報 圖秋高氣爽,海天一色。海灘上嬉戲拍照的遊人、海面上的潛水愛好者、遊船上的觀光客,盡情享受著秋日美麗的海景,沒人會注意到一位「海底清潔工」正在大東海一個偏僻的角落裡,做下水前的暖身運動,準備開始一上午的海底清潔工作。
喝一口溫水,戴上潛水鏡、呼吸管,李波順著礁石走入早晨寒涼的海水中。
40分鐘後,一對白色的腳蹼在海面上拍起朵朵浪花,李波漸漸靠岸。他拖上來一大捆廢棄的漁網,又從裝備包裡抽出一個環保塑膠袋,把十幾斤重的漁網塞了進去。摘下防護鏡,他喘得說不出話,秋日暖陽照得他黝黑臉龐上的水珠晶瑩剔透,眼眶周邊一圈深深的勒痕。
李波向遊客講解海洋保護知識。資料圖片受前段時間颱風「山竹」影響,風浪、洋流把大量垃圾打到這片海域,李波一有空就過來,要麼下水,要麼撿撿海灘的垃圾。
「清理海洋垃圾,完全是出於我個人對這片海的熱愛。」李波說,兒時在風光片中看到的三亞,藍天白雲,銀色沙灘,椰林成片,令他神往。「海裡美麗的珊瑚,各種各樣的魚兒、蝦、螃蟹,礁石上活蹦亂跳的跳跳魚黑壓壓一片。它們才是海洋真正的主人,我們有責任還它們乾淨的家園。」
起初清理海洋垃圾,李波全憑一腔熱血和好體力。那時,只穿個褲頭、戴個泳鏡就下水野潛了,被珊瑚劃傷、被水母蜇傷是常有的事。
2008年,李波在一次清理中被一條大漁網困住,掙脫過程中,他的後背、腹部、大腿均被漁網割傷,險些喪命。這次死裡逃生後,李波開始攢錢買裝備,潛水服、防護鏡、壓縮氣瓶、潛水襪、腳蹼……隔段時間還會到醫院做減壓治療。
「年輕時不知道保護自己,歲數大了就懂了,只有保護好自己才能做更多的事。而且,裝備齊全了,提高了作業的安全係數,才能在水裡待得更久些,清理更多海底垃圾。」
李波在清理海底垃圾。資料圖片每個月,李波有一半的天數會下水。每當大風浪經過,就是他最忙碌的日子,大東海、海棠灣後海……他追隨洋流和風向,足跡遍布三亞的各大珊瑚礁區。「哪兒魚多,漁民的活動就會頻繁,廢棄的漁網也會增多,我就去那兒。」李波說。
每次下水,少則十幾斤,多則幾十斤,18年來,李波無數次潛下海底,不知道撈起了多少漁網,挽救了多少珊瑚礁。海南全島的珊瑚生長海域,他幾乎都去過,對海底植被及海洋生物的生長、活動情況一清二楚。
儘管保護海洋困難重重,他卻從未想過放棄。去年初,李波在大東海清理垃圾時,聽到不遠處傳來叮叮噹噹的鑿壁聲,有人正用錘子在海底採集珊瑚和螺化玉。
「那些含著一丁點兒螺化玉的化石被反覆地鑿,早就沒有什麼螺化玉可挖了,再鑿只有破壞。盜挖珊瑚就更不用說,是犯法的,必須勸阻他們。」李波上岸後找到了這些採珊瑚的人,和他們講道理,講珊瑚對海洋生態的重要性,「活的珊瑚可以淨化浮遊生物,死的珊瑚在海裡也能淨化海水。」
那些人根本不聽勸阻,拿起錘子就要打李波。「我現在想想還有些後怕。」李波說。儘管孤身一人,很難勸阻三五成群的盜挖者,但只要遇到採珊瑚的人,他還是第一時間上前勸阻。反覆勸說無效,他就會報警。
「軟珊瑚很脆弱的,生長過程極其漫長,這些漁網纏繞在珊瑚上,隨著洋流,會一點點地剮蹭、損傷珊瑚。」李波拿起一捆膠絲漁網說:「像這樣的漁網,一鉤到軟珊瑚,珊瑚肯定活不成了。因此,下去撿的時候不能硬拉扯,要用小刀輕輕地劃開,避免造成更大的傷害,時不時還能救出網裡的小魚、小蝦。」
李波說,見過海底最美的生靈與景致,就希望能將這些美好永遠地保留下去,讓子孫後代都能欣賞到海洋世界無限風光。他還經常參與珊瑚礁的移植志願工作。
三亞大東海東南角。人民視覺 圖李波在三亞當過很長時間的導遊,現在經營戶外運動俱樂部,從事遊泳潛水教學工作,也做訂單式嚮導。儘管他並不富裕,卻把大量的時間與精力用於清理海洋垃圾、保護海洋生態。
他一有時間就往海邊跑,一點點清理各個死角的垃圾。有時路過海灘,也會順手清理。「哪怕只帶走一點,心裡也好受一些。」
如今在他的影響下,家人外出會像他一樣自帶水杯、餐盒,儘量不用塑膠袋。今年12歲的兒子也被他培養成了潛水能手,能和他一起下水清理垃圾。
喚醒身邊人保護海洋的意識,被李波視作與隨手撿拾海洋垃圾同等重要的事。他說,只有保持這兩個習慣,才能影響和帶動更多的人加入海洋保護行列。
每次李波帶著從全國各地來三亞遊玩的遊客到海邊潛水,都會先給他們講解海洋保護的知識和發放垃圾袋。「如果一會兒在海底看到垃圾,都可以撿上來。」
有好幾次,李波拎著大袋子上岸後,海灘上的市民遊客好奇地圍上來。「他們以為我是打魚的,一打開袋子看到裡面的垃圾,都對我豎起了大拇指。」李波覺得,「此時無聲勝有聲,我的行為如果能喚醒他們的環保意識,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李波是三亞波波戶外休閒群的群主,在這個478人的群裡,李波影響了很多潛水愛好者。李波的朋友老肖說,群裡的人受到李波影響,每回下水都自覺地撈垃圾,還和李波一起參與珊瑚種植。
海洋世界是李波的精神淨土,他覺得在清理海洋垃圾的過程中收穫頗豐。當年和他一起打拼的導遊買房買車,他卻依舊騎著電驢過著閒雲野鶴的日子,自在滿足。其實,以他的資歷,完全可以在景區找個穩定且收入頗高的潛水教練工作。李波卻說:「那樣就不自由了,哪天我想去清理海洋垃圾,還得請假,不方便。」
(原題為《三亞藍絲帶志願者李波 淨海,潛心十八載》)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