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海峽發現巨大的海底沙漠

2021-02-12 奧秘世界

臺灣海峽(Taiwan Strait),簡稱「臺海」,是中國福建省與臺灣省之間連通南海、東海的海峽。北起臺灣臺北縣富貴角與福建省平潭島連線,南至福建東山島與臺灣鵝鑾鼻連線。

我國科學家經實地考察並結合相關研究發現,臺灣海峽海底存在一個總面積約1.5萬k㎡、蘊含數百萬億立方米的巨大「海底沙漠」,可滿足海峽兩岸百餘年的建築用沙。《自然資源學報》3月份發表了這一研究成果。

廈門理工學院環境工程系石謙博士、中國科學院青島海洋研究所張君元研究員、廈門大學海洋與環境學院蔡愛智教授為主的研究小組,通過實地考察、觀察,發現了位於臺灣海峽中南部的臺灣淺灘蘊藏有豐富的沙資源。

石謙認為,這片「海底沙漠」的沉積物由中細沙組成,其中含有數量較豐的貝殼碎片,海灘巖和玄武巖礫等。

在水深30m以內的淺灘計算,總面積為1.5萬k㎡。灘沙一直在巨大暴風浪和合成海流的作用下處於改造和運動狀態,淺灘上幾乎沒有或極少有底棲生物,所以可稱為「海底沙漠」。

研究組根據臺灣淺灘的沙坡地貌、沉積物的分布範圍初步評估總沙量達數百億立方米之巨,如此龐大的淺灘沙可滿足海峽兩岸未來百年以上的建築用沙需求。

後記:筆耕六年,微博粉絲18萬,微信訂閱用戶20萬。粉絲日益增加,就越來越感到需要有更深度的內容滿足不同需求的群體。所以將分別在科技,女性、生活三個領域分別推出三個垂直帳號,每天發送乾貨內容。有深度,有態度,有溫度。歡迎關注:

奧秘世界:

服務號:aomisijie長按複製)

訂閱號:aomishijie8長按複製)

潮媽咪:

微信號:lzcmm6長按複製)

17輕鬆一刻:

微信號:guanfang17長按複製)

今日最大聲微信號:jrzds022長按複製)

相關焦點

  • 臺灣海峽發現「海底沙漠」-搜狐新聞
    臺海網3月31日訊(海峽導報記者明小莉)這兩日,臺灣海峽海底存在一個蘊含數百萬億立方米巨大「海底沙漠」的消息不脛而走。昨天,「海底沙漠」的發現者之一廈大海洋與環境學院教授蔡愛智老先生透露:5月份水位最低,知道準確地點的話,開採就容易得多。
  • 臺灣海峽隧道
    臺海隧道一旦建成,跨越臺灣海峽的陸路交通將在約4個小時的海運交通基礎上大為縮短。中國大陸和臺灣的交流會更加密切,中國大陸和臺灣兩岸地區有可能融合成海峽東南部經濟圈的一級。臺灣海峽隧道是一項連接臺灣海峽東西兩側中國大陸與臺灣的工程設想,目前尚未進入實質性階段。臺灣海峽是臺灣與福建海岸之間的海峽,屬東海海區,南通南海。呈東北--西南走向,長約370千米。
  • 跨臺灣海峽海底隧道建設或提前啟動!全長125公裡
    近日,正在召開的全國會議傳來重磅消息,吳志明聯合呂培榕、曹暉、蔡金釵、陳建華、江爾雄、馬國湘、楊培君等多名全國委員,擬向會議聯名提交《關於儘快啟動京臺高速鐵路海峽西段建設的提案》,建議國家加快北京至臺灣高速鐵路海峽通道西段的建設,打通平潭到臺灣本島的海底隧道,把海峽兩岸連接起來。
  • 臺灣海峽——何時天塹變通途
    圖為我國臺灣海峽 我國三大海峽,臺灣海峽,渤海海峽和瓊州海峽。 臺灣海峽位居首位。 臺灣是我國的寶島,一峽隔兩岸,臺灣海峽牽動了太多國人的情感,發生了太多的故事。 經過不懈努力,兩岸由「小三通」到「大三通」,兩岸交流融合進一步提升。 但如何實現兩岸「一小時生活圈」,這個可能就不得不提臺灣海峽跨海通道工程了。
  • 「臺灣海峽海底隧道」設計圖繪製完成?臺網友九成叫好
    海外網8月8日電「大陸擬建臺灣海峽海底鐵路隧道」,臺媒近日以此為題進行報導,這一話題再次引發島內輿論熱議。臺媒稱,這項工程若建設完成,將成為世界最長海底鐵路隧道,長度是英吉利海峽海底隧道的3倍有餘。對此,馬英九辦公室前副秘書長羅智強發起「對臺灣是好事還是壞事?」
  • 十年規劃高鐵線路,我國首條跨臺灣海峽海底隧道,直通臺灣
    大家對於臺灣都非常的熟悉,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東臨太平洋,東北鄰琉璃群島,南街80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對,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總面積3.6萬平方千米,是我們中國的第一大島,有7成為山地和丘陵,平原主要集中在西部沿海,地形海拔變化較大。
  • 臺灣海峽建隧道意義深遠
    ■香港 林友樹  交通部出臺的《海峽兩岸公路水路交通基礎設施發展規劃指導意見》中提出,擬建一條北京至臺北的高速公路,這條高速公路將在兩岸實現「三通」之後,用穿越臺灣海峽的海底隧道或其他方式連接臺灣的公路網,這是保證國家高速公路網完整性的需要,也是今後福建省高速公路網絡的一部分
  • 福建風雲丨平潭海峽公鐵大橋正式通航 臺灣海峽大橋還會遠嗎?
    氣象環境:平潭海峽號稱中國的「百慕達」,一年有8-9個月的時間刮著6級以上的大風,平均一年要經過3,4次的颱風正面影響。因此留給造橋團隊的施工時間是少之又少。海底環境:海峽的大風帶動海流的湧動,而海流的湧動則帶走了海底鬆散的巖層和泥沙,留下的都是堅硬的光板巖。這樣的海底環境,給橋墩的建設造成了巨大的挑戰。
  • 中國臺灣海峽並不寬,為何不修一條海底隧道?工程師給出答案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當然我們都知道因為地理環境的原因,所以很多人想要去臺灣旅遊的時候只能夠選擇坐船或者坐飛機,有一些人沒坐過船很容易暈船,而有一些人又覺得飛機票的價格太貴了,那麼有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呢?
  • 高鐵跨越臺灣海峽,先填兩座人工島?
    高鐵跨越臺灣海峽,中國真的做好準備了嗎?人類改變地球面貌的能力究竟達到了什麼水平? 史無前例的大工程 說起跨海工程,最有名的大概就是英吉利海峽隧道了。這條1994年完工的隧道單線全長51公裡,其中海底部分長38公裡,是海底段世界最長的隧道工程。
  • 從平潭島挖海底隧道至臺灣
    N本報記者 關永輝  本報訊從平潭島挖海底隧道到臺灣新竹,這是建造臺灣海峽隧道最經濟、可能的方案。昨日,「第五屆臺灣海峽通道工程學術研討會」在福州召開,多數專家在對比了「南、北、中」三條線路後下了這樣的結論。
  • 美國誤炸日本「阿波丸」號,北京人頭蓋骨等巨大寶藏沉睡臺灣海峽
    然而,在最後一次運輸途中,「阿波丸」號遭到了美國潛水艇的誤炸,沉沒在臺灣海峽,中國的國寶、已神秘失蹤多年的北京人頭蓋骨等巨大寶藏隨著「阿波丸」號一同沉入了海底,沉睡至今。美日私下協議,「阿波丸」號重裝登場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
  • 全球最長難度最大 臺灣海峽通道夢走近現實(圖)
    臺灣海峽通道是一個宏偉的夢想,一旦建成,它將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峽通道工程,更是連接兩岸經濟的「臍帶」。而隨著祖國大陸將京臺高速公路列入長期規劃,以及近日臺灣海峽通道學術會議的召開——臺灣海峽通道電腦設計示意圖    第五屆臺灣海峽通道工程學術研討會於11月9日在福州閉幕。
  • 我國將建世界上最長海底隧道:臺灣海峽隧道,以後1小時到臺灣
    我們國家建設世界上最長的海底隧道,臺灣海峽隧道還有一個小時就到臺灣了,我們國家可是遠近聞名的基建狂魔,在建築各種工程方面,那可是名副其實的全球第一,而且還修建出了很多超級工程,打造出了很多堪稱奇蹟的工程,為全球所驚嘆。
  • 臺灣海峽隧道建成 兩小時可以到臺灣
    而近日,在福州舉行的第五屆「臺灣海峽通道工程學術研討會」,日前再次針對連接兩岸的海峽隧道「北、中、南」三個方案進行對比研究,最終確認北線是最可行的方案,從而使臺灣海峽通道的設想又向前推進了一步。 北線被專家一致看好  建設臺灣海峽通道的設想,最早由清華大學21世紀發展研究院臺灣海峽隧道論證中心主任吳之明於1996年提出。此後,海峽兩岸及海外專家先後舉行了4次研討會,進行了大量科學論證。
  • 深讀:「沉東京 浮福建」探秘 臺灣海峽經歷幾次沉與浮?
    李國宏等專家認為,臺灣海峽就是在這期間出露成陸地的。  福建省博物院研究員範雪春說,在末次冰期期間,臺灣海峽露出海面成為陸地,當時古人類和動物群往返臺灣海峽兩岸十分頻繁和自由。但隨著冰期的結束,全球氣候迅速轉暖,凍結於陸地上的冰雪不斷融化,海面迅速上升,臺灣海峽許多低地被海水淹沒,到距今5000~6000年前形成了臺灣海峽最寬水面期,「在臺灣海峽海底不同區域相繼發現古人類和哺乳動物化石,充分證明了末次冰期的存在」。
  • 臺灣海峽究竟有多深
    臺灣海峽基本上適合各種艦艇活動,最窄的地方兩個小時就能橫貫廈門位於臺灣海峽邊上,可以說,這裡是了解臺灣海峽的最前沿。臺灣海峽指的是我國福建省和臺灣省之間的一條狹長海域,大致為東北一西南走向,南北長約370公裡,東西寬從130公裡到190公裡不等。
  • 臺灣海峽大通道的設想,為啥線路不是直線而是曲線
    近日,筆者閒來無事翻越我國的交通地圖集發現,在福建和臺灣島之間居然畫著一條高速公路,名字叫做京臺高速。但是紅色的虛線告訴我們,這只是一條規劃當中的路線,並不是實際已經建成的路線。下面我們單從科學地理角度,來簡單闡述一下臺灣海峽大通道的設想。有人認為這是天方夜譚,但是筆者認為還是可行的。
  • 世界「最長」隧道,150公裡的臺灣海峽隧道,網友:超希望建成的
    臺灣省人口大約有2300多萬人,是香港人口的3倍,新加坡人口的7倍,澳門人口的40倍,而臺灣的經濟也在快速的增長中,因為只是一座小島,所以更啃食無法自給自足的,因此需要大批量貨物進入臺灣,而大陸是地大物博,資源非常豐富,單靠海運和空運因為成本造價的原因也是無法大批量的滿足臺灣的需求。
  • 【軍事地理】臺灣海峽地理條件對登陸作戰的影響
    臺灣海峽海底地形比較複雜,丘、谷相間,起伏較大,這是由於在形成臺灣海峽時地殼變動和火山巖侵入而造成的。早在第四紀更新世(距今約2萬年)時,臺灣海峽和整個東海都是一片陸地,為一沿海大平原,平原上棲息著大陸陸地哺乳動物群。