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核-小文
據新聞報導,有一名潛水員曾在海洋中看到一隻鸚鵡。眾所周知,鸚鵡是一種羽毛豔麗的熱帶、亞熱帶鳥類,它們並不會遊泳,更不會潛水,那麼它們怎麼會跑到海洋中呢?原來,潛水員看到的是一種形似鸚鵡的魚類——鸚鵡魚。鸚鵡魚,也被稱為鸚嘴魚,主要生活在西太平洋、琉球群島、以及東南亞一些國家附近的海域,是一種色澤鮮明、嘴型和鸚鵡的嘴巴很是相像的魚類。雄性鸚鵡魚的有綠色橙色以及紅色幾種相間融合的顏色,雌性會有藍色黃色以及紫色相融合的顏色,在探明燈光的照耀下很是美麗。雖然鸚鵡魚是屬於隆頭魚科,但它們和隆頭魚其實存在很多不一樣的地方。
首先,第一個就是牙齒。隆頭魚一般只會有1顆牙齒,而鸚鵡魚有一行錐形的頜齒,內側也會有一行以上的小齒,前端還存在1對大犬齒;其次,隆頭魚是海洋當中有名的「清潔工」。隆頭魚喜歡吃魚類身上的寄生蟲以及老化的組織,所以它們經常就會給各樣的魚類,比如石斑魚以及鰻魚等等清潔身體。鸚鵡魚是肉食性的魚類,所以也會喜歡食用一些底棲動物,此外,粗硬的海藻以及多刺的海膽都是它們的盤中餐。有人可能會問,既然兩者有這麼大的區別,為何鸚鵡魚還是隆頭魚科的屬類呢?這是因為它們的體色差不多,隆頭魚身上的色澤同樣豔麗,也是深暗海底當中一個五彩斑斕的存在。
另外,科學家還發現鸚鵡魚特別喜歡珊瑚,它們幾乎住在了珊瑚礁的附近。一方面是因為鸚鵡魚很喜歡食用珊瑚,另外一方面則是因為鸚鵡魚將自己的體內無法消化的珊瑚排洩出來後,這些珊瑚就成為沙子。珊瑚可以持續釋放碳酸鈣,以及它們有大量的微孔,可以給海水提供穩定的酸鹼度以及穩定的硬度。所以,鸚鵡魚是珊瑚礁生態系統當中不可或缺的角色存在。
因為體表顏色的豔麗,很多人都將鸚鵡魚養殖在家中的魚缸裡,作為觀賞性的魚類。再者,鸚鵡魚的肉質很是細嫩,味道也很鮮美,同時還沒有細刺,所以深得很多人的喜愛。特別是在日本的街頭,經常就會有色彩絢麗的鸚鵡魚小吃。科學家還發現鸚鵡魚的肉質中含有大量的脂肪酸,經常食用鸚鵡魚可以保護我們的視網膜,增強人體的免疫力,還可以降低我們的血壓,減少患上心臟病的概率。
雖然目前鸚鵡魚並沒有存在什麼生存的危險,但我們也要有節制的捕撈,不然未來很有可能連這麼好看的魚類都離我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